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岁寒,有三友

 海明山水 2015-12-28
深冬时候,万木凋零,
严寒之下,唯有松竹的颜色依旧;
数九寒天,百花失色,
白雪之中,唯有梅花鲜妍怒放。
  
 
  
中国文人喜爱寄物抒情,借以自然物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坚毅苍劲的青松,
挺拨摇曳的翠竹,
迎风傲雪的冬梅,
它们虽系不同属科,
却都有不畏严寒的高洁风格。
它们在时艰中同生,在岁寒中共荣,自古以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都是高风亮节的象征,被喻为“岁寒三友”。
  
  
  
青松,它虽没有婀娜的身段,没有远播的芬芳,但是,它刚毅不阿。
风霜,不会使它苍老,只能使它苍劲;岁月,不会使它弯腰,只能使他坚挺。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提起松树,会想到王维,他的田园诗中,松树永远是那高洁挺拔的意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翠竹,它虽没牡丹的富丽,没桃李的娇艳,但它不畏严寒。它性直,直以立身,临风不折,挺直向上,不坠青云之志。
一旦风雪严寒百花残,
它却迎风摇曳绿满天。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就是翠竹的脾性。
  
  
提起竹子,会想到苏轼,
一生刚直,种竹、用竹、画竹、咏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冬梅,它没杨柳的轻盈,没荷花的丰姿,但它傲骨秀逸。在百花凋谢之时,唯有它生机勃勃。数九隆冬,地冻天寒,唯有它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傲雪怒放。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这就是梅花的精神。
  
  
提起梅花,会想到林逋,梅妻鹤子,爱梅成痴,一生守护那“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山园小梅。
  
“岁寒三友”不仅是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赞美它,更以它的清华其外,淡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遗世独立的风骨被喻为民族的精华为世人所重。
  
冬天过去,难道春天还远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