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大家族谁先败

 三生石畔绛珠草 2015-12-29


导读:贾史王薛是《红楼梦》四大家族, 第四回中说“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书中既描写宁荣二府的盛衰荣辱,也多次提到其余三家。所谓盛极则衰,四大家族的衰败也是依次进行的。


读到第三十二回方知,史家竟是《红楼梦》四大家族最先败落的。且看原文:

宝钗听见这话,便两边回头,看无人来往,便笑道:“你这么个明白人,怎么一时半刻的就不会体谅人情。我近来看着云丫头神情,再风里言风里语的听起来,那云丫头在家里竟一点儿作不得主。他们家嫌费用大,竟不用那些针线上的人,差不多的东西多是他们娘儿们动手。为什么这几次他来了,他和我说话儿,见没人在跟前,他就说家里累的很。我再问他两句家常过日子的话,他就连眼圈儿都红了,口里含含糊糊待说不说的。想其形景来,自然从小儿没爹娘的苦。我看着他,也不觉的伤起心来。”袭人见说这话,将手一拍,说:“是了,是了。怪道上月我烦他打十根蝴蝶结子,过了那些日子才打发人送来,还说‘打的粗,且在别处能着使罢;要匀净的,等明儿来住着再好生打罢’。如今听宝姑娘这话,想来我们烦他他不好推辞,不知他在家里怎么三更半夜的做呢。可是我也糊涂了,早知是这样,我也不烦他了。”宝钗道:“上次他就告诉我,在家里做活做到三更天,若是替别人做一点半点,他家的那些奶奶太太们还不受用呢。”


这段话中,我以为宝钗等谈论湘云在家做不得主,无父无母苦等都是障眼法,这一段要说的其实是史家的败象已露。为什么呢?


因为在史家,做针线活的不只是史湘云,而是“差不多的东西多是他们娘儿们动手”,既然史家的娘儿们都要做针线活,史湘云无父母更无背景,当然更得做,而且可能多受些冷遇,多得更做些罢了。但是,这里面透露出来史家的情形,就实在是贾母谓宝钗屋内陈设素净而说的“不像”了。


第一,堂堂史侯之家,偌大个家族,居然不用针线丫鬟,针线活都得府上的娘儿们自己做,如果不是入不敷出、捉襟见肘,谁愿意出这个丑?从宝钗和袭人悄悄议论的情形看,于史家而言,这已经是很丢脸跌份的事情。


第二,史湘云做针线活居然要做到三更半夜,这里面固然有湘云之苦,但是,相信史家的其他娘儿们也是如此,可见史家已经是外强中干,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了。


第三,史家为什么这样?为了苦撑繁华之相,其中定隐含其子孙不肖而致家道中落,但曹公并未悉数,只以湘云事让读者窥一斑。其实贾府也已有败象,连冷子兴这样的局外人都已看出,只不过没有史家败得这样快。外头自然要有侯门的排场,内里却苦苦支撑,避免沦为笑谈。


所以,这一段,说的不仅仅是湘云之苦,更是说史家之败。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第四点,那就是史家吃大户、占便宜的心理。


史湘云为什么隔三差五地就来贾府,一住就是十天半月,除了贾母疼湘云、湘云喜欢来贾府的原因,我认为恐怕也有史家节省开支的原因罢。而且,史家光想着占便宜,一点亏也吃不得,湘云为宝玉做个针线活占用了时间,史家人还有意见,这种心态,已经是败落的心态,末世的心态了。


这个时候,王家正是上升时期(王子腾高升),贾府尚风光无限(元春封妃),就是举家投靠贾府的薛家,也算不失大户人家风范,而史家,就已经到了这个地步。



书讯:第二辑《风语红楼:香尘逝即将推出,欢迎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