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谭启龙收藏看黄胄画驴

 老刘tdrhg 2015-12-29

 时间:2005-12-30  作者:俞晔晨

 

 

 

从谭启龙收藏看黄胄画驴

 


(西泠印社 05 秋拍 第 1105 号拍品 )
黄胄 (1925 ~ 1997)   驴驮丰收图 }
设色纸本  立轴
说明:谭启龙上款。
99.5 × 69.5 cm
RMB: 600,000 — 1,000,000

 

从谭启龙收藏看黄胄画驴

 


(西泠印社 05 秋拍 第 1106 号拍品 )
黄胄 (1925 ~ 1997)   牧驴少女图
设色纸本  立轴
1962 年作
95.5 × 47.5 cm
RMB: 300,000 — 450,000

 

从谭启龙收藏看黄胄画驴

 


(西泠印社 05 秋拍 第 1107 号拍品 )
黄胄 (1925 ~ 1997)   放牧图
设色纸本  立轴
1962 年作
说明:上款永洁同志为谭启龙夫人。
97.5 × 56.5 cm
RMB: 600,000 — 800,000

 

本次秋拍共征集谭启龙旧藏作品 30 件,这些作品均出自名家、名人之手,十分难得。其中三件是黄胄画驴,让人爱不释手。

维吾尔少女、哈萨克小伙欢歌笑语、生机勃勃,当代画家中少见的把少数民族刻画得那样生动,传神的只有黄胄。黄胄没有进过专门的艺术学校,年轻时拜“新长安画派”巨擘赵望云为师,后来主要靠自己勤奋,通过对现实物象的速写不断提高艺术修养,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1948 年,黄胄受国民政府西北行辕张治中主任的邀请,到新疆写生三个月,被当地人民能歌善舞、丰富多彩的生活深深感动,新疆成为他一生艺术创作的主要生活基地。

谭启龙是老一辈革命家, 1928 年参加革命,建国后历任浙江、山东、青海、四川省委第一书记,华东局书记处书记,福建省委书记,中央委员、中顾委委员等职。谭启龙工作之余,雅好书画,与文艺界许多名人结为好友,黄胄就是其中的一位。本文所述三幅作品《牧驴少女图》、《放牧图》、《驴驮丰收图》均是当年黄胄送给谭启龙夫妇的。这三幅作品皆作于 1962 年。 60 年代初是黄胄创作精力最旺盛的黄金时期也是他艺术风格的成熟期。 50 年代末,黄胄调往故宫博物院工作,临摹了大量的存世精品,尤其是石涛,八大和扬州八怪的作品,从而对水墨画的造型语言有了进一步深入的领会。同时通过大量的速写,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画风。

《牧驴少女图》,九驴神情各异,姿态万千,或立、或跳、或奔、或跑,准确生动地表现他们打滚、起卧。每头驴都用淡墨画出但各用浓墨钩出不同的重点,或是眼睛、或是缰绳,笔墨表现层次丰富,墨色湿润。毛驴身上看似毫不经意的侧笔皴擦令画面巧拙相称,充分体现了水墨写意的特点。简洁精炼的块面造型,使毛驴不仅富有情趣,且具有相当独特的体积感。画驴群没有强烈的情节性,也没有浓重色彩,而是充分利用水墨来表现,大大缩小了回旋余地。但每头驴都各具情态,绝不重复,并利用干湿浓淡,聚散隐显的笔墨变化,使画面更丰富,巧妙地形成了各部分的呼应,显示了画家处理复杂构图的高超技艺。

黄胄的笔象利斧,不是细致谨慎的锉子、锯子,下笔毫不犹豫。他在速写中找到“复线”的形式美,将速写成果运用到创作中,升华为一种美的符号,成了他的笔墨语言。他的线很少有一笔到底,总是有一些辅助线,一笔不够再来一笔,笔笔有根据,笔笔有交代,最后的形象总是很明确的,他的画法是不确定中的确定,是不假思索的不加修饰的精神传达,令人回肠荡气。以豪放壮美的审美基调,歌颂劳动,歌颂奋发进取的精神,显示出画家积极乐观的天性和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在中国画走向现代的进程中,其重要作用不可替代。

黄胄创作这几幅作品的时候,谭启龙同志正在山东省主要领导任上。黄胄夫人曾经说过“黄胄但凡送人的画从不草率,都是精心之作”。也亏得是在谭家,这几幅作品躲过“文革”浩劫,得以保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