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聪明人难快乐,聪明者也有小烦恼

 我叫馨香草香儿 2015-12-29



  高智商群体承受着许多普通人难以理解的烦恼。就像海明威所说:“聪明人的快乐,是我所知道的最稀少的东西。”

  在美剧《生活大爆炸》里,智商高达187的物理学博士谢尔顿,因为同屋好友莱纳德要做鼻中隔矫正手术,大为惊恐:“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他将手术时好友可能遭遇的过敏反应、突然停电、地震、海啸等等不确定因素精确计算在手术风险里,认为好友必死无疑。

  这是对高智商的谢尔顿艺术地打趣,还是聪明人真的爱自寻烦恼?

  事实上,高智商群体承受着许多普通人难以理解的烦恼。就像海明威所说:“聪明人的快乐,是我所知道的最稀少的东西。”

  想过普通人的生活

  在当今人类智慧的星空里,谁是最耀眼的星?霍金还是詹姆斯·伍兹?他们都智商超群,且名声赫赫,但从智商得分来看,却是人外有人。

  国外网站“SuperScholar”早前根据全球智商得分评出当今世上十大天才,有“数学莫扎特”美誉的陶哲轩以230的超高智商荣登榜首,比智商160的霍金高出一大截。

  然而,陶哲轩童年时遭遇的群体融入困难,却代表着那些最聪明者的共同社交烦恼,他们似乎总是处在智商和年龄不对位的矛盾中,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陶哲轩两岁时,父母就发现了他在数学方面的早慧,在他3岁半时将他送进一家私立小学。然而,尽管智力明显超常,但幼年的陶哲轩并不懂得如何与比自己大两岁的孩子相处,常常置身孤立无助又无人倾诉的境地。幸运的是,他的父母在发现这一问题后,明智地决定将他送回幼儿园,并倾尽全力,亲自辅导他的全部小学数学课程。

  2012年,英国播出了一部名为《天才儿童》的纪录片,10位智商超过150的孩子说:“他们想过普通人的生活。”原因是他们只能和长者或者学者沟通。

  该片中,克拉克夫妇的4个孩子都是天才儿童,他们学业优异却没有朋友。12岁的丹蒂智商高达170,她一直尝试着和同龄人友好相处,却总是被班里同学嘲弄。被群体孤立,反而加重了这些天才儿童及少年的自卑感,令他们常常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为了让7岁的天才亚当找到适合的学校就读,他的父母在3年内尝试了6所不同学校,搬了3次家,但均告失败。最终,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为了让亚当入读合适的私立学校,不得不承担高昂的学费。

  事实上,“神童”们难以融入正常学校的情况十分普遍。有统计数据显示:以美国为例,学龄儿童中智商在145以上的人达1/1000,其中5%中途退学,辍学率与智障儿童相当。

  更敏感所以更焦虑

  事实上,那些智商超群的人,总能更早且更敏锐地关注到影响人们生活的负面因素,“先天下之忧而忧”,这让他们常常陷入焦虑之中。

  2014年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称,加拿大湖首大学的研究者对126名大学生进行了认知测试焦虑量表和韦氏智力量表的测评,测试他们的焦虑水平、沮丧情绪、社交技能、反思能力和智商等。结果发现,容易产生忧虑的学生智商评分大都比较高。

  专家指出,那些容易感到焦虑的聪明人会更多地考虑过去和将来的事情,且更容易朝最坏最负面的方向思考。这使得他们更容易反复重演以及想像一些不好的甚至是灾难性的情节,从而加重担忧、焦虑的情绪。那些言语智商得分更高的人,焦虑问题也更为明显。

  加拿大麦克埃文大学的亚历山大·潘尼也就类似问题对该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论颇为相似,高智商的学生的确更容易焦虑,且进一步研究显示,这些焦虑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琐事。

  科学家们似乎对高智商群体的焦虑症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来自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南部医学中心的研究者从医学的角度再次证明了高智商和高焦虑症之间的正相关性。研究者们同时表示,从积极的方面看,担忧往往对智力发展有一定好处。

  这些结论,或许可以给天才谢尔顿们那些一般人看不懂的焦虑感,一个合理的解释了。

  更极端的研究显示:“高智商与精神疾病之间,有一种不可忽视的联系。”

  英国心理学家菲利克斯·波斯特用现代精神病理学的分析方法,研究了近代300位著名人物后得出了以下结论:在政治家中17%的人有明显精神病特征,如希特勒、林肯、拿破仑;科学家中占18%,如高尔登、门德尔、安培、哥白尼、法拉第;思想家中占26%,如罗素、卢梭、叔本华等等。


  “最强大脑”的职场瓶颈

  就在不久前,约翰·克莱恩被任命为德意志银行的首席执行官,与此同时,这位有着“绝顶聪明大脑”的新任CEO却招来了一些质疑:“太理智的人不适合管理规模过于庞大、技术过于复杂的公司。”

  这并非仅是克莱恩的反对者们的声音,高智商的比尔·盖茨也是“英雄所见略同”。

  就在近期,盖茨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专访时告诉现场观众,他的知识背景曾经令他认为,企业层级结构应基于智商,最聪明的人应该位于最顶层。但在经营公司数年后,他认识到自己犯了个巨大的错误。而且他认为如果继续这个错误,微软势必要失败。

  盖茨进一步说:“25岁时,我发现智商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知道了销售和管理似乎与编写优秀的代码或者理解物理方程呈负相关。”

  盖茨的言外之意是,在企业中,高智商的人或许擅长技术,但并不一定适合管理和营销,因此想要成为公司“最顶层”的那些人需要的不仅是智商,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智商太高反而会招致类似克莱恩般的非议。

  这些结论背后有什么道理呢?《尚书》有云,知易行难,懂得道理很容易,实行起来却很困难。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无数次商场上的大起大落,似乎都证明了这个朴素的真理——那些有着最聪明头脑的人,往往不是最后的成功者。成功者通常还需要强大的决策力、执行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据一次不完整的调查显示,中国90%的企业家智商并不突出,他们中仅有不超过10%的人智商超群。

  事实上,一个残酷的现实是,那些最聪明的人往往无法做出明智的决策,这一点同样会阻碍天才们的职场进阶之路。

  过去10年间,多伦多大学的基斯·斯塔诺维奇一直在设计有关理性的测试,他发现,公正、无偏见的决策往往和高智商无关。那些在标准认知测试中名列前茅的人往往更可能存在“偏见盲点”:虽然他们非常擅长批评他人的错误,却很难看到自身的缺陷。此外,他们还更容易陷入“赌徒谬误”,认为一系列事件的结果都在某种程度上隐含了自相关的关系,典型例子是一晚上手气不好的赌徒总认为再过几把幸运就会降临。

  来源:2015年08月05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6期

分享越多,收获越多。请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分享给更多朋友,谢谢!

敬请关注本微信号:QQSurve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