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高效课堂学习测试卷三
2015-12-29 | 阅:  转:  |  分享 
  
蔡旗中学高效课堂理论学习测试题(三)

----兖州一中3510“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教师姓名:所任主要科目:





1、兖州一中的内涵发展观是“三个解放”即“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解放学校”。其高效课堂理念是把教学相长拓展到整个教室,让差异衍生出万千学长。师德观是尊重是师德的灵魂,道德之基。

2、无论什么学段,都应该致力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始终懂得“学习是自己的事”。

3、只有参与才能体验,只有体验才算真正的理解和把握。

4、导学案,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没有导学案,就没有高校课堂;学案的水平是教师能力和敬业态度的试金石。

5、讲最易,教最难,导学才见真功底。老师是课前的策划者,课堂的组织者、控制者,小组的权威评价者,课后的反思者。

6、循环大课堂的核心是“三教”,即“教育”、“教学”、“教师”。对这一理念,该如何理解?

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必须以人为本,这是教育的基本价值。

教学的前提是“师与生”。必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改变师生的所谓“角色”定位,让教学变成生命和生命的对话、智慧和智慧的交流;改变原来的学习流程,通过“两个前置”(学习前置、问题前置),实现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主动,有效解决教与学的衔接和针对性问题。教育的全部奥秘在“师生关系”中。

好的教师在不同层面有不同表达。在课堂层面上,能够促进学生全面、进步、和谐发展的老师是好老师;从员工层面,敬业爱岗、有很好的团队意识、能够在工作中做到主动自发的老师是好老师;从教育工作者角度,好教师不仅要有教育良知、教育良心、教育良能,还要有不断突破自我发展的强烈诉求和能力。

7、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与有杜郎口中学的336教学模式何异同?

杜郎口与兖州一中的不同之处在于,杜郎口解决的是“课上”效益,兖州一中解决的是“课上和课下”双效益。杜郎口是从改变课堂“组织”入手,兖州一中是从改变传统课堂的“结构”入手。杜郎口课堂三个环节“预习、展示、反馈”是连贯的,兖州一中的“展示+预习”则是截然不同的两段,展示是属于上节课的内容,预习是下节课的预习。杜郎口是“10+35”,兖州一中是“35+10”。前后倒置,内涵不同,但两者本质相同,设计目的都是“自主学习”,都是“高效学习”。

8、“三步六段”是兖州一中高效课堂的组织形式。三步是“三步为一课”,即完整的一课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步;课上45分钟又分为教师导学、预习合作、展示交流三步。六段是课中前35分钟的六个环节,即重申目标、学情调查、问题汇总、精讲点拨、课堂检测、小结作业。“三步六段”的基本原则是预为先导、学为主体、全员参与、师生互动、易讲难引、少讲多练、展示为主、当堂消化、减少作业、前后衔接。“三步六段”的组织形式有强制规范是:教师精讲时间不得超过十分钟,凡是学生能讲的教师不代替。

9、兖州一中“35+10”是“循环大课堂”的组织精华,是将课堂45分钟分为两段:前段35分钟展示+后段10分钟预习。前35分钟展示的内容是上节课后10分钟加课后预习导学案的成果,按“六段”式处理,完成本课教学全部内容,包括小结作业。后10分钟,分发下一课的《导学案》并且组织学生预习,预习的内容是下节课将要展示的内容,确保预习效果和前后衔接。“35+10”的过程,以导学案为抓手,用预习这根线,把课前、课中和课后“三步”贯穿起来,将教师导学、学生预习和展示这三步贯穿起来,即一课分两段和三步为一课,这就构成了“三步六段35+10课堂循环”模式,简称循环大课堂。本模式突出特点是按课堂时间来说,是将下一课教学内容的预习任务放到了本课堂的最后;对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来说,是将学生学习的重心转移。其目的:一是能强制学生预习,规范学生预习,从而达到课前预习效果和要求,二是课后的一些课余时间可对预习所发现的问题再思考。对一课内容来说,老模式是先以教师为主(讲授)后以学生为主(作业),本模式是先以学生为主(预习),后有老师参与(点拨)。

10、兖州一中“35+10”教学模式的意义是什么?

每节课的起点在上一节课的最后10分钟,这与我们传统课堂“预习+交流”的分配恰好是倒置的。简单的改变却盘活了课上课下的对接,使得课堂形成了课上-课下-课上的环形结构。本模式给学生规定了预习时间,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习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生能够真正集中精力去思考、去探究,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有备而学,有方向、有目的、有兴趣、有成就感,完全参与其中。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具体化,可操作性强。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真正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

11、为什么说兖州一中的课堂是一个“环状大课堂链”?

兖州一中每节课前35分钟,就一个目标,组织学生进行充分展示,而展示的内容是上节课的最后10分钟布置的“学习任务”。在每节课后半段的10分钟内,教师先明确展示预习目标,同时把导学案分发给学生,围绕着“导学案”,点破难点、指导方法、领着大家做下节课的预习,是让学生把基本的东西做到胸有成竹,学生带着导学案就下课了。就是说,兖州一中每节课的起点,都是从上一节课的后10分钟开始的。前一节课的后10分钟是起点,然后下一节课的前35分钟是终点。这不同于传统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包括了课下预习、为下节课的前35分钟的展示做准备的时间,就是用课上的10分钟控制课下的预习时间,再与下节课前35分钟对接,形成一个“环状大课堂链”,进入了循环状态。

12、循环大课堂”模式的灵魂是一个转变,两个前置,三种方法,四个形态。

一个转变指的是师生角色的转变,首先要转变教师角色,给教师重新定位,从一个传统的讲者变成教者,从一个教者变成“学者”,即做和学生一起“上学”的人。教师应是首席学习者,是全班最优秀的学习者。兖州一中的高效课堂从教师传统的一言堂变成了百家鸣,教师由传授者变成了策划者,由单纯的知识型变为知识能力情感型;学生的学习也由接受式变为探究式,变死记硬背为体验感悟,从而实现了课堂根本性的变革。两个前置指问题前置和学习前置;循环大课堂的展示+预习与传统课堂“预习+交流”的分配恰好是倒置的。学习是目的,问题是手段,问题前置、学习前置是循环大课堂的两大特点。三种方法指的是自主、合作、探究——这也是新课改的理念。四个形态是展示、纠错、点拨、拓展:一是课堂的展示交流,这是驱动师生的内驱力;二是纠错并落实,学生的考试就是要求精确再现;三是通过点拨实现提升,老师都要成为一语中的的点拨者;四是通过开放实现拓展,老师有开放的心态,不害怕犯错误,用生命碰撞生命。

“三步六段35+10课堂循环”模式中,课前要做的工作有编写导学案、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和学生预习。

14、导学案是课堂教学的总抓手,导学案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各个环节,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导学案要根据学科特点来设置,格式必须统一。要按照“三步六段”的要求来编写,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基础知识、典型例题、课堂检测、作业设置等相应内容要考虑A、B、C、D四个层次,按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作业要设置选做题。

15、教师个人备课应注意哪些内容?

(1)备内容:结合教材把已印制好的导学案再通备一遍,备内容的重点、难点、易错点,备一题多法、一法多题、归纳知识、总结规律。

(2)备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预测课堂将会出现的问题,设计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内互助、组组竞争的调控方案。

(3)备标准:按照“三步六段”教学法课堂评价标准准备。

16、学生预习是实现“两个前置”(学习前置,问题前置)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预习能基本掌握基础知识,处理大部分内容,能发现问题,增强课堂学习的针对性。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预习?

(1)预习资料:预习要有两种材料,一是课本;二是导学案。

(2)预习形式:预习要先独立,后合作。独立预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自学能力。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预习效果。(3)预习方法:预习要先全面,后侧重。学生先独立阅读一遍课本,然后根据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结合课本解决A级内容,B、C级内容尽量解决,解决不了的要形成问题,这些问题以及D级内容带入学习小组,利用合作学习时间,按照老师的分工有侧重地进行研讨学习。

17、“三步六段”教学法中课堂前35分钟按“六段式”教学,后10分钟指导学生预习下一课。教师如何进行学情调查?如何实现精讲点拨?

学情调查:A、调查学生:老师对学生预习的情况进行调查,用提问、竞答、查看、问卷等形式进行。A级问题提问检查,要求学生独立回答。B级内容可先让学生独立回答,解决不了的本学习小组共同商量、探讨,争取解决。C级内容可采取查看、竞答等方式了解学生解决情况。B、学生质疑:让学生把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产生的疑惑提出来。

精讲点拨:A、老师根据问题汇总的情况给各学习小组分工,让各组展示(到黑板上板演或用实物投影)。展示过程中组内学生要相互帮助、相互补充,表现出团队精神,各组之间即要相互竞争又要相互鼓励。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讲人”,这个主讲人一般是由学力较弱的同学担任,一旦出现错误,甚或表述不够严密,就会被别的小组揪住“尾巴”,而本组成员可以站出来帮助自己的“主讲人”加以纠正和补充。B、老师要当好导演,善于启发和引导,对主讲的、补充的、质疑的、听讲的等各方面的学生全面关注和调控,讲解不到位的要补充,偏离主题的要点拨,要调动、激励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人人都体验、个个有收获。要及时对个人、小组给予评价,营造和谐的氛围,创造竞争的环境。也就是说,作为教师,课上要做的最重要的两点就是“点”和“控”,教师开口不多,但一定要点拨到位。

导学案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是路线图、方向盘、指南针。“导”是目的,是关键,预习材料必须具有引导学习和突破问题的功能。“学”,应以帮助学生学习方便为根本出发点。

19、如何理解导学案编制中的“知识问题化”和“问题层次化”的要求?

知识问题化: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必须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把教材严谨的、逻辑性极强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易接受的、通俗的、密切联系生活的、具体的知识和问题。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内容的结构特点,精心设计问题、问题应明确、坡度小,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变成完成学习的过程。

问题层次化: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要求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分为ABCD四个级别:A级为“识记类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时间必须解决;B级为“理解级”,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C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D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四级要求”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力自主选择,真正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对于老师而言,导学案则实现了从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变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书本,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的转变。

20、导学案编写的基本原则是主体性原则和探究性原则,导学案和“作业”、“试卷”有根本的不同,分为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问题逻辑、学习反思、作业布置、归纳小结等八个基本环节。其中作业布置环节应注意些什么?

题目设置要分四个层次A、B(基础):结合本节内容,选编基础性较强的习题,题目要能体现学生对本节所学基础知识、基本规律的理解,要求学生独立完成;C级(中等):结合本节内容,选编有一定综合性的习题,题目要能体现学生对本节所学基础知识、基本规律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合作学习完成;D级(拓展):结合本节内容,选编一至两道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的综合性习题,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并用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兖州一中推行导学案时的五个强制规范是:1)必须做到一课一案。2)必须采用“35+10”的课堂循环教学模式。3)学生的导学案必须用双色笔完成。4)必须杜绝学生单人板书现象,尽量减少教师课上板书现象。5)杜绝导学案简单化、剪贴化、粗放化。

“循环大课堂”模式中,课上35分钟的展示始终被认为是“关键中的关键”,教师应怎样进行启发和引导?

老师要当好导演,善于启发和引导。对主讲的、补充的、质疑的、听讲的等各方面的学生全面关注和调控;对讲解不到位的要补充,对偏离主题的要点拨;要调动、激励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人人都体验、个个有收获;要及时对个人、小组给予评价,营造和谐的氛围,创造竞争的环境。也就是说,作为教师,课上要做的最重要的两点就是“点”和“控”,教师开口不多,但一定要点拨到位。有的老师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以前的课堂是教师的“单口相声”,现在是“三句半”,学生说三句,老师就说那“点子”上的半句!另外还要做好“控”,控制课堂时间进度,控制学生讲解时不要偏离主题,控制好整体课堂气氛!

23、课堂展示的“五度”要求是什么?

①、上台展示要有“风度”。展示不仅是表达、表现自己的学习理解,同时也是自我修养的公开展示,需要注意言行礼貌,举止文明,落落大方。

②、言行表达要有“力度”。说话是为了大家听,表现是为了大家看。保证全体同学听清、听懂、看明白是对同学的尊重。

③、问题挖掘要有“深度”。热闹不是课堂追求的目标,欢乐需要适合学习需求。有思想、有情感、利于思考、利于内化应是外化的课堂发展方向。

④、方法总结要有“高度”学习方法的交流是课堂展示的重要内容,方法总结和诠释不是鹦鹉学舌,而应是自我真心体会,简单的重复对同伴无益,应结合内容、材料展示自己的思路。

⑤、课外拓展需要“适度”。课内外统一,引入生活实践中的体会以及课外知识的拓展,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增加学习的广度,但课堂的开放是有限的,无关学习主题的“课外话”“逸闻趣事”应注意提炼和筛选。

兖州一中是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高效学习能力的?

从“解放学生”入手。兖州一中致力于从五个方面解放学生。

解放学生的身份,把学生从一个受教育者,变成一个教育者和教育资源的提供者。解放学生的地位,使学生从课堂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学习的主人。解放学生的学习身心,让学生不只用眼睛看课、用耳朵听课,还要调动各种感官,运用一切方法,全身心参与到学习中来。解放学生学习的内容,让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和体验紧密结合,形成活泼的绿色生态“大课堂”。解放对学生的评价,由用一把尺子变成用多把尺子评价学生。“五大解放”带来了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的变革,学生们“飞”起来了,“动”起来了,“游”起来了。

兖州一中“35+10”的循环大课堂的教学模式对传统课堂进行了颠覆,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你认为这样的“课变”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26、提高课堂魅力的十句温馨提示:

第一、凡是学生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教师决不替代。

第二、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第三、把希望寄托于课堂,把希望寄托于学生。

第四、让学生表现课堂、体验课堂、感悟课堂、享受课堂。

第五、课堂是学生表现的地方,不是老师表演的地方。

第六、课堂时间主要是学生学习用的,应把课堂时间尽可能多地还给学生。

第七、课堂还给学生,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就是把学习能力乃至于生存权力还给学生。

第八、书是学生学出来的,不是老师教出来的。

第九、对老师充满希望的学生是没有希望的学生。

第十、让笑声、掌声、欢呼声在课堂上响起。

蔡旗中学高效课堂理论学习测试卷(三)第1页总4页







献花(0)
+1
(本文系gsyzs999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