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少师镇夔龙求雨

 闲之寻味 2015-12-29

陶少师镇夔龙求雨----雩溪宝塔传说




明嘉靖年间,嘉靖帝尊道教、敬鬼神。江西龙虎山上清宫达观院正一道士邵元节于嘉靖三年(1524)征入京,以“立教主静”之说得世宗嘉纳。后拜为礼部尚书,赐一品文官服。并于江西贵溪建道院,赐名仙源宫。后推荐湖北黄冈籍道友陶仲文入京,陶仲文以符水哩剑,绝除宫中妖孽。得到世宗信任。

嘉靖十八年(1539)邵元节病逝,敕授大宗伯,谥“文康荣靖”。嘉靖遣中官锦衣护丧还,用伯爵礼,有司营葬于仙源宫。明嘉靖三十三年(1544)年,嘉靖加授陶仲文为少师,仍兼少傅,少保。史评“一人兼领三孤,终明之世,惟仲文而已”。官居极位的陶仲文感邵元节提携之恩,遂前往正源宫拜揭陶仲文陵墓。

而后,陶少师前往南安府(时辖大余、南康、上犹三地)与友刘节(时任南安知府)相见。阴月某日,陶少师一行路过吉安府龙泉县(今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雩田镇。载陶少师骏马昂头长啸,惹陶少师一惊。瞪睛一瞧,只见眼前一穿七品官服中年人率衙役带领众多百姓跪拜在地。中年人口呼:“龙泉县令携乡亲跪拜陶少师,此地为雩田,此地少雨。雩者,雨亏也。望陶少师施展法力为百姓祈雨”

陶少师掐指一算,了然。于是对乡亲说道:“此地居有一夔龙,集水化为龙。故此地雨水皆为夔龙所吸取,若要雨水,斩夔龙建镇龙塔可矣!”

陶少师右手五指平伸,指尖朝上。中指、无名指弯曲入掌心。大拇指、食指、小指各矗一方形成一鼎状,捏了个三清决。顿时,晴朗的天空天雷滚滚。不时,空中出现一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的怪物。那怪物大叫道:“何人扰我清梦?速速受死!”

陶少师怒斥道:“孽畜,夔龙修真龙本依做善事,却见你集水祸百姓。此等修炼留你不得!”陶少师手指翻转,立马捏了个阳雷法决,一个金黄色的巨雷向夔龙头顶劈去将其打落在地。 夔龙落地砸了个巨大的坑,随后陶少师又捏了个反天印牢牢的将夔龙封印起来。

陶少师对龙泉县令说:“于夔龙落地处建镇龙塔,座东向西,葫芦为顶。四明四暗,不正为正,七星之数,八卦之形。可保当地风调雨顺。”

明嘉靖三十三年冬月(1544年农历十一月),由当地名工匠肖瑞主建的镇龙塔而成,该塔座东向西北。塔建稍有倾斜,以证少师“不正为正”言。塔身用青砖平砌,内外均用糯米粉与石灰混合浆灌缝,坚固结实。塔体通高24.55米,塔平面为八边形,楼阁样式,以证少师“八卦之形”言。底座直径为5米,共七层,以证少师“七星之数”言。宝盖形塔顶上砌有葫芦形塔刹,以证少师“葫芦为顶”言。塔内空,从拱卷门进入塔内,塔楼层使用叠涩去砌成,塔墙宽厚坚实,正中有青砖砌筑的八边形实心大柱直通到顶层。底层塔柱正面设有神龛一处。柱周围为走廊,塔墙内砌有阶梯螺旋而上,直到塔顶。二至七层大小高矮层层内缩。每层均设有“四明四暗”相间卷顶窗口,以证少师“四明四暗”言,窗口互为对称,窗口云卷纹饰。塔檐为斗拱状,飞檐翘角,角下有二层砖砌锯齿纹,独具特色。塔底层正面设有一拱券门,门额上镶嵌一块青石横匾,匾正中阴刻“雩溪宝塔”四个楷书大字,两侧分别镌刻小楷:“皇明嘉靖甲寅仲冬月”和“念照日之吉塔匠肖瑞建。”



后注:一瓢藏造化,天地一壶中。道教“壶中日月”和“壶天”一类的仙境即与葫芦有关。葫芦身形优美,天然就能给人以圆润、吉祥之感,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视为可以辟邪、祈福的镇物法器。随着道教形成和发展,葫芦亦被视为神物,作为法器。在中国的道教活动中,葫芦与灵药相关,并成为道教仙人最具特征的伴物。仙人是长生之人,葫芦中的仙药为延生不死之药,因此葫芦具有了攘死镇物的意义。现实生活中许多道教建筑,甚至后来众多的寺庵亭塔顶砌葫芦形,或放置瓷质或陶制的葫芦作为镇物,用来作驱邪逐鬼、镇压毒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