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四合院历史悠久。2005年有机会接触到四合院的私人的购买与改造,并从此喜欢上了四合院。 四合院的改造各有特点,但总体原则是:外观依然保持四合院的青砖灰瓦风格,内部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改造。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台湾投资客,购买了一个二进四合院(位置不方便告知)。在保持四合院外观风格不变的前提下,内部设计和装修全部采用日式风格。最后,在搭配了一些中国传统风格的家俱和装饰以后,可以说是:古色古香、典雅高贵,同时又很实用,完全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由于户主禁止拍照,所以没有留下一些图片资料,只能说非常遗憾。 由于目前已经修缮、已经改造的四合院,无论是私宅,还是办公用房都禁止拍照。所以本文图片大部分来自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四合院建筑》一书。本人在此特作声明:本文借用只是出于个人喜欢,为了介绍方便,完全没有商业用途。
四合院简介 四合院建筑,是我国古老、传统的文化象征。“四”东西南北四面,“合”是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这就是四合院的基本特征。从四合院的发展历史和现存状况来说,山西、陕西、北京、河北的四合院最具代表性,而四合院建筑之雅致,结构之巧,数量之众多,当推北京为最。 四合院建筑的布局,是以南北纵轴对称布置和封闭独立的院落为基本特征的。按其规模的大小,有最简单的一进院、二进院或沿着纵轴加多三进院、四进院或五进院。
首先是大门,它是旧社会主人地位的一个表征。四合院的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巽”位,一般占一间房的面积。王府大门是最高形式,其次有广亮大门、如意门等。广亮大门只有品官的宅第方可使用。图片中采用的是如意门形式。
在正院,主人按照自己的喜好可配置荷花缸,可植树种草,与精致小巧的垂花门构成了一幅有趣的庭院图景。正院中,北房南向是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正房、厢房和垂花门用廊连接起来,围绕成一个规整的院落,构成整个四合院的核心空间。
图二为理想的四进院落住宅。四进院落是三进院沿纵深方向的进一步扩展。该院落中轴线上的建筑,由南至北依次为:倒座—第一进院—垂花门—第二进院—正房或过厅—第三进院—正房—第四进院—后罩房。 带花园的四合院住宅 老北京人讲究较多,如院门前不能种槐树,因以前槐树上会掉下来一种虫子,俗名吊死鬼,担心过路人说“这儿怎么这么多吊死鬼啊”,因桑树与“丧”同音,四合院边也不种桑树。 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庭院中植树栽花,备缸饲养金鱼,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们穿行、采光、通风、纳凉、休息、家务劳动的场所。 北京四合院讲究绿化,各层院落中,都配置有花草树木、荷花缸、金鱼池和盆景,确是花木扶疏,幽雅宜人。老北京爱种的花有丁香、海棠、榆叶梅、山桃花等等,树多是枣树、槐树。花草除栽种外,还可盆栽、水养。盆栽花木最常见的是石榴树、夹竹桃、金桂、银桂、杜鹃、栀子等等,种石榴取石榴“多子”之兆。至于阶前花圃中的草茉莉、凤仙花、牵牛花、扁豆花,更是四合院的家常美景了。 清代有句俗语形容四合院内的生活:“天棚、鱼缸、石榴树、老爷、肥狗、胖丫头”,可以说是四合院生活比较典型的写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