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嵊州(浙江·绍兴5)

 陈世万相 2015-12-30
嵊州(浙江·绍兴5)


    
  嵊州市地处浙江东部,北靠杭州,东邻宁波,系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全国第一批经济开放县(市)。嵊州市辖4个街道、11个镇、6个乡,总面积1790平方公里,总人口74万。嵊州物华并茂。土地、人力、农产品资源极为丰富;人文旅游资源潜力巨大,是浙江“唐诗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硅藻土、花岗石、黄沙、麦饭石、矿泉水等矿产资源闻名于世,其中硅藻土储量占全国的65%。嵊州产业优势明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相继成为“领带之乡”、“茶叶之乡”、“竹编之乡”、“电声之乡”、“建筑之乡”。中国领带城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领带专业批发市场。
  嵊州多佳山秀水,素有“东南山水越为首,越地风光剡领先”之美称。剡溪是浙东的“唐诗之路”,境内拥有密林、丽湖、飞瀑、幽潭、奇岩等丰富的自然景观。自古以来,剡中山水吸引了王羲之、戴逵、谢灵运、李白、杜甫、白居易、朱熹、陆游、汤显祖、袁枚等历代名人入剡定居、揽胜,留下了不少咏剡华章佳句和访剡遗迹名胜,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江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
    溪连嵊水兴何尽,路接仙源人自迷。
  
一、风景篇
  
1、王羲之故居旅游区(书圣故里)
  金庭,古称“洞天福地”,四周环山,前有五老峰,后有放鹤峰,左立香炉峰,右峙卓剑峰,峰峰青秀翠绿,峰前溪水环绕,峰间清泉淙淙。在幽幽的山谷里,有一座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文化圣地-金庭观。旧时的金庭观共分四进,头进为山门,上书“第二十七洞天”,二进为天王殿,三进为大殿,上书“桐柏禅院”,四进为后殿,又称“三清届”,两侧为禅堂、僧寮,观之为东庙为右军祠,晋书圣王羲之晚年就隐居在风景秀丽的金庭观,卒后葬在观后瀑布山下。山门前青石牌坊上镌刻着“晋王右军墓道”六个大字,与参天的古柏相映成辉。王羲之自幼酷爱习书法技艺,先拜学卫夫人,继学蔡邕,再学钟繇书法,然而他不拘泥于古人,博采众长,形成了笔划清圆、结构端正之风格,在书法技艺上有很高的造诣。梁武帝曾赞他的书法,云:“龙跳天门,虎卧凤阙。”书圣的楷、草、行书俱佳。草书龙飞凤舞、出神入化、飘逸俊美,千古流芳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唐太宗想方设法将《兰亭序》占为己有,死后竟殉葬昭陵,而今只能见到后人的摹本了。
  王羲之是山东琅王牙人氏,后涉迁到绍兴。任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后因与骠骑将军不和,称病辞官司隐居金庭挥笔疾书,挥毫泼墨,以文会友,结识了许玄度、支遁、谢安等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人故事和历史典故。王子猷雪夜访戴(戴逵),“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成为千古佳话。
  王羲之的一集《兰亭序》成为千古绝唱,誉为书圣被后人敬仰。每年清明时节,国内外书法家慕名来到金庭王羲之墓前扫墓。书圣之墓,宽敞整洁,墓呈圆形,墓围石砌茔堂,墓前石砌飨亭中间有一块大明弘治年间立的“晋王右军墓”碑,北面刻“大明弘治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吉日,浙江等处承宣布布政司使右参议吴重立”。亭石柱上镌刻着一副楹联“一管擎天笔,千秋誓墓文”。此墓为1984年重建。在10年浩劫中,金庭观和书圣墓道荡然无存,令人惋惜。幸有有识之士历经艰辛将墓道予以修复。墓道前两侧一大片樱花林长得十分茂盛,这是日本友人相赠的,樱花林中还竖有青石镌刻的高大的《兰亭集序》碑,是日本天溪会所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千百年来,王羲之后裔已发展到第55代。
    
  华堂古村
  王羲之后裔在嵊的最大聚居地,2002年11月,列为市历史文化保护区。
  金庭镇华堂是王氏后裔最大的聚居古村落,现有人口约5000人,有两条建于明清时期的古商业街,保留了一大批具有嵊州地方特色的古建筑,明代古建筑王氏大祠堂(王羲之宗祠)有门楼(慈节坊)、水池、石桥、孝子殿和后殿,已被列入省级文保单位,得以修缮。华堂一带历史悠久,民风古仆,民俗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金庭王羲之祖孙几辈的书画作品,几乎挂满了厅堂、书房,观看者不绝,称之为华院画堂”。王氏后裔为纪念羲之公,在旧庄改址时,取名曰“华堂”。书圣故里还有传统的庙会、灵鹅的高跷、锣鼓等民间艺术和民间音乐演奏活动,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华堂村始建于南宋,明代中期已有相当规模,至清代发展为剡东第一大村。保存的古建筑有庙宇、祠堂、民居、牌坊、店房、桥梁、更楼、池塘、水井、水渠等,其中占地面积大,建筑考究,有地方特色,保存完整的民居和祠庙有近二十座。主要街道、住宅、巷弄、手工作坊尚保持明清时期风格,较为著名的有王氏宗祠、华堂神堂、一清堂、周嵒故居等。王氏宗祠最早建于元代,面积约1800平方米,为王羲之后裔的宗祠,建筑一进为王氏三十六世祖与其配偶石氏的灵位,一进与二进之间有二层厢房,二进供奉王羲之像和王氏祖先的灵位。华堂神堂建于明末清初,南面有一古戏台,中间是广场,前后是两条长达300米的街,并建有前后两个街楼。一清堂坐南朝北,正门上刻有“食旧服先”,整个建筑规模较大,牛腿雕刻精美,保存较好。周嵒故居占地1000多平方米,为中西合璧式建筑。     
  
2、南山风景区
  南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嵊州西南,距市区30公里,面积22.38平方公里,以秀峰、林海、丽湖为其特色,是江南最大的火山大峡谷,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海拔最低的古冰川遗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正在申报中,景区以古冰川、火山遗迹、原始森林、湖泊、龙潭、瀑布、奇石等诸多自然景观著称,分别为南山湖、火山口、冰川谷、天兴潭、金银湾、鹿门书院等六大景区和火山弹、冰臼群、冰漂砾、古松林、斤丝潭飞帘等多个独具特色的景点,相信到景区后会让大家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
  (1)南山湖:湖中岛屿隐约,若龟若象,青山逶迤,傍山湖面九曲八弯天成般地变为湖荡、水湾、沙滩,给人带来静、幽、清、旷等诸种情趣,形成许多水上景观。沿湖四周,为10万余亩国有林场,植被覆盖率达92%以上,亚热带阔叶林、混交林、池杉林颇具规模。四面群山多红枫,深秋时节,登舟泛湖,遍山红叶,层林尽染,碧水红枫相映成趣。下大坝乘舟南行800米,有一半岛,其顶浑圆成半球形,状若龟背。水浅时节,岛前方会露出一段狭圆形山包,极似龟头。远看全岛,酷肖一巨龟受清波碧水吸引,下山嬉水。随水涨水落,龟首浮沉,变幻多姿。湖东南一长形半岛,与龟山相隔800米,遥相呼应。全岛酷似一大象巨鼻伸入水中,作吸水状,湖水深浅适中,湖底地形平坦,是垂钓沐浴之理想所在。象鼻山南麓之盆地,三面临山,一面临湖,旧有桃林一片。每当阳春三月,和风细雨,催得桃花怒放时,树树红绿相间,花香四溢,身临其境,恍若置身桃花源中。
  (2)天兴潭:古称三悬潭,周围悬岩如削,瀑布飞泻,由外、中、里三潭组成。旧时三里以外便可听到瀑声轰鸣,一里之隔已见瀑雾谷岚,相距十步仍难见其“庐山真面目”。待寻声而至,果然是垂峦叠翠,涧流碧澄,藏风聚气。进里潭,需从崖壁攀援,也有竹筏可渡。里潭四周,由如削的石壁圈成一个圆弧,状若悬壶,瀑布如一巨幅白练,淩空飞泻,声若雷鸣,盛夏寒气逼人,云月如秋。里潭与中潭并列,水流漫过石棱而入中潭,又汇注于下面的外潭。外潭石壁深凹处有巨石一方如榻,明太守白玉祈雨于此,故名拜龙石。旁有太子殿、太子湖,相传是为纪念白玉之子随父祈雨,被龙王收为太子而建。周围尚有猴面壁、九龙滩、观瀑亭等景点。
  (3)斤丝潭:顺石和尚下方玉山桥,前行20米,有一碧潭,其潭深不可测,水色澄碧,象一圆形大翡翠。相传古时有人以丝线测之,放完斤丝仍未探底,故名。
  (4)贵门更楼:位于贵门乡贵门村北,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四合式二层建筑,下层是石砌的台基,中有天井,南北两面各有拱券洞门,为旧时入婺往来之通道;上层楼房四面相向,回廊相连,登楼北望,南山湖风光尽收眼底。更楼是概称,东为“更楼”,西则为“鹿门书院”。 “鹿门书院”系南宋理学家吕规叔创立,更楼系吕规叔之子吕祖璟所建。宋淳熙七年(1180),浙东大饥,时任“浙东常平茶盐使”的朱熹来嵊赈灾,访规叔于鹿门,并在“鹿门书院”讲学。南门上书“古鹿门”,北门上题“贵门”(系朱熹手笔)。婺东书法家赵睿荣在南北两洞的背面题刻“隔尘”、“归云”,系清嘉庆三年(1798)重修。自更楼洞沿山而下,有一古道,沿途枫竹夹道,浓荫蔽日,怪石清泉,随处可见。春天,山花烂漫,姹紫嫣红;夏日,蝉鸣雀叫,荫凉无比;冬令,银装素裹,冰清玉洁;特别是秋天,漫山枫叶经霜一染,红灼灼远胜二月之花。人临其景如入画中。更楼旁有两棵大枫树称姐妹枫,高逾十丈,径围八尺,分列于贵门更楼北门口两旁。贵门更楼洞左100米,有古松五六棵,皆需两人伸臂方可围合。贵门楼前是纵览南山湖风景区全景的最佳位置,远处群山起伏,山下湖水平静如镜。贵门楼前有巨枫,有古松,遮荫蔽日,鸟鸣蝉噪。春日山花烂漫,夏日绿荫浓郁,秋日层林尽染,游客常在 此乐而忘归。
  (5)浙东大龙谷
  浙东大龙谷位于南山湖景区内,以山清水秀、幽奇壮观著称。素有“寻幽不到此,空负剡中来”的美誉。东晋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均留有赞美的诗篇。浙东大龙谷分三个景区。
  天兴潭景区自太子湖溯舟而上至天兴潭,再登山经普济庵到十八镬。天兴潭是游人香客必到之处,称为“浙东第一龙潭”。传说华夏虬龙源出于此。十八镬因有十八口形如巨锅的潭而得名,涧中怪石嶙峋,景点大都与龙的民间传说有关,如断龙尾、玉帝金印、仙贝护宝等。
  石和尚景区自将军石经金银谷到石和尚。一路上潭瀑叠生,树石怪异,峰峦峥嵘,有金银瀑、青蛇出洞,手掌峰、石屋、石靴、仙人庄诸名胜,景致幽雅,其中石和尚的传说美丽动人。
  (6)石和尚
  “三潭不仅潭多、瀑多,而且山奇石怪。”把丰潭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车过石和尚电站,两侧的山崖耸立,山石突兀,怪石嶙刚。这里是进入天兴潭风景区的唯一通道。峡谷内水声如万马奔腾,气势恢宏,站在石格上仿佛桥在震荡,奔腾的洪水撞在桥墩上激起了滔滔的浪花。桥左侧悬崖一块高达二十米的奇石屹立在路边,远看犹如一把利箭直刺天穹,近看如一位身披盔甲的将军威武肃然,曰称将军石。将军石右边一股飞瀑从高山上飞流直下,犹如飞雪美不胜收。  

3、百丈飞瀑
  从王院水口高近百仞、宽约三百米的赭色断崖的裂罅处猛然跃出,直下60余米,其声如雷如鼓,有千军万马奔突之威,九天银河坠谷之势。瀑布飞泻处,水汽如雾如云,水珠如雨如雪。如逢雨天,瀑流脱离崖壁,飞奔而出,飘洒的水珠远及百米。尤为令人称奇的是,每至四五月份和九十月份,山雨初歇,烈日当空和斜阳朗照之时,瀑布上空常常会出现一道甚或两道七彩虹霓,映着白茫茫百丈飞练和两边山崖上的红花绿叶,蔚为奇观。
  逍遥瀑:位于百丈瀑布的西南面,落差96米,似一条“之”字型的银绡带蜿蜒而下。
  燕尾瀑:落差约120米,从高处的山谷中蜿蜒而泻,奔腾而来,最后被嶙峋突兀的岩壁分成燕尾似的两股,故称燕尾瀑。
  一线瀑:落差为30米左右,如一条银链从峭壁上垂下,因而得名“一线瀑”。
  五叠泉:落差为120米,水源为山顶积雨而自然形成,水量不大,水流较为柔和,汩汩流出的清泉,顺着山势蜿蜒而下,从远处观望,五叠泉藏匿在茂密的树林中,若隐若现,景色宜人。
  百丈飞瀑四面群山,峰峦起伏,山岗幽谷,青山飞流,层次丰富,生态植被颇佳。该地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苍松古枫,老藤虬根,野花山草,四季山花烂漫,称得上越中观光胜地。         
 

4、城隍庙景区
  嵊州城隍庙位于嵊州城内鹿胎山南麓,是一座江南一带很有名气的建筑。该庙初建于1345年,由于年代久远,建筑遭受多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尤其是白蚁的蛀蚀,历史上曾十一次修建。近几年又经大规模重修,现已修竣对外开放。南宋朱熹游嵊州时曾到鹿胎山登城隍庙,题“溪山第一”四字,故嵊州城隍庙又有“溪山第一楼”的称号。城隍庙建筑规模宏大,选材讲究,雕刻精湛,装饰协调,整体和谐,称誉江南,堪称一绝。
  嵊州城隍庙位于城关镇百步阶9号,始建年代较早,宋《嘉泰会稽志》中已有文字记载。现存建筑系清嘉庆九年重修。该庙庙貌恢宏,在城隍庙同类建筑中数全省第一。建有八字屏风、月台、溪山第一楼、仪门、戏台、城隍殿、后大殿,两侧配有耳房、侧屋、夹屋、厢房等,设计独特,布局巧妙。不但气势非凡,且建筑精良,特别是砖、石、木三雕,精美绝论,被誉为江南三雕第一家,世称“三绝”。
  庙内重檐歇山顶的古戏台,高俊气派,世属罕见,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傅全香、范瑞娟、王文娟、施银花等曾在该台献过艺。故被史家称为“越剧艺术”的摇篮。庙中大殿造型美观,用材考究,全部为进口木材,其中四金柱为稀世树种进口坤甸铁木,称为江南第一柱。西侧系惠安寺,与城隍庙珠联壁合,融为一体,由著名高僧悟道法师荣任方丈,善男信女心寄于此。东首与全国第一家戏剧专业博物馆和越剧艺术中心相临,连片成群,景观迷人。

  溪山第一楼
  溪山第一楼位于嵊州市市区内,为清朝中期建筑,登楼可全揽剡中之胜。
  溪山第一楼总体布局位于一条纵轴线上,主要建筑有:八字形照壁、月台、溪山第一楼、城隍庙仪门、戏台等。建筑以精美地砖、石、木雕闻名。城隍庙和溪山第一楼是现存较为少见地集砖、石、木三雕艺术于一体地古建筑。

5、越剧寻根
  越剧发源于嵊州,其前身是落地唱书,它经历了这样七个时期:孕育时期、小歌班时期、绍兴文戏时期、女子越剧时期、解放后越剧的发展和繁荣时期、“文革”时期的越剧、新时期越剧的复苏和振兴。
  小歌班时期(1906—1922):1906年三月初三(3月27日)甘霖东王村的一次准备充分的演出,使落地唱书演变为戏曲形式。不到一年,嵊州境内涌现了200多副戏班,演员都是男性,当时称“小歌班”(即“的笃班”),演出范围从嵊州扩大到沪杭甬绍。
  绍兴文戏时期(1922—1938):这是越剧的发展期。分男班时期和女班时期。1925年9月17日,上海“大世界”游乐场的“的笃班”演出在《申报》广告中首次启用了“越剧”的名称。
  女子越剧时期(1938—1949):1938年始,女班竞相去沪,至1941年,增至36个。而男班逐日衰落,最终被女班取代,自此进入女子越剧时期。以姚水娟为代表的一批越剧艺人进行了变革,当时称为“改良文戏”。1942年10月,以袁雪芬为首开始对越剧进行全面改革,称为女子越剧时期也称为“新越剧”时期。1944年9月始,尹桂芳、竺水招等投入创造“新越剧”行列,以后,上海的主要越剧团都走上这条路,给越剧带来了极大的变化和发展。
  越剧的发展与繁荣时期(1949—1966):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是女子越剧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发展了男女合演的越剧。越剧从上世纪50年代起,更广泛地走向全国,成为一个地方戏的大剧种。“文革”十年,越剧遭到了严重的摧残。1976年后,开始进入新时期越剧的复苏与振兴时期(1976年后至今),剧团纷纷恢复重建,前后形成十三个流派唱腔,优秀剧目大批涌现,越剧艺术达到新的最高层次,越剧更广泛地走向世界。
  越剧,一出生就带上了浓浓的嵊州味。剧目方面,许多“骨子老戏”都取材于嵊州的民间故事或传说;音乐方面,从早期的〔呤嘎调〕到发展时期的〔四工腔〕再到成熟时期的〔尺调腔〕,都有嵊地田头歌唱、宣卷调、忏经曲的影子,在这些基础腔调上,还形成了不同流派的唱腔,把越剧音乐艺术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越剧最懂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表演方面,在原有的表演形式上,不断向京剧、昆曲学习、吸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写意与写实结合的表演风格。  

  (1)越剧诞生地东王村
  1906年清明前夕,就是在这香火堂前,民间艺人们用4只稻桶垫底,再铺上门板,做成了越剧史上第一个戏曲舞台。唱了几十年的“落地唱书”在这稻桶舞台上升华成“戏”,东王村也因此成了越剧的诞生地。 1906年清明节前夕,李世泉邀集高炳火、钱景松等艺人,经过精心准备,于农历三月初三在东王村香火堂前用四只稻桶垫底,再铺上门板,做成了越剧史上第一个戏曲舞台,正式演出。走进香火堂,陈列柜里展示的是“小歌班”用过的道具和化妆用品。这演出的服装,还是“戏子”们用大布衫和竹布花裙改制的,看上去远没有今天的戏服那般考究和精致,但依旧显示“才子佳人”的风韵。而今,只要逢年过节、喜庆礼典,就会搭起戏台,夜以继日地大演越剧。台上演着唱着,台下跟着和着。东王村人人都会唱越剧,民喜好自编自唱,家长里短、敬老爱幼、民俗婚嫁都能成段,哼出口就成越剧。  
  (2)越剧博物馆
  越剧博物馆是全国首家专业戏曲博物馆。座落在越剧的发源地浙江嵊州市鹿胎山下,与剡溪名胜“溪山第一楼”相邻,和有“越剧艺术家摇篮”之誉的越剧之家相连。四季如春的鹿山,古朴典雅的建筑,悠扬动听的越曲,彼此融为一体,使其成了旅游胜地。
  越剧博物馆置有越剧发展史展览,藏有大量越剧文物珍品、史料。展览分三厅一廊,140多个版面,758幅照片,327件实物,系统而详明地反映了越剧发展的面貌,展示了越剧在形成、发展中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和不断改革创新走向繁荣的历程。第一展厅为落地唱书、小歌班、绍兴文戏男班三个时期;第二展厅为绍兴文戏女班、女子越剧两个时期;第三展厅为建国后繁荣发展时期。
  嵊州是越剧的发源地,演唱越剧在嵊州民间相当普及,在越剧的发展历史中嵊州人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涌现了不少越剧艺术家。早期有“三花一娟”,即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与姚水娟。后来又有越剧十姐妹,即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筱丹桂、竺水招、徐玉兰、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等。越剧早期以男性表演为主,后来逐步发展到以女性为主的表演形式。这种越剧的发展演变历史与嵊州越剧所取得的成果,在博物馆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反映,供人们参观和学习研究之用。  
  (3)越剧艺术中心
  位于市区百步阶3号,总投资2600万元,占地面积9347平方米,2002年8月竣工。集演出、排练、会议、接待、文化、娱乐、休闲于一体,是市区一大文化景观。     
  (4)越剧艺校
  艺术奇葩,盛开越乡。百年越剧,几经改革发展,已成为全国第二大剧种,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态势。 艺校开办于1996年8月,设在越剧之家。 在越乡肥沃的土地上,学校沐浴越剧故乡的热土芬芳,发挥越剧故乡的独特优势,以雄厚的师资力量,严谨的教学风格,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知名的越剧艺术人才摇篮。办学至今,学校已先后向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约200多个专业文艺团体输送了上千名优秀演员、演奏员;培养了诸如已步入歌坛的著名歌手白雪、李玲玉、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获得者黄美菊,以及活跃在越剧舞台上的蔡浙飞、张明惠、丁笑娃、徐铭、王桂萍、张学芬等优秀青年演员20多人。       
  
6、崇仁古镇
  位于嵊州西面的崇仁是一座美丽而幽静的江南千年古镇,至今仍保留着庞大的古建筑群。古镇不但保持了宋代遗风,明清特色,而且镇内既有庙宇、祠堂、古戏台、牌坊、药铺、店房、桥梁、池塘、水井等自然乡镇的共用传统建筑,而且有大片的江南传统民居,共同构成了崇仁镇的古典特色。村内以玉山公祠为中心,完整地保留下来的台门建筑就有一百多座,各台门既各自独立,又以跨街楼廊相连接,体现了先辈“分户合族”的传统观念,2006年6月,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镇东西方向有上、下直街,南北方向有后军家路、石马路、横街官路、下横路,分别与直街相连,形成一竖四横的棋盘格局。许多台门用跨街楼钩连,即珠联璧合又独立成章,外观庄重典雅,清一色的青砖灰瓦,白墙硬山顶,二层楼,朴实素雅,较多设置防火墙;屋架构筑均采用穿斗式,彻上露明造,柱下用石质柱础,防潮防霉;柱桁为圆形,搁棚有方、圆两种,二层铺设楼板;出檐深远,用挑檐枋,施挑檐梁和牛腿,屋盖坡度一般,用木椽,盖小青瓦。建造用料精良,虫蛀较少;台门大多数用石槛、石门框,经久耐用,石质柱础均作雕饰;隔扇、门窗有精细的雕刻。已经开放的有玉山公祠、大夫第台门、敬承书房等。整体格局和岁月基本保持原样,上街和横街沿线两旁房屋和卵石路面保存完整,照墙、马头墙、屋檐、隔断的砖雕,门框、楼窗、牌坊、柱础、井栏的石雕,梁、枋、斗拱、隔扇、雀替、窗棂、藻井的木雕,工艺精湛,雕刻有花鸟虫鱼、吉祥动物、人物山水、传奇故事、神话仙迹等,雕刻手法细腻感人,赏心悦目。
  崇仁是嵊州紫砂工艺品的主要产地,到了崇仁别忘品尝很有名气的陈氏炖鸭,还可以买点溪滩榨面、西青豆腐皮、桂岩雾尖茶叶等当地土特产品。       
  
7、瞻山景区
  被《大清一统制》誉为“挺然秀峙”的瞻山,位于嵊州市西北十五公里的廿八部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游览胜地。辟有瞻仰轩、洞天福地、洞天阁、灵峰台、瞻山亭等景点。古松掩映左右,怪石矗立山尖,一条清且涟漪的涤巾古涧环绕山脚,蜿蜒流过。
  瞻山素称剡西第一山,位于崇仁镇廿八都东面,山势奇峻,削尖有山峰直刺云天,故亦称“尖山”。瞻山山清水秀,古松参天,一片苍翠。瞻山脚下,清清的溪水自北向南环山潺潺流过涤巾桥往笔架山汇入剡溪。横跨东西两岸的涤巾桥是进入瞻山风景区的唯一通衢,桥两侧的横栏板上有著名书法家顾庭龙书写的“涤巾桥”、“涤巾古涧”的题字,涤巾古涧的溪水发源在五龙潭白水坑瀑布。相传,东晋诗僧帛道猷曾在溪中洗涤衣巾,故名“涤巾”。跨过“涤巾古涧”桥,来到瞻山入口处,一座古朴的石牌坊朝南而立,牌坊上书有“名山福地”四个大字。穿过石牌坊,一条500多级的石阶盘往山顶。拾级而上,两边的古松郁郁葱葱,姹紫嫣红的花草,争奇斗妍,令人一饱眼福。半山腰古松华盖的瞻山亭,与漫山遍野的古松相映生辉。
  穿过洞天阁,随蜿蜒的石阶登上山峰,眼前豁然开朗。站在山顶俯瞰四周,群山起伏,村庄星罗棋布,秀丽的景色尽收眼底。只见山北坡陡峭壁立,山东面数百亩桃园含苞待放,可惜不是开花期,若是桃花盛开,则犹如进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山顶有座灵峰台,台上有巨石两方,一高一低形似纱帽,相传为帛道猷“礼拜石”。另一方是帛师对弈会友的棋盘石,石呈方形,表面黛黑色,平整光沉。这两方巨石重数吨,是天然还是人工抬上150米高的山顶,至今仍是个千古之谜。瞻山更令人称奇的是,漫山遍野找不到一块石块。
  在瞻山脚上,有一座村庄叫廿八都,建于明清年间,村中建筑错落有致。村中还有一座始建于南宋乾道八年(公元172)祭祀晋诗僧帛道猷的古刹——瞻山庙,庙内一尊雕神像,古庙和万年戏台经修缮后焕然一新,香火不绝。
  大诗人李白诗曰:“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    
  
8、剡溪漂流旅游区
  (1)“绍兴第一漂”
  剡溪漂流景区位于嵊州市甘霖镇施家岙村。
  剡溪是嵊州的母亲河,历史悠久,早在唐代,众多文人墨客入剡揽胜,留下许多名诗佳句,形成了盛极一时的唐诗之路。李白曾这样写道:“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施家岙又是中国女子越剧诞生地,至今还保留着当年越剧名演员们学艺的古戏台。感受嵊州青山秀水、聆听原汁原味的嵊州越剧,是该景区一大特色亮点。整个漂流行程约3.5公里,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剡溪两岸秀丽的田园风光,还可以与岸边的农户越剧对唱互动。

  (2)剡堤
  悠悠剡溪,亘古一脉。杜甫曰:“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
  早在唐代就有400多位诗人入剡赏景或筑室隐居。而今每当晨曦微启,湖面上披上一层淡霭轻烟,晨练的市民不约而同地到剡堤散步、打拳、舞剑、舞扇,在这里吸纳新鲜空气,饱览青山绿水的风光,迎来一轮喷薄而出的初升朝阳。
  剡堤上有一座“九龙坛”,九条栩栩如生的祥龙昂首伫立在坛中,龙坛北边石砌的围廊上一组龙的抽象石雕,设计者运用艺术的手法,巧妙地讴歌了嵊州人民治水的精神。嵊州山多、瀑多、龙潭多,百丈飞瀑有九龙潭,天兴潭有大龙谷……嵊州瀑多龙多,九龙坛的创意用于水利事业可谓是别具匠心。
  夕阳西下,烟云四合,远山近水,溶入苍茫的暮色之中。华灯初放的剡堤,犹似银河落到了人间。有兴趣之人,不妨到越剧园内一游。

  (3)艇湖
  嵊州宾馆后面有一座艇湖山,建于明代的艇湖塔巍然屹立在山巅,山脚东岸剡溪水潺潺流过,被橡皮坝拦腰截断,蓄成了波光粼粼的新艇湖。曲径通幽的盘山石阶从山脚直通半山腰古老的玉皇殿,满山翠绿的林木把艇湖山装扮得分外妖娆。就是古剡溪九曲胜景之一的艇湖景点。  
  艇湖古时原有湖直通剡溪,内接官河,县官上任都经过艇湖直至迎恩亭,曾是历代文人的游憩隐居之地,他们泛舟艇湖,登山望远,留下了处处履痕,“高隐当年忆戴公”。戴氏父子便以此为福地,结下了毕身之缘。旧时艇湖依山而临,轻舟荡漾,山水相映成趣,晋时王子猷雪夜访戴,更使艇湖名声远播。在这里寻觅着古时建造的“子猷桥”、“访戴亭”,方知已圮,唯有石砌的“迎恩亭”尚在。古老的艇湖尚不见波光粼粼的湖光山色,但可喜的是艇湖啤酒厂生产的艇湖牌啤酒且随着剡溪流向了上虞、绍兴……
  《晋书·王徽之传》云,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初霁,月色清朗,独酌酒,四望皓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戴逵)。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访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安道耶。”安道(戴逵)是声名显赫的艺术家,在文学、音乐、书法、绘画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其雕塑艺术人称为一代宗师。戴逵隐居剡山,优游山水,过着隐逸的生活,为王子猷所敬重,何况其父王羲之和戴逵是会文的友好,子猷酣酒之时更思念戴逵,乘着酒兴他从绍兴乘乌篷小船雪夜访戴,造门不前而返。事后,子敬与子猷书道伯史萧索寡会,遇酒则酣畅忘返乃自可矜。古诗人访戴时曾咏一酒诗:“山水戴逵宅,尚余清兴中。千岩落花雨,一径卷松风。酒茗延幽子,图书伴老翁……”
  千百年来,400多古代文人墨客慕剡溪之秀美入剡,诗人李白三入剡中,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一首酣酒诗把酒兴描绘得淋漓尽致:“挂席拾海口,乘风入长川,多酤新丰绿,满载剡溪船。中途不遇人,直到尔门前,大笑同一醉,取乐平生年。”一方山水,只有伴有文人墨客的醉酒吟咏,才有充盈着生命力的山水,也因为如此,艇湖才有了这山水文化和酒文化的渊源。
  艇湖虽失,剡溪犹在。   
  
  (4)钟鼓楼
  钟鼓楼坐北朝南,南面朝始宁街,东临滔滔的曹娥江水。旧时,庙边设有县治,江边设有埠头,曹娥江上往来的船只都在这里靠岸停泊。古时剡中山水秀丽,历代诗人爱慕剡中水泛舟入剡,如李白、杜甫、袁枚、陆游……入剡时曾游历过始宁街,在这里寻觅着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的故居始宁墅,追溯着谢公从始宁(三界)南山出发,带领数百名僮仆“伐木开径”的遗踪。诗人李白曾在沿江边停泊的小船里饮酒作诗:“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在民间盛传。
  钟鼓楼是三界始宁城隍庙内的一座殿堂,这里是嵊州最早的庙宇之一,亦是历代诗人游览之地。史载:东汉永建四年(129)析剡县北,合剡县北,合上虞县南,置始宁县,县治设今三界镇北。始宁城隍庙建于东汉顺帝四年,共有三进,北建有一座重檐翘角式的楼阁,歇山顶上饰有龙吻,楼内悬挂着达千余斤重的大铜钟和一只堂鼓,名曰钟鼓楼。1942年日寇流窜浙东,纵火烧毁了始宁城隍庙及钟鼓楼,抢走了大铜钟,仅存寝殿三楹。从此,始宁街上再也听不到悠扬的钟鼓声。三介的有识士绅于1947年向旅沪同乡及本镇富户募资在旧地重建钟鼓楼。1992年三界北街王尧钱募资重修始宁城隍庙,由施钰兴负责施工,修缮一新的始宁城隍庙仪门古朴典雅,建筑精良,布局合理。仪门分三开间,系硬山顶船篷轩斗拱建筑,正脊塑有龙吻,饰有花窗,题“风调雨顺”四字。门内两侧有威严的“四大天王”,中间朝南面塑有弥陀,香客朝拜着满面笑容的弥陀;朝北面朔有韦陀木雕。钟鼓楼为重檐歇山顶建筑,顶上饰有龙吻,正脊上饰有“济坎调离”四字,西侧置有配殿,庙内香火旺盛。      
  
    
二、风物篇
1、名人故居
  嵊州自古山川秀美、人杰地灵。古往今来,不知曾有多少文人墨客、英雄豪杰在此结庐而居,从而为今人留下林林总总的名人故居。晋代书圣王羲之隐居金庭观,山水诗人鼻祖谢灵运筑室始宁墅;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革命音乐家任光、中国电影事业奠基人之一的文化名人钟敬之、文艺大家魏金枝、越剧著名表演艺术家竺水招、姚水娟……都诞生在这块钟灵毓秀的土地上。这些名人故居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留有不少趣闻轶事,有的还是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为嵊州增添了众多亮丽的人文景观。
  嵊州名人故居的历史跨度上至明清、下至民国时期,历经岁月沧桑,见证了一段令人难忘的历史,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这些名人故居,由于居住、设计和建造者不同的文化修养、经济条件、历史背景,形成了异彩纷呈的独特风格,既有中式庭院风格,又有中西合璧的建筑。这些故居的外观造型独特、别致,整体格调端庄、华丽,内外装饰及木雕、石雕、壁画工艺精致体现了较高的艺术价值。
  嵊州名人故居现存十数处,其中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仅2处:马寅初故居、王金发故居;列为文保点的1处:张伯岐故居。绝大部分是晚清至民国时期的建筑,其文物价值大小不一,如上碧溪村袁涤庵、袁心粲的故居,本身历史价值不高,但颇具嵊州民间古庭院建筑特色。
  
  (1)马寅初故居
  马寅初故居位于浦口镇名人街,狭长的名人街是浦口镇最古老的小街,名人街74号是一幢砖木结构的江南传统民间建筑,占地604平方米,马寅初出生于第二进四次间楼下。庭院分前后三进,从名人街进入大门,一条长长的通道直抵后三进楼房,天井用卵石铺设,有浓郁的庭院气息,一楼西侧有马老的卧室,建于一条纵轴线上。第二、三进的楼上四周以回廊相通,俗称走马楼。马寅初父亲经营着"树记"酒坊,年产酒百缸。旧时浦口多洪灾,酒坛便贮存在故居楼上,为此楼阁板下横添一根圆木以承担重量。故居由马寅初之父马棣生在清光绪年间建造,供马氏家人、酒坊师徒居住和使用。
  马寅初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和教育家。1882年5月24日生,著有《中国国外汇兑》、《中华银行论》、《经济学概论》和《新人口论》等书数十种,1982年5月10日逝世,享年100岁。
  
  (2)王金发故居
  王金发故居系清晚期建筑,位于广利乡董郎岗村西侧的山坡上,屋后树林茂密,绿阴环护着这座封闭式的农家四合院,正屋面宽5间,两侧有厢房相连,中间有鹅卵石铺就的天井,为砖木结构两层楼房。山墙上筑有避火墙,墙上留有王金发习武时的弹痕。大门在第一进北端,门额上有“居之安”三字,王金发生前曾住在第二进南侧一楼。为嵊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市里曾拨款修缮。
  王金发(1883—1915),广利乡董朗岗人,清末秀才,家道殷实,幼聪颖,性豪侠,爱习武,善射击。民间流传一首民谣:“广利有个董郎岗,金发龙头想做王,三百田地都卖光……”曾任绍兴军政分府都督,尚有作为。1915年6月2日,王金发被害,年仅33岁。孙中山誉之为“东南一英杰”。
  
  (3)王晓籁故居
  王晓籁故居位于甘霖镇白泥墩村老街的北面,是一幢二层楼5间4居头的庭院式砖木结构建筑,系清民初的风格,常年失修的王晓籁故居,已失去旧时的风貌。但当年在白泥墩村中像这样的庭院建筑可谓是屈指可数,入大门,进仪门,过卵石铺就的天井,就是正屋。正屋坐北朝南,正门和厅堂相对,廊檐东西两侧置有月洞门供家人进出。庭院中的石雕、木雕、堆塑、壁画等装饰艺术,反映了当时工匠的建筑艺术风格和高超的技艺,正屋中的木雕窗户饰有二龙戏珠等画案,至今仍闪耀着迷人的风韵。四周墙上的壁画有梅、兰、竹、菊及许多栩栩如生的蝙蝠,令人目不暇接。为此,村民把王晓籁的故居称作百蝠墙。故居正门上方的"居仁由义"石刻还依稀可辨,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技艺精湛的木雕门、窗、雀替被文物贩子高价盗卖一空。石砌的正门已被砖墙封住,因正门前造起了民宅,故出入路只能从东西两侧偏门出入,其实偏门也名存实亡,风化了的石砌门框犹在,已不能关闭,原一门关禁封闭式的庭院,现在成了穿村过道式的庭院。据村民说,王晓籁故居早在四五十年前就已成为一般的民居了,许多处破损严重,经过多次的修缮,已面目全非。
  王晓籁(1887—1976),甘霖镇白泥墩村人。1950年初,从香港返回上海,被指派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代表,列席各部召开的有关会议。1954年当选为上海市人民代表,为上海金融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4)张伯岐故居
  张伯岐故居位于崇仁镇廿八都一条明清古街上,是一幢中西合璧的两层木结构庭院,西式建筑风格的外墙,厚重森严的大门,三雕组合的装饰,东西两侧宽阔的木扶梯,四周迂迴的楼台,中间有宽阔的天井,正屋两侧还设有两个小天井,在崇仁民间的庭院中绝无仅有。庭院中除木雕花门窗在"文革"中遭到破坏外,故居依然保存完好。进入东首的大门就能见到一块县级文物保护点的青石碑。故居是一幢坐北朝南的走马楼,扶梯底下及天井中各有一口结满青苔的方井,附近的村民依然用此井水以洗涤饮用等。正屋东侧有一排二层楼木结构厨房,客厅与厢房的门窗雕刻细腻传人,正门两侧廊柱的牛腿雕刻着金鸡配凤凰,两边厢房廊柱上的牛腿上雕刻着宝瓶插花等,实乃精致的工艺品。庭院四周的56扇门窗上雕刻着工艺十分精湛的飞禽走兽与戏曲人物,这些精湛细腻的雕刻工艺在民间庭院中屈指可数。张伯岐故居虽然被列为瞻山风景管理处管理范围,除底层一个房间内陈列着张伯岐事迹简介外,大多数房间空着或已成为崇仁镇升高片老年体办、离退休干部的活动室及升高工作点的办公室,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张伯岐(1881—1973),原升高乡廿八都村人。关注家乡公益事业,曾出资修筑共济圳,主持募捐建造蔡家桥。晚年致力于公路建设,曾任绍嵊公路、杭嘉徽公路董事。后病逝于上海,归葬故里伏虎山麓。
  
  (5)竺绍康故居
  竺绍康故居位于金庭镇灵鹅村,俗称上坞台门,正厅7间,前厅侧屋各3间,为清晚期建筑。庭院围墙绘有壁画和塑有砖雕蝙蝠。台门设在东首,砖砌门额有5只栩栩如生的砖雕倒台挂狮子,中厅和正厅的廊柱上置有木雕工艺精湛的雀替,图案大都采用吉祥的八卦图案,正厅和侧屋的木门窗雕刻细腻、古色古香,很有观赏价值。现故居现存完好。
  竺绍康(1877—1910)号酌仙,人称“牛大王”,金庭镇灵鹅村人,清末秀才。其墓原在杭州孤山东麓,1964年迁吉庆山马坡岭。
  
  (6)金声故居
  金声故居位于城关镇慕塘村一片绿阴华盖的鸟籽树林南,西临变电所,为五间二居头的庭院式砖木结构建筑,建于清末。北墙砌有两扇石窗。因年久失修,中堂北墙已倒塌,廊檐大部分和西边居头间已圮,唯有廊檐下的木柱尚在,镌有浅浮雕的八仙雀替遭受着风吹雨打、日晒雨淋。令人惋惜的是中堂东西厢房精湛的木雕门窗,已落入贩卖古董商之手。东西两侧石门框上书有“紫气东来”四个字,在破“四旧”中被石灰刷除。据金声的侄儿介绍,这座房子因历史原因已分给他人,金声的住房仅存东首偏间一楼一底。金声曾在1915年回过老家与亲人团聚,在此期间拜访了剡山小学校长裘翌芳先生,大约住了3—4天就返回上海。此次回老家,他主要是想寻找毛泽东、周恩来两位伟人给他的亲笔信,但信至今仍未找到。金声生前十分关心这两位伟人寄给他的信,委托侄儿在老屋的墙上寻找,如果找到书信,代送文物保护部门妥善保管。但至今仍无着落。
  金声(1904—1969),城关镇慕塘村人。
  
2、老街
  (1)苍岩老街
  苍岩背依巍巍岩山,前临滔滔江水,从上游澄潭、里南流出的两条清溪在此汇入苍岩江向东流去。苍岩街虽老,却仍焕发着青春,南货店、百货店、饮食店、菜蔬摊等一应俱全,生意十分兴隆。每天清晨,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入了苍岩街,把小街挤得水泄不通,男女老少在这里挑选着琳琅满目的商品,一件件地往竹篮里装。心灵手巧的织女,骑着“踏板车”载着亲手织的布匹,驶过苍岩街……
  走过小街中心的古戏台,戏台虽然面目全非,但古风犹存,那四根石廊柱托起了一座过街亭。回首小街两侧的店面房,一座座砖木结构建筑的廊柱、雀替、石窗古朴典雅,尤其是苍岩古老的庭院建筑别具江南特色。江岸上的俞氏庭院,挑檐式的台门,门墙上精美的堆塑、石雕细腻动人,正屋廊柱两只雀替上的木雕狮子生气勃勃、栩栩如生。近几年到苍岩的游客与日俱增,浙江电影制片厂曾在这条老街和这座古老的庭院中拍摄过电影《乱世兄弟》和电视连续《马寅初》。
  穿过街亭往北而行,有一条古道通往早期女子越剧发源地施家岙,“绳武堂”古戏台经修缮恢复了原貌,供越剧受好者游览寻根。登上施家岙背后的岩山,不时传来丁丁当当的凿石声……
  
  (2)始宁街
  始宁古街东临剡溪,岸边设有大埠头渡口。近百年以来,隔江而居的数千户人家渡江前来始宁老街赶市,南北贯通的古街长930米。据史料记载,三界镇在明万历年间设市,始宁街是建始宁县治时的旧名。
  三界在秦汉之际属剡县,公元129年,合并剡县北乡及上虞南乡置始宁县。公元804年,洪水冲毁官巷而成江河,于是,街巷移建至高坡上的始宁城隍庙前,1926年镇上发生了为灾,始宁街数百家店铺焚毁殆尽,伤无消防设备也。郑午昌在《画余百绝》诗曰:“焦头烂额已成灾,八百人家付劫灰,闲煞一江墙外水,只教春涨上街来。”火灾后崇仁巨商金禄甫出资重建始宁街,重建的始宁街屋均系砖木结构楼房,高低一致,格式统一,南北贯通,街北连接始宁城隍庙。城隍庙建于东汉顺帝四年,共有三进,旁建一座飞檐翘角式的钟鼓楼,楼顶有龙吻,楼内悬挂一口重达千余斤的大铜钟。1942年,日寇扫荡三界,一把大火烧毁了城隍庙与钟鼓楼,大铜钟亦被抢走。1946年,当地士绅向旅沪同乡及本镇富户募资重修,施钰兴负责施工,修缮一新的始宁城隍庙给始宁古街平添了文化氛围。悠悠的古始宁街,从清晨开始,上街到下街全是挤来挤去的人群,上街以卖豆制品、小猪、南货、肉类、水产、水果及蔬菜为主,下街则以琳琅满目的小百货和杂货吸引着顾客。当年著名山水画家郑午昌写下《望三界》一诗,讴歌了三界集市的盛况,诗曰:“莼鲈何日此重过,风物江乡念钓蓑,两岸人家黄叶市,卖鱼声里夕阳多。”1985年,长50米的江边新码头建成,成为市内唯一的货物航运码头。
  如今,始宁街虽然没有以前那般热闹,但两边街景依旧,上街除1988年那场火烧毁的几间店面造起了新房外,许多木结构的两层街屋旧貌依然。下街开着许多小百货店、副食品店与理发店,依旧是方圆十里内的商业中心。与许多老街不同的是,三界老街从北至南共建有四道拱墙,听老一辈人说,这几道拱墙主要是用来防火的。说来也奇怪,1988年的那场大火,从第一道拱墙到第二道拱墙之间的10多间店面被烧得焦头烂额,而拱墙以外的店面却没有一点损伤。
  
  (3)崇仁老街
  崇仁老街始建于(1041—1048)年间,至今已有九百五十多年历史。它兴起于南宋,繁荣于明清。老街虽历经沧桑,其面貌仍依旧,上街和横街沿线两旁房屋、卵石路面保留完整,具有古朴的明清风格。老街上民居、南货店、药铺、酒店、饭店、百杂店一应俱。砖、石、木雕艺术保存较好的“百鹿台门”就建在这条老街上。
  昔日崇仁老街曾繁华。崇仁素有“浙东小上海”之称,据说在抗日战争时期,当绍兴、诸暨、嵊州县城及农村的集镇相继沦陷时,惟独崇仁未遭日寇蹂躏,而成了浙东“孤孤岛”。那时,上海、杭州、绍兴、宁波、温州、金华的商贾便云集于此,据当时统计,街上有商店280余家,成为浙东地区商业集散中心之一,街市十分繁荣。
  走在长800米的南北贯通的老街上,浓浓的商业气息扑面而来,琳琅满目的商品应有尽有。“炖了一百五十年的老鸭,陈氏炖鸭”、“透鲜的溪滩榨面”等家喻户晓的广告语在街道两旁的店门前十分醒目地张扬着;崇仁供销社酒酱部的那块老招牌依稀可辨,柜台上摆放着许多酒瓶和腐乳坛,店中使用的柜身亦是60年代常看到的那种旧式木柜身,斑斑驳驳,散发着古朴的气息,与那些具有时代气息的商店交映生辉。最老的店要数上街23号的缝纫店,店主一头银发、今年80岁的张菊娥老太,守着那台50年代生产的“群英”牌缝纫机,为镇上的居民缝缝补补或做几双袖套,挣几元零用钱。
  在上街与下街交接处的东面还有一条横街,横街上至今仍开着几家民间传统的箍桶店、蒸笼店及缝纫店等。老街的四周有许多小巷小弄,均以物命名,有桂花井路、前塘路、竹行路及大井头路等等,“溪滩榨面”、“西青西腐皮”、“陈家炖鸭”和“桂岩雾尖”,被称为“崇仁四绝”的传统食品在老街随处可觅。旧时每逢十月初四,这块道地上十分闹猛,舞龙的、踏高跷的、做戏的……
  
  (4)中山路
  甘霖镇宋时属桃源乡,清康熙时称两头门镇。两头门,以东西有两个城门而得名。中山路口和各巷口旧有大小城门20多座夜间关闭城门,以防匪盗。狭长的中山路旧时用青石板、卵石铺成,是古时县城通往东阳义乌的主要通衢。
  出东门有一条曲径小道通往风光旖旎的独秀山麓,翻过山岙可直通苍岩。而今巷口的城门已不复存在,东城门也被拆除,唯有一座路亭供行人小憩。西面那座古城门犹如掉了门牙的老人,张着大口向人们诉说着世事沧桑。
  走在冷落的中山路上,一座座古色古香的两层楼晚清木结构建筑映入眼帘,古朴的廊檐和柱上雕着“宝瓶插花”、“凤凰展翅”和“福禄寿喜”之神,祈祝人们四季平平安安,年年生意兴隆。一排排店面排门紧闭,但依稀可见当年繁华。横铺石板已被水泥路面取而代之,唯有梅家塘弄口的梅家塘水终年不绝,依旧供人们洗涤和消防之用。
  中山路有上街头和下街头之分。上街头房子保存较好,古风犹存;下街头的房子曾被日寇烧成废墟,现在留下的房子都是大火后重建的,中国电影事业创始人之一、文化名人钟敬之的故居就在下街头上。中山路的老人每当说起日寇放火烧房的事,个个对日寇恨之入骨。他们还清晰地记得,当年“德和丰”糕食点里有两桶桐油放在店堂内,日寇将桐油当素油炒菜食用,吃了顿时上吐下泻,百姓闻之大快人心。
  《舞台姐妹》、《红令泪》等多部以越剧为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在此拍摄实景。
  
  (5)华堂老街
  华堂是嵊州东面的古村落,是东晋书圣王羲之的第二故乡。华堂村东有瀑布山,北有石鼓山,平溪绕村而流,素有十景之称的华堂景色华丽,自东晋王羲之隐居金庭后,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在华堂以文会友,磋商书画技艺,华堂老街的石蛋路上不知印下了多少历代诗人的踪迹!
  走在华堂村的老街上,总觉得与其它的老街有种不一样的感觉。他们都仿佛向人们炫耀“伢是王羲之子孙”。华堂老街有两条之分,前街后街相隔不足30米。自古以来,前街冷清,后街热闹。后街的明清古建筑店铺,如今还能见其古朴。华堂老街犹如井字形,在上街头两条横街上,久而久之形成的集市,逢农历二、五、八、十为市日,邻近村民挑着自产的菜蔬、米、糠、茶叶、豆腐、李子等农副产品来到这里交易,换回油盐酱醋等生活用品。一年一度的神堂庙会和物资交流会更是热闹非凡,神堂中的古戏台可谓人山人海,戏文台下叫卖声不绝于耳。随处可以听见哗哗的流水声,一条水圳环线着整个村庄,堪称一绝。村里路路相通,没有一条断头路。路面均由卵石铺成,年长日久,卵石被千万次的践踏磨得光溜溜的,泛青的卵石便有了一种经历岁月洗礼的雍容与大度。
  华堂村自王羲之定居金庭后,王氏一族兴起,其后裔多与王羲之一脉相承,擅书画,作品挂满厅堂、书房,人称“画堂”,后人定村名为“华堂”,沿袭至今。今华堂书风昌盛,王羲之第54代孙、副主席王正良继承书驿之中遗风,享誉海内外。据王羲之第53代孙王源福说,约500多年以前,王羲之第36代孙与石氏女的新婚之夜,王被抓了壮丁,或许是上苍有眼,王与石氏女竟留下“一夜夫妻百日丁”的佳话。据说,石氏太婆的儿子与孙曾当过大官。当时,家境富裕的石氏太婆出资在前街与后街的街口建成了两个城楼与土墙。土城墙虽已圮,但两个古木城楼竟成了华堂一景,历经沧桑的重檐四角形的木结构古城楼在风雨飘摇中诉说着华堂的变迁。石氏太婆还将村中所有的道铺上卵石,她对后人最大的功劳是建造了那条穿村而过的水圳。据村民说,约500年前村民的饮水都从平溪中挑,石氏太婆出资用卵石垒起了一条约2000米长的水圳,将平溪水引入村中,并在家家户户的门前砌起了埠头,以便村民饮用和洗涤,至今许多村民仍用这条水圳洗衣洗菜……
  
  (6)东前街
  东前街是城关镇仅存的一条老街,是被誉为“民族的号手”任光的诞生地。任光留学法国归国后,面对国难当头,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新四军,用音乐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曲嘹亮的爱国战歌。
  东前街东起东城门,西至市心街,鳞次栉比的古建筑横贯东西。卵石铺设的路面,早就被水泥路面所替代,一座座明清古建筑在旧城发行中消失。令人惋惜的是,青石砌成的东城门瓮城及任光故居早在城建改造中被拆除;瓮城内香火不绝的关帝庙、周长兴老茶馆、三阳泰水果店,曾在《嵊州志》上记载的老胡子打铁店等当年赫有名的老字号,都湮没于时间的洪流中。
  离东城门只有三间门面的“天妃宫”,前些年其保存完好的古戏台被拆除,整体搬迁到清风庙内,至今仍供游人观赏。时过境迁,天妃宫内的后大殿和后东侧厢房已成一片废墟,天妃宫对面的古建筑已被高楼大厦所替代。当年人丁兴旺,从前街通往后街砖、木、石三雕工艺荟萃的老台门--卢家台门,而今满目凄凉,处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境地。小街上的老字号店铺“象吉南货店”、“罗永福杂货店”、“罗子美照相馆”、“封义盛嫁妆店”、“余万盛衡器店”、“谢瑞记钟表店”早已关门告罄。这条古商业街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曾在东前街上筑营扎寨的泥人宓研究所,亦搬迁到西前街重振雄风。
  东前街上为纪念药王孙思邈而建的药王庙曾经是演戏的场所,也是嵊州市越剧团的初创之地。老艺人至今没有忘怀当年创业的艰辛,在戏文散场后关起门来捡烟蒂吃的情景。东前街再也见不到昔日的繁荣,听不到药王庙内传出的锣鼓声和委婉动听的越剧唱腔,见不到药王戏院里的场务肩上扛着戏牌广告,一手摇着手铃,“丁零、丁零……”沿街招揽着生意。
  
  (7)名人街
  登上艇湖山远眺剡溪东岸,有一座依山傍水的小镇——浦口。浦口虽小名气大,大名鼎鼎的马寅初先生就出生在这座小镇的老街上,名人街由此而得名。
  浦口历史悠久,农耕桑种,民风纯朴。北魏郦道远《水经注》载:“浦口有六里,有五百人家,并夹浦而居,列门向水,甚有良田。”晚清时浦口已是东乡商业繁荣的小镇,水路码头直通小街,低矮的晚清建筑沿街而建,S型的老街上至今仍可隐隐约约见到早期墙头上的酒坊广告。东郭至浦口的公路尚未开通之前,浦口交通十分不便,小街上店家进出的货物大都靠水路运输,老街西边的码头桅杆林立、竹排停泊,卸下了食盐、白糖、布匹等日用品,运走了粮食、木柴、蚕茧、谷粹酒等土特产……直至公路通车,水路运输已成为历史。
  旧时,浦口农历双日为集市,市面热闹,老街上“南货店”、“百货店”、“过堂行”、“酒作坊”、“点心店”、“茧行”一应俱全,引来了“绍兴五马闹浦口”的繁荣景象。每年农历九月十五庙会,各集镇的商贾涌向浦口赴会,届时,人流如潮,热闹非凡。
  追溯“五马闹浦口”,清道光年间(1821—1850),小皋埠马六公从绍兴溯水乘舟至浦口,开设“马氏茂记”酒作坊。同治年间,马六公的堂侄马赓良到浦口开设“马钰记”酒作坊,马钰记酿出的酒曾与绍兴加饭酒齐名。如今在老街的西头,马钰记酒坊的旧址仍在,店面屋由一爿小店支撑着门庭。想当初,马棣生(马寅生之父)在老街上建起一座具有典型江南特色的18间两层楼房,黑瓦青砖白墙,坐南朝北,面临小街。这就是现在的名人街74号,1882年马寅初先生就出生在马树记酒作坊里。后来浦口老街上又有两位绍兴人相继开了两家酒作坊,一条短短的老街竟形成了五马闹酒市的繁荣局面,堪称一奇。
  
3、塔
  (1)应天塔
  应天塔,是古刹经塔,也是风水塔,俗称大塔,位于鹿胎山东南面半山腰,原惠安寺东侧,塔下南面称双井路,俗称大塔下。原通往大塔的青石阶遗迹尚存。塔平面为六角形状,大致高度与天章塔、艇湖塔相似,高约20米为7层(级),每层翘角装有铜铃。1965到1966年期间,塔上部分铜铃尚在,风吹铜铃“铃铃”有声,一至三层有梯可上。据《嵊县志》载:“应天塔梁天监二年建成。”古时佛门称塔为“七级浮图”。南北朝的梁开帝萧衍,笃信佛教,在他的统治区域内普建尼庵僧寺、经塔,故唐人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建庵堂寺观,必然地要建佛门子弟藏骨之所的七级浮图。据民国《嵊县志》载:“应天塔在惠安寺侧梁天监二年建,明景泰中僧区无修。天启二年僧法瑞修。清顺治二年雷震裂一角。乾隆李志考证,旧志应天塔为梁天监二年建,然塔上旧砖永明二年(484)、元元年(499)及天监二年(503)大同九年(543)数年号。”据张秀铫、袁六樵先生考证:“旧县志作梁天监二年建,然塔既有迟于天监的大同九年砖,此塔建成时间似以大同九年为当。”塔屡经修葺,有文献可考的,有南宋绍兴四年(1134),明景泰间及天启二年(1622)。
  据民国初钱宗岱《修塔并序》诗,则尚在其他人修塔发现一石函,上刻绍兴四年五月廿五日修造,内书嵊县升平乡集贤坊朱过行捐钱苦干造佛四十八尊,并铁龙头连铎等件,函内藏有陀罗经,墨迹尚新,又有前时经一卷,笔一枝,经已霉烂不可开。当时者不识,引《应天塔修缮小诗》:“梵王宫前阿育塔,七宝庄严银泥台。中藏舍利放光明,闾浮世界藉镇压。我邑有塔名应天,建自萧梁天监年。鹿胎山腰峙崔嵬,江城未到先露巅。直上半天跨虚碧,突兀便高三百尺。云来气接东四明,雨淋日炙风飘摇。基顶虚圯粉绘落,其间修者非一遭。粤稽邑志当明代,前有巨源新法瑞。宋时犹有吴郡朱,岁时湮远生失载。今年修塔启石函,绍兴年号字镌。阿罗一卷笔一枝,买臣后裔赀负担。乃知古来兴废事,史传遗志十二三。铜镬埋珠无纪录,捐金善土勤修筑。中填砖石外涂 ,黑白分明照人看。高标气象郁唐皇,相轮金铃六角装。风来动作羯儿语,满城共听替戾冈。”在文革期间,应天塔因年久失修濒临倒塌,当时又处于大破“四旧”,应天塔得不到修葺而被拆毁。
  
  (2)艇湖塔
  艇湖塔,在艇湖山巅,位于城关东北隅,东面104国道沿山而过,南面林木葱茏,沿蜿蜒的善心岭石阶级而上。半山腰有座香烟缭绕的玉皇殿,三间红墙黑瓦的玉皇殿,座北朝南,为石柱船蓬轩古建筑,门窗原饰古朴典雅的木雕花纹,殿正中祭祀着玉皇大帝,殿西首为三官大帝,殿乐首为伸手观音,殿中悬挂着“洞天福地”匾额,石佛桌镌有“清乾隆岁次腊月”字样。香火旺盛,游客不绝。山脚有嵊州市三星级宾馆——嵊州宾馆,西临艇湖山麓盘蛇岭,北临艇湖村,距城中2公里,与亭山上的天章塔遥遥相对。
  艇湖山出北门数第一山,山巅古称“龙头”,整座艇湖山呈蛟龙游向剡溪之势。相传造艇湖塔为镇龙脉(水口)系嵊州市的风水塔。据《人地眼图说》的“水口”理论,艇湖塔的建造带有浓重的风水学说。
  塔内为楼阁式砖木结构,六角七层,底层南面开门,与天章塔北面的门相通,以上各层开窗3扇。现塔刹、楼阁已毁。据《嵊县志》载:“艇湖塔,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知谭潜建,天启七年圮,崇祯七年知县方叔仁重建。”现艇湖塔西北角曾遭雷击,从上到下翘檐角被毁,塔南有一只重千斤的青石雕凿的香炉,边上镌刻着“崇祯九年”的字样,这香炉现被移到塔东侧。塔顶有树木,据当地老人回忆,前些年塔上的树木中有桃树,在桃子成熟的季节有桃子跌落塔下。
  艇湖山下,晋时原有艇湖,据《晋书·王徽之传》云:“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初霁,月色清朗,开室命酌酒,四望皓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房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安道耶!’”“乘兴而来”的曲用语即出艇湖。
  旧时此地有“子猷桥”、“房戴亭”等古迹,今已圮,仅存“真兴桥”在嵊州宾馆内。半山腰艇湖塔下的玉皇殿内现存“灵霄殿”重修碑记,此碑立于清咸丰岁次庚申年蒲月。碑载:赏思殿于剡东五里许,溪流汇洼曰艇湖,为晋王子猷雪夜访戴棹返地,其上之塔鉴灵异擅剡中之胜,明嘉靖二十四年邑令谭潜建塔于其巅,崇祯丁卯方公叔壮嗣修之,以故国豪富庶士献贤能,永世勿替复即其塔方侧创院迎峰庵崇奉……
  
  (4)天章塔
  天章塔,俗称花田塔、亭山塔,为嵊州风水塔。位于城关慕塘村东南松林茂密的亭山上。东临藕塘边村、北临慕塘村、西临上杨村、南临花园地村,距城中2公里,与艇源山上的艇湖塔遥遥相对。
  亭山出东门第一山,是嵊州东岳之首,山呈金字塔状。古时的亭山,古松参天,合抱的古松把亭山掩映得生机勃勃、春色盎然,风景十分秀丽。在大跃进年代林木被毁,现有的松林是在七十年代后期起种植的。旧时三塘乡一带统称十里花田,故花田塔由此得名。据民国《嵊县志》载:“天章亭,在谢慕山上,明万历三十五年知县文典章建,俗名谢慕亭。当县治之巽一邑,人文所系今圮。”知县文典章取“天章”之意建亭,以为能振一县之文风,关系一邑科举兴衰。“天章”一词据辞书记载:“宋有天章阁专门收藏皇帝的诗画。”“皇帝做的诗文称天章。”由此说来,建造天章亭取“天章”之意是振兴嵊县之文风,激励读书之人金榜题名。后岁久亭圮。
  据《嵊县志》载:“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教谕李增于旧址建塔,沿旧名曰‘天章’。”天章塔古时为砖砌楼阁式建筑,现楼阁已圮,塔高六层19米,呈六角形,底层北面开门,以上各层设窗,每层挑檐为砖砌六角型莲座,封檐砖造型别致,层层莲座造型寓连连得中之意。塔为六角形,六层,暗寓六六大顺之意。现此山松木已成林,风景幽雅,但很少有人上山游览,通往天章塔可从东面山坡小道而上,一览剡城风光。
  天章塔历经228年风雨沧桑,塔身遭风雨雷电侵袭,除塔外体局部遭受雷击损坏外,仍巍然不动。塔内无蜘蛛结网,塔顶上的树木在没有水源环境下仍生长得郁郁葱葱,可称一绝。现塔内尚存清同治十三年(1874)立的“正堂林示”石碑,上镌刻禁约:“天章塔山周围十里内永禁开设窑厂,塔前后左右永禁开掘。”此禁碑虽距今已有127年历史,先人早有如此的环境保护意识,着实令人可嘉。令人遗憾的是,后人却无视“正堂林示”禁约,在亭山脚下挖土不止兴办窑厂,造成亭山千孔百疮,大煞风景也。
  
4、古戏台
  山川秀美的嵊州,古时遗下的庙宇、宗祠多,古戏台亦多。民间素有“铜锣地”之说的嵊州,越剧戏班子更多。一座座屹立在庙宇祠堂中的古戏台(万年台),孕育了一副副女子越剧科班,涌向了全国各地,唱红了神州,造就了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王文娟等一批越剧著名表演艺术家,使越剧成为中国第二大剧种,闻名遐迩的嵊州被誉称为“越剧之乡”。
  旧时逢年过节、喜庆礼典,人们总要搭起草台演戏文,邀来戏班子,敞开祠堂、庙门,登上古戏台演上三天三夜的路头戏热闹一番。嵊州人听惯了委婉动人的越剧唱腔,男女老少都会哼上几句越剧过把瘾消消闲。嵊州人虽然都会唱越剧,但除科班出身的越剧艺人外,尚不知越乡古戏台的种种类别。
  嵊州的古戏台,俗称万年台,始于明朝初年,后随着越乡民间戏曲艺术活动的日益繁荣,逐渐从草台发展成为露天台、街心台、庙台、宗祠台,如城关太祖庙前的露天戏台、苍岩老街上的街心台、华堂横街中的神堂戏台,这些旧古戏台是集经贸、娱乐、赏景为一体的演出场地,不仅如此,它也是旧时超度亡灵的场所;如城隍庙、元帅庙、药王庙、瞻山庙、十王殿、玉山公祠、黄胜堂吕氏宗祠古戏台,都是越乡民间戏曲演出较为频繁的场所。据民间口碑,药王庙古戏台日夜场演戏,看戏可买长票;如施家岙“绳武堂”、后山“白佛堂”、崇仁“伟镇庙”等祠庙,废除了祠观庙律,成为女子越剧科班的摇篮,载入了越剧发展史册。因旧时的祠堂讥宇都有祠规庙律,禁止女子越剧登台演出。女子越剧科班演员只能在晒场、空地临时搭起草台串红台和演出。草台不受祠规庙律的约束,用稻桶、木板、桌子一搭成台,演员便可以登台演出,观众可随意前往观看。草台是古戏台的组成部分,起到了古戏台起不了的作用。男子小歌班初创时期,甘霖东山村的首场演出,就是在临时搭起的草台上演出。50年代,城关镇西前街体育场和南门沙滩是演搭台戏的主要场所之一。
  草台戏随着女子越剧的繁荣和发展及农村俱乐部的活路,为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许多著名的“拿手戏”都产生于草台戏,经过长期锤炼成了脍炙人口的精品戏,使越剧舞台艺术得到不断的充实。
  越乡古戏中,建筑精良,融木雕、石雕、砖雕为一体,展示了越乡高超的民间手工艺术,戏台上的藻井、雀替、桁枋的木雕工艺更胜一筹,藻井造型精美细腻,富有景深感和放射感,藻井的斗拱造型大致可分8斗拱和16斗拱、24斗拱3咱,藻井中的木雕人物造型常用《八仙图》,其中也有彩绘《八仙图》。桁枋和雀替的木雕图案,大致可分“戏曲人物”,“飞禽走兽”、“梅兰竹菊”、“二龙抢珠”、“鲤鱼跳龙门”……还饰有戏曲人物《封神榜》等,戏台石雕图案有“龙”、“凤”、“狮子”,台口以双狮为卫护神。歇山顶上的民间堆塑饰“龙吻”、“二龙抢珠”、“双阳龙主追狄青”、“哪吒”、“四大天王”、《和盒二仙》等,匠心独具的艺人祈祷民间吉祥如意、风调雨顺。
  古戏台上的文化意蕴十分农郁,楹联构思巧妙,富有诗意和情趣,“此曲只应天上有,其人都是月中来”、“一弹流水再弹月,半入江风半入去”……若汇集越乡民间古戏台上的楹联足足可以写一本《古戏台楹联鉴赏》。令人可惜的是,这些工艺精湛、富有文化底蕴的古戏台大都已年久失修,濒临倒塌危险。
  素有越乡文化之邦之称的嵊州,庙多宗祠多,古戏台多,民间越剧艺人多,鼓乐升平、锣鼓声不绝。每座庙宇、宇祠每年都要举行祭祖、祭神的庙会活动,酬神演戏热闹非凡。解放后,各乡镇举办的庙会注入了新的内涵,戏文台下更是闹猛,民间还流传着:“铜锣响,脚底痒,戏文台下找对象。”近年来瞻山举办旅游风情节、有的举办庙会物资交流大会,使古戏台焕发了青春。
  
  (1)绳武堂古戏台
  苍岩镇施家岙村“绳武堂”宗祠古戏台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是嵊州市第一副女子越剧科班的发祥之地。绳武堂旧时族规森严,不准女子上台演戏。施银花、赵瑞花、屠杏花等24位女子越剧科班演员无奈只好在晒场院空地搭起一座草台“串红台”。同年三个月后,这副女子越剧科班在大上海一鸣惊人。回到施家岙后,她们在村民的眼中竟是闯荡过大上海的女班,族人遂破倒为女班开放“绳武堂”,让她们在祠堂的古戏台上“杀鸡祭台”后,为村民免费公演。期间,村民接客招待亲朋前来看戏,家家户户似过节那般杀猪宰鸡,全村沸腾。演出的节目有《双珠凤》、《玉莲环》、《三官堂》。绳武堂破例女子登场演出后,全市各地纷纷信效,由此,施家岙村声名鹊起。
  历经沧桑的施家岙古戏台因年久失修,破损不堪,虽经1964年大修,34年后仍遭倒塌之灾,仅存四根石柱在绳武堂内立着。2000年施工重建,戏台坐北朝南,为单檐歇山顶翘角,歇山顶上饰有堆塑“龙吻”、“瓦将军”《双单公主追狄青》,藻井饰八道斗拱,井顶镌有《二龙抢珠》,藻井四周雕有八只蝙蝠,寓意“发福”。前台口置有2只石雕狮子护卫,台后屏风上饰有彩绘壁画《双风》,歇山顶四只翘角下饰有木雕龙头。前台石柱上四只木雕雀替雕有《三国演义》人物诸葛亮、刘备、关羽和张飞,使整座古戏台显得古朴典雅。古戏台宽4.8米,深4.8米,离地高1.7米。
  古戏台四根石柱,两副楹联诗意盎然,值得一读:“一弹流水再弹月;半入江风半入去。红袖翻风鸲鹆舞;紫箫弄月凤凰鸣。”
  戏台的后厢房板壁上至今留有艺人用毛笔直书的藏头诗一首,虽历经沧桑,字迹仍依稀可辨:“丁此时势甚维艰,金融永济口当先;全赖邻口光阴度,民情绸缪婉似绵。国内反复多少事,一本长生悔亥前;丑未逢时凶化吉,八时生成颠倒颠;月明星稀满口乐,中风破指蒙正危;秋桂易攀蟾难得,题斯寺耕骗年年。”
  
  (2)玉山公祠古戏台
  玉山公祠古戏台位于崇仁镇六村,现为镇文化站,该祠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历时三年竣工,民国二十五年重修。玉山公是崇仁裘氏十九世祖。玉山公祠气势恢宏,建筑精良,纵轴线上有照壁、门厅5间、戏台、正厅堂3大间,后神堂5间,供祭奠裘氏祖宗牌位之用,戏台东西两侧有古水井两口,一口已填埋,一口仍在使用,这两口水井水质清澈,解决了祠内的饮水、洗涤和消防用水。祠正厅堂用合抱的木柱筑成。戏台两侧各设二层5间廊屋上层内(女房看楼),下层现为镇文化站图书室,戏台建筑别具一格。
  古戏台为单檐歇山顶建筑,四根上圆下方的石柱和粗大的梁枋构筑成台。戏台始建于嘉庆十年,为崇仁祠庙中最精致的古戏台,戏台宽4.2米,深近5米,台框高约3米,台离地高1.6米,戏台四根石柱下的石磉雕有龙的图案,戏台后厢房与两侧女看楼有小门可通。戏台前场地为弹石铺地饰有图案,正厅前两边置有两只花缸(太平缸)供防火之用。戏台歇山顶上的龙吻、瓦将军被毁。戏台藻井为八角覆头,由16组斗拱叠组而成,井顶木雕饰5狮戏珠,藻井上层木雕饰《八仙图》,下层施斗拱雕工精细,线条流畅。抬头向上看似浮去飞舞,八仙恍若在云中行走。戏台梁枋木雕饰“宝瓶插花”、“蝙蝠”、“鲤鱼跃龙门”、“金鱼戏水”、“螃蟹”等图案,八角藻井外圈为孔雀蓝底船棚轩,戏台置有雀替10只,为透雕《封神榜》、骑狮守护神与座骑雄狮栩栩如生,那手执法器守护神慈眉善脸,整个雀替造型生动,富有吉祥之感。玉山公祠的木雕、石雕、砖雕工艺精湛,件数之多,数嵊州宗祠之最,堪称一绝。这座戏台乐池筑在戏台屏风后面,乐队人员演奏时可谓是只闻其音,不见其人。
  据口碑,这戏台旧时只演徽班,范村徽班在这里演过戏,大多数请外地徽班来演出。1947年演出过傅全香主演的《夜半钟声》。解放后成为嵊县越剧团演出的主要场地之一。1953年冬,袁雪芬、傅全香回故乡省亲,应邀在这里演出越剧的看家戏《梁山伯与祝英台》,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盛况空前。
  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玉山公祠古戏台,已列入崇仁古建筑群游览区的主景点之一。
  
  (3)黄胜堂吕氏宗祠古戏台
  嵊州古戏台众多,黄胜堂吕氏宗祠古戏台的文化意蕴、保存较完好可数古戏台之一。古戏台坐落在甘霖镇黄胜堂村,处于吕氏宗祠的中轴线上。据《吕氏宗祠家谱》记载,戏台与宗祠同时落成于清乾隆戊子腊月(1768)乾隆33年12月。名曰“敬义堂”,花银300余两,历时前后7年建成。戏台两侧设有廊屋(女看楼),看楼前置有小孩的睡栏,这在全市古戏台中独一无二。
  戏台坐南朝北,宽4.8米,深4.6米,离地高1.62米,框高3.3米,原戏台三方置有精致的低护栏。戏台为单檐歇山顶建筑风格,面朝祠堂正厅,顶脊两端饰有龙吻,龙尾似“S”形,富有龙腾之感,垂脊塑有《双羊公主追狄青》,戗脊塑有《和盒二仙》,均系建台时的原件。1956年龙吻被台风刮倒,进行了修缮。戏台藻井造型为八角形16斗拱,井顶饰盘龙浅浮雕,油漆光泽如新。藻井四周为兰色弯椽卷棚,四方台柱为石柱,未见台柱镌刻楹联。戏台上布满寿字的屏风后面是乐池,演奏人员在乐池内演奏,观众只闻其音,不见其人。戏台后面门楼上是厢房,可通女看楼。现戏台屏风上额置有“源远流长”横匾,台口现置有“普天同庆”匾额,这两块匾额为1987年上海电视台拍摄电影《筱丹桂》时设置的。原来台口匾额为“月宫遗制”匾额下落不明,“鉴视”匾额被移作仓库门,油漆已全部剥落,“鉴视”两字和立匾年月仍清晰可辨。
  据黄胜堂人口碑相传,在这座戏台上,由李世泉等人创办的一副小歌班曾在台上演出《十件头》、《倪观扇茶》等戏,此台是早期越剧女班和女子越剧演出较为频繁的古戏台之一,三花一娟曾在此台上演《庄子劈棺》。解放后,此戏台为村俱乐部文艺宣传队的主要活动场所。1992年古戏台重修竣工时,现市人大副主任吕柏汀受村民的委托特地邀请浙江绍剧团献演绍剧《火焰山》、《相国志》、《龙虎斗》。该戏台现为嵊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但没有得到开发利用,若是和甘霖老街、环水亭、老台门、寺前的古庙连成一线,是一个古色古香的旅游新景观。
  
  (4)炉峰庙古戏台
  在风光秀丽、素有“二十七洞天福地”之称的金庭观乐面的山岙里,有一座古村落曰济渡村,相传为东晋名士许元度结庐之处,其与书圣王羲之是挚友,他俩以文会友结下了深厚的友情,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
  香炉峰麓济渡村风光秀丽、林木翠绿,历代文人墨客、雅士纷至沓来,寻觅着许元度的踪迹。许虽已仙逝而去,在济渡村边的炉峰庙内仍可觅到许元度的踪迹,淳朴的乡民在这里祭奠着他的神灵。炉峰庙数嵊州东乡最恢宏的古刹之一,以精湛的木雕、石雕、砖雕、人文景观而著称。古庙坐北朝南,分仪门、戏台、大殿,仪门的船篷轩和门柱上的木雕狮子雀替,工艺精湛细腻,大殿气势恢宏、古朴,石柱上楹联颇多,诗意盎然,“胜境揽湖山犹是二十七洞天福地;神灵符合鼓宜乎亿万姓颂德歌功”。原有东西两侧廊屋。现西侧廊屋被毁。戏台坐南朝北,面朝大殿,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古戏台为清道光年间重修,为单檐歇山顶古建筑,戏台藻井为24组斗拱组成浮云盘旋形状,四周为卷草回形花纹,戏台石柱上圆下方,下端石磉为亚字形,歇山顶上置有龙吻和瓦将军。戏台面阔4.8米,进深4.6米,离地高度为1.8米,戏台台口上有一对石狮卫护。
  戏台前石柱镌刻着一副楹联:“我向金庭怀墨叟;人依玉洞听笙歌。”
  后石柱镌刻的篆体楹联,显得古朴典雅,耐人寻味:“往事逆今朝若此;古人在当日如何。”
  前台匾额:空谷传声
  正中匾额:蜃楼
  炉峰庙古戏台为我市东乡演戏较为频繁的场所之一。据当地老人回忆,越剧名伶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曾在此登台演出,声震东乡。在后台仪门厢房间有艺人题壁:群乐京剧团《探阴山》、《岳传》、《封神榜》、《狮子楼》、《五龙会》、《渔樵会》等剧名,题壁上还有“宣统二年九月”字样。炉峰庙每逢农历10月15日为庙会,旧时迎会的队伍长达10余里,庙内古戏台上演戏酬神,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5)瞻山庙古戏台
  瞻山庙位于崇仁镇廿八都村,大殿两进,建有仪门、古戏台(万年台),大殿两侧置有配殿,戏台两侧置有廊屋。
  古戏台坐西朝东,与仪门相连,面朝大殿台高约10米,宽5.1米、深4.8米、台板高1.8米。系单檐歇山顶建筑,屋脊塑有龙吻、三星高照,瓦将军为"四大天王",象征风调雨顺,左右两侧还塑有哪吒、杨戬,桁枋间饰木雕《群英会》、《卖草囤》等栩栩如生的戏曲人物,石柱雀替为深浮雕《封神榜》,歇山顶下置有八角藻井,雕有线条流畅、工艺精湛的八仙。台前后石柱上镌刻着两副楹联:“此曲只应天上有,其人都是月中来”、“凡事莫当前看戏何如听戏好,为人须顾后上台总有下台时”。前柱的联对说的是优美动听的乐曲,似是天上的仙乐,赞美演员的唱腔和乐师的演奏技艺出众。下联讴歌扮相俊美的演员犹如月中嫦娥,后柱的联对把台上演戏与台下做人巧妙地联系在一起,颇有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这般深刻的寓意,是副不可多得的妙对。戏台与厢房过道立有屏风,饰有彩绘“福、禄、寿”三星。后面厢房宽24.5米,深5米,门窗栏杆系木雕彩绘花鸟,雕饰十分精美。
  据里人张秀民先生撰写的《瞻山庙记》曰:庙始建于南宋乾道间,诗僧白道猷隐居瞻山,宋孝宗敕封为“灵辉王”,明万历四十三年村中佥事公张邦信之裔孙倡损建;清乾隆四十六年,里人又合资重建,现存万年台系辛亥革命志士、里人张伯岐于民国十七年秋重修。
  清末民初,戏台酬神谢戏演出近百场,九月廿三庙会期间演戏最闹猛。早期到此台演出的有新昌调腔、金华昆、婺各戏班及绍兴文武乱弹班。20年代男子小歌班马潮水、魏梅朵、张云标曾上演《狸猫换太子》、《双珠凤》、《珍珠塔》、《何文秀》等剧目,1930—1933年“高升舞台”的莜丹桂、商芳臣、周宝奎、张湘卿、裘大官以及“四季春舞台”袁雪芬、傅全香、钱妙花先后在此台初露锋芒,演出剧目有《仁义缘》、《碧玉簪》、《九斤姑娘》等,现后台厢房内有“贤记小高升”、“新高升”等题壁。
  
  (6)卢氏宗祠古戏台
  此台坐落在离市中心不过3公里的莲塘村卢氏宗祠里。坐南朝北、古色古香,始建于嘉庆八年(1803),重建于同治八年,与祠堂边那棵老态龙钟的古榆树是同龄。宗祠仪门分三间,旁边两间重侧屋。仪门挂有“卢氏宗祠”匾额,仪门为船篷轩斗拱古建筑,杵枋饰有浅浮雕“凤凰”、“花卉”图案,斗拱上饰有浅浮雕、圆雕飞禽走兽,显得古朴典雅。四根门柱的雀替上还饰有镂空雕的狮子,这两对护卫宗祠的门狮虽遭受日晒雨淋仍显得生气勃勃。宗祠内的古戏台与仪门相连接,面朝3大开间的正厅“伦叙堂”,至今堂内仍祭祀着卢氏祖宗的神位,这在全市的宗祠中是绝无仅有的。旧时堂内立有“琴鹤清风”、“优贡”金字横匾,还立有“朝考二等”直匾,这些匾额均毁在“文革”期间。
  戏台两侧置有二层楼廊屋8间,楼上为女看楼。古戏台为单檐歇山顶翘角古建筑,四史翘角下饰有龙头,歇山顶正脊上饰有堆塑龙吻,正脊下两尊瓦将军已毁。戏台藻井装饰极为普通,上怪饰有彩绘花卉,中层饰彩绘八仙图,下层为彩绘风景画,藻井顶端饰浅浮雕蝙蝠图,寓意福星高照,戏台四根石柱上的6只雀替饰有浅浮雕的花卉图案,台口雕有一雌一雄石狮辟邪,前后四根石柱上镌有楹联两副:“霓羽蹁跹妥先灵之陟降;低等经协叶珩神听以和平。”和“环视古往今来事;应识烘去托月才。”
  卢氏宗祠古戏台建筑并不精良,石雕、木雕、砖雕工艺粗犷。但意想不到的是,这座古戏台曾是早期越剧男班的发祥地之一。20世纪初,莲塘村村民卢汀为班头,组织小歌班(的笃班),演员有本村的卢良善、叶红见、卢喜生、卢宣和、卢林焕、卢全德等人。这副小歌班在这座古戏台上串红台后,曾去杭、嘉、沪一带演出,后来又到舟山、临海、象山、温州等地演出。
  据村民口碑,远近颇有名气的以朱昌瑞为头的小歌班曾在卢氏宗祠古戏台上演过戏。1945年著名小歌班演员任柏堂曾在这座古戏台上客串“大堂相会”。1949年,著名越剧徐梅芬、魏银观等曾在这座古戏台上演越剧《庄子劈棺》。
  
5、古井
  凡有村落和人口聚居的地方都有井。据《剡录》记载:县南为刻石山,山之半有巨井,井有蛟;鹿苑寺葛翁仙坛之北有仙井,水极美,下通海眼,四时不竭,上有石覆之。其中“泉品”篇中记载的尚有“龙藏大井、明觉大井、竹山大井、狮子岩大井”。庭院古井,通常以姓氏为命名井名,如:三王井、吕氏井、喻家井……除庭院井外,以形命名的井有城关西后街的“双井”,井口成双,条石砌壁,井圈用青石雕凿而成,井圈侧镌有“嘉靖十八年”字样,可惜已毁。
  位于贵门乡白宅墅的吕氏井,井圈设计匠心独具,砌成了一个“吕”字;位于猫耳岭的“猫耳井”,形状犹如猫的耳朵,天然形成……至今保存较完好的古井有:崇仁古建筑保护区内的蟹眼井、东土井、方井、桂花井、玉山公祠内的水井。位于城关西乡衣坊木鱼台门的古井,砌于三国赤乌年间,原元帅庙门前的古井……这些古井都由民间随乐助砌成,体现了为民造福的传统美德。
  追溯古井历史,足够写成一部《古井文化史》。
  在剡城内有不少古井砌于唐朝(860)年间,与裘甫起义有关。唐大中十三年(859)底,裘甫(剡西人)率百余人兴举义,攻克象山,次年正月攻下剡县,开府库,济贫民,募壮士,起义军猛增至万人,建元“罗平”,继又攻取天台、上虞等县城后回到剡城。唐王派重兵镇压,裘甫率起义军抗击唐兵,转战三个月,城外被唐兵团团包围,城内居民无法到剡溪取水,军民奋起死回生在城内挖井,饮用井水解决了水荒。
  剡溪素有蓑衣江之说:“大雨洪水成灾,天旱三日变沙滩”。嵊州历史上原是湖泊,地下水源充足,给挖砌水井和饮用地下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预防洪灾解决饮水,市内水井星罗棋布。井水冬暖夏凉,夏天里市民常用透凉的井水防暑降温,揩竹席、泼地面,供洗澡之用,金庭里宅村民还用井水制成“酸梅汤”、“凉食花”,用井水做的“凉食花”放上一撮桂花、白糖、薄荷,吃起来有滋有味。旧时,家中没有电冰箱,庭院中有水井的人家,便将容易发馊的菜肴和冷饭盛井竹篮里,用绳子吊入井内冷藏,夏天里还可以吃到猪肉冻,古井简直成了一只天然的大冰箱呢。冬天里,室外滴水成冰,井水仍然热气腾腾,人们用井水洗脸、洗衣既温暖又实惠。
  旧时,双井头边的一间竹椽瓦屋里,开着一家豆芽房,用双井内的水淋出来的绿豆芽嫩嫩的,吃起来特别爽口。井水的饮用也带动了箍桶业、石业的发展,形式各异的吊桶、水桶、脚盆、石井圈、石水槽流传于民间。越剧《九斤姑娘》中张箍桶和女儿九斤姑娘串戏,就把吊桶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一根横档上当中,一根尾巴通天空,上头一记松,下头朴隆通,拎拎起来满桶桶……”
  
  (1)三国井:方井
  方井,顾名思义呈方形,其实井口呈长方形,井边铺着青石板,四周设栏杆,由于水井低,路面高,修筑时砌高了坎壁,增铺了石阶,井边坎壁上还设有搁置扁担的石角。石阶底端坎壁上置有三块石碑,一块字体模糊不清,下端一石碑上镌刻着“赤乌二年”(三国时年号)四字。90年代,附近村民修缮此井时又立下一石碑为记。这口方井按碑记考证,建于三国吴王孙权称帝时期,即公元240年左右,距今1760多年,为嵊州最古老的水井,载入《嵊县志》,至今保存完好。
  
  (2)古董井:东王井
  东王井井水清澈透明,以崇仁镇东古井中水质最佳而著称。
  此井建于清代早期,有“古董井”之称。井呈圆形,内壁用溪滩中的大块卵石砌筑,青石凿成的井栏圈古朴光滑。井西北面墙上分别置有2只形如牛角的石角,供挑水者搁置扁担之用。
  东王井水终年不绝,附近百姓汲取井水饮用,到井边洗衣洗菜的人川流不息。旧时每遇干埋年间,东王井就成了百姓饮用的“救命水”。历尽岁月沧桑的青石井圈,磨损的痕迹历历在目,井边放置着3只供村民洗涤用的石水槽。东王井水之清澈、石水槽之多、形式各异数崇仁古井之最,在剡西一带小有名气。
  
  (3)双口井:吕字井
  贵门乡白宅墅村的吕字井建于清光绪年间,位于访友桥上游,潺潺的溪水流过井边,此井虽然年代已远,但至今仍保存着其原有的风貌。白宅墅村一带的百姓以吕姓居多,筹资修建时便颇费心思,使两口井一大一小,相互匹配,形状宛如一个“吕”字,吕字井因而又称双口井。
  吕字井的小井长1.94米,宽1.85米,较大的长2.15米,宽2米。井的内壁用小块岩石砌成,错落有致。解放前,附近一带的大户人家办喜事,都要赶到吕字井去汲水,相传这里的水有吉祥之意,能够祈求来年的平安幸福。吕字井的旁边就是小溪,前来井边玩耍的孩童不少,时间一长,原来雕凿精致的井栏圈里遭到磨损破坏。为保护吕字井,村民们便筹资在井的四周修筑了石板。但由于井栏圈过低,每遇风沙天气,灰尘污物等便掉入井内,许多村民便不再汲水饮用,但上了年纪的老人仍乐于在井边洗耳恭听衣洗菜,他们对吕字井怀有一份美好的情感。
  
  (4)庭院井:玉山公祠井
  玉山公祠井位于崇仁镇玉山公祠的庭院内,始建于年代不详,大约在清乾隆五十六年间。井深8米,井栏圈上有雕刻精致的龙头图案。
  玉山公祠内有一座古戏台,该戏台旧时长年戏班子不断,风光一时。当时,为满足附近村民及戏班子的用水,便在戏台两侧凿了两口井,相互戏称。井水以清澈甘甜闻名,戏班子的生活用水全靠这两口井,其中一口在解放后被填埋。该井水终年不断,附近一带的村民都前来汲水烧饭做菜、洗脸洗衣,成为必不可少的用水来源,方便了一方百姓。
  
  (5)井群井——观音井
  观音井位于长乐镇生产路,由四口井组成一个井群,最小的一口长3.4米、宽2.7米,大的长6.2米、宽2.8米。观音井的数量之多,面积之大,数嵊州之最。相传这里的井水清甜怡人,源源不断,被人们称之为观音井。
  观音井的泉水喷涌量大,故能满足四口井的水里供应,四井相通,水量相互补充。以前的观音井以井水清澈闻名,如今已遭污染。
  
  
6、亭
  (1)罗星亭
  罗星亭是嵊州市一座名亭,古时文人雅士曾在此饮酒赏景酬唱,给剡溪山水平添了恬静古朴的风景点。
  罗星亭,原名文星亭,俗名螺青亭,位于流入境内澄潭江东岸的旧体育场边,50年代初,因澄潭江洪水泛滥,位于仙人坑村北边的旧体育场一角被决成河道,罗星亭西移龙会地边。据《嵊县志》载:“明万历二年(1574)知县文典章始建台,后知肥施三捷于台上建亭。”亭台呈四方形,由青色条石砌成,台基刻有“百里春台”四字。清顺治六年,知县罗大猷建楼于台上,称文星亭,由16根圆形石立柱与横梁交替拱托起整座亭子,亭子上下层飞檐翘角由筒形土瓦覆盖,亭顶倒置着三只上小下大的陶瓮,陶瓮顶端一支铜戟直刺云天。罗星亭东南面环水,亭脚下潭水呈蔚蓝色,深不可测。亭西面临一片绿荫华盖的杨柳、溪盖树林。亭北台基边铺有石阶由北转东,可登上高约5米放许的石砌亭台。亭台上四周设有一米多高的石柱护栏,亭中置有县城石雕凿的石桌一张,石桌四周11条青石凳摆设成一个“回”字形,供游人饮酒、小憩、赏景。亭有楹联曰:“东去三江合,南来独秀青;亭与星峰并峙,泽同剡水长流。”民国时期,县长罗毅曾加修葺。民国《嵊县志》载:罗青亭,一望平畴绣壤交错以长堤隐若城郭,柳荫一带莺话千声,以外巍然高矗者为罗星亭,复瓦鳞排高甍,俯啄桠础阶垣,以文石翠挹星峰绿环了水,凡游人之登眺,墨客之往,携酒赋诗,停马息话别,皆憩是焉。明喻安性有诗云:“是谁叠石作云梯,百尺高台耸大堤,水涌白虹惊欲往,山围苍玉望全低。几声僧声来烟郭,数点渔灯散运溪,今夜临风一长啸,不知身已与云齐。”
  旧时的龙会地是个大水窠,连年遭受洪水浸淹,洪水泛滥时罗星亭四周一片汪洋,摇摇欲坠的罗星亭犹如孤岛屹立在水中。据民间口碑曰:“罗星亭不论遇多大的洪水,也不会淹上亭台,相传有四只金乌龟驮起了这座亭,不涨亭高。”其实,这是传说,但也证实了罗星亭台基有一定的高度和牢固度,如1956、1959年的两次特大洪水,居住在龙会地自然村里的农户,不少茅屋、竹椽瓦屋被冲毁,但歪斜的罗星亭仍安然无恙。
  由于岁久失修,罗星亭严重倾斜而倒塌,1972年被拆除。1999年重建。亭呈四角形两层飞檐翘角,亭高7.1米,四根立柱用混凝土浇筑而成,石柱上的八只雀替雕有飞禽吉祥图案。
  
  (2)清风亭
  相传南宋时清风岭上有一座凉亭掩映在绿林丛中,弯弯的“谢公道”经过清风岭上的凉亭延伸到临海,这就是唐诗之路上小有名气的清风亭,系后人为纪念王氏烈女而建,因天长日久、风雨侵袭,古亭已倾圮。唯有一座仿古的清风亭坐落在清风大桥西岸山坡上。
  1980年元月,通往老区四明山区的清风大桥竣工,在清风岭上公路边重建清风亭。系钢筋混凝土结构,呈六角形,底座高约0.5米,四周有护栏。亭南北相通,两侧通道口有四级石阶,亭南北通道道口上悬挂着“清风亭”匾额。亭南面5米处清风大桥似彩虹卧波剡溪。
  清风亭是剡溪九曲胜景之一,亭中混凝土磨砌的石凳供游人小憩,亭内还悬挂着一块清风亭碑记,碑记曰:
  清风亭位于剡溪西岸,故为嵊州南北之通道,岭上原有“清风亭”。相传,宋景炎年冬,元军入侵台州,抡掠临海民妇王氏北返,途经此岭王氏为抗拒凌辱,啮指血题诗石上,投崖身亡。后人曾于此建“清风亭”。相传,宋景炎年冬,元军入侵台州,抡掠临海民妇王氏北返,途经此岭王氏为抗拒凌辱,啮指血题诗石上,投崖身亡。后人曾于此修亭,因年长日久,亭已倾圮。公元1980年元月,连接剡溪两岸的清风桥落成,桥架陡壁、横贯剡溪,似长虹卧波,更添清风亭新姿,今重建清风亭,以留史迹,并使过往行人、游客以休憩和观赏亭外清风桥景。
  重建清风亭,众多的文人和有识志士为清风亭留墨。
  在清风亭柱上有的五副楹联,亭南面的楹联是:“喜邀赵州桥边客,来赏清风亭外景。”
  亭北面的楹联是:“长虹卧波群峰唱,彩亭映浪百鸟歌。”
  亭外中间柱了上的一副楹联:“天地有情定劲节,溪山无愧号清风。”
  亭内石柱上尚有楹联三副,因其中一副字迹模糊不清很难分辨,仅摘录两副楹联:
  “桥通四明跨溪抱山山抱溪,亭曰清风因人传地地传人。”
  “宋室陆沉剡溪波痕悲血泪,清风亮节山雩月影慰忠魂。”
  字里行间寄寓着清风景色的秀美、对王氏烈女的钦敬,给清风亭平添了深厚的文化意蕴,真可谓是:亭沐清风寄人传情情传人。
  
  (3)环水亭
  环水亭,俗称“八角亭”,是嵊州市西南一座名亭,它位于甘霖镇黄胜堂村北。
  环水亭是座风水亭,古时,潺潺的乌榆木绕环水亭向东流去,故名环水亭。相传,黄胜堂村基下有只流沙鳖,村民为让流沙鳖永驻黄胜堂,造福一方百姓,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村民合议募捐筹建环水亭,镇住流沙鳖。乾隆六十年(1795)卜吉兴工,嘉庆七年(1802)落成。亭坐北朝南,四层重檐,四根圆珠笔形石柱竖立在稳似磐石的石磉上,石柱与木桁衔接架设起二三层木结构楼阁,一二层宽深3间,第三层为1间,内设"文昌阁",第四层为四方形砖砌假层,按地理方位,上书“东南西北”四个字,亭顶上覆盖着上小下大陶瓮四只,寓瓮中捉鳖之意。底层由12根石柱与木枋衔接架设起斗拱飞檐翘角。亭底层北首设有17级木扶梯,可登上二层楼阁,朱漆的木结构楼阁令人满目生辉,由二楼北端再登11级木扶梯,第三层设“文昌阁”魁星端坐在阁楼内,黄胜堂村民逢农历七月七日祭奉着魁星。推窗远眺,鹅峰起伏,十里路方圆景色尽收眼底。
  环水亭几经重修,为保存较完好的风水亭之一。环水亭四周砌有围墙,南面正门置有一块石匾,上书“环水亭”三字,正门内两侧是廊屋,可供游人小憩,围墙四周种有桂花、垂槐、茶花等花卉,把古朴的环水亭点缀得春意盎然。据民间口碑:环水亭古时为砖木结构建筑,因几经沧桑,木柱受蚜虫侵蚀被毁,民间三十四年大修时,东阳师傅拆梁换柱,改用石柱。重修后的环水亭文化意蕴仍十分浓郁,亭内的三层飞檐翘角下的雀替雕有“鸳鸯戏水”、“凤采牡丹”、“松鹤延年”、“绶鸟吉祥”及花卉等图案,令人惋惜的是一层翘角下的八只雀替不翼而飞。
  环水亭南面的石柱上镌有一副楹联:“浩气塞天地,文光射斗牛。”横批是:“映带鹅峰”。相传这副楹联是明朝太子少傅吕六怀所书。
  吕六怀出身官宦之家,博学多才,才高八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韬武略,无不精通,但他看到朝政腐败,不愿为官司,隐居在黄胜堂环水亭内,做一名私塾先生,曾在此亭教过20多位学生。刘伯温闻讯后登门造房,吕六怀曾为刘指点迷津,刘便投奔朱元璋率领的起义军去啦。刘发迹后多次推荐吕六怀出山,都被吕婉言谢绝,朱元璋挽留再三,多次劝说,吕六怀才勉强答应做了太子少傅。吕六怀留下的墨宝使环水亭蓬荜生辉。
  环水亭内还有两副楹联,信口读来文风隽永,耐人寻味:“清气汉余泽,平畴交远风”;“寄情赏问谁携玉管赋珠帘,选胜登临客泛金樽言昏书剑”。
  重建环水亭有节妇亭。
  
  (4)止水亭
  离市区5公里处的止水亭小有名气,矗立在一座200来户人家的古村落——李家村。
  李家沿溪筑村,常受洪水侵入,冲毁房屋和田园,有大水窠之别称。据古老的李氏家谱记载:“宋代李氏祖先望南太公由宁海海林东宅分迁到剡西茅岸。”李家村东松林掩映,四季苍翠,夏日荫凉。古色古香的止水亭就坐落在李家村和马家村的交界处。亭前和亭北有两口清澈明洁的池塘,一口称亭下塘,另一口曰马家塘。约离亭西北面50米处的李氏宗祠和止水亭遥遥相峙,构成了一幅风光秀美的画图。
  止水亭为三层楼阁,亭呈四方形,每层饰飞檐龙头,四角由雀替顶着。亭中四根圆形木柱从地面直上亭顶,全以斗拱架迭起,支撑着整座止水亭的建筑。止水亭底层辟南北两门,供游人出入,二、三层为木质楼板,每层盘有木扶梯,可供游人上亭楼。亭内有《魁星阁记》碑。
  据《嵊县志》记载:“止水亭系清中期建筑风格,亭中有魁星阁。”“魁星”系北斗七星中成斗形有四颗星。另一说指其中离斗柄最近的一颗星。魁星是我国神话中所主宰文章兴衰的神,旧时很多地方都有魁星楼、魁星阁等古建筑。
  止水亭用料讲究,整座建筑用纯木料构成,逗缝对榫,没有一钉一铆,结构古朴精巧,亭顶部用上小下大的四五只陶土甏迭成葫芦状,耸入天空,蔚为壮观,历经数百年风雨洗礼,仍端庄浑厚、巍然不动。
  止水亭镌有一副楹联:“傍水成亭翠腾楼阁,依沙筑庙灵护村庄”,横批是:“腾蛟起凤”。
  止水亭在六十年代已破旧不堪,李家村为防止所谓“风水”渗漏到马家村,曾冒着风险,对止水亭进行了一次重修。据村民回忆,当年重修时发现亭顶层存放着一只神秘的木箱,但没有人敢冒忌讳打开此箱。由此说,止水亭蒙着浓厚的唯心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色彩,数百年来在李家、马家村村民的心中蒙上了一层神秘阴影。据悉,李、马家两村至今仍不结亲,实在令人不可思议。
  
  (5)瞻山亭
  登上素有“剡西第一山”之称的瞻山半山腰,瞻山亭巍然屹立在绿荫丛中。形如笔尖,又称“尖山”。宋诗人姚镛称其挺然秀峙,可见其拔萃于群山。瞻山亭筑此山间,依仗瞻山之灵气,使瞻山亭名声远播。
  瞻山是东晋著名诗僧白道猷结庐之处,山顶有奕棋的两方礼拜石。他优游山林,凌风采药,观孔释之书,触兴为诗:“连峰数十里,修林带平津,茅茨隐不见,鸡鸣如有人。”后入天台采药不返,人以为仙去。立庙祀之。姚宪请于朝,宋孝宗敕封为“灵辉王”,俗称“瞻山大王”。
  明万历《嵊县志》载:“瞻山涤巾涧为白道猷涤巾处。”
  俗话:“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瞻山不高,仅仅只有150米。山有白道猷弈棋的礼拜石,朝山进香的香客如云。近几年前来旅游观光者与日俱增,春秋佳日多至数千人,因山路崎岖,于南坡半山腰间建起六角凉亭,亭有石凳供游人小憩,亭为游人游瞻山而建,名曰瞻山亭。
  瞻山亭为双层飞檐翘角建筑,饰有木雕龙头,呈腾飞之状,亭内六根圆圆的石柱上镌有脍炙人口的楹联,读来朗朗上口,富有浓浓的诗情画意:“笔架砚屏山并峙,橐潭巾涧水长流;朝暮雨晴皆美景,起居登降总怡情。”亭柱有一联令人难忘,却出自一位5岁女孩名叫裘乐的书法:“景色秀奇冠剡西,岗峦起伏环斯亭”。亭前边立有里人张秀民先生撰写的“瞻山亭碑记”。
  
  (6)义乐亭
  巍巍的山雩山脚下有座“义乐亭”,坐落在本界镇联欢村西端的山坡上。义乐亭建造于1946年,系民间较为常见的砖木结构路亭,木椽土瓦,人字头两侧拱门相通,亭内至今还高悬着"义乐亭"匾额。旧时,联欢村南端有一条由三界通往崇仁的蜿蜒古栈道,亦是通往外大山村的必经之路。因山高坡陡,行人翻山越岭跋涉在古栈道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夏日遭雷雨袭击,冬日受风雪交加之苦。1946年联欢会村村民王朝水,为了让行人有个挡风歇雨之处,他捐出大部“壮丁”钿,委托乡亲在村南古道上建起了一座“义乐亭”,取其名意为纪念王朝水助人为乐建造凉亭。
  王朝水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七岁便成了孤儿,由外婆抚养成人。命运坎坷的王朝水年轻力壮时,正处在兵荒马乱的抗日战争年代,他每年是抽壮丁的对象,但他不愿替国民党去当兵,求人借高利贷交壮丁谷,因此欠了一身“壮丁债”。22岁那年,又逢天灾,生活极度困难,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豁出了一条命,卖身当壮丁,换取了血泪斑斑的4000斤谷钿。他知道此去生死未卜,打定主意要为乡邻做点好事,修桥铺路造亭的传统美德,促使他造座路亭,让行人歇歇脚、避避风雨。他的设想受到王招仁、王苗庆等5位乡亲的赞同,还清了欠下的500多斤谷钿的债务后,并执着地拿出3300斤谷钿,委托王招仁、王苗庆等5位父老乡亲为他在山雩山古栈道上建造一座凉亭,聊表他热爱家乡的拳拳之心。王朝水卖壮丁当年的国民党部队在赴山东抗日前线时,该部官兵不满国民党统治率部起义,投奔刘伯承将军。他在解放军部队中,英勇作战,光荣地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重大战役,直到1954年佩戴着5枚奖章光荣退伍回到了故乡。如今,七十多岁的王朝水老人合家和睦、生活安排。十里方圆的乡邻中至今还传颂着他造“义乐亭”的佳话。
  
7、桥
  (1)金兰桥
  金兰桥位于北漳镇蔡家村边的上东江上,清嘉庆二年(1897)建有万缘桥,后圮。清澈见底的上东江水沿蔡家桥边潺潺西去——一座古朴美观的石桥横跨在江上,即金兰桥,当地群众则惯称其为蔡家桥。
  相传,金兰桥是民国十八年(1929),由辛亥革命志士张伯岐发起修建的。张伯岐(1882—1937),字南月,嵊州市廿八都人,参与辛亥革命,因绍兴大通学堂一案,被清廷捕获,押回嵊县处决。途中等竺绍康、丁嵘等组织革命党人在清风岭拦截囚车。当年的清风岭依山临水,古木参天,清风庙掩映其间,地势险峻而隐蔽。经过精心策划,一场激烈的战斗,张伯岐终于获救,避居蔡家村蔡旭家。张发迹后,拨款在此上东江上建桥。
  金兰桥拱净跨10.1米,全长70米,宽5米,高7米,采用花岗岩建造,砌筑平整精致,显示出造型的美,一只只拱洞犹如“初月出去,长虹饮涧”。中间的4只桥墩冲水方向呈三角形,似4只石船在水中航行,有利于减轻水流冲力。
  金兰桥东西两桥头铺着10级石阶,桥两端各守着一对石雕的狮子,石桥上左右两边设置着一米多高的石栏板每隔5米对峙着红绿相间的莲花石栏柱,两对石狮护卫在石桥正中,寓意着金兰桥吉祥平安。此桥经历70年洪水侵袭,仍坚以磐石,1987年,发生特大洪水,上东江堤坝倒塌甚多,而金兰桥却岿然不动,毫无损坏。至今它仍然是蔡家村与外界联系的便捷通道。
  桥南头有数棵参天古樟树枝繁叶茂绿荫似盖,仿佛是几位老人向年轻人讲述着张伯岐与金兰的情缘:辛亥革命时期,张伯岐曾一度隐蔽于蔡家一带,与蔡家村秀才蔡旭、金兰相交颇深,又得到金兰与当地乡亲的无私援助,使他一直铭记着这一段恩情。后来张伯岐任镇海炮台司令,遂于1929年捐资建造此桥,“金兰桥”因此得名,又恰巧暗合“义结金兰”的典故。
  
  (2)玉成桥
  谷来镇有一座堪称古石桥中珍品的玉成桥,它横跨在流水潺潺的竹溪江上,据民国《嵊县志》记载:“玉成桥在县西北三十一都砩头村北,清道光丙申年(1836)马正炫建。”马正炫是谷来镇举坑村人,家境尚可,为人乐善好施,热心公益事业。砩头村是嵊州至绍兴古栈道的必经之地,由于竹溪江易涨洪水,架设在村西边的木桥常被冲毁,对山民的交通还来诸多的不便。马正炫多么企盼能在村这的溪上建起一座石拱桥,只因山里人穷造不起桥,他连做梦都在想着建桥的事。经过多年筹资,马正炫倾囊建成一座石拱桥,终于圆了他建桥的梦。
  玉成桥由主桥和引桥两部分给成,主桥南北横跨,桥长41.47米,净跨12.5米,桥宽40.72米,桥拱成椭圆形,整座桥石阶均级级向上引向主桥。玉成桥历经150多年山洪冲击仍完好无损。经桥梁专家鉴定,该桥造型美观,结构独特,为椭圆形拱桥,上部呈悬链线型,较圆弧更合理,为国内罕见,填被了国内古桥技术史的空白。1992年,中国科学院著名桥梁专家唐寰澄来嵊考察后对此桥赞叹不已。玉成桥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编入中国科学院主编《中国桥梁史》英文版。
  在玉成桥的正立面,有一块镌铭石,上刻“玉成桥,清道光十五年,马正炉建”。当地有传说:100多年前,砩头村是嵊绍古道的必经之地,但江中架设的木桥时常被易涨的江水淹没,使当地百姓苦于涉水。谷来举坑村马正炫一心想造桥为村民做件好事,经过多年的资金筹措,请来了一位东阳的造桥师傅,利用本地石材,设计建成一座半圆形拱桥。谁知,刚刚建好的石桥在拆除拱桥木架时,半圆形的桥身开始慢慢变形,成了一座椭圆拱桥。造桥师傅吓得连余下的工钱都没算,就连夜回东阳了。一段时间后,半圆的石拱桥变形到一定程度后不再变形了,呈悬链式线型结构的桥身,不仅坚固耐用,而且精良美观。当地百姓因马正炫为来往行人玉成了建桥之事,就将此桥称为“玉成桥”。绍甘线公路开通之后,砩头村北的古栈道完成了历史使命,玉成桥也就被冷落了。
  
  (3)访友桥
  访友桥位于嵊州市贵门乡白宅墅村西,桥下潺潺的溪水从桥东面双口“吕”字井边流出,缓缓地流过房友桥往西流去。白宅墅村是剡中的一个古村落,也称“梅墅”,宋时吕规叔就在这座小山村里建有别墅。
  吕大棋,字规叔,原籍安徽寿春,曾任梧州教授,监察御史、河南府推官,因娶剡之过氏为妻,致仕后迁居鹿门,筑别墅于白宅墅。朱熹与吕规叔素有交往,知吕氏一族家学源远流长,为“文献世家,中原望族”,特地登门拜访。
  房友桥呈单孔八字形,梁式结构,长5.2米,宽3米,高10米,系单孔八字拱桥。横跨一条无名小溪,此桥因两位南宋理学泰斗——朱熹和吕规叔在桥上相逢而声名远扬。
  史传吕规叔因不满朝政,辞去监察御史的显职归隐鹿门(贵门的古称),并创办鹿门书院,书院经历代维护,现仍保存完好。宋淳熙九年(1182),朱熹来嵊赈灾,并上鹿门寻访故友吕规叔。古时交通不便,朱熹跋山涉水,迢迢而来,恰巧于村口桥上与故友相逢。桥下有清泉淙淙,谓之“漱玉泉”,声如佩玉丁冬,朱熹触景生情,欣然于桥旁题写“石泉漱玉”四字,“访友桥”因逢两位宋代大儒而得名。
  现今的访友经清光绪十九年(1893)重新修缮,朱熹亲笔题名的“石泉漱玉”仍完好无损,镌刻在桥旁的一块青石上。桥上的护栏于近年用水泥斩石砌成。过访友桥西200米处,坡地突起一片巨石,名曰“叠书岩”,是朱熹与吕规叔坐而论道之处。当年村西四周梅树环绕,暗香飘动,琼花竞放。村西迭书岩上朱熹题的“梅墅堆琼”阴刻行书经受了800年风霜雨雪的侵蚀,更显古朴苍劲。
  
  (4)清风桥
  清风桥枫跨在剡溪江上,东接车骑山,西连舜皇山下清风岭,故名清风桥。旧时,清风岭风景秀丽,文人墨客常驻足赏景,画家郑午昌曾在此作画吟诗:“清风岭下白沙滩,曲曲回湍叠叠恋,一样溪山晴雪后,扁舟不暇往来看。”
  清风桥距剡城30余里,是通往四明山区的要道,随着山区经济发展筹建清风桥。1978年开工,1980年通车,总长225.4 米,桥的结构为双孔单室混凝薄壁箱形拱桥,单孔净跨92米,桥面净宽7米,为嵊州目前单孔净跨最大的拱桥。北端有单孔净跨12米的立体交叉桥架于104国道上。桥东岸上三线高速公路贯串南北。
  清风桥的桥名由地处清风岭而来的,而舜皇山下的清风岭则大有来历。它与名山大川相比,这座舜皇山下的清风岭似乎并不突兀,也没有名山那样秀丽,舜皇山上有舜皇井,但人们尚不知舜皇曾到过此地,也许已被人们淡忘了。到了南宋末年,清风岭却因为一位王氏烈女而声名大振。
  南宋景炎元年(1276),元军南侵,临海民妇王氏被掳,不愿受辱,至青枫岭处乘隙跳崖投江而尽。后人为纪念这位不屈的烈妇,就把清枫岭易名为清风岭。从此,历代文人墨客、达官士子为烈妇王氏作诗凭吊的络绎不绝。而今,王氏投崖之处已辟为风景点对游客开放,清风亭中却刻满了后人称颂王氏的联句:“宋室陆沉剡溪波痕悲血泪,清风亮节山雩月影慰忠魂。”可敬的是一个纤弱女子在兵荒马乱的南宋末世,有如此刚烈之举,恰如凄风冷雨的暗夜中折射出一道眩目的闪光,映照古今。清风桥下,千秋剡溪水潺潺奔流,带着烈女王氏的忠魂一去不返,唯有舜皇山上的清风却依然悠悠吹拂着清风亭,禁不住吟咏起镌刻在清风亭上的楹联:“喜邀赵州桥边客,来赏清风亭外景”。
  
  (5)逵溪石拱桥
  广利乡有个逵溪村,村南面三座石拱桥自东向西排列,横跨在逵溪江上。《嵊县志》载:招隐桥、洗屐桥在广利乡逵溪村西、东,皆石桥,为纪念戴逵隐居而建。所谓“两桥”即屐桥、招隐桥,建于清代,均为单孔石拱桥。洗屐桥券石侧面刻正楷“洗屐桥”三字,桥堍设踏跺。招隐桥拱高3米,拱券用卵石砌筑,桥堍设踏跺。砥流桥,建国后建,规模结构基本与洗屐桥相近。
  相传戴逵在逵溪滴水岩建有别业。戴逵(公元327—396),字安道,原籍今安徽宿县、濉溪一带,他虽然出身于名门世族,但视权贵、甘于淡泊,寄情于青山绿水之间。中年从安徽迁居剡县,直至终老。现滴水岩犹在,戴逵别业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史书记载,戴逵首创漆艺,曾用于雕塑佛像,在建康所作“五世佛象”,被称为瓦棺寺“三绝”之一。画多佳作,有《竹林七贤图》、《吴中溪山邑居图》等。现代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将戴逵和王羲之相提并论,说他们分别在“书法和雕塑上完成革旧布新的伟大事业。”
  戴逵在绘画曾名重一时,十余岁时,在建康瓦棺寺作画便初露锋芒,得到画坛前辈们的广泛称赞。长大之后,成为与同时代的顾恺之等齐名的大画家,《历代名画记》称他“画古人、山水极妙”,说兵团来崛起的“吴带,曹衣”等画风亦立足于戴逵创立的绘画风格。戴逵的人物画尤为精妙,他作的《竹林七贤图》,善于捕捉人物的情态,把每个人物的性格、气质恰恰相反如其分地表达出来,令大画家顾恺之也赞叹不已。在音乐上戴逵也有很深的造诣。他善于鼓琴,当时的太宰、武陵王司马闻戴逵善鼓琴,便派人召他前去演奏,他当着使者的面毁了心爱的琴弦,说“我戴安道不为王门怜人”,拒不为权贵鼓琴。后戴逵因爱慕剡中山水,便迁居剡县,现在广利乡逵溪村和招陷桥即由此得名。相传戴逵常常从逵溪村出游。回村时便在村外溪涧中洗去木屐上的黄泥,后世村民便把村外的另一座小石桥称为洗屐桥。
  短短的距离,为何要建三座石拱桥?原因有二:一是嵊州有名的古刹花田庙就在附近,为方便香客烧香和举办庙会时行相出游和民间大型娱乐活动有回旋的余地,故造三座石拱桥,并建有桥头庵,如今仅存一座破旧的桥头庵。二是为方便村民出坂,夏日里可抄近路到桥庵中避避雨、乘凉和小憩。至于这三座桥与戴逵有着密不可分的缘由,亦出于乡民对戴逵的尊敬。这三座桥取名为招隐、洗履、砥流,也许源出于当时的文人墨客的造作,带有文化意蕴。
  
8、台门(石窗)
  (1)苍岩石窗
  苍岩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澄潭江水潺潺地流过面前,因山上石色苍苍而曰苍岩,据地质勘探,这里的青石是由中生代侏罗纪的燕山期构造运动形成的,其沉凝灰结构密度高,耐酸碱且加工性能好,特别适宜于雕刻制作,苍岩青石开采大约始于两宋时,施家岙有一庙奉鲁班为石雕祖师,但苍岩石雕工艺始于何时已无从查考。
  根据苍岩遗留的石窗分析,苍岩石窗石雕艺术,明清时期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当时苍岩施家岙盛产青石,石质柔韧细腻,可精雕细凿。技艺高超的石匠充分发挥石雕技艺,在制作石狮、石桌的基础上,运用浅浮雕、浮雕、深雕、半圆雕、圆雕、透雕工艺,雕凿出精巧绝伦的石窗,用于民间庭院、寺庙建筑。
  苍岩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澄潭江水潺潺地流过面前,因山上石色苍苍而曰苍岩,据地质勘探,这里的青石是由中生代侏罗纪的燕山期构造运动形成的,其沉凝灰结构密度高,耐酸碱且加工性能好,特别适宜于雕制作,苍岩青石开采大约始于两宋时,施家岙有一庙奉鲁班为石雕祖师,但苍岩石雕工艺始于何时已无从查考。根据苍岩遗留的石窗分析,苍岩石窗石雕艺术,明清时期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当时苍岩施家岙盛产青石,石质柔韧细腻,可精雕细凿。技艺高超的石匠充分发挥石雕技艺,在制作石狮、石桌的基础上,运用浅浮雕、浮雕、深雕、半圆雕、透雕工艺,雕凿出精巧绝伦的石窗,用于民间庭院、寺庙建筑。
  苍岩石窗中的吉祥物谜比比皆是,最常见的有龙、凤凰、麒麟、狮、虎、莲花等等。龙是天下太平的征兆,是世上最大的吉祥物。凤凰,传说中的一种瑞鸟,其羽毛五彩缤纷,均成纹理,其首之纹为德,翼之纹为礼,背之纹为义,胸之纹为仁,腋之纹为信,所以凤凰的身体有五德之象征,表示华贵;麒麟,古代传说中的神奇动物,是人们心目中的祥瑞之物;狮乃百兽之王,它凶猛威武气势不凡,被民间称为守护神,以石狮辟邪,官司运亨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虎是阳兽代表,雄性虎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平安,这些图案用于石窗,具有装饰美观、透气、透光、防火、防盗之特点,融吉祥如意的民间风俗于一体,石窗图案有龙凤呈祥、年年有余、双龙戏珠、风采牡丹等等,在图案设计上,注重表意、象征、比喻等。民间较为常见的石窗图案还有狮子滚绣球、梅花鹿、宝瓶插花、鸳鸯戏水、八仙过海、西游记……
  
  (2)崇仁老台门
  有“小上海”之称的崇仁,老台门居多,历代家室兴盛,世廑耕桑,守以仁义,人不异居,家不分炊,循规蹈矩,尽绳家法,以励风俗。崇仁人在外为官、经商、功名成就的很多。自宋至清有敕命、敕书、诰命等三十余道。光“敦叙堂”一脉自宋至民国二十五年有仕官司132人,计宋代乡员2人,明清两代进士(含文武)4人,举人(含文武)37人,秀才476人。他们在朝为官,衣锦还乡,都在故乡崇仁造屋建宅,以荣宗耀祖,光彩门第。
  古时崇仁传统民居的格局是以台门为正统,故崇仁的老台门特别多。
  崇仁的老台门平面规整,纵向展开的院落式组合的住宅,由于居住者的身份不同,加上习惯于沿袭的使用,所以台门宅院的建筑规模、气势、风格各不相同,较有代表性的可分三类:官宦台门,建筑规模宏大,用料考究,工艺精湛、装饰富丽堂皇,外观庄重;商贾台门,一般兼作居住和经商使用,为敞开式厅堂布置,台门临街而建;平民台门:建筑形式简陋,朴素大方,讲究实用,独家独户。这三类台门布局大致相同。前有台门,依次是天井、堂屋、侧厢、座楼,组成一个独立的宅院。台门的面宽和进深则依据住户的身份高低,财力强弱,人口多少而定,宽有3开间、5开间、7开间不等,深有二进、三进之别,通常大的台门,以门面的“间”与深院的“进”数分为气派的樗。台门中古时大都聚族而居,如三兄四弟在主台门边再建造台门分住,用过巷楼贯穿一起,一族一姓大都以姓氏命名台门;亦有以仁进和官职为号:如“御史”、“登科”、“旗杆”……有的台门以环境特色为名,如“竹园台门”等等,有的以建筑特色为名,如“百鸟台门”、“百鹿台门”等等。宋元明清时,凡中举即可在门前树立旗杆,故崇仁可称旗杆台门的为数不少,但曰称旗杆台门的仅仅只有一座。而以青石为台门坊的台门居多。
  崇仁的老台门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及衫价值和观赏价值。台门中的天井,又称道地,是采阳纳凉、晒衣晾物的好地方,夏天,有了天井可以使空气流通,室内凉爽;冬天有了天井满院阳光,温暖舒畅。天井中还可以种花草,放置盆景、鱼缸增添生活乐趣,有的还在天井中挖井汲取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天井地面大都铺设卵石并饰有花纹,给人一种愉悦感。正屋中间是厅堂,厅堂是整座台门的中心,它是家庭、家庭商议大事、欢宴、喜庆、祭祖、敬神等重大活动的场所,大户人家的厅堂,陈设庄重气派,厅堂梁上雕有百鸟、百鹿、百蝠、双狮等瑞禽、瑞兽吉祥图案,旧时的官司宦人家、讲究排场的商贾中堂挂字画,两侧及柱子上悬挂楹联抱对,中堂放置画桌、八侧桌、太师椅和茶几,对双有序排列,把整个厅堂装饰得庄严而儒雅。如3间2廊屋的普通民宅台门,厅堂两边是厢房,两侧廊屋和楼上是生活用房,多着眼于实用性,少考虑观赏性。对于那些官宦台门,设计建造者多从美学、观赏角度考虚,在廊檐设置斗拱建筑,每根廊柱上饰有木雕雀替,廊檐厢房门窗装饰木雕花窗,台门内的窗棂亦多采用木雕门窗,户外的墙上多采用石窗。门窗的图案除常见的平棂、方格眼、井口纹、十字纹、如意纹外,尚有花卉,戏曲人物和瑞兽,图案线条流畅,雕刻精细形象逼真。如“百鹿台门”、“张伯岐故居”的木窗富有较强的艺术表现手法,既起到装饰又能保证采光和遮人的视线。现存的老台门中有正屋的廊檐、天井周围的回廊、厅堂的前廊和后廊、正屋与侧厢房的转角廊等等,这些廊檐多数是正屋出檐,人们行走廊下,到达各个厅室,能遮阳避雨,通风透气,官宦、商贾、富户人家的廊檐大都采用斗拱式船篷轩结构,廊柱上的木雕装饰雀替精湛细腻,如:“竹园台门”、“百鹿台门”、“百鸟台门”的木雕可称一绝。
  崇仁老台门的瓦饰和脊饰显得古朴典雅,大多用在屋脊、屋檐、马头山墙顶,封火墙、围墙等部位,起着美化建筑的轮廓纹的作用。其细部纹样也很丰富。房屋的檐部处理除利用斗拱,大部分出檐,出挑则是用挑枋,撑拱结构,并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根据撑拱的圆直趋势处理成船篷轩、卷草等自然纹样,并对挑檐进行艺术雕饰,从而达到观赏的效果。崇仁台门中,常见到木雕、砖雕、石雕、彩绘等传统装饰工艺在屋饰上的大量应用,如:屋脊、廊檐、梁、枋、柱、窗棂、栏杆、棚轩、雀替等处的三雕艺术工艺精湛、气热不凡,给人一种高远、深厚、古朴的美学趣味。这些三雕作品堪艺术宝库中的精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折射出明清两代崇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体现了古代嵊州民居古宅的建筑技术、美学和生态学的完美结合,凝结着当时社会的伦理宗法关系。这些或许就是崇仁老台门真正的价值所在。
  
  (3)竹园台门
  竹园台站数崇仁古村落中享有名气的老台门之一,位于七八村东王路10号。这座台门系清晚期建筑风格,台门建造年代虽然不远,但它数崇仁古建筑中木雕工艺最清湛的台门之首,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竹园台门名称之由来,旧时这座台门的周围是座大竹园,翠竹掩映庭院,鸟语声声,环境幽雅舒适,故民间称之为“竹园台门”。现在的翠竹已荡然无存,东侧成了一片废墟,南西北3方被民宅围得水泄不通,朝南面通畅的台门口变成了弯弯的小巷。竹园台门虽在,但失去了原有幽雅的环境。
  竹园台门,坐北朝南,系5正间两梯棚四侧屋二层的精良木结构建筑,正厅面阔21米,深10米,廊檐宽3米,用青石板铺设,显得十分宽畅。廊檐为船篷轩斗拱建筑,正厅稍间,尽间前设置侧屋,中间为天井,朝南面的台门间和朝东面的侧屋已倒塌,现已被现代化的混凝土结构两层建筑所替代,显得格格不入。东西廊檐尽头各开一门,现有台门的主要通道从东首偏门进出。因这座台门已另易主人,故建筑精良的台门已面目无非。唯有正屋廊檐下四根合抱的柱子上4只镂空木雕雀替为这座台门炫耀着句声。这4只木雕雀替工艺十分精湛,雕花匠拿出了看家的本领,以巧妙的构图,精细的雕工,把天上人间融为一体,运用镂空雕的艺术手法,将人物、飞禽走兽、亭台楼阁、林木、拱桥融为贯通构成一幅人文景观的风情画,颇具高处不胜寒的境界。廊檐东西两侧的雀替,将梅花吉神呼之欲来,那一朵朵怒放的梅花犹如天上的繁星,吉祥的仙鹤在花丛中振翅飞翔。整只雀替的雕刻层次分明,粗中见细,细中入神,那一只只仙鹤有的亭亭玉立,有的振翅欲飞,神态各异,可谓匠心独具。设置在正屋两侧和东面廊屋上的木雕誉替,虽然不能与正屋木柱上的四只雀替相媲美,那一只只瑞兽梅花鹿也显得另有一番韵味,造型仍不失是庭院建筑中的木雕精品。
  
  (4)御史台门
  古时崇仁是个广出人才的地方,在朝为官的人多,官宦人家住过的老台门就多。官宦台门一般规模宏大显赫,三雕装饰品工艺精湛、典雅。建在崇仁三市头路37号的御史门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显赫威风。它与崇仁众多的民宅老台门一样,其建筑风格却显得十分寻常。
  据民间口碑:御史台门门口曾立有旗杆石,正屋分前中后三进,现仅存台门间和中进正屋。台门的两扇黑漆剥落的薄板木门犹如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面带倦容。一条木门槛横在门口,经千人踏万人踩磨成了凹字形,毫无官宦台门的气派,而觉得这位裘御史平易近人和老百姓往来密切。迈进台门里,只见三间正屋的木廊柱,因日晒雨淋、年久失修已被方形的黄砖柱所替代。在整座台门里寻觅着“三雕”,但找不到雕工细腻的雕花梁枋、雀替、石窗,寻找再三,也没有找到墙上描绘过的壁画残迹,为此让人觉得十分惊讶:堂堂的御史台门竟然和普通的建筑一样毫无特色可言。听一位老人描述,这座台门唯一显赫的是台门前面置有旗杆石和旗杆,但这遗迹已消失在街建中,已难以寻觅。令人可喜的是这位裘御史的事迹尚在民间流传着。
  御史台门,顾名思义在这座台门中出过一位御史,曰称御史台门。听这里的村民说,明嘉靖年间,裘仁濂曾任广西监察御史。西台御史裘仁濂为官清正,为人以“仁廉”为立身之本,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相传,开封府有户几代豪门、又几代是单丁的纨绔子弟,他无恶不作,强抢民女逼死人命。由于他伏势欺人,地方官司府奈何他不得,一直逍遥法外,百姓怨声载道。正逢裘御史到处办理积案,当地百姓怨声载道。正逢裘御史到处办理积案,当地百姓悉知裘御史是位硬头官,就将诉状告到裘御史院中,裘仁濂爱憎分明,秉公执法,为民伸张正义,严惩了这位纨绔子弟,老百姓为之大快人心。后裘仁濂赴河南办理积案中,因积劳成疾与世长辞,遗体运回崇仁安葬。
  
  (5)旗杆台门
  台门前立有旗杆是古代官宦人家显赫的一种标志。据说旗杆离台门距离越远官职越大,举人只能在台门口两侧墙脚跟立旗杆。崇仁的旗杆台门,旗杆就立在墙脚跟。
  清道光年间,裘赢成中举后回乡荣宗耀祖建起此宅。台门间挂有“文魁”金字匾额,门口立起旗杆,好不威风。旗杆台门为两进五开间两梯棚,第一进为台门间,进深为4.6米,设有台门三重。两侧各设两偏间。第二进为正屋,厅堂宽5米、深8米,整座庭院为两层走马楼,系清晚期建筑风格。廊檐较宽畅,用青石板铺成一个“回”字形,廊柱上的木雕雀替为波浪形造型,一只小鸟在波涛中冲浪,寓意气势不凡,但雕刻工艺显得粗犷。台门口用青石砌成门坊,石门坊高2.6米,宽2.2米,上方镌刻着宝瓶插花图案和两件八仙法器,门坊正中镌有蝙蝠和双狮构成的灯柱,大喜日子红灯高悬台门口。台门口的墙上,建筑的设计者别出心裁地绘有彩色壁画,这几幅壁画在“文革”时期被石灰水刷去,但至今仍依稀可辨,西首墙上绘有“姜子牙封神”,东首墙上绘有“郭子仪拜寿”。昂首观看着一幅幅壁画,顿觉一股浓浓的官司宦人家之炫耀。
  庭院中的天井显得十分宽敞,宽8米,深4.6米,给整座庭院提供了良好的采光条件。天井原是卵石铺设的地面,现已改成水泥地面,十分整洁。天井中摆放着两条陈列盆景花卉用的长方形的石桌,两只呈金黄色的陶器荷花缸外观饰有化鹤、荷花等图案,特别引人注目。荷花缸里敞开的荷叶犹如一把把绿色的小伞,遮住了阳光,金于在水中游得真欢。
  旗杆台门东侧设有石砌偏门,一条深深的弄堂十分荫凉,夏日里在弄堂内乘凉真凉快。嵊州民间曾有那么两名歌谣:“有钱人家弄堂风,穷苦人家裤裆风。”
  
  (6)百鹿台门
  家中养鸟司空见惯,家中有梅花鹿百只,可称得起一户瑞祥的人家。鹿在民间被称为瑞兽,千年的鹿为玄鹿,故鹿为长寿之仙兽,并向人间降福、降寿永保安康。崇仁上街头一座老台门里,就有一百只梅花鹿。这座老台门在崇仁镇上街头63号,古色古香的台门斗朝东临街而建,台门右侧5间店面屋仅仅只有2间开门营业,显然是老街老了,台门也老了。迈上这座老台门口的台阶,昂首凝视着这座古朴、典雅的老台门,这座台门果然不凡,古老的船篷轩斗拱建筑支撑着青砖黑瓦的台门斗,台门口的横梁、斗拱、雀替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鹊鸟、花卉、松鼠等图案,两扇黑漆台门虽然失去了昔日的风韵,但仍显示着古朴的厚重感。门上两只锈迹斑斑的铁门环仿佛向世人诉说着逝去的沧桑岁月。
  
  (7)百鸟台门
  百鸟台门在崇仁算不上建筑精良的庭院,但小有名气。凡说起,世居在崇仁镇上的人可谓是耳熟能详,此台门的声雀随着“百鸟”而鹊起,可与众多的老台门相媲美。
  百鸟台门在后墙巷10号。历经风雨沧桑的台门间朝南开着,两扇破旧的薄木板门与百鸟台门的声雀显得很不协调,那条被人踩踏的木门槛磨损成了凹字形,台门间高2.5米,宽1.5米,深3.3米,中间是通道,台门间两侧是两间是极其普通的用房。台门口两边的千孔百疮矮墙,显得十分苍老。尽管如此,那堵矮墙下总坐满了人群,他们中间有男的女的老的小的,常在这里谈天说地扯山海经。为啥此地常有人聚集呢?也许是朝南向阳,也许是与台门口的方塘有关。方塘顾名思义呈方形,长宽各8.5米,俗称方塘,原方塘边东西北三方设有青石护栏,现北面两只护栏的石柱尚在。台门口有池塘亦是百鸟台门的一大特色。
  方塘塘坎用青石砌成,东、北、西三方砌有供村民洗涤用的石阶,塘中现种有几蓬茭白,常有人在这口塘中洗涤。据居住在周围的村民回忆,前些年方塘水质清澈明洁,人们在此淘米洗饭篮,塘中的游鱼就会游拢来争食吃,煞是有趣。
  百鸟台门原有房屋三进,中间一进因年久失修倒塌多年,唯有南北两百的青石板檐阶石仍旧铺在原地。第三进分三间,分设一中堂两厢房,中堂宽4.6米,深6.85米,中堂上的桁枋呈方木结构,第一根方形的桁枋上雕有巧夺天工、栩栩如生、神态各异的百鸟图,一只只鹊鸟或展翅高翔,或振羽欲飞,或呈栖息状,可谓千姿百态。廊檐上的雕花斗拱和两只雕有梅花与喜鹊的雀替,亦成了格鹊争奇斗妍的世界。梅桩上梅花盛开,十分艳丽,喜鹊穿梭在梅花丛中,一对狮子护围在雀替上,形成了一幅别具一格的雀梅图。这里的喜鹊何止一对,足足有一百只。这样精美的构图、巧夺天工的木雕工艺,在崇仁古建筑群中也屈指可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