分享

【AT】钟鼓楼边上的传统四合院形式博物馆

 小白不识丁 2015-12-28


时间博物馆位于北京中心城区,故宫北侧中轴线上,钟鼓楼东南侧。除钟鼓楼外,整个片区以1~2层传统四合院为主,是北京重点的历史风貌保护区。


▽鸟瞰

钟鼓楼历程

钟鼓楼前后纵置,气势雄伟,巍峨壮观,凝聚着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与力量的结晶,钟鼓楼作为元、明、清代都城的报时中心。在城市钟鼓楼的建制史上,北京钟鼓楼规模最大,形制最高,是古都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见证中国近百年来历史的重要建筑。

▽ 从时间博物馆的庭院看钟鼓楼

钟鼓楼区位

钟鼓楼是坐落在北京市南北中轴线北端的一组古代建筑,位于北京东城区地安门外大街北端。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设计理念

对于这座古老城市所经过的漫长历史,天安门自然是它尊贵的面孔,而钟鼓楼却是它朴素的心脏。怦然心动的钟鼓楼啊,日积月累地撞击着元明清三代北京城里帝王将相及平民百姓的集体记忆。
——摘自刘心武《钟鼓楼》

▽ 钟鼓楼区位分析


规划篇

1、形成绿地与鼓楼基地相呼应
2、呼应了鼓楼东南角肌理的三条轴线和合院

时间博物馆位于北京中心城区,故宫北侧中轴线上,钟鼓楼东南侧。除钟鼓楼外,整个片区以1~2层传统四合院为主,是北京重点的历史风貌保护区。

项目位于东至鼓楼东大街268号,西至地安门内大街,北至鼓楼东大街,南至辛安里胡同22号。项目占地面积584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4720平方米,其中地上2674平方米,地下12046平方米。

基地现状为城中村用地,已于08年全部拆平,现为社会停车场。随着城市历史的加长和人口的增多,钟鼓楼两侧的建筑与钟鼓楼的关系由强变弱、由规划建设初期的清晰肌理逐渐变得模糊难以辨认。

为此,方案布局上呼应了清朝时期东南角肌理的三座合院和三条主要轴线,且钟鼓楼周围形成方形绿地与清朝时期鼓楼周围开阔的场地相呼应。


建筑篇

1、风貌保护
2、外饰风格(宋明时代装饰)
3、屋顶自然采光
4、地下空间开发
5、精工细作

建筑体量和肌理严格与钟鼓楼地区风貌一致,布局形式、空间尺度采用北京传统四合院形式,都为地上一层小体量合院建筑。

外饰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巅峰时期,宋、明时代装饰要素,简洁大气、低调内敛。去除不必要的装饰,尊重钟鼓楼地区建筑肌理,布局形式、建筑体量是北京传统的明、清风格,外饰风格汇集宋明时期精华要素。

采用顶级的现代制作工艺,门窗等使用结构、外观与纯木一致,且抗日晒、耐久性强的铝木复合结构门窗。

风貌保护

建筑体量和肌理严格与钟鼓楼地区风貌一致,并让出东南角。鼓楼颜色鲜艳,采用亮色,为避其锋芒,本案采用天然质朴的木色,小于钟鼓楼的尺度。

外饰风格(宋明时代装饰)

钟、鼓楼处于北京故宫轴线的末端,建筑形式有着明显的中国明清皇家建筑特征。

这些特征体现为:
1、具备规制的屋顶
2、高耸的基座
3、象征皇家的红、金搭配色系
4、屋顶檐下的斗拱与彩画
5、红色的城墙

屋顶自然采光

利用庭院屋顶、侧墙等空间采光、通风,解决传统四合院采光、通风不足的问题。

地下空间开发

保护城市肌理的情况下,为满足博物馆功能需求,对基地地下空间进行开发利用,地下设置展厅、拍卖厅与办公后勤等功能空间。

通过合理的路线规划,快速的将人流引入到各个空间中。方案设置一部货车电梯,能快速将货车运送至地下仓库区。


景观篇

1、静、厅、园、影
静: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有钟磬声。建筑围合和景观的塑造,打造了一个安静雅致的环境。
厅: 雕宫静龙漏,绮阁宴公侯。珠帘烛焰动,绣柱水光浮。将室内功能延伸至室外,与园景融为一体,形成室外客厅。

室外餐饮平台,观景平台,休闲吧座.

园: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以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
影: 竹影风声,树影婆娑,湖光塔影,烛影摇红。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室内篇

1、室内装饰采用明式现代风格
2、布局形式自由、灵活
室内装饰风格采用明式现代风格,儒雅内敛、低调从容,一派儒士风范。局部石材装饰,使整体更具有博物馆的文化气息。
室内空间全部采用灵活的布局形式,由多个空间单元共同构成大空间,便于现代实用功能的需求。、

室内装饰采用明式现代风格
明式现代装饰风格
特征体现为
1、装饰手法多种多样,装饰用材也很广泛。但是不贪多堆砌,也不曲意雕琢。而是根据整体要求恰如其分的局部装饰。

2、图案以木雕为主辅以壤嵌、绘画、五金件装饰等多种表现手法。


▽ 花园

▽ 夜景

▽ 夜景

▽ 总平面

▽ 图纸

来源:gooood谷德设计网

=====================

《建筑技艺》微信历史信息检索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查看“建筑技艺微信历史信息总目录”,并可进行关键词搜索。

=====================

关于《建筑技艺》

《建筑技艺》(AT)前身为《建筑技术及设计》,创刊于1994年,隶属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愷院士任编委会主任。

微信和杂志推广合作电话:010-57368773,307926062@qq.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