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7.升阳益胃汤详解研讨

 学中医书馆 2022-07-06 发布于山东

117.升阳益胃汤详解研讨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升阳益胃汤药方的详解和研讨,供有缘人对症选药
        
组成;黄芪30克 半夏15克 人参15克 炙甘草15克 独活7.5克 白芍7.5克 羌活7.5克 橘皮6克 茯苓4.5克 
柴胡4.5克 泽泻4.5克 黄连1.5克 
加减; 
1.兼泄泻而肛门灼热者,加黄芩以助清肠之力;
2.肢体重痛不显者,去羌活、独活;
3.无口干舌干者,去黄连;
4.药后小便如常者,减茯苓、泽泻之量。
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慢性结肠炎、萎缩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慢性盆腔炎以及 原因不明的低热、慢性牙周炎、荨麻疹等辨证属脾胃虚弱,湿热内蕴之证者。 1.泄泻  2.过敏性结肠炎   3.原因不明发热   4。慢性牙周炎   1.腹泻   2.萎缩性胃炎
 3.慢性胆囊炎   4.荨麻疹  
[功用] 益气升阳,清热除湿。
 [主治] 脾胃虚弱,湿热滞留中焦证。饮食无味,食不消化,脘腹胀满,面色咣 白,畏风恶寒,头眩耳鸣,怠惰嗜卧,肢体重痛,大便不调,小便赤涩,口干舌干。 本方为益气升阳,清热除湿的代表方,临床以面色咣白,神情倦怠, 脘腹胀满,肢体困重,口干舌干为使用要点。  
    升阳益胃汤 (《内外伤辨惑论》卷中)
   [异名]  益胃汤(《医级宝鉴》卷8)。
    [组成]  黄芪二两(30g)  半夏汤洗  人参去芦  炙甘草各一两(各15g)  独活  防
风  白芍药  羌活各五钱(各9g)  橘皮四钱(6g)  茯苓  柴胡  泽泻  白术各三钱(各5g)  黄连一钱(1.5g)
    [用法]  上哎咀,每服三钱至五钱(15g),加生姜五片,大枣二枚,用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滓,早饭后温服。
    [功用]  益气升阳,清热除湿。
    [主治]  脾胃虚弱,湿热滞留中焦证。饮食无味,食不消化,脘腹胀满,面色咣
白,畏风恶寒,头眩耳鸣,怠惰嗜卧,肢体重痛,大便不调,小便赤涩,口干舌干。
    [病机分析]  脾主运化,喜燥恶湿,其气以升为健。脾胃虚弱,纳运失司,故饮食
无味,大便不调;清阳不升,清窍失养,故头眩耳鸣;土不生金,肺气亦衰,故畏风恶
寒,面色咣白;脾失健运,湿浊内停,阻碍气机,则脘腹胀满;脾主肌肉四肢,湿困中
焦,阳气不运,湿淫肌肉,故肢体困倦沉重,甚而疼痛;湿热下注,故小便频急而不
爽;湿邪化燥,故口干,舌干乏津。由上可见,脾胃虚弱,清阳不升,湿热内蕴为本证的基本病机变化。
    [配伍意义]  本方是为脾虚湿热之证而设,故以益气健脾,除湿清热为法。方中黄
芪,“补益中土,温养脾胃,凡中气不振,脾土虚弱,清气下陷者最宜”(《本草正义》
卷1),而且“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用黄芪以益皮毛而闭腠理,不令自汗损其元气”
(《内外伤辨惑论》卷中),可见本方重用黄芪,一则取其补脾益气,升举清阳,二则以
其补肺实卫,固表御风,故为君药。人参、甘草皆甘温补脾之佳品,与黄芪相须而用,
则益气补虚之功尤著;白术、茯苓为健脾除湿之要药,既可加强诸补药益气之效,又善
化中焦湿浊而助脾胃之健运,共为臣药。半夏、陈皮燥湿行气和胃,畅中焦之气而止胃
气之逆;泽泻甘淡渗湿利水,“脾胃有湿热,则头重而目昏耳鸣,泽泻渗去其湿,则热
亦随去,而土气得令,清气上行”(《本草纲目》卷工9),故苓、术得之除湿之效益彰;
柴胡、防风、独活、羌活皆辛散升浮之品,以其升浮之性协芪、参、术、草可助清阳之
上升;藉其疏散之力辅苓、术、泽能祛肌肉经络之湿;湿邪蕴而化热,故用黄连清热燥
湿;湿邪化燥伤津,故配白芍养阴补血,并可制诸辛散药温燥伤津、升散耗气之偏,即
如吴昆所云:“古人用辛散,必用酸收,所以防其峻厉,犹兵家之节制也”(《医方考》卷
4),以上俱为佐药。煎加生姜、、大枣和胃补脾,与甘草同用亦可调和药性,兼作使药。
诸药相合,补泻兼施,虚实并治,共奏益气升阳,健脾除湿,清热和中之功。
    本方配伍特点有四:一是补气药与升阳药配伍,补中寓升,以益气升阳,复脾虚之
本;二是健脾渗湿药与祛风胜湿药配伍,补中寓散,内外之湿并治;三是补气升阳药与
渗湿降火药配伍,补中寓泻,升中寓降,以邪正兼顾;四是辛温疏散药与酸寒收敛药配
伍,散中寓收,以制燥散之偏。
    本方重用黄芪为君药,伍以大队升散之品,补气升阳之力颇著;通过补气健脾,清
热除湿而中焦脾胃之气渐充,故以“升阳益胃汤”名之。
    [类方比较]  本方药物组成,实乃补中益气汤以白芍易当归、防风易升麻,再加茯
苓、半夏、羌活、独活、泽泻、黄连而成。加茯苓、泽泻、半夏者,以助除湿和胃之
效;加羌活、独活者,可祛浸淫肌肉筋骨之湿;加黄连者,能清中焦之湿热;用白芍
者,以其既有当归养血之能,又因酸收而可防诸辛散药耗气之虞;用防风者,以其既有
升麻升发脾气之功,又兼祛风胜湿之用。所以本方与补中益气汤同中有异:二方均从补
气升阳立法,皆重用黄芪以补气升阳,辅以白术、炙甘草助补脾之力,佐以柴胡升阳举
陷,用于治疗脾胃气虚,清阳不升之证。其中补中益气汤为补气升阳的代表方和基本
方,本方则在补气升阳之中又增除湿清热之效,故宜于脾胃虚弱,清阳不升,湿郁生热之证。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  本方为益气升阳,清热除湿的代表方,临床以面色咣白,神情倦怠,
脘腹胀满,肢体困重,口干舌干为使用要点。
    2.加减法  兼泄泻而肛门灼热者,加黄芩以助清肠之力;肢体重痛不显者,去羌
活、独活;无口干舌干者,去黄连;药后小便如常者,减茯苓、泽泻之量。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慢性结肠炎、萎缩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慢性盆腔炎以及
原因不明的低热、慢性牙周炎、荨麻疹等辨证属脾胃虚弱,湿热内蕴之证者。
    [使用注意]  服药期间,饮食不宜过量,并配合适当的运动,正如原书所云:“若喜
食,一二日不可饱食,恐胃再伤,以药力尚少,胃气不得转运升发也,须薄味之食或美
食助其药力,益升浮之气而滋其胃气,慎不可淡食以损药力,而助邪气之降沉也。可以
小役形体,使胃与药得转运升发;慎勿太劳役,使气复伤,若脾胃得安静尤佳。若胃气
稍强,少食果以助谷药之力。”
    [源流发展]  本方亦为李呆补气升阳的著名方剂,其立意与补中益气汤相类,反映
了李氏论治脾胃注重阳气升发的学术思想。然补中益气汤专于补中升阳,本方则参以渗
湿泻火,其立法正如李氏所说的:“内伤不足之病,……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
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内外伤辨惑论》卷中)。李氏原书中对于本方主治证候的病
机和临床表现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脾胃虚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时值秋燥令行,湿
热少退,体重节痛,口干舌干,饮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不欲食,食不消;兼
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恶而不和,乃阳气不伸故也”。明确指出本方所治
属脾虚兼夹湿热,或肺脾两虚之证,清代董西园在《医级宝鉴》中又补充了胸腹胀闷、
头眩耳鸣、下利遗溺等见症,突出了湿热内蕴的病机变化。前后合参,对于本方的临床
运用颇有指导意义。升阳益胃汤集中体现了李氏以补气升阳泻火之法治疗脾胃内伤证候
的学术思想,成为后世治疗脾胃虚弱,清阳不升,湿热中阻证候的代表方剂。
    [方论选录]
    1.吴昆:“湿淫于内,体重节痛,口干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饮食不消,洒
淅恶寒,面色不乐者,此方主之。湿淫于内者,脾土虚弱不能制湿,而湿内生也。湿流
百节,故令体重节痛;脾胃虚衰,不能运化精微,故令口干无味;中气既弱,则传化失
宜,故令大便不调,小便频数,而饮食不消也;洒淅恶寒者,湿邪胜也,湿为阴邪,故
令恶寒;面色不乐者,阳气不伸也。是方也,半夏、白术能燥湿;茯苓、泽泻能渗湿;
羌活、独活、防风、柴胡能升举清阳之气,而搜百节之湿;黄连苦而燥,可用之以疗湿
热;陈皮辛而温,可用之平胃气;乃人参、黄芪、甘草,用之以益胃;而白芍药之酸
收,用之以和荣气,而协羌、防、柴、独辛散之性耳。仲景于桂枝汤中用芍药,亦是和
荣之意。古人用辛散,必用酸收,所以防其峻厉,犹兵家之节制也。”(《医方考》卷4)
    2。喻昌:“升阳益胃者,因其人阳气遏郁于胃土之中,胃虚不能升举其阳,本《内
经》火郁发之之法,益其胃以发其火也。升阳方中,半用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益
胃,半用独活、羌活、防风、柴胡升阳,复以火本宜降,虽从其性而升之,不得不用泽
泻、黄连之降,以分杀其势。制方之义若此。”(《医门法律》卷2)    .
    3.汪昂:“此足太阴、阳明药也。六君子助阳益胃,补脾胃之上药也。加黄芪以补
肺而固卫,芍药以敛阴而调荣,羌活、独活、防风、柴胡以除湿痛而升清阳,茯苓、泽
泻以泻湿热而降浊阴,少佐黄连以退阴火。补中有散,发中有收,使气足阳升,则正旺
而邪服矣。”(《医方集解。补养之剂》)    ;    、
    4.王子接:“升阳益胃汤,东垣治所生受病肺经之方也。盖脾胃虚衰,肺先受病,
金令不能清肃下行,则湿热易攘;阳气不得升,而为诸病。当以羌活、柴胡、防风升举
三阳经气,独活、黄连、白芍泻去三阴郁热,佐以六君子调和脾胃,其分两独重于人
参、黄芪、半夏、炙草者,轻于健脾,而重于益胃,其升阳之药,铢数少则易升,仍宜
久煎以厚其气,用于早饭午饭之间,藉谷气以助药力,才是升胃中之阳耳。至于茯苓、
泽泻,方后注云:小便利不淋勿用,是渗泄主降,非升阳法也。’:(《绛雪园古方选注》卷下)
    [评议]  本方治证,王子接云:“盖脾胃虚衰,肺先受病,金令不能清肃下行,则湿
热易攘;阳气不得升,而为诸病”,其余各家亦皆从脾胃虚弱,清阳不升i湿热内蕴立
论。对于本方配伍意义的认识,吴氏重在述其除湿之功,或为燥湿,或为渗湿,或为搜
湿,或疗湿热,甚为详明;喻氏重在论其补中寓升,升中寓降之理;汪、王二家则从六
君子汤加味进行分析。总之,诸家各有心得,均可资参考。
    [验案举例]
    1.泄泻  《续名医类案》卷10:光禄杨立之,元气素弱,饮食难化,泄泻不已,小
便短少,洒淅恶寒,体重节痛,以为脾肺虚,用升阳益胃汤而愈。
  2.过敏性结肠炎  《中医杂志》(1965,6:7):某男,50岁。泄泻3年,日行2—3
次,时溏时稀,夹有完谷,偶有肠鸣,食欲不振,面色萎黄,形瘦神疲,脉濡小,舌淡
苔薄,迭经治疗,效果不显。西医诊断为“过敏性结肠炎”。脾阳不足,运化失职,治
宜升阳益胃。处方:党参12g、黄芪12g、白术12g、炒柴胡2.4g炒白芍4.5g茯苓
6s.姜川连o.9g陈皮4.5g姜夏4。5g生姜1片、红枣3枚。服药1周,大便已改
为日行1次,粪量较多,食欲略振,续服48剂,便解成形,日1次,肠鸣消失。
    3.原因不明发热  《浙江中医杂志》(1983,7:332):某男,53岁。洒淅恶寒,尔后
发热,热度高达40℃以上,腹胀,.大便不畅,胃纳极差,四肢怠惰无力,头目眩晕,
小溲不利,已半月余。。经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肝肾综合征,发
热待查。先后用和解少阳,清泄胆腑,苦寒清热,通腑泄便等法,并肌注青、链霉素,
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加庆大霉素等均未收效,转来本院。观其面色萎黄,苔虽微黄而舌
质淡,脉细无力。脉舌合参,此热决非邪实,乃由气虚所致。取“甘温除大热”之旨,
以升阳益胃汤去黄连,加瓜蒌仁、厚朴花。3剂热退身凉,精神转佳,续予原法调理,
药后症状明显改善,3月后已参加轻微劳动。
    4。慢性牙周炎  《浙江中医杂志》(1983,7:333):某女,48岁。3年来牙龈疼痛,
遇寒增剧,牙齿松动,刷牙或嚼硬物则齿龈出血,咀嚼无力,咽喉燥痛,面色萎黄,头
痛虚浮,神疲乏力,胃纳不佳,大便溏薄,脉缓无力,全口牙龈红肿,诊为弥散性牙周
炎。前医屡用苦寒之药不效。证属脾气下陷,阴火上冲。治宜益气升阳,佐以清火,东
垣升阳益胃汤出入。连诊3次,胃纳转佳,大便实,头痛消失,精神改善,局部红肿疼痛均告痊愈。
    按语:案l、案2之泄泻,因伴纳差、、面色萎黄、.形瘦神疲等症而诊为脾胃虚弱,
清阳不升,湿热内蕴,予升阳益胃汤治之,其中案2因无体重节痛等湿淫肌肉之征,而
去羌活、独活、防风等祛风胜湿之药,药证相合,俱获良效。案3、案4均属虚热证,
乃脾胃气虚,虚阳浮越而致。前者因脾虚湿阻,虚阳外浮以致高热不退,予升阳益胃汤
加减,因中虚不足,故去黄连之寒凉伤中;因兼腹胀、大便不畅,故又加瓜蒌仁之润肠
泄热、厚朴花以行气除满,结果数日之热竟然3剂而退;后者乃脾胃虚弱,清阳下陷,
虚火上冲以致牙龈疼痛,亦用本方益气升阳,甘温除热而诸症皆失。
    [临床报道]
    1.腹泻  用本方治疗腹泻91例。结果痊愈(服药10剂内腹泻停止,大便常规检
查正常,精神好转,随访1年未复发)50例,有效(服药10剂内腹泻止,大便常规化
验有好转,3个月有复发)35例,无效(服药后大便次数未减,大便常规化验无明显好转)6例,总有效率为93%L1j
    2.萎缩性胃炎  应用本方加减:黄芪50g,党参、泽泻、丹参、莪术、焦山楂各
lOg,白术、陈皮、独活、白芍、黄连各6g,茯苓20g,枳壳、蒲公英各15g,鸡内金
8g。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92例,一般轻度萎缩性胃炎者服药50--60剂,中度者服药
60--70剂,重度者服药70--90剂。结果基本治愈121例,占63.02%;好转61例,占31.77%;无效10例,占5.21%t2J。
    3.慢性胆囊炎  用本方治疗慢性胆囊炎132例。结果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纳佳,超声波复查胆囊收缩功能良好,半年随访未复发者)36例,好转(症状基本消
失,超声波检查胆囊收缩功能较前好转,半年随访基本未复发者)67例,无效29例,总有效率为77。3%~3J。
    4.荨麻疹  用本方水煎服治疗荨麻疹34例。服药3—6剂,荨麻疹全部消失,停
药后工一3月内不复发者,共28例;服药3—6剂,荨麻疹消失,停药后3个月以内复
发,服药后又消失者,共4例;服药6剂以上,荨麻疹仍不消失,或消退后3—5日又复发者仅2例,总有效率为94.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