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鉴赏犀角雕

 lee杂玩者 2015-12-29


犀角艺术品自古就被宫廷及上流贵族所钟爱,往往材艺双美,而鉴赏犀角器主要体现在质地和工艺两个方面。论质地,讲究的是颜色是否漂亮及质地是否莹润?其中蜜腊色是人们广泛认可的标准上等好色;论工艺,探讨的是名家名款以及巧夺天工,犀角雕因受到材料的限制而需要高超的工艺水准,历史上出现过诸多大师,其中明代的鲍天成和清初的尤侃都是在册的角雕高手。

犀角有亚洲犀与非洲犀之分

犀牛角有亚洲犀牛角和非洲犀牛角之分。目前,亚洲犀牛已经灭绝,因此亚洲犀角格外珍罕,价值高于非洲犀牛角;从药用价值上说,亚洲犀角是非洲犀角的20倍。所以,如何区分亚洲犀牛角和非洲犀牛角,就显得格外重要。通常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鉴别:

一是看犀牛角,黑犀、白犀、苏门答腊(撒马利亚)犀这三类有双角,爪哇、印度犀则是单角。印度独角犀的角,由于数量极少,价值极高,非常珍贵。三种亚洲犀角中,最长的是印度犀角有20多厘米,东南亚犀角次之,苏门答腊犀角最短。

二是亚洲犀角的纤维粗,表皮和内肉呈现出像甘蔗纤维的粗丝状纤维。底部断口的切面也类似甘蔗的断面,有比较密集的细小粒点,被称为“鱼子纹”或“粟纹”。犀角形状比较特殊,角质比较柔韧,棕褐色像深色蜂蜜,且不透明,角的正前方上部有一凹槽,在杯底的边缘上经常可看到凹进一段,角的正后方下部又有一条凸起,使杯的口部不是规整的正椭圆形,这种现象俗称“天沟地岗”。

三是亚洲犀角药用价值高,有腥味。老作品有的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也有的皮壳上了漆,但只要在毛料上摩擦,就能闻到一股香味。

四是亚洲犀角质地半透明,在光照下呈玛瑙色。还可以从犀牛的皮肤上进行区别,印度犀牛的皮肤上清晰可见深深的折痕,就好像穿了铠甲一样,而非洲犀牛的皮肤则比较光滑,没有折痕。

很多人认为,犀牛角越重越值钱。而专业藏家则认为,作为艺术品,犀牛角的质地、工艺、形状同样重要。亚洲犀角质感细腻、凝重、美观,非洲犀角是作为亚洲犀的补充,才进入中国市场,其商业目的性强,艺术性也较低。

认识犀角雕刻的三个流派

明清时期,由于工艺美术突飞猛进的发展,雕刻工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精湛的雕刻艺术扩展到犀角材质中来,自此形状众多、花纹各异的犀角雕器就脱颖而出,闻名于世。按照雕刻风格,中国犀角雕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流派:

1、北京派,代表宫廷艺术,取材厚、大,表现皇室题材,工艺精美,不计工本材料;

2、苏州派(包括嘉定),工巧荟萃、讲究文人气息,多取材兰亭雅集、东坡游赤壁等题材,用料次于皇家;

3、广东派,带有强烈的地方色彩,以花卉为主,用料较薄。

中国历史上犀角雕刻工艺在明清达到高峰。现存的亚洲犀角雕刻作品绝大多数(超过95%)是明清时代的作品。亚洲犀角绝迹后,非洲犀角取而代之,则是在清代中叶以后,大多是为了贸易作来料加工。此外,犀角雕刻作品除了看材质,还要看制作年代、雕刻流派以及是否名家手笔。

总结犀角器鉴赏五要点

1、刻工。精细入微,布局完美。人物、动物图案优于山水、花卉、禽鸟图案,人物、动物、祥禽瑞兽图案优于规整且常见的螭龙图案。

2、材料。质地光泽莹润,颜色不能太深。亚洲犀角呈火红色,非洲犀角呈灰白色且透明度高。

3、题材。雕者一般会挑选自己最拿手的题材,同时也要根据材料的形态、大小来决定刻什么,通常会采用大众喜欢的典故或寓意吉祥的题材。

4、年代。犀角雕并非年代越早就越有价值,相反,年代较早的雕工不及明、清朝代时精细华丽,只要年代不晚于18世纪便十分值得收藏。

5、作者。犀角雕上有作者留款,即名家作品;如有题诗句的,与犀角雕的背景相映成趣,则更为难得。一般有名家留真款字,百中无一,购买时要看清楚是真款还是后仿。

明清两代重雕工,犀角的杯、碗、人物都雕的栩栩如生,翻卷折叠,好不热闹。趣事典故,山水风光也都是经典的角雕题材。不过目前犀角的世界拍卖最高纪录却不是这些层层叠叠的角雕作品,而是一支“康熙年制”款的莱菔瓶,周身没有任何雕工。原来,犀角和玉器选料一样,最高境界即为追求天然纯朴之美,而这款莱菔瓶正是应了那句“色美无瑕者才不须以花纹遮盖劣处”的点评而被众人争相追捧,才有了今日之身价。由此可见,赏玩犀角还是要有个逐步的认识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