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 薷 散

 学中医书馆 2015-12-30

香  薷  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2)
  [异名]  香薷汤(《圣济总录》卷38)、香薷饮(《仁斋直指方论。附遗》卷3)、三物
香薷饮(《医方集解.清暑之剂》)。    :
    [组成]  香薷去土一斤(500g)  白扁豆微炒半斤(250g)  厚朴去粗皮,姜汁炙熟半
斤(250g)    .
  [用法]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9g),水一盏,人酒一分,煎七分,去滓,水中沉
冷,连吃二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水煎服。或加酒少量同煎,用量按原方比例酌
定)。
  [功用]  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主治]  阴暑。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胸脘痞闷,或四肢倦怠,腹痛吐泻,
舌苔白腻,脉浮。
    [病机分析]  本方所治证候乃夏月乘凉饮冷,外感风寒,内伤于湿所致,证属表寒
里湿。夏月感寒,邪滞肌表,故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脉浮等风寒表实证。
乘凉露卧,饮食生冷,则湿伤脾胃,气机不畅,故四肢倦怠,胸闷泛恶,甚则腹痛吐
泻。舌苔白腻,乃寒湿之候。
    [配伍意义]  本方为暑令乘凉饮冷,以致外感寒邪,内伤于湿而设。根据《素
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因其轻而扬之”,以及《素问。至真要大
论》“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的原则,治当辛温发表,
苦温燥湿,芳香化湿,故以祛暑解表,化湿和中立法。方中香薷芳香质轻,辛温发散,
为夏月解表祛暑要药,正如《本草经疏》卷9所说:“香薷,辛散温通,故能解寒郁之暑
气,霍乱腹痛,吐下转筋,多由暑月过食生冷,外邪与内伤相并而作,辛温通气,则能
和中解表,故主之也。”重用为君药。厚朴为苦辛性温之品,“辛能散结,苦能燥湿,温
热能祛风寒,……其功长于泄结散满,温暖脾胃,……然而性专消导,散而不收,略无
补益之功”(《本草经疏》卷13),故以之行气散满,燥湿化滞,为臣药。扁豆甘平,
“气清香而不窜,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主治霍乱呕吐,肠鸣泄泻,炎天暑气,
酒毒伤胃,为和中益气佳品”(《药品化义》卷5),以之健脾和中,渗湿消暑,为佐药。
人酒少许同煎,意在温通经脉,活血通阳,使药力通达全身。诸药合用,祛暑解表,化
湿和中,有表里双解之功。
    本方配伍特点:以辛温表散与苦温燥湿、甘缓和中配伍,既能散外邪以解表证,又
可化湿滞而和肠胃。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  本方为暑月乘凉饮冷,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的常用方剂。临床以恶
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胸闷,舌苔白腻,脉浮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  若表邪重者,可加青蒿以加强祛暑解表之功;若兼见鼻塞流涕者,可
和葱豉汤以通阳解表;若兼内热者,加黄连以清热;湿盛于里者,加茯苓、甘草以利湿
和中;湿热积滞较甚而见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者,可加木香、槟榔、黄芩、黄连等行
气导滞、清热燥湿;胸闷、腹胀、腹痛甚者,可加木香、砂仁、藿香、枳壳等化湿行
气;素体脾虚,中气不足者,可加人参、黄芪、白术以益气健脾。
    3.本方现代常用于夏季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以及流行性乙型
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腹部手术愈合后、肠伤寒、急性扁桃体炎等病引起的高热,
证属外感风寒,内伤于湿者。
    [使用注意]  若属表虚有汗,或中暑发热汗出,心烦口渴者,不可使用。
    [源流发展]  本方首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2,  “治脏腑冷热不调,饮食不
节,或食腥脍生冷过度,或起居不节,或露卧湿地,或当风取冷,而风冷之气,归于三
焦,传于脾胃。脾胃得冷,不能消化水谷,致令真邪相干,肠胃虚弱。因饮食变乱于肠
胃之间,便致吐利,心腹疼痛。霍乱气逆,有心痛而先吐者,有腹痛而先利者,有吐利
俱发者,有发热头痛体痛而复吐利虚烦者,或但吐利心腹刺痛者,或转筋拘急疼痛,或
但呕而无物出,或四肢逆冷而脉欲绝,或烦闷昏塞而欲死者,此药悉能主之。”可见本

方原非专为治暑而设。从药物组成分析,本方似由《外台秘要》卷6引《救急方》香薷
汤变化而来,该方用香薷、小蒜各一升,厚朴六两,生姜十两,治霍乱初觉不适,以及
腹痛吐利。
    自本方问世后,“世医治暑病,以香薷饮为首药”(《本草纲目》卷工4)。后世医家
以本方化裁,广泛用于暑湿、暑热,外有表邪,内有湿滞诸证。其类方主要可分为以下
六类:①配伍茯苓、木瓜等化湿利湿之品,用于本方证湿盛者,如《医方集解.清暑之
剂》之五物香薷饮,即本方加茯苓、甘草;《医方集解。清暑之剂》之六味香薷饮,以本
方加茯苓、甘草、木瓜。②配伍藿香、苏叶、茯苓、木瓜等解表化湿之品,用于本方证
寒湿两盛者,.如《张氏医通》卷13之消暑十全散,即本方加陈皮、炙甘草、白术、茯
苓、木瓜、藿香、苏叶;《杂病源流犀烛》卷15之消暑十全饮,以本方加苏叶、白术、
赤茯苓、藿香、木瓜、檀香、甘草。③配伍人参、黄芪、炙甘草等补中益气之品,用于
本方证兼有气虚者,如《医学心悟》卷3之四味香薷饮,以本方加炙甘草;《症因脉治》
卷2之家秘香薷饮,以本方加人参、甘草、陈皮;《是斋百一选方》卷7之十味香薷饮,
以本方加炙黄芪、人参、白术、陈皮、白茯苓、干木瓜、炙甘草。④配伍黄连、银花、
连翘等清热药,用于暑热证,如《医方集解.清暑之剂》之四味香薷饮,以本方加黄连3
《症因脉治》卷4之加味香薷饮,以本方加甘草、黄连;《温病条辨》卷1之新加香薷
饮,以扁豆花易扁豆,加银花、连翘;《中医治法与方剂》之加味香薷汤,以本方加青
蒿、金银花、连翘、滑石、甘草0⑤配伍桑皮、地骨皮等,用于本方证兼有咳嗽者,如
《症因脉治》卷2之十味香薷饮,加陈皮、茯苓、苍术、黄柏、升麻、葛根、桑白皮、
地骨皮、甘草。⑥配伍燥湿化痰之品,可用于疟疾,如《证治准绳.类方》卷1之加味
香薷饮,以本方加白术、白芍药、陈皮、白茯苓、黄芩、黄连、甘草、猪苓、泽泻、木
瓜;《幼科直言》卷4之加味香薷饮,以本方加甘草、柴胡、陈皮、川贝母。
    [疑难阐释]
    1。关于阴暑  《景岳全书》卷15说:“暑本夏月之热病。然有中暑而病者,有因暑
而致病者,此其病有不同,而总由于暑。故其为病,则有阴阳二证,曰阴暑,曰阳暑,
治犹冰炭,不可不辨也。阴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凡人之畏暑贪凉,不避寒气,则或
于深堂大夏,或于风地树阴,或以乍热乍寒之时不慎衣被,以致寒邪袭于肌表,而病为
发热头痛,无汗恶寒,身形拘急,肢体酸疼等证。此以暑月受寒,故名阴暑,即伤寒
也。惟宜温散为主,当以伤寒法治之也。又有不慎口腹,过食生冷,以致寒凉伤脏,而
为呕吐、泻痢、腹痛等证。此亦因暑受寒,但以寒邪在内,治宜温中为主,是亦阴暑之
属也。阳暑者,乃因暑而受热者也。在仲景即谓之中暍。”对此,吴瑭认为:“所谓阴暑
者,即暑之偏于湿,而成足太阴之里证也”(《温病条辨》卷工)。可见,阴暑是特指夏
季外感寒邪或内伤生冷而导致的一类疾病,当区别于中暑之类的热证;同时,由于往往
又存在身倦胸闷,呕吐泄泻等伤湿表现,故又不同于伤寒。
    2.关于香薷  “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如冬月之用麻黄”(《本草纲目》卷14),本
方用为君药。因此,恰如其分的评价香薷的表散作用,对本方的合理使用意义甚大。蔡
陆仙谓:“俗谓其功用可代麻黄,其实麻黄发汗之力峻,殊非香薷可望其项背者也。须知
暑邪与寒邪不同,暑日皮毛开泄,其邪伤人也轻浅;冬日则皮毛闭束,其邪伤人也深,
此其不同之点,已昭然若揭竿矣。而况暑日汗本易泄,当汗排泄之时,骤遇外邪,则毛

窍旋敛,则所排泄之汗液,不得外去,乃停着于肤表之内,故阻气于内,因壅而生热
焉。此时若去其停着之水,稍助发散,则皮毛自开,气自得泄,而暑邪亦因而解散。香
薷宣行皮肤之水,力有专长,故为暑日表散之特药”(《中国医药汇海。方剂部》)。蒲辅
周认为:“香薷味辛微温芳香,专长祛暑利水,为祛暑之良药。有人说:夏月香薷乃冬月
之麻黄也,因而被误解为发汗的峻药,但临床实际不是峻汗之药,夏季外感疾病,属暑
湿郁闭于表者常需用到香薷、鲜藿香之类,香薷确与麻黄不同”(《蒲辅周医疗经验。方
药杂谈》)。可见,香薷的发表和麻黄有本质的不同,它并非峻汗之品,寓祛暑行水于解
表之中,“为暑日表散之特药”。
    3。关于本方主治  本方是治疗夏月乘凉饮冷,外感于寒,内伤于湿的常用方,而
并非治暑之通剂,若“治暑概用香薷饮,大谬”(《张氏医通》卷2)。  《局方》原治以
“饮食变乱于肠胃之间”为主,其表寒可为或然证。随着历代医家的医疗实践,本方的
使用范围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和转移。有人认为:“香薷毕竟为辛温解表药物,因此,凡外
感风寒,内有湿邪者,虽病不在暑月,亦可应用”(《方剂学》,广州中医学院主编);
“凡见恶寒、发热、头痛、脉浮之表证又见胸闷腹痛,吐泻之伤湿症状者,可不拘夏月
均能使用”(《医方发挥》)。尽管本方既能散外寒以解表邪,又可化湿滞而和肠胃,可以
治疗表寒里湿证,但是,考虑到方中君药香薷“为暑日表散之特药”,效有专长,所以,
本方主治仍以阴暑之内外两感者最为适宜。
    4。关于本方的归类  本方具有解表和祛暑双重作用,在多种方书中归类不同,如
《方剂学》(统编教材4版)、《医方发挥》、《古今名方发微》、《方剂学》(统编教材6版)
等将其归于解表剂,《成方便读》、《方剂学》(李飞主编)、《方剂学》(刘持年主编)等
将其归于祛(清)暑剂,而《医方集解》则将其归在清暑剂中的四味香薷饮条下,“治
伤暑呕逆、泄泻”。查原书主治以“饮食变乱于肠胃之间”为重点,并非表证。其后,
“世医治暑病,以香薷饮为首药”(《本草纲目》卷14),历代常用不衰,并以此加减变
化,产生了一大批治暑名方。另外,本方寓祛暑化湿于解表之中,体现了“暑当与汗皆
出”(《素问.热论》)的治疗原则,适用于暑季表里两感。考虑到本方在祛暑剂发展史上
的重要地位及其作用特点,似属于祛暑剂更妥。
    5.关于服法  原书方后注明为“水中沉冷”;《本草纲目》卷14也说“其性温,不
可热饮,反致吐逆,饮者惟宜冷服,则无拒格之患”;而冉雪峰认为,冷服热服,均各
有意义,关键在于学者掌握病机,才能进退其间(参《历代名医良方注释》)。采用何种
服法应考虑香薷的药性及功效,“香薷先升后降,故热服能发散暑邪,冷饮则解热利小
便,治水甚捷”(《本经逢源》卷2);“发汗解表宜热服,利水消肿宜凉服”(《中药学》,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统编教材)。故用本方治暑湿外感,呕逆较甚,小便不利者,宜冷
服,以助其下行之性;而外感表证明显,湿滞较轻者,宜温服,以助其辛温发散之力。
    [方论选录]
    1.李时珍:“世医治暑病,以香薷饮为首药。然暑有乘凉饮冷,致阳气为阴邪所遏,
遂致头痛,发热恶寒,烦躁口渴,或吐或泻,或霍乱者,宜用此药,以发越阳气,散水
和脾。若饮食不节,劳役作丧之人伤暑,大热大渴,汗泄如雨,烦躁喘促,或泻或吐
者,乃劳倦内伤之证,必用东垣清暑益气汤、人参白虎汤之类,以泻火益元可也。若用
香薷之药,是重虚其表,而又济之以热矣。盖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如冬月之用麻黄,

气虚者尤不可多服。而今人不知暑伤元气,不拘有病无病,概用代茶,谓能辟暑,真痴
人说梦也。且其性温,不可热饮,反致吐逆,饮者惟宜冷服,则无拒格之患。其治水之
功果有奇效。”(《本草纲目》卷14)
    2。叶仲坚:“饮与汤稍有别,服有定数者名汤,时时不拘者名饮,饮因渴而设,用
之于温暑则最宜者也。然胃恶燥,脾恶湿,多饮伤脾,反致下利。治之之法,心下有水
气者发汗,腹中有水气者利小便。然与其有水患而治之,曷若先选其能汗、能利者用之
乎?香薷芳香辛温,能发越阳气,有彻上彻下之功,故治暑者君之,以解表利小便。佐
厚朴以除湿,扁豆和中,合而为饮。饮人于胃,热去而湿不留,内外之暑证悉除矣。若
心烦口渴者,去扁豆加黄连,名黄连香薷饮;加茯苓、甘草,名五物;加木瓜、参、
芪、橘、术,名十味。随症加减,尽香薷之用也。然劳倦内伤,必用清暑益气,内热大
渴,必用人参白虎,若用香薷是重虚其表,而反济以内热矣。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如
冬月之麻黄,气虚者尤不可服。今人不知暑伤元气,概用以代茶,是开门揖盗也。”(录
自《古今名医方论》卷4)
  3。张璐:“今人治暑概用香薷饮,大谬。按香薷辛淡,辛能发散,淡能渗泄,乃夏
月解表利水之剂也。果身热、烦躁、小便不利者,和黄连以解暑,靡不应手获效。若气
虚胃弱之人,食少体倦,自当多服参、芪,岂能堪此发泄?苟误用之是虚其虚也。至于
奔走劳役而中热者,用此温散之剂复伤其气,如火益热矣。今人不分虚实当否,夏月少
有不快,一概用之,所谓习俗成讹也。”(《张氏医通》卷2)
  4.徐大椿:“暑因感冒,心脾受之,不能敷化精微,故身热心烦,腹满吐利焉。香
薷散暑,能去肌表之湿热,而身热心烦可解;厚朴疏利,能散腹里之滞气,而腹满呕吐
可除;扁豆健脾却暑,而泻利无不自止矣。此健中除满、散暑解烦之剂,为烦热腹满吐
利之专方。加茯苓、加羌活、加葛根、加藿香、加甘草、加黄连、加人参,皆随证调治
之法。”(《徐大椿医书全集.杂病证治》卷1)
  5.张秉成:“此因伤暑而兼感外寒之证也。夫暑必挟湿,而湿必归土,乘胃则呕,
乘脾则泻,是以夏月因暑感寒,每多呕、泻之证,以湿盛于内,脾胃皆困也。此方以香
薷之辛温香散,能人脾肺气分,发越阳气,以解外感之邪;厚朴苦温,宽中散满,以祛
脾胃之湿;扁豆和脾利水,寓匡正御邪之意耳。”(《成方便读》卷3)
  6。吴瑭:“手太阴暑温,服香薷饮,微得汗,不可再服香薷饮重伤其表。暑必伤气,
最令表虚,虽有余证,知在何经,以法治之。按伤寒非汗不解,最喜发汗;伤风亦非汗
不解,最忌发汗,只宜解肌,此麻桂之异其治,即异其法也。温病亦喜汗解,最忌发
汗,只许辛凉解肌,辛温又不可用,妙在导邪外出,俾营卫气血调和,自然得汗,不必
强责其汗也。若暑温、湿温则又不然,暑非汗不解,可用香薷发之,发汗之后,大汗不
止,仍归白虎法,故不比伤寒伤风之漏汗不止,而必欲桂附护阳实表,亦不可屡虚其
表,致令厥脱也,观古人暑门有生脉散法,其义自见。”(《温病条辨》卷1)
  7.薛雪:“其用香薷辛温,以散阴邪而发越阳气;厚朴之苦温,除湿邪而通行滞气;
扁豆甘淡,利水和中。倘无寒热头痛之表证,既无取香薷之辛香走窜矣;无腹疼吐利之
里证,亦无取厚朴、扁豆之疏滞和中矣。故热渴甚者,加黄连以清暑,名四味香薷饮;
减去扁豆,名黄连香薷饮;湿盛于里,腹膨泄泻者,去黄连加茯苓、甘草,名五物香薷
饮;若中虚气怯汗出多者,加人参、耆、白术、橘皮、木瓜,名十味香薷饮。然香薷之

用,总为寒湿外袭而设,不可用以治不挟寒湿之暑热也。”(《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病
篇》)
    8.蔡陆仙:“香薷能宜散行水,为祛暑解表之主药,俗谓其功用可代麻黄,其实麻
黄发汗之力峻,殊非香薷可望其项背者也。须知暑邪与寒邪不同,暑日皮毛开泄,其邪
伤人也轻浅;冬日则皮毛闭束,其邪伤人也深,此其不同之点,已昭然若揭竿矣。而况
暑日汗本易泄,当汗排泄之时,骤遇外邪,则毛窍旋敛,则所排泄之汗液,不得外去,
乃停着于肤表之内,故阻气于内,因壅而生热焉。此时若去其停着之水,稍助发散,则
皮毛自开,气自得泄,而暑邪亦因而解散。香薷宣行皮肤之水,力有专长,故为暑日表
散之特药;益以厚朴之辛温宣降,使内壅之气能泄能通;佐以扁豆,禀秋金肃杀之性,
以退溽暑之炎威。三物并合为剂,此所以有宣散却暑之特效也。昔人释此方者,多含糊
未明其真义焉。”(《中国医药汇海.方剂部》)
    [评议]  众注家认为香薷散之用,不外祛暑解表除湿;香薷辛温香散,发越阳气,
以散阴邪,兼能利水,厚朴除湿行滞,扁豆利水和中,合为匡正御邪之剂。李氏、叶
氏、张璐、薛氏等皆指出此方并非治暑病之通剂,不可用于气虚伤暑、内热大渴等证,
“不可用以治不挟寒湿之暑热也”,若“不拘有病无病,概用代茶,谓能辟暑,真痴人说
梦也。”由于暑伤元气,最令表虚,所以叶氏、吴氏告诫:“多饮伤脾,反致下利”;“微
得汗,不可再服香薷饮重伤其表”;  “概用以代茶,是开门揖盗也”。另外,蔡氏指出,
“香薷乃暑日表散之特药”,并非峻汗之品。凡此种种,均应引起医家的重视。
    [验案举例]
    1.暑病
    (1)阴暑  《续名医类案》卷4:董仁仲,当暑天纳凉饮冷,忽头疼发热,霍乱吐
泻,烦躁口渴,舌苔白滑,此阴暑也。得之过于寒凉,致周身阳气为阴邪所遏,宜香薷
之辛热,发越阳气,散水和脾。四剂而愈。
    <2)倦怠  《续名医类案》卷4:昔有人,暑月深藏不出,因客至坐窗下,忽似倦
怠,自作补中汤服之反剧,医问其由,连进香薷饮两服而安。
    按语:暑月深居,偶坐窗下,当有感寒之机。倦怠并非气虚,服补中汤为自误。香
薷饮辛温解表,祛暑和中,为对证之剂。
    (3)过劳中暑  《醉花窗医案》:伶人某,忘其名,四喜部名旦也。六月初,演泗州
城剧,众称善。有某官爱其艺,又出钱命演《卖武》一折,身体束缚刀矛剑戟之类,旋
舞越二时许,卸妆人后台,则大吐不已,腹中绞痛,急载归家,吐止而昏不知人,推之
不醒。……同乡请余诊视,乃偕之往,则剩粉残脂,犹晕面颊,汗出如油,气息促迫,
呼之不应。提其腕,则六脉浮濡,按之反不见。余曰:此中暑阳邪也,命守者以热鞋熨
其脐,刻许,稍醒。遂以大剂香薷饮进之,二日而安。
    按语:病发于过劳伤暑,继则气津两伤,有虚阳外越之势;以热鞋熨脐,方法虽简
陋,但可温中回阳。然呕吐腹痛,六脉浮濡,是为寒湿所伤,故以本方收功。
    2.流行性乙型脑炎  《蒲辅周医案》:某女,5岁半。因2天来发热,头晕,抽风2
次,于1964年8月14日住院。……临床诊断:流行性乙型脑炎(重型)。……给以青
霉素和氯霉素治疗。仍见嗜睡明显,持续高热,至第3天神志昏迷,病情逐渐加重,于
8月17日决定改用中药治疗。请蒲老会诊:高热已5天,抽风3次,神志半昏迷状态,
不回答任何问话,有时虽睁开眼睛,但无目的,四肢不动,大便不行已4日,不思饮,
腹不满,舌质淡,苔秽腻,脉浮弦数,中医诊断为湿甚阳郁,清阳蒙闭,三焦机窍失
司。治宜通阳利湿,宣通三焦。投香薷散合三仁汤出入,药用:香薷、扁豆花、厚朴、
鲜藿香、金银花、川黄连、茵陈、滑石块、杏仁、薏苡仁、白蔻仁、通草,工剂,以水
煎取汁频频服之,同时给紫雪丹,分5次冲服。8月18日,四肢能动,口唇红润,能
回答问话,瞳孔对光反应灵敏,病情好转,续服前方。8月19日三诊:体温37℃,神
志清楚,问话回答正确,但仍有嗜睡,含乳尚好,不欲食饭。继以原方加减再服2剂,
停药观察数天,痊愈出院。
    3.tbJl,夏季热  《中医杂志》(1979,7:29):某女,2岁1个月。持续高热(40℃
以上)40余天,屡治无效。症见:高热烦躁,口渴引饮,小便频数、清长,精神萎顿,
面色少华,舌淡红,苔白,指纹色紫浮滞。证属暑伤心肺,湿困脾土。投香薷饮加粉
葛、黄连、杏仁、甘草,每日l剂,频饮。1剂见微汗,体温渐降。3剂后体温接近正
常,口渴大减,小便减少,精神振作。6剂后病愈。
    [临床报道]
    1.流行性感冒  对流行性感冒采取分型论治,凡发热不甚,或热已退,有胸闷,
恶心,食欲减退,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者,用香薷饮治疗多例,有较好疗效uj。以本方
加金银花、连翘、青蒿、板蓝根,治疗夏季流行性感冒患者258例,均获痊愈,用药
后,平均1.78天退热,2—3天自觉症状完全消失lx。
  2.高热  本组病例包括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腹部手术愈合后、
肠伤寒、急性扁桃体炎及原因不明者,共286例,中医辨证均属“伏暑”范畴,用香
薷、厚朴各lOg,扁豆、黄连各15g,热甚加银花、连翘,每日2剂。结果:治愈249
例(3天内体温恢复正常,5天内临床症状消失,7天内理化检查正常),有效28例(3
天内体温恢复正常,5天内临床症状不能全部消失或留有后遗症),无效9例(经治疗
体温不降,或降后又升,临床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96.85%。以原因不明和流行性
乙型脑炎疗效最佳,其次是腹部手术愈合后和肠伤寒,再其次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急
性扁桃体炎cn。
  3。急性胃肠炎  以本方加黄连、茯苓、甘草,治疗本病18例,经服药3—5剂均
获治愈[”。
  4.急性细菌性痢疾  以本方加黄连、黄柏、黄芩,治疗本病44例。症见:恶寒,
发热,头痛,腹痛,里急后重,脓血便,四肢倦怠,舌苔白腻,脉浮。服药1—3剂治
愈者25例,4—6剂治愈者19例。自觉症状均在2—6天内全部消失L4j。
  5.低血钾软病  本病每逢酷暑发病,症见四肢无力或迟缓性瘫痪,同时伴有倦怠,,
食少,腹胀,口渴,皮肤烧灼等表现,似属中医暑病范畴。以香薷饮为主,稍佐鸡苏
散,治疗24例,每日1剂,水煎服。结果:痊愈19例,好转4例,效果不明显1例。
其中最快者2天治愈,长者4—5天治愈l“。
    [实验研究]
    1.对红细胞糖酵解的影响  以糖酵解所产生的乳酸含量为指标,观察香薷散对小
鼠红细胞糖酵解的影响。结果显示,香薷散有促进红细胞糖酵解的作用(6,。
    2.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采用小鼠,观察香薷散对离体回肠的运动性、胃液分泌、

肠内容物输送能力的作用。结果:对离体回肠的自主运动、抗乙酰胆碱、抗氯化钡的作
用均呈抑制效应,并呈浓度依赖性;对胃液分泌、游离酸度、总酸度和胃蛋白酶产出量
均呈抑制作用;对幽门结扎和消炎痛所致的溃疡有预防作用;可加强小鼠小肠的输送能
力,而抑制大肠的输送能力l”。
    3.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及消炎作用  采用小鼠,观察香薷散对中枢神经系统及
消炎作用。结果:对醋酸扭体方法引起的疼痛具有抑制作用;可缩短苯巴比妥钠引起麻
醉的时间;具有消炎作用r”。
    4.煎服法的研究  香薷散煎液的提取实验表明,在该煎液中加入少量乙醇,能增
强其所含挥发油的乳化作用。该煎液的退热实验表明,对实验动物一次性口服给药,仅
呈现短暂的退热作用,对整个发热过程的体温反映指数则无明显影响。连续3次给药,
能延长其退热时间,对发热过程的体温反应指数有明显的影响。本实验结果为香薷散传
统煎煮法“煎时加酒少许”和“连二服,随病不拘时”的传统服法,提供了科学依
据[81。
    [附方]
    1.黄连香薷饮(无比香薷散)(《传家秘宝》卷中)  厚朴去粗皮二两(9g)  黄连二
两(9g)  同厚朴更人生姜四两(12g)捣如泥,炒令紫色  香薷穗一两半(6g)  (一方更有
白扁豆苗一两半)  上为粗散。每服三钱(9g),水一盏,酒一盏,同煎至一盏,水中
沉极冷服,并吃二服(现代用法: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功用:解表散寒,
祛暑除烦。主治:多食生冷,眠卧冷席,伤于脾胃,而致霍乱吐利转筋,脐腹撮痛,遍
身冷汗,四肢厥逆,躁渴不定。
    本方始见于《传家秘宝》卷中,原名无比香薷散,《类证活人书》卷18名香薷散,
后世习称黄连香薷饮。方中黄连清热燥湿,除烦降逆;香薷解表散寒,祛暑化湿;厚朴
理气燥湿;重用生姜既可辛散表邪,又可温中止呕,助香薷发散表寒,合厚朴和中理
气,制约黄连苦寒碍胃,使无服药格拒之弊。诸药合用,寒热两调,成为解表祛暑,和
中除烦之剂。
    本方与香薷散均有解表、祛暑、除湿的作用,均可用于夏月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
证。香薷散以辛温芳化为主,功善解表和中,适用于湿未化热,而见寒热无汗,胸脘痞
闷等症;而本方寒热并用,兼可除烦,适用于外寒里热,心神被扰,而见汗出,大渴,
烦躁等症,若“暑热吐利、烦心者,此方冷服”(《医方考》卷1),尤宜。
    2.四味香薷饮(《医方集解.清暑之剂》)  香薷一两(9g)  厚朴姜汁炒(6g)  扁豆
炒(9g)  黄连姜炒三钱(9g)  水煎,冷服。功用:清解暑热,化湿和中。主治:外感
暑热,皮肤蒸热,头痛而重,自汗肢倦,或烦躁口渴,或呕吐泄泻。
    方中香薷解表,祛暑,除湿;黄连清热,燥湿,除烦;扁豆健脾,化湿,和中;厚
朴理气燥湿。诸药合用,共成解表祛暑,化湿和中之剂。
    本方与香薷散均有祛暑解表,化湿和中的作用,均可用于夏月感冒,内伤湿滞之
证。香薷散以香薷为君,散寒解表,适用于外感风寒,而见恶寒发热,身痛无汗等症;
本方香薷、黄连共用,清解暑热,适用于外感暑热,而见皮肤蒸热,自汗烦渴等症。
    3.十味香薷饮(《是斋百一选方》卷7)  香薷叶一两(9g)  炙黄芪(6g)  人参去
芦(6g)  白术(6g)  陈皮温汤浸少时,去皮(6g)  白茯苓(6g)  干木瓜(6g)  厚朴

去粗皮,生姜自然汁拌和,炒至黑色(6g)  白扁豆炒,去壳(9g)  甘草炙(6g)各五钱。上
为粗末。每服三钱(9g),水一盏,加大枣一个,同煮至七分,去滓,不拘时服;煎服
亦可。功用:解表祛暑,和中益气。主治:暑证身热,体困神倦,头重吐利。
    方中香薷辛散表邪,祛暑化湿;扁豆、厚朴、陈皮、茯苓、木瓜健脾除湿,理气和
中;人参、白术、黄芪、甘草能益气健脾,合成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之方。
    本方与香薷散均有祛暑解表,化湿和中的作用,均可用于夏月外感风寒,内伤湿滞
之证。香薷散用药精专,偏于祛邪,适用于表证较著,正气未伤,而见寒热身痛者;本
方用药较众,扶正与祛邪并用,适用于表证不甚,而湿邪较盛,脾气已伤,症见体困神
倦者。
    本方与李呆之清暑益气汤均有祛暑益气的作用,均可用于气虚伤暑之证。但李氏清
暑益气汤用黄芪、苍术为君,功善清暑益气,除湿健脾,兼以养阴,适用于暑热挟湿,
气津两伤,而外无表邪者;本方用香薷为君,功善解表祛暑,和中益气,适用于表里两
感,湿邪较盛,而阴液未伤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