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逸家乐友原创美文刊载(三)

 灵石水华 2015-12-28

征文活动
本次征文活动将陆续推送各位乐友的来件投稿,当然,逸家与众乐友的情谊也是无价的,以增互动,所以设了奖品,过后将由众友投票推选出各位心仪的作品,看看今天是你的文章吗!


进京记之箫笛逸家


作者:卢妍冰




每日事无大小,记录下来也不少,无个头绪,寻思着从那一件事自那一个人写起来呢,如此,便从千里之外南方小城一个小女子道来罢。
话说,某女玩心早积,于是趁着这八月艳阳高照,瓜果飘香的时节进京逛逛。
即日,背上行囊,便飞到了那最是温柔之乡,富贵之地,繁华昌盛之所……
天朝的机场真不是一般的大呀,算了,招上出租车吧。
皇城根下的司机大哥果真越发不同凡响了,满调子京味儿地侃侃而谈,这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中,少不了眉飞色舞中那大清皇帝爷们的风花雪月的轰轰烈烈,亦少不了义正辞严下对阿里巴巴万达的评判指导。而我亦在他的指点江山和人生哲理当中,在前清和现代当中来回穿越梦游……
后几日,外出游玩,择其重点记录如下:
那日,在地铁倒线几乎把我倒晕之前,在炎炎热日下,在虎坊桥找到了位于湖广会馆的德云分社。
等待之余,正是午餐时分,饥肠膔膔之间,猛然间看到街对面那家传奇的包子铺……
饭饱戏足, 在虎坊桥闲溜。往东南方向是琉璃厂文化街,在宣武区和平门外,辽时为“海王村”。在元明时曾设琉璃窑厂,故有“琉璃厂'之称。驰名中外的荣宝斋及中国书店和文物商店的许多门市部如文奎堂、邃雅斋、宝古斋、庆云堂等先后在此设立。满街都是书铺、古玩、字画、文房四宝及各种乐器,琳琅满目,附庸风雅的我自然少不了也要去逛逛。
沿街而行,却感觉那些书墨香中似乎少了一股清傲的文气,那些丝竹之音,也似乎少了些清丽和脱俗。是否在现代社会的熙熙攘攘中只能看到利来利往了……
正寻思着该打道回府了,却听淙淙的水声传来,我循声而上:箫笛逸家,顿感舒心极致遍体通畅。进店,看到一面墙上是箫,一面墙上是笛,间中几台拙朴的古琴。
许是世间的每一份相遇都自有着一股子相通脾性。就那么自然而然的坐下来了,代先生没有商家的买卖客套,也不多问,只是那么随性地聊起来了。代先生对箫的心得却与我偶闻的有着大不同。箫,其实也是如同太极,在一呼一吸间,让身体里的气息通过音孔传出去,讲究呼吸与身体动作的协调与自然的溶通,气血的运行与呼吸的配合,合乎于大自然的韵律,自然观想,内观于心,气行自然,合乎自然,对应于人体的五脏六腑,气血自通,气韵自在,箫音自成……
清逸的箫声中,又听到了那遗世独立飘渺孤傲的《葬花吟》。这一呼一吸间的气息,与店中的淙淙流水浑然一体,似乎身处在一处清凉的世界当中。
眼角扫处,一温婉玲珑的女子款款步入店中,“这是内子,蒋姓。”代先生适时介绍。蒋老师含颌浅笑,轻轻点头与我们打招呼。蒋老师的萧声亦然如同其人,玲珑而温婉。

天色向晚催人行,起身告辞之际,我带着遗憾与代先生、蒋老师道别:“前日匆匆路过,今日再来却没能久坐,遗憾,应该早来。”蒋老师浅笑盈盈的温语轻言:“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也是的,天音在此,我应再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