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了解传统瑜伽养生医学

 晴语嫣然 2015-12-29

现代人类社会,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人们对自身的生存状态也重视起来,尤其是健康状况;来自社会的、家庭的、单位的、情感的等等方面压力,使我们的情绪时好时坏,疲于奔命,它带给我们烦躁、急功近利、感官刺激、忧郁压抑,自我封闭乃至生命的夭折。


通过对瑜伽养生医学的了解,可以使我们获得快乐、安逸、坦然、健康。瑜伽养生医学是印度瑜伽传统养生文化的一部分,就养生而言,概括为:即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行……

瑜伽养生的核心思想,可以归结为以下两方面:

1、依照瑜伽系列梵经“奥义书”的记载,断绝自我的执着之心,世界上不存在永恒的事物和现象,一切都在变化,是无常的,而妄执之心是人生诸种烦恼的根源。来自印度正理派的瑜伽师们几乎都会问你读过这些经典吗?读过《心经》吗?!


2、修心:瑜伽士认为,以身为修,修心健康,是最有价值的人生。瑜伽思想能启沃心灵,开发智慧,增进健康。如:独特的修炼方式……冥想禅定修持。

瑜伽认为一切物质存在无特性,只有心灵是独立的、自由的。永远维持心灵的寂静,保持与灵魂的一致,那么健康长寿、永葆青春不过是如同取印度恒河一滴水那样简单。而在医学方面强调心理平衡,说人的喜怒忧伤、思悲恐惊,太过则会导致内伤和疾病的发生,这与佛教的理念是殊途同归。

情绪致病并通过心理治疗而获得健康的方法,在瑜伽里有很多。这种心理疾病不药而愈的医案在瑜伽医史上有很多。瑜伽认为,身病的发生,大部分由心病引起;如心绪烦乱、心情抑郁、愤怒等,都会招致心虚气弱,贪食、贪得、争强好胜会使肝火旺盛,耗损气血,外邪就会乘虚而入;瑜伽到了佛文化时期,更强调与世无争,涅槃寂静,超凡脱俗,从而带来心理上的平和。

从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瑜伽养生医学是一门杰出的心理学。修持心性是要达到智慧的满足,断除烦恼,这样一来平衡了心态,尤其是乐观看待生、老、病、死,对人的身体健康非常有益,寻找自我,祥和的度过自己的一生,是瑜伽养生医学的要义所在。

从瑜伽唯识的观点来看,一个人百病缠身是他今生所造种子业的果报,一切疾病的真正原因在于我们每天过去时收集的妄念或造业,当身体遇到相应机缘时,自然就引发病报,也就是说一切病都是心病的种子,这是一个很唯识的观点,大家不一定要完全认可它。

在瑜伽与医学里,疾病分为身病和心病;生病的条件有两个:

一是外缘,既外在条件的外因;指人们周围的环境即身体外部的客观物质,如噪音、污水、浊气等环境的污染,有毒的食物,天气的寒冷与高温,洗涤剂中残存的毒素等。

二是内缘:内在条件的内因;指人的内心世界,包括人们的性格,生活方式,思想等;比如喜欢暴饮暴食、纵欲贪欢、喜怒无常、忧郁烦闷、紧张恐惧、爱好撒谎、心理不平衡、内心冲突、幻觉错觉等。


对于身病和心病,一般地说,瑜伽有四种可以专门对治身心疾病的方法:

1、 凝神修心每天静卧(或静坐静立)半小时以上。在睡前和失眠时练习,以平常心炼之;现代人可以伴随静心的音乐。或闭目养神,神久自凝;冥心凝神,提养精神。

2、内制调息可在每天的早晚锻炼、日间活动、走路的时候进行。可以取立式、坐式、卧式、或者与动作结合闭目养气,内气调理的进出与外气的呼吸同步,同时随气内制。其中,体式练习配合动作练习时,要圆活柔稳,用心不用力呼吸则徐徐绵绵、匀细深长,勿执勿懈。如此就是瑜伽提倡的“柔在心,软在身”;倘若是意志强烈,动作目的明确,在练习体式时相关部位依次使劲,即绷紧相关肌肉类的难度技术练习,则和体育杂技没有区别了,也就偏离了瑜伽。

3、外动健身:早晚锻炼,头、发、耳、眼、鼻、牙、舌、颈、身、手、足、指、趾、等等部位都可以进行锻炼。人是自然界的一分子,生命在于运动,更在于调养。

4、修身养性:所谓养性就是平时说的道德品质修养,它于日常活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内外平衡,自信自得,耕耘自己的身心;坚持恒久,言出法随,宽厚容人。克己爱人,内持戒、外顺人;无事于心,于心无事,自足自爱,把握现况,天天快乐;随意常乐,乐做逸人。

提示:以上四种方法可以相互灵活运用,而瑜伽对待疾病的方法里面并没有叫大家完全放弃现代医学药物的治疗,这是瑜伽养生科学合理的态度。


                                       一禅瑜伽师


祝福大家身心健康,和谐,快乐,圆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