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浔区(浙江·湖州5)

 陈世万相 2015-12-30
南浔区(浙江·湖州5)
据网络整理


  
  南浔是江南水乡六大古镇之一,浙江省15个历史文化名镇之首。位于浙江湖州市,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北面是太湖,东与江苏省交界,距苏州市仅51公里。
  南浔建镇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文化悠久,人才辈出,风景优美。明朝万历至清代中叶为南浔古镇经济最繁荣鼎盛时期,从宋至清共出41名进士。据《江南园林志》云:“以一镇之地,且拥有五园,且皆为巨构,实江南所仅见”。在中国近代史上,南浔是罕见的一个巨富之镇,被称为“四象八牛七十二条金黄狗”的百余家丝商巨富所产“辑里湖丝” 驰名中外,成为“耕桑之富,甲于浙右”。
  南浔名胜古迹众多,与自然风光和谐融化,既充满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灵气,又洋溢着江南水乡古镇诗画一般的神韵。著名的名胜古迹有嘉业藏书楼、刘镛的庄园小莲庄、张静江故居、张石铭旧居、百间楼和宋代古石桥等。
  嘉业藏书楼是江南四大藏书楼之一,是清代的秀才刘承干在1920年到1924年修建的。藏书最多时曾达到60万卷。现在是浙江省图书馆古籍书库。小莲庄为南浔景致之最,原系清光禄大夫刘镛的家庙和花园。园内湖光潋滟、曲径通幽;苍松翠柏间,楼台、亭榭、假山时隐时现,一派清幽景象,是江南园林中的佳作。颖园号称江南第一巨宅的张石铭旧居、张静江故居也极具特色。南浔江旁民居建筑群百间楼、三古石桥更是古风俨然,尽现江南水乡气息。
  
历史沿革
  据南浔区境内发现的洪城、花城、上石等古文化遗址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氏族部落就在此繁衍生息。历史上,南浔隶属关系变化很大。相传夏禹治水,划天下为九州,南浔辖域隶属扬州。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吴、越、楚。公元前333年,楚以此为春申君黄歇之封邑,始建菰城县,南浔辖域隶属菰城县。秦灭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置会稽郡,下设乌程、由拳等县,今区境属乌程县。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分乌程县东乡置东迁县,县治在今旧馆。南朝宋元徽四年(公元476年),东迁县改名东安县,次年仍复名东迁县。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东迁县并入乌程县。宋太平兴国7年,分乌程县东南15乡置归安县。民国元年(1912年),乌程、归安合并为吴兴县,今南浔辖域隶属吴兴县。
  1949年5月2日,南浔解放,今南浔辖区隶属吴兴县。1981年1月,撤消吴兴县,改称湖州市。1983年7月,撤消嘉兴地区,湖州市改为省辖市,建立城、郊两区,南浔隶属湖州市郊区。1988年11月,撤消湖州市城、郊区建制,实行市管县又直接领导原城、郊区所属乡镇、街道的体制,南浔辖区各镇直属湖州市。1993年9月,湖州市区下设城区、南浔区、菱湖区3个区工委。今辖区内南浔镇、练市镇、双林镇、善琏镇、旧馆镇属南浔区;菱湖镇、和孚镇、千金镇、石淙镇属菱湖区。2003年1月,根据国务院(国函[2003]2号)和省政府(浙政发[2003]2号)文件精神,湖州市撤消城区、南浔区、菱湖区三个区委、区管委会,设立吴兴区、南浔区两个市辖区。南浔区区委、区政府驻南浔镇,辖南浔、双林、练市、善琏、旧馆、菱湖、和孚、千金、石淙9个镇和南浔经济开发区。
  
  南浔是省级旅游区,历史久远,自然风光秀丽,名胜古迹较多,丰富的物产与发达的交通引入入胜,具有明显地方特色。南浔镇有全国文保单位小莲庄、嘉业堂藏书楼以及张石铭旧宅、张静江故居、丝业会馆、刘氏梯号(红房子)、求恕里等古建筑群。南浔古镇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预备清单,并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2003年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贡献奖”,并相继获得了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文明镇等荣誉称号。菱湖的“桑基鱼荡”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誉为中国唯一保存完整的传统养鱼生态农业模式,2003年被评为全国旅游资源最高等级——五级标准。南浔区还是全国古桥保存最集中最完整的地区之一。所辖南浔、双林、菱湖、善琏等都是著名的江南古镇,形成了全国少有的古镇群落。
  
一、南浔古镇(另列专题)
  南浔古镇地处杭嘉湖平原北部,太湖之南,东与江苏苏州(吴江)接壤,西距湖州市区32公里,是湖州市接轨上海浦东的东大门。南浔历来是江南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1991年被列为浙江省15个历史文化名城之首。
  南浔镇历史悠久,南宋以来已是“水陆冲要之地”,“耕桑之富,甲于浙右”,因滨浔溪河而名浔溪,后又因浔溪之南商贾云集,屋宇林立,而名南林。至淳祐十二年(1252)建镇,南林、浔溪两名各取首字,改称南浔。由于蚕丝业的兴起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万历至清中叶南浔经济空前繁荣鼎盛,清末民初已成为全国蚕丝贸易中心,民间有“湖州一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之说,南浔由此一跃成为江浙雄镇,富豪达数百家,民间俗称“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是中国近代最大的丝商群体。如今水乡古镇的景色风韵依旧,镇北运河东西横延,镇中市河南北穿镇而过,河街相交桥梁通便,黛瓦粉墙绿柳拂水,组成了一幅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图。南浔古镇以其格局独特、风貌完好、文化深厚、民风淳朴而成为江南水乡众多城镇的典范和代表。南浔镇政府从1982年开始着手对古镇进行保护性开发,使大批的古民宅、民居、园林等古建筑得以保存。2003年,古镇南浔与乌镇、西塘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已被列入预备清单。南浔镇荣获全国文明镇、历史文化名镇、中国魅力名镇、优秀全民健身活动点等四个国家级先进和浙江省首批体育强镇、科普示范镇等七个省级先进荣誉称号。目前,全镇拥有省级文明单位6个、文明村2个、文明社区1个;市级文明单位16个、文明村8个、文明社区3个、文明家庭6户;区级文明单位37个、文明村8个、文明家庭15户;镇级文明家庭18083户。
  南浔的古镇旅游区大致可分为三大区块:第一块以南市河及其两岸的南东街、南西街为主的南浔旅游景点富集区,张石铭故居(国家文保单位)、刘氏梯号(市文保单位)、南浔丝业会馆(市文保单位)、求恕里、南浔史馆(南浔商会旧址·市文保单位)、江南丝竹馆、广惠桥(市文保单位)等景点分布其中。在这里庭院深深的名人旧宅、古色古香的传统街巷和风景如画的市河无一不让你感受到当年南浔古镇的繁华和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情。第二块是由小莲庄(国家文保单位)、嘉业堂(国家文保单位)、文园、江南水乡一条街等景点组成的中心景区。南浔素以园林和藏书楼闻名天下,小莲庄和嘉业堂就是其典型代表,小莲庄位于鹧鸪溪畔,碧水环绕,园内绿木深深,不染一点俗尘,粉墙黛瓦,莲池曲桥,奇峰怪石,让人品位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之意境,内有御赐牌坊、匾额、碑廊、家庙、净香诗窟、叔蘋奖学金成就展览馆等景点;嘉业堂与小莲庄仅一河之隔,为清末著名藏书家刘承干所建,其园林造法和小莲庄异曲同工,而园内的藏书楼则闻名天下,内藏有书籍60万卷,共16万余册,其中有不少海内珍本、孤本;文园、江南水乡一条街和久安老年社会福利中心是久安公司新近开发的景点,文园与小莲庄和嘉业堂毗邻,内有文昌阁、徐迟纪念馆、吴寿谷艺术馆和南浔名人长廊等景点。第三块是以东大街以东的张静江故居和百间楼为主的东北区块,此外还包括尚待开发的庞宅、金绍城故居及东圆、宜圆遗址等。东大街原是南浔古镇的第一商业街,街南即为市河,街两侧有五福楼、大庆楼、天云楼、长兴馆、大陆旅馆、“野荸荠”茶食南货店等一大批百年老店。而“民国奇人”张静江的故居(市文保单位)就坐落在街北,更令人流连的要数明代礼部尚书董份为其女眷家仆而建的百间楼(市文保单位)。百间楼沿河而建,即充分利用空间,又富于想象,显得很有层次,她与不远处的洪济(市文保单位)、通津(市文保单位)二桥组成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风景。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南浔人质朴善良,具有豁然聪慧、维和积福的性格特点,又具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人才辈出,素有“文化之邦”和“诗书之乡”之称。明代时就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之谚。宋、明、清三朝,南浔籍进士41人,宋、元、明、清时期,浔籍京官56人;明、清两代全国各地州县官56人。在南浔古镇上出现了很多历史人物:民国奇人张静江;“西泠印社”发起人之一张石铭;近代著名藏书家、嘉业堂藏书楼的主人刘承干;以经营生丝发家的南浔“四象”,刘镛、张颂贤、庞云曾,顾福昌;我国著名诗人、散文家徐迟……至今都留下了他们的踪迹。
  本着“保护古镇老区,建设开发新区”的宗旨南浔在镇西南开辟了新的城区,主要有城西的经济开发区、科技工业园区和城南的浔南村两部分组成。南浔科技工业园区以浙江省南浔经济开发区为依托,以其独特的地域区位、优质的配套服务、完善的基础设施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投资者。目前园区内有南方通信集团、生力集团、江南生物、华纺股份、梅月集团等一批相当规模与实力的企业。浙江南浔建材市场为省内最大、品种最齐全的建材市场,被誉为中国最大的胶合板集散中心和全国最大的实木地板产销中心,内有建材、兔毛、针织品、毛纺等9个年成交额超亿元的专业市场,整个市场年成交额超80亿元。浔南村内有湖州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浔南高效农业观光园区,园区内实施种子种苗工程,现已具备开发引进、培育示范、推广普及优质种子种苗功能,其中葡萄种苗栽培已成规模,生产葡萄达16万公斤,生产优质种苗80万支……这一切无不体现着南浔人面向未来、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南浔正在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南浔人特有的聪明才智,将自己装扮成一颗镶嵌在杭嘉湖平原上的璀灿明珠。
  
二、双林古镇
  双林古镇座落在杭嘉湖水乡平原金三角中心,浙江省改革试点小城镇双林镇的北区,东北距南浔镇约24公里,西北距湖州市约32公里。
  双林镇历史悠久,是江南水乡著名古镇之一。据附近洪城和花城古文化遗址发掘考证,早在三、四千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汉唐时已成村落,名东林;南宋时,北方商贾随宋室南迁集居于此,故又称商林。明永乐三年(1405)与其西二里的西林村合并,更名为双林镇,一直沿用至今。现属湖州市南浔区。
  根植于水环境中的双林古镇是一种介于乡村和城市之间 的人类聚集地和经济网络空间。虽然在历次城市建设中已对古镇区进行了较多的改造,但旧镇址未变,区内还仍然保留着江南水乡城镇特有的水网体系 、街巷格局和传统建筑风貌。穿镇而过的东、西市河,沿河而建的米行埭、港北埭、西荡埭、坝桥埭和木匠埭,河街旁的油车弄、财源弄、九思弄以及永平里、天成里、陆府前等古巷民居构成了古镇区空间的基本框架 ,依然较完整的体现出江南水乡古镇“天人合一”的环境特色,散发着原汁原味的生活气息和各种历史文化信息。
  在双林古镇区中,以“三桥”为代表的桥文化景观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品位。据《东西林汇考》记载,历史上曾有桥125座,其中始建于宋代4座,元代1座,明代13座,清代35座。虽经沧桑变迁,大部分已废圯湮没,但至今仍不失为“江南古桥留存集中区”(《中华文物古迹旅游·古代桥梁》之语),仅镇区尚有21座之多。其中镇北的万元、化成、万魁三桥始建于明代以前,均为市级文保单位。桥长50米左右,且空间水平相距不到360米,为江南仅有。双林三桥在省内乃至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见载于茅以升《中国古代桥技术》和徐望法《浙江古代道路交通史》等权威专著,并配以图文说明。三桥造型壮观挺拔,并列鼎峙,气势雄伟,近视依依相望,远眺层层相叠,有姐妹之称,又有凤凰尾之说。三桥结构巧妙,工艺精湛。桥上构件实用而美观,具有较高艺术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此外,镇区尚存的望月(市级文保单位)、虹桥(市级文保单位)、金锁、耕坞、永丰、镇安、积善等桥也各有特色。它们和河道及两岸传统民居配合,波水桥影,虚实相映,瑰丽多姿,构成了独特的水乡古镇景观视廊。而有关桥名、桥记、桥联、桥诗、桥俗及口承传说,组成了桥的可视性与非可视性文化景观。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历史的见证,古桥已成为双林镇的地域标志和文明进步的象征。
  双林物华天宝,丰产富饶。双林绫绢被誉为“东方丝织工艺”的奇葩,其生产历史悠久,渊源流长。正是绫绢业的发展,使双林很早就成为江南水乡著名的商埠巨镇。古镇区尚存的北栅码头和区内老绢巷、旧绢巷、新绢巷和墨浪河、织漩漾等因绢而称谓的街区、地块,以及现今仍然还在生产经营的民间作坊、工厂,都显现了双林丝文化的底蕴和脉络。
  双林钟灵毓秀,名人荟萃。在古镇区内至今还保留有清代道光六年(1826)平定新疆张格尔叛乱、时任兵部职方司郎中姚学塽;清代官授户部郎中、精通天文数学的江苏巡抚徐有壬;有新中国第一任林业部长、中科院学部委员林学家梁希;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当代左笔书法家费新我等名人故居,以及刘伯温、徐文长等历史人物在双林留下的史迹和口承传说,也都丰富了古镇区的旅游资源。
  
双林古桥
  据《东西林汇考》载,双林镇历史上曾有桥125座,其中建于宋代4座、建于元代1座、建于明代13座、修建于清代35座。较负盛名的,现在保存完好的有化成、万魁、万元、积善、歌朗、望月、虹桥等。双林镇河多桥多,素有“开窗见河,出门过桥”之说。五座石砌拱桥,自然地构成了凤凰展翅的形态。以镇南的阳道桥为凤首,东西相对的虹桥与大通桥为凤翼,北端双林塘上的万元、万魁、化成三座三孔石拱桥为凤尾,故有“凤凰地”的美称。三桥结构玲珑,工艺精湛,桥身通体用花岗岩石砌成,跨径大,净空高,桥墩狭,薄轻巧,一孔受载,三孔分负。万元桥两侧的石栏板栏头上,还有20只石狮子,刻工精细,神态各异,维妙维肖。据《双林镇志》载,三桥初皆为木梁,后改石桥,有悠久的历史。中间的化成桥,始建于宋代,明嘉靖中(1543)始环以石,按始建年代计,于今有450多年。三桥造型壮观、挺拔,并列鼎峙,气势雄伟,近视遥遥相对,依依相望,远眺波光粼粼,桥中见桥,风貌独特,为江南水乡所稀有。
  
三、古镇练市
  古镇练市,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聚居于此,从事农桑活动。相传因乡人购琏成市,故名琏市。后又因河水西来如匹练,故称“练溪”。至清同治年间,因“练”“琏”同音,才始称练市。
  练市文化古迹众多。有“巡幕潭遗址──九天阁”、“不涸泉遗址──凤凰桥”、“巡幕镇遗址──营房阁”、时称“壮丽甲一镇”的“沈氏西楼遗址──文兴桥”。有选编《唐宋八大家文钞》扬名海内外的明代进士茅坤刻刊著书的遗址──“书街”。有相传朱元璋避难时所经之处的“慈姑桥”、荃步“报恩禅寺”等依稀可见。
  
普贤寺
  练市普贤寺在练市镇东栅练溪河南畔。普贤寺旧名期堂庵,始建于唐咸通年间。据《练溪文献》中有关普贤寺内朱国桢(南浔人,明万历十八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大学士、首辅)碑记中所载:“唐咸通中僧法振夜梦金星神垂像,至以为普贤豪相,遂创建”。 后时兴时废,曾“败壁颓垣,雨淋古佛,凄风冷月,草蔓遗龛。”但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重修的次数很多:宋靖康复兴,明洪武年间重修,天顺十年奉旨敕建,成化年间建造大雄宝殿。清乾隆五十八年又重修。寺兴时“院前清流环带,绿树荫翳,曲径盘旋,时闻旃檀绕院,虽刹居近市而风尘喧哗之习杳如不闻”。并称练市普贤寺可与五台、峨眉妣美,参禅求教者从各地纷至沓来,亦普亦贤,即心即佛,抵院进香如同到五台、峨眉一样灵验。普贤寺遭最后的破坏是在抗战时期,许多殿宇经阁被日伪军拆去筑了碉堡,3棵千年古银杏被砍,许多历代文物古迹被抢被毁,僧道返俗。最后剩下的10余间房屋在解放后拆改为公共设施。
  千余年来,时兴时衰的普贤寺规模到底有多大,无人知晓,但历史文献中可以看到:朱国桢曾为其撰碑辞,米芾(字元章,自号海岳,又号米南宫,襄阳漫士等;曾为徽宗时书学博士,人称“米癫”“米痴”;其《研山铭帖》近年我国化资两千多万元从国外购进作国宝收藏。)为其书丹,嵇世臣在该寺建川南读书阁,茅坤常入寺内游览,嵇世臣、施峻等多名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为之题诗,皇帝下旨敕建,足见普贤寺鼎盛时的规模是非同一般的了。
  
四、菱湖镇
  菱湖镇菱湖水乡(田园风光旅游)古村群(简称水乡古村群,下同)。菱湖地处典型的北副热带季风湿润区,因“其地宜菱,以旁菱湖而名”,素有江南“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美誉。区内桑园连绵万顷,鱼塘星罗密布。淡水鱼养殖和载桑养蚕历史悠久。
  早在四千七百年前,菱湖先民就织出丝带和绸绢织品。秦汉时,桑树“有地即载,无一旷地”。唐朝时,菱湖丝织品已被列为贡品。宋朝时“茧泊山立,缫车之声,连甍相闻”。明清时期,菱湖蚕丝产量、质量均为湖州府第一,为“甲天下”的湖丝之冠。战国时菱湖就有人工养鱼,汉唐时期开始掘池饲养,在塘与桥之间形成集市,“尤多水产,商贾云集,号为水市”。至明万历年间,池鱼已经极为普遍。这一带,“水市朝开,渔歌夜发”,“鱼多论斗卖,菱好及时栽”,到处呈现水产养殖的兴旺景象,绵延一千七百多年从无衰退。目前,菱湖的蚕丝产量仍占湖州全市的24%,各类淡水鱼年产量达四万余吨。菱湖成为全国三大丝业名镇之一和三大淡水鱼商品生产基地之一,被称为“中国五千年鱼桑之都”。
  菱湖镇域6万亩桑地和11万亩鱼塘,相连相倚,蔚为壮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地区养鱼培训中心及国际地球物理基金会赞赏的我国唯一保留完整的传统生态农业模式——桑基鱼塘的集中地,而水乡古村群地处这片水乡湿地的核心区。这里襟山带水,“龙溪苕溪左右夹持,菁山云巢一抹山岭遥相对望”。河湖港汊汇错,塘兜墩荡散落,地貌极为丰富。区内翠桑绿柳遍地,乔灌草本茂盛,芦荻萍莲众生,自然景观颇为优美。
  古村群依河而存,因水成街,因水成市。小桥、流水、埠头、驳坎、廊棚、座栏……环境幽雅古朴,处处体现江南水乡野趣淳朴的田园风光和天人合一的原真意境,这对繁华迤俪的江南名都(如苏州、杭州)和名镇(如周庄、南浔)而言,是极好的补充。古村群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极为深厚。射中村相传为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的原始神话发源地,至今尚存有箭墩、箭潭、羿庙遗址等的神话胜景;朱家坝有丰富的水产资源、清顺治帝圆寂的民间传说及历史悠久的龙山古寺;卢家庄村为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确定的我国传统生态农业模式桑基鱼塘的生产实习基地,农林渔土综合利用,具有很高的科学 实用价值;竹墩村和前邱村家族文化底蕴深厚,尤其是竹墩村的沈氏,海内外向有“沈氏出吴兴竹墩”之说,历代人才辈出,《中国名人大辞典》沈姓423人中竹墩沈氏约占1/5,《辞源》收录的39名沈氏名士中竹墩竟占一半,村中现存有始建于咸通十五年(874)的禅智古寺即为沈氏家庙;除朱家坝外,竹墩也是名门望族朱氏——朱熹后人在湖州地区的发祥地,南宋朱熹曾祖朱弁受赐封地吴兴,择寓竹墩即建长春书院,教习族中子弟,后朱熹也曾专程到书院讲学,并题写匾额,为当时学界盛事。竹墩沈朱两氏影响深远,目前在韩国和台湾省的沈氏族人各有12万多名,他们将吴兴竹墩沈满升和明末清初的沈光文视为始祖,而现在韩国15万朱氏族人均为竹墩朱熹曾孙朱潜的后裔,曾回故土寻根。
  古桥文化——各式桥梁的优美建筑造型及内涵,充分突现了水乡古村群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脉络,也是该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区内近百座古桥,其中有始建于唐代3座,宋代4座,元代4 座,明30座,清50余座。形态各异,美轮美奂,桥饰精美,古朴典雅,较著名的有前邱清溪桥又名种德桥,系明天顺元年(1457)始建的三孔石拱桥,因桥上古藤密绕,俗称藤桥。又射中宝蓄桥,另名怀吴桥,系三孔石阶平梁桥,始建于宋宝和四年(1122),历经几代重建重修,但部分构件仍为宋元原物。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故居地下昂有众安、望晖、听月等石桥,相传桥名均为赵氏亲题。古村群以水为国,河浜陌巷,舟桥连辍,尤其在清代中期更为繁荣,素有“九墩十三浜,七十二座半桥”之说,故有“百桥之乡”之称。
 
种德桥

  种德桥建于明朝,俗名藤桥,古藤缠绕,生机勃勃,誉为“江南第一桥”,在古桥畔立桥碑亭和小型休憩场所,并展示清朝末年“双溪倡和”盛景(“双溪倡和”指前溪吴氏和竹溪沈氏27位诗人聚会吟诗,在湖州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的文化盛事)。
  



彩灯
  彩灯作为我国民间工艺的一支奇葩,始于汉,盛于唐,以其美不胜收的迷人风采闻名于世。
  明清到民国时期,菱湖的彩灯尤为精良,在江浙沪一带负有盛名。庞太元《菱湖镇志》云:“菱湖纸灯精巧”。又,清同冶《湖州府志》云:“明精石即云母石,菱湖人善制为灯,工巧独著。”清光绪《菱湖镇志》记载:“近年(指光绪年间)灯会四方来观者,戊子(1888)上海戏园聘请本镇扎工统将精巧彩载住,供当道钜公称赏。”十里洋场的旧上海,有哈同花园(又名美丽园),原为英籍犹太富翁哈同之私家园村。据上海《申报》记载,1909年至1917年间,该园内曾分别举办过吴兴水灾义赈会和汴晋鲁湘水灾义赈会,每次义赈会均邀请一批菱湖民间彩灯高手临场献艺,影响巨大。
  著名盆景艺术家周瘦鹃曾在一篇文章中对菱湖的彩灯大加赞赏:“往年我在上海居住时就听得菱湖彩灯的大名,也曾见过各式各样的菱湖灯,确有鬼斧神工之妙。记得当年有一个叫桑栋臣的,专给新旧剧场扎彩灯,听说他就是菱湖人,技术确是很不差。”
  解放初,菱湖仍有节庆日商店门前高挂各式彩灯,小学生举行提灯游行庆祝时彩灯也是琳琅满目,在镇内河桥廊下之间与清清河水相映成趣,蔚为美景。上世纪50-60年代,菱湖的彩灯已大不如前;80年代以后,环卫所的马灯、搬运站的龙灯和各式彩灯在重大节庆日,使水乡古镇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世纪之交,50周年国庆之夜,菱湖灯谜一条街的各式彩灯,重新焕发辉煌。特别是2001年秋,菱湖民间艺人为中国·湖笔文化节所制做的各种动植物及工艺彩灯,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为湖州的节日之夜,更增添了喜庆,菱湖彩灯迈上了新的台阶。

马灯舞  
  马灯舞是菱湖传统的民间舞蹈。最早流行于北方,宋代时就已在民间开展;随南宋在江南的建立,才流传到江浙一带。宋时称“跑竹马”,其特点是舞者腰上系着竹札的马形道具,分马头与马尾两截,舞者象是骑在马上,表演马儿徐行、奔驰、跳跃等动作,或聚或散,变换各种队形。
  明清时期,擅长制作彩灯的菱湖民间艺人,使马头、马臀、马尾更神似,并在马头与马臀内部竹架上插上蜡烛,晚上表演时,点燃蜡烛,舞者一手执马鞭、一手握马辔,踏着各种队形,载歌载舞,活泼刚健,气势不凡。民国时期,马灯舞渐衰。上世纪50年代后,菱湖环卫所职工恢复了马灯舞的表演,成了节庆日的亮点。但由于马形道具内的蜡烛点燃后,在表演过程中的跑动,往往很不安全,因此,90年代后,改用干电池灯泡,晚上表演的效果更好了。
  新世纪初,菱湖马灯舞作为菱湖传统民间艺术,在湖州市区各种大型喜庆节日活动中频频亮相。表演形式也更臻美,队形从传统的“龙摆尾”、“二龙吐须”、“长十字”、“短十字”、“跑圆场”等单纯的跑动,吸收了戏曲表演程式中的骑马射杀的马步马形动作,新的队形“万马奔腾”、“跃马扬鞭”、“冲锋陷阵”、“慢8字”、“快8字”等,更显优美婀娜、刚健质朴。表演者一般为16人,分2队,全为女子;现在增加了2名舞旗指挥者,使马灯舞的队形变化更优美,声势更雄壮威武。

竹墩三沈:沈尹默、沈兼士、沈迈士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字中,号秋明,吴兴(今湖州)菱湖镇竹墩村人,是现代著名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新文化运动时期白话诗倡导者。他五岁入馆,八岁开笔练字,十五岁就能为人写扇面。曾就读于嘉兴师范。1905年,随其族史沈士远、弟沈兼士同赴日本留学。1912年受北京大学之聘任教。在北大任职期间的一天,有一位朋友同他开玩笑道:“你这人性格内向是个出名的老实头,常常默不作声,既然如此,何必多带一口?”意思是说,沈君默的名字中已有“默”字,而“君”字下面又有一“口”,未名多余了。谁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沈君默对此甚表赞同,从此改名为沈尹默。然而,沈尹默并不是事事都“默”不作声的。1917年1月,蔡元培正式出任北大校长不久,就亲自到译学馆拜访了比他小十五岁的沈尹默,这使沈尹默很受感动。两人赤诚相见,促膝长谈,围绕着如何改革北大各抒己见。沈尹默对蔡元培说:“现在对北大应速改革,但有一点要注意,凡改革第一件事,要拿得稳,不然的话,一个反复,就会比原来更坏。”接着,他又建议蔡元培向政府提出三点要求:“第一,北大经费要有保障;第二,要在北大章程上规定教师组织评议会。所谓评议会,就是教授治校,即使校长突然辞去,学校也不会因此致乱;第三,规定每隔一定年限,派教员学生了国留学。”这些建议深得蔡元培的赞同,便完全采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沈尹默是新文化运动中积极倡导白话诗并产生重大影响的诗人之一。其中《月夜》被称为“具备新诗美德的”第一首散文诗。沈尹默和胡适、刘半农是最早在《新青年》上尝试新诗创作的,被誉为新文化运动新诗创作“三巨头”。
  沈尹默不仅是位教育家、白话诗的倡导者,而且还是位书法家。他的字刚劲有力,神气淋漓;用笔清润秀圆,结体潇洒稳健,劲力深厚,炉火纯青,至今仍被国内外推崇备至。但更令人钦佩的是,这位大书法家是在视力近乎“盲人”的情况下刻苦练字的。沈尹默自幼患有沙眼,长久不愈的眼病使他的双眼高度近视。即使面对面,他也认不出人。唯有右眼下方尚有视力。而沈尹默精湛的书法艺术,就是在这种几乎什么也看不见的情况下,靠着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苦练出来的。从30年代起,沈尹默致力于对书法艺术的研究,崇尚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工篆、隶、楷、行、草、正等各种书法,尤以行为著名。作品主要收在《沈尹默书法集》。沈尹默在传授书法艺术中主张:为我弟子,不要学我。认为中华翰墨宝库名碑佳帖不计其数,博名家之长熔于一炉,才是书法正道。1949年,上海解放。沈尹默出任多职。古稀之后,他填词说:“生意无涯,老树逢春也著花。”他从头读马列主义著作,并且用工整小楷书写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和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书文两绝。“文化大革命”期间遭批斗,患病失治,于1971年6月1日逝世。1978年12月,骨灰盒安放于上海龙华革命公墓,骨灰则遵从本人遗愿撒入大海。
 
  沈兼士(1885—1947),吴兴(今湖州市)菱湖镇竹墩人,当代著名学者。为沈尹默之弟。光绪三十一年(1905)与哥尹默同赴日本留学,参加同盟会,并在东京随章太炎学习音韵学。民国2年(1912)到北京,任清华大学辅仁大学教授,在北京大学国史编撰处国文系任职。沈兼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当时作为“新文化运动大本营”的北京大学,称其与兄沈士远(总务长)、沈尹默以及另外两名姓马的教授为“三沈二马”。在1917看到地1919年间,其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新诗十几首,是我国新诗早期积极倡导者之一。他的新诗手稿6首,后来辑入刘半农的《初期白话诗稿》影印出版,流传至今。民国36年(1947)8月2日,沈兼士因患脑溢血病故,其著作有《古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其推阐》、《段砚斋杂文》等。还编有《广韵声学》,是我国迄今为止为汉字形声学研究最为完整的一部。
  
  沈迈士(1891—1986)名祖德,号宽斋,以字行,吴兴(今湖州市)菱湖镇竹墩村人,当代著名书画家。
  沈迈士早年随母亲学画,后进上海震旦大学攻文学,获学士学位,1905年赴日本留学。学成归国后任多职。但因对当时政府腐败不满,都愤而辞去。至解放前以卖画为生,曾与沈尹默合作书画展览三次,在书画界卓有声誉。沈迈士对党对人民赤胆忠心,对书画艺术的追求也是孜孜不倦。沈迈士绘画师承家学。他的画风格苍润,笔致雄秀,以山水花卉享名。沈迈士平生喜游名山大川,主张融合诸家法度,结合体验生活,提高作品意境。他的作品融诗、书、画于一体,为艺苑所推崇。编印有《沈迈士画集》、《海曙楼画集》;著有《画家丛书》中的《王诜》。还长于书法,善作诗词。沈迈士对家乡湖州,一往情深。他曾绘了一幅《苕溪渔隐图》并题上张志的《渔歌子》,在山青水远的画面里,寄托了他的绵绵乡思。1982年5月23日,与诸乐三、谭建丞、潘韵、俞子才、凌虚等合作书画,并担任了湖州书画院名誉院长。1985年,湖州市委统战部等7个单位筹划造刻历史名人吟咏湖州风物的诗篇,勒石建廊于城南碧浪湖畔,定名为“碧浪碑廊”。沈迈士为此题书“碧浪碑廊”四个大字。并作《碧浪碑廊歌》以抒发他对家乡的无比热爱。1986年4月2日,湖州举行碧浪碑廊落成典礼,沈迈士从上海兴致勃勃地赶来。不幸落成典礼剪彩后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于4月2日23时10分逝世,时年96岁。4月16日,由家属将骨灰葬岘山之麓,魂归桑梓。生前,沈迈士先生还为家乡菱湖的“菱湖中学”、“菱湖公园”、以及下昂“松雪影剧院”、“下昂中学”、“下昂乡中心小学”、“下昂敬老院”挥毫题名。
  
五、和孚古镇
  和孚古镇位于湖州市南郊,由荻港、袁家汇两座紧邻的古镇和天然湖泊和孚漾构成,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和孚镇历史悠久,人文景观独特。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著名的钱山漾遗址近在咫尺(就在和孚镇境内)。境内文物古迹众多,且类型多样。荻港和袁家汇两座古镇小桥流水,回廊曲巷,基本保持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格局与形态,可与周庄、乌镇、南浔等江南水乡古镇相媲美。与其它江南水乡古镇不同的是,和孚古镇不仅有水,而且有山。依山傍水,湖山相映,为江南水乡平原地区古镇所罕见。
  荻港古镇东靠杭湖锡运河,现存的外巷走廊沿运河而建,全长380余米,沿河条石驳岸、梯形河埠十分完整。岸边廊屋蜿蜒,店铺相间,河中船舶穿梭,浪涛拍岸,景观颇为奇特。镇内古民居数量众多,规模较大。言传镇内建有三十六座堂,惜大多残损,但三瑞堂、墨耕堂等结构基本完整。这些堂屋从名称和结构都体现着“耕读传家”的儒家风范。袁家汇古镇南频和孚漾,虽改建较多,但风貌犹存。镇内河港基本保持原貌,河上古桥众多,两岸还还保存着不少古民居建筑。其中钟氏旧宅规模宏大,为多进多落的组群建筑,建筑风格中西合璧,颇具文物价值和观赏价值。
  和孚镇的宗教遗迹为数不少。著名的南苕胜景是一处道家的胜地,位于荻港古镇的东南隅。它建于元代,后毁于兵火,清乾隆年间重建。现楼宇建筑尽矢,但放生池、四面厅台基、吕纯阳画像碑、古树木犹存,尤其是八边形的放生池及纵架南北的五孔石梁桥保存完好,此种“鱼沼飞梁”的结构形式为道教建筑所特有,在江南已十分罕见。位于荻港的演教禅寺和位于长超山脚的广济寺等佛教建筑,规模宏大,历史悠久。它们大都创建于唐代,后虽经多次废毁,但近年都得到恢复重建。
  和孚镇文化底蕴深厚,历代名人辈出。著名的地质学家章鸿钊、外交家章祖申、银行家朱五楼、著名诗人朱渭深、音乐家陈啸空、邱望湘、北洋政府的章宗元、章宗祥等均为和孚人。值得一提的是瑞典斯格瓦德贝纳多特亲王的继子罗伯特?章,也是荻港章氏的后裔,且已来寻根认祖。不仅人文景观丰富,而且自然景观独特。景色优美的和孚漾(又名湖跌漾)位于袁家汇和荻港两座古镇之间,面积约2600余亩,是浙江著名的五大天然湖之一,人称“小西湖”。漾中碧波荡漾,芦苇摇曳,四周均有繁茂的桑园,间有鱼荡、岛洲。游人四季可垂钓,秋冬还可看到渔民用网拉荡(捕鱼)时丰收的喜悦情景。和孚漾与横山漾东西相连成为姐妹漾,根据风景规划,这里将开发成为江南水乡民俗游览区和水上运动度假村。龙头山南靠和孚漾,北临湖盐公路,西与和孚古镇相连,东面为长超山。山脉虽海拔不高,但位置独特,植被丰富,环境优美。依据风景区规划,这里将开发成为与和孚漾联成一体的滨漾游览和休憩区。
  和孚古镇在不到1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聚集了37个旅游资源单体,涵盖了5个主类,即B.水域风光类、C.生物景观、F.建筑与设施类、G.旅游商品类和H.人文活动类;13个基本类型(略)。其中人文资源十分突出,共有33个,占全单体数的89.2%。基本类型中单体数量最多的是桥,共有19个,占全单体数的51.4%。从等级分析,其中三级1个,二级4个,一级29个,等外3个,分别占全单体数的2.7、10.8、78.4和8.1%。既有江南水乡古镇的小桥流水、河街曲巷、白墙黛瓦的特色,又拥有和孚漾、龙头山湖山相映的优美自然景观。这是江南水乡平原地区难得的旅游资源,因此和孚古镇具有较大的旅游开发前景。且周边的吴兴区、太湖风景区、南浔古镇等旅游资源丰富,可以形成优势互补,并能在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上有广泛的整合空间。
  
和孚荻港
  荻港,距湖城仅十余公里,东傍龙溪,西靠湖菱公路,面积1.3平方公里,人口5000余。现为湖州市和孚镇所辖的一个集镇。
  荻港因河港如织、水中芦苇丛生而得名。历史上亦称荻溪、荻冈、荻堽。青堂瓦舍,临河而建;门前屋后,绿桑成荫,鱼塘连片。“丛丛菱叶随波起,朵朵菱花背日开”便是它秀美景色的写照。小桥、流水及逶迤的街面廊屋,则构成了水乡古镇独特之景观。到过这里的人都说荻港可以与周庄、乌镇等名镇相媲美,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荻港原有上下两堡。宋代时市集于上堡,后因倭寇之乱而迁至下堡。至明代嘉靖年间,自然镇已初具规模。此后,这个江南小镇便迅速崛起,以至名满天下。在其鼎盛时期的二百年间竟出了50多位进士及一百多位太学生、贡生、举人。后来的荻港也因此拥有了特别厚重的人文氛围,其人文传统可追溯到元代。那时,有个叫庞隆的苏州人辞官来这里隐居,在村中修筑溪隐堂供奉纯阳祖师,皈依道教,同时与湖州等地的文人切磋文学,开启荻港人文风气。当然,荻港蓬勃兴盛并历久不衰靠的不是某个个人,可以说:荻港的历史是先民们顽强创业、艰苦守业的历史。荻港的先民是值得后辈永世景仰、感念的。其中章、吴、朱三家,更是居功至伟。他们不仅创造过骄人的经济、文化业绩,今天的历史文化遗存绝大部分也是他们留下的。如别致幽雅的南苕胜境、规模宏大的演教寺,还有23座桥、36座堂等。
  所谓的“36座堂”,实为分属章、吴、朱三姓的名人名宅。其中,章氏名宅十九座,有三瑞堂、鸿仪堂、寿凝堂、成绪堂、墨耕堂、清芬堂、风藻堂等。吴氏名宅十二座,有永伦堂、礼耕堂、仁德堂、灯礼堂、华德堂、思敬堂等。朱氏名宅五座,分别为鸿远堂、鸿志堂、四本堂、根本堂和春晖堂。这些老宅,是当年辉煌历史的见证,有着相当丰厚和博大的历史文化内涵。
  从绍兴迁徙而来的章氏,到清代已成为荻港第一名门望族。乾隆43年,章 翰等人在云怡堂(由里人朱南屏在溪隐堂旧址上修建)的基础上,兴建了一座亭池掩映、廊楹四环、百花争艳、奇石竞秀的秀美园林——南苕胜境。嘉庆十年,御赐“玉清赞化”的匾额。当年,章氏家族还在园林里设立了私塾——积川书塾,以培养家族子弟。“积川”二字取自《荀子》的“土积成山,水积来成川”。乾隆戊申夏,吏部右侍郎朱珪督学浙江游历至此,不禁感叹:“于斯治心讲学,可以挹山川之秀而左右逢源矣!”南苕胜境的大部分建筑,直到二十世纪后期才被陆续拆除,如今仅存八角池、四面厅台基等遗迹。
  现在普遍认为章氏家族是自十二世祖“实庵公”进入仕途而成为官宦人家。“实庵公”出任过山西代丹直隶知州。他与林则徐同朝为官,曾得林则徐书赠的条幅和对联。“实庵公”确是章氏家族史上的重要人物,但他并不是最早为官的章氏子弟。早在雍正、乾隆年间,章有大就以科举考试第二名的成绩成为进士,在福建、广东等地做官,以为官清廉而受到族人的尊敬。后来,咸丰年间的贡生章绶衔,又以精通诗词韵律、擅长笔墨丹青而成为族中的骄子。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先生的两位老师邱望湘和陈啸空也都是荻港人,他们和钱君匋创作了大量的儿童乐曲和儿童歌剧。其中邱望湘也是荻港章氏家族的骄子,他是因为小时候过继给邱家而改姓的。
  最令荻港人骄傲的是章氏家族的第14代后裔章鸿钊(1877—1951)。生于荻港三瑞堂的章鸿钊,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章鸿钊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地质系,学成回国后一直从事地质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于1922年发起成立中国地质学会,并任会长。他的《石雅》、《地质学与相对说》等地质学著作,奠定了中国地质学的基础。章鸿钊一生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在他的言传身教之下,许多学生都成为我国地质界的重要人物,李四光便是其中最为知名的一位。
  章氏家族不仅出文人,也出武将。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国民党陆军中将章鸿春(成绪堂第十四世),曾经当过骑兵旅长、军校校长和南京要塞司令。解放后,章鸿春加入民革,在浙江省文史馆从事文史研究工作。
  在经济领域,民族资本家章荣初是章氏家族的杰出代表。章荣初17岁开始到上海学做生意,经过30多年的艰苦奋斗,先后在上海、杭州、湖州、菱湖等地创办了近40家企业,拥有资产1千多万元,成为解放初期浙江省留在国内资产最多的民族资本家。章荣初致富不忘家乡,1946年在他的出生地菱湖镇成立了“菱湖建设协会”,先后投资400多万元建设新菱湖,还一手创办了今天菱湖中学和菱湖第一小学,开办了几所农村分校,并资助350名学生进大学或出国深造。
  1998年4月,瑞典王子罗伯特·章携家人到荻港寻根访祖。荻港人热情地接待了王子一家,并应他的要求,将他和他儿子载入了章氏家谱。王子的到来曾轰动乡间,《湖州日报》等媒体均有详尽报道。罗伯特·章是章氏鸿仪堂后裔,外交官章祖申是他的祖父。章祖申,鸿仪堂第十五世后裔,进士出身,曾任中国驻瑞典和挪威的公使。罗伯特·章是因为母亲改嫁瑞典亲王斯格瓦德·贝纳多特而成为瑞典王子的。
  与章祖申同为光绪间进士的还有章宗元、章宗祥兄弟。章宗元1878年生,1900年留学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1907年归国,获法制科进士,历任清外交部主事、翰林院编修、北洋政府财政次长等职。章宗祥,则是章氏家族最大的逆子。章宗祥是北洋政府的外交官,1919年代表北洋政府在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21条》上签了字。其卖国行为不仅令国人愤慨,爆发了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四运动”,也令章氏家族蒙受了奇耻大辱,1919年5月,章氏家族开除了他的宗籍,把他驱逐出族,还查封了他的家产。
  此外,我国著名的辛亥革命史学家华中师范大学前校长章开沅教授也是荻港章氏家族的后代,系清芬堂第十七世后裔。
  和章氏家族不同,荻港吴氏家族的成就主要在经济上,至今在荻港还流传着“章百万,吴无数”的说法,由此可见当年吴氏家族的富裕。镇上留下来的石板路,直铺的是由章氏家族修筑的,而横铺的则是当年吴氏家族修筑的。但是,由于吴氏家族在文化上很少建树,所以那些腰缠万贯的富豪,已经被人们忘却了。倒是一生贫寒的吴澡雪,至今还时时被人提起。
  吴澡雪(1880—1951),名铨,字韵林,又字澡雪,晚号了庵,别署四大赘人。清末贡生,书画家。一生以课徒鬻画为生,为人狷介不阿。抗日战争时,东南沦陷,吴澡雪客居沪上,其卖画诗中有“敢向东南留柱石,运将秃笔补金瓯”句。1940年,返回荻港故居乐饥草堂。日军盘踞于湖州城,吴澡雪不愿目睹日寇暴行,立誓“不光复河山不入城”。别署荻港恨人,以显其志。时人尊之为荻溪高士。抗战胜利后,被乡里荐举为吴兴县第一届参议员。吴澡雪弟子遍及全国各地,知名的湖州人就有谭建丞、吴迪安等。
  朱氏一族于明末清初之际,定居于荻港。经过三百多年的营治,产生了不少官员、大企业家和学者。荻港朱氏是否为朱熹后裔,还有待进一步考证。《荻溪紫阳家乘》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些许线索。朱氏家族在现代史上也有两位令荻港人骄傲的人物。一位是能文能武的朱渭深,一位是人称“赤脚财神”的朱五楼。
  朱渭深(1910—1987),现代诗人。他不仅创办过流星文学社和旸谷文学社,还创办了《湖州报》,出版过《霞飞诗选》、《好歌集》和散文集《秋花集》。抗战时期,朱渭深投身朱希部队,参加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他还擅长书法,30年代所写市招、校牌甚多。1979年为湖州中学题写“勤学楼”三个一公尺见方的大字,镌碑迄今犹存。
  出身贫寒的朱五楼,是赤着双脚走进上海钱庄当学徒的,他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刻苦勤奋很快在上海的钱庄业崭露头角,1917年上海钱业公会成立后,他当选为首任会长。朱五楼还是国民党元老陈果夫的岳父。朱五楼故居鸿志堂,九十年代虽遭火灾受到一些损毁,但前门和东厢房尚存,福建省电视台曾在92年来荻港拍摄过。

  
南苕胜景
  南苕胜景位于荻港东南,建于始称乾嘉盛世的年代。当时是一座建筑群,其中以云怡堂、积川书塾最为有名。
  云怡堂建于乾隆34年,即公元1769年,由荻港人朱南屏建于元代庞石舟溪隐堂故址。分前后两进,前为文昌阁,后为纯阳楼,供吕纯阳祖师。云怡堂是道教设坛的所在地。堂内曾保存全部“道藏经”,分十座樟木书橱存放,并有石碑记载昔年其得书经过,后为市博物馆收藏。
  其后,由章氏第九世章遹翰等人发起捐地助资进行拓建,花费四千多银元建造“南苕胜境”。改纯阳楼为吕祖殿,新建积川书塾、读书处、涵养居,并筑放生池,上架石梁桥,大门悬“南苕胜境”额。改建后的吕祖殿颇具规模,为楼井式结构,楼中不铺板,围以木栏,可扶栏绕行,崇拜吕祖,上楼则可临窗远眺,隐约苕云,俯视则苍松、老梅、尽收眼底,美不胜收。清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4月,当地的湖州知府善庆,以荻港吕祖庙“祷雨祈睛,历著灵验”为由,请浙江巡抚上书奏请嘉庆帝钦赐加封,时年8月12日,得嘉庆帝为吕祖庙御书“玉清赞化”匾额和钦赐“警化孚佑帝君吕纯阳祖师祠”额,为当时当地一大盛事。
  
积川书塾
  积川书塾原为荻港章氏私家书塾,荻港章姓是村里的名门望族,章氏第六世霞桴公嘉猷弟兄三人,有鉴于科举考试为读书人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事关个人荣华富贵和家庭荣宗耀祖,因而重视教育、培植子弟,代代相传。族中的章咸文曾亲自执教,将其子乃焯送入仕途,死后因儿子的关系诰封为朝议大夫。书塾迁入祖师堂后,取名为积川书塾,“积川”二字取自古人荀子所言“土积成山,水积成川”,意为希望培养出许许多多熟谙诗书的读书人。乾隆戌年申夏,吏部右侍郎朱珪督学浙江游历至此,不禁感叹:“于斯治心讲学,可以挹山川之秀左右逢源矣!”游后撰《积川书塾记》。
  积川书塾执教的老师,以章姓为主,多为博学多才,德高望重之士。因而当时有不少学生慕名负笈而来。在清两百年间,积川书塾出了五十多位进士,一百多名大学生、贡生、举人,在历史上名噪一时。
  今仅存八角形放生池、五孔石梁桥、四面厅台基、吕纯阳像石碑及古朴树两棵。其中,四面厅台基中有八卦图。汉白玉吕纯阳石碑高1.3米,宽055米,额篆书“警化孚佑帝君之山真像”,碑身雕吕纯阳像。
  
演教禅寺
  建于唐后周显德二年(公元995年),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初名兴福院,北宋建隆元年重建,于治平二年改名演教禅寺,经明清多次扩建占地已达二十余亩。大门朝南,前立治安禁示碑。步入大门,青石镌成的石弥陀。迎面而坐,笑颜常开,栩栩如生,石尊弥陀佛为湖属一带罕见。寺内古柏成荫,清净异常,铜钟传音,声波四溢,数里之外,还清晰可闻。寺内大雄宝殿顶悬钢镜,上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系明丞相严嵩所题,其内设的诸多神像无论形态太小,均可与杭州灵隐寺媲美,两侧有铜钟楼,东皇殿等建筑,西傍有堂庙,称总官堂。总官堂前有宁代石狮一对,古树两棵,内设佛像,社对台等。演教禅寺是自宋朝以来,湖州城南的佛教中心。现于1998年,经湖州市宗教事受理局批准重新开放。


  
三瑞堂:章鸿钊故居
  三瑞堂系章氏第八支建于清乾隆年间,位于集镇西南,座北朝南,北临市河,屋宇达64间,总占地3000多平方米,为荻港36堂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已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所谓36堂,是指分属章氏、吴氏、朱氏三大姓的家族大宅。
  章鸿钊,著名地质学家,中国地质学创始人,湖州各孚镇荻港人。字演群,号演存、爱存,笔名半票。幼年就读于积川书塾,21岁东渡日本,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地质系,并获理学学士学位。宣统辛亥年(1911年)中进士。曾任民国家商部技正、农商部地质研究所所长、地质调查所股长兼矿政司科长、北京大学教授、新中国地质工作指导委员会顾问、中国科学院地质专门委员等职。1951年9月6日病逝于南京。一生著有《石雅》、《地质学与相对说》、《中国研究地质学之历史》、《中国地质小史》、《岩石学名辞》、《三灵解》、《师弟修业记》等。章鸿钊与翁文灏、丁文江、李四光并称为中国地质科学四大奠基人。
  三瑞堂原建筑由三轴线和附房备弄组成。其主轴线建筑为四进深,厅楼间由义门贯通,门楼均毁。前为厅堂,统面阔12.3米,统进深13.31米,构架用材硕大,梁枋施简练弧线装饰。明间为抬梁式,次间为穿斗式,山墙作观音兜。二进统面阔11.3米,统进深9.2米,重檐造,山墙作观音兜。明间作抬梁式,次间作穿斗式。中间天井原栽有玉兰树、桂花树各一棵,象征玉堂富贵。现仅存玉兰树,距今约230余年,苍劲挺立,为一胜境。三、四两进楼屋,面宽各三间并带西厢,均作穿斗造。两侧次轴红各为二进深。其西建筑存平屋二进,面阔各三间。经再三建筑,前存平屋三间,后存重檐楼屋三楹。砖雕门楼,额书“缉熙纯石段”。其东耳房仅存平房三间。故居尚存槅扇和槛窗,制作简练,裙板与木头多作素面,槅心镶有玻璃。
  
鸿志堂:朱五楼故居
  位于荻港镇中里巷埭,系朱五楼建于清朝年间,荻港三十六堂之一。
  朱方淦,字五楼,湖州和孚镇荻港人,1861年5月生,原上海金融协会会长,陈果夫岳父。朱五楼幼年贫困,早年赤着双脚到上海钱庄做生意,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很快在大上海的钱庄业崭露头角。1917年,上海钱业会商处改组,朱五楼当选为首届会长,一直担任这个职务到去世为止。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上海开始罢工、罢市、罢课支持北京。朱五楼以上海钱业会会长的身份签发了钱业罢市诀,有力地支持了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后,朱五楼还提出了利用复市之际,停止使用外国银元的动议。朱五楼在支援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和发动上海罢市以支持北京五四运动以及抵制外国银元流通等活动,具有一定贡献。
  故居大门朝南,上漆红色对联诗句两行:“远水振家声,文山传书胃”。门前有大石元宝一只,显示当时朱家的财势。故居前半部分为雕花门楼三间,由南至北共三进深,二天井。古色花窗,青石板天井。其东厢房西朝向,拱式门樘,上有砖雕文字:“鹿洞家声”。后半部分共三进深,二天井。古色雕花栏杆,前后6间厢楼房,青石板天井。其南天井有古石花坛一座,四周设石鼓凳四只。
  
钟飞滨旧宅
  钟飞滨旧宅座落于和孚镇中心,建筑年代为清末。旧宅南为民居(部分建为厂房),东为利济桥、青云桥,西北为五旺桥,北临袁家港,旧宅占地约3800平方米。按建筑年代可分为主要轴线建筑和东建筑两部分。主轴线楼屋三进,前有影壁,门楼式顶,砖细作,施装饰性斗拱,第一进面阔三间,重檐硬山顶,统面阔11.3米,进深5.4米。第二进面阔三间,重檐硬山项,左轩右厢,统面阔11.3米,进深9.75米。第三进面阔三间,左右厢,硬山顶,统面阔11.3米,进深8.45米。其东院落附备弄,后与河埠相通(袁家港),前有园圃,后有露台,间置楼屋二进,统面阔7.8米,进深10.6米。综贯钟氏旧宅,后半部分用材细小,布局零乱,应为钟氏先父修建,前半部分布局得体,用材较大,中式构架与西式装饰合壁,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是民族资本家创业轨迹的缩影。
  
外巷埭走廊



  建于清末,沿河靠港而建,东靠杭湖锡旅游航道,南北走向,为全长500余米的一带建筑群,廊下走路。
  民国时期,廊屋外皆为商店阁楼,当时小镇公路不通,水路交通相当兴旺,南通杭州,东往上海,北至湖州、无锡、苏州。兴盛时,各类店行皆聚于此,有中药店,如百乐堂(朱正阳),泰源堂(陈荣生),茶店,采云楼,聚话园,南货店,菱行、鱼行、丝行、米行等。尤其是众多鱼行聚集,时为浙江水产品交易中心。后随公路交通的发展,外巷棣阁楼逐渐坍塌,商业衰退。今尚存旧房、廊屋,具有一定的旅游开发价值。








  
古桥之都
  和孚交流四水,河港如织,古桥众多,仅获港一古镇就有桥23座。其中最为有名的桥梁有:兴隆桥、秀水桥、隆兴桥、庙前桥。


  兴隆桥建于清乾隆年间,位于袁介汇金旺里自然村,现保存完好。单孔石梁桥,东西朝向,全长9米,高3。47米,宽2.40米,孔跨4米,拱矢高3米。金钢墙用花岗岩条石错缝平砌。长系石镌有楹联,已模糊。桥栏用用望柱石结构,置望柱8根,望柱均作素面。栏板尽头均置抱鼓石。与其它众多石拱桥相比,兴隆桥显得尤为小巧,颇具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格。
  
  秀水桥,建于清康熙年间,现保存完好。横跨集镇市河,南与章鸿钊故居相邻。单孔石拱桥,全长11.8米,宽3米,顶宽2.2米,高3.25米,拱矢高2.70米,宽5米。桥额镌刻“秀水桥”名,无落款。长系石镌有楹联,已模糊。拱肩部间壁石,其头部镌成状,纹饰细腻,形象生动。桥栏采用望柱石板构,线条简练。石栏有望柱八根,其顶四根柱头雕坐狮,相面而对,其余作圆型镌覆莲纹。
  

  隆兴桥重建于清康熙年间,现保存完好。位于荻港西家汇,横跨龙溪港支流,东连荻港集镇里巷埭。三孔石梁桥,东西朝向,全长16米,起步宽2.86米,高3.70米,中孔跨度6米,边孔跨度各3米。桥墩由底部渐向上收,呈梯形。两侧桥堍为金钢墙,一方内嵌隆兴桥碑记,记述了建桥成因,大部分字迹模糊。
  
  庙前桥又名八字桥,始建于明朝末年,重建于清同治年间,位处荻港水路要埠,紧傍右运河龙溪港。三孔石梁桥,南北朝向,其形状酷似八字,又称八字桥。两侧桥栏雕有石雕图案。桥墩上方刻有龙之图案,为九龙其中一支。桥两端连接古老石板路,颇有江南水乡风味。相传,凡在外经商、读书或做官的荻港人回归故乡时必须要走一走八字桥,以示财运、官运四通八达。
  
  
六、善琏镇
  善琏镇位于浙北杭嘉湖平原中心,东与练市镇、双林镇毗邻,南与德清新市镇接壤,西与菱湖石淙、千金镇相连,北与莫蓉乡交界。素有“湖笔之邦”、“蚕花圣地”之美誉。
  善琏为镇历史悠久,据清《湖州府志》记载:善琏镇在府城东南七十里,一名善练(善琏)以市有四桥,“曰福善、庆善、宜善、宝善联络市廛、形如束练,故名善练。”又据嘉、湖方志记载,在清初时期,善琏的住户已达千户至数千户之多,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十分繁荣。由此可见,已属江南水乡重镇之一。
  善琏是中华文房四宝之首湖笔的发源地,素有“湖笔之都”的美称。在古镇善琏几乎家家有笔工,户户出湖笔,工艺精湛,名噪天下。每支湖笔的成品都要经过笔料、蒲墩、水盆、结头、装套、牛角镶嵌、择笔、刻字等十二道工序。每道工序又有若干道小工序,整个制作工艺流程竟达一百二十余道之多,故有“毛颖之技甲天下”之说。善琏产的湖笔有羊毫、狼毫、紫毫、兼毫、鸡毫五大类,分别用羊毛、黄鼠狼尾毛、野兔毛、混合毛(羊毛与兔毛或与黄鼠狼尾毛)及鸡绒毛制成,每类笔兼备尖(笔锋尖利)、齐(修削整齐)、圆(丰硕圆润)、健(劲健有力)之独特风格。现善琏镇有两家规模较大的湖笔生产企业(善琏湖笔厂和含山湖笔厂)和准备开发的集湖笔产、购、旅游为一体的湖笔一条街。
  清代光绪年间,笔工们为了缅怀湖笔之祖——蒙恬的恩泽,在镇西建了蒙公祠,后几经修建,现建筑正殿为歇山顶,飞檐翘角,殿四周有廊,均设石质栏杆,气势相当宏伟。大殿前两侧各有长廊10间,陈列和展销各种湖笔。旧时,每年农历三月十六日和九月十六,四方笔工云集蒙公祠隆重祭祀笔祖,始称“蒙恬会”,并由此逐渐演变为湖笔文化节(定期为九月十六,后经充实提高,于2001年在湖州举办了第一届以传承文明、创新发展为主题,传统文化与时代特色相结合的“中国湖州·国际湖笔文化节”,规模宏大,影响深远。文化节以“笔”为媒,以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湖笔文化”为品牌,集中展示湖笔文化的渊源。突出文化节的时代性、开放性和群众性。
  
含山风景旅游区
  位于善琏镇南,京杭运河(含山塘)傍山而过。含山又名涵山、寒山,为水乡平畴之中卓绝高丘。原山上有唐代始建的净慈院,院内有专祀蚕神马关娘的蚕花殿。山顶有含山塔,始建于北宋元祐(1086~1093),因含山东三庄也是湖笔发源地的一部分,而塔高耸挺拔,又称笔塔。1993~1998年先后在风景区内重建了蚕花殿、净慈寺,新建蚕丝博物馆、圣地阁、含山传奇游乐宫、水上看台等,又修复旧景仙人潭,并改善了基础设施,每年游客达近20万人次。
  含山蚕桑文化渊源流长,千百年沿袭下来的“轧蚕花”活动,久盛不衰。传说蚕花娘娘在清明节扮作村姑踏遍含山,在山上留下了“蚕气”,人们到山上踏青便能将蚕花喜气带回去。“轧蚕花”分为头清明、二清明和三清明三个过程,每当清明节这天,含山方圆百里的百姓都要背着蚕种包,头插蚕花,蚁拥含山,向蚕花娘娘祈祷蚕花丰收。是日,山上山下,人声鼎沸,人流如潮,蚕花满山,山旁运河内龙舟、拳船、踏板船竞相献艺,场面热闹非凡,煞是好看。
  从1993年起原含山镇人民政府将含山清明“轧蚕花”正式定为“蚕花节”。并在原来自发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融入了推广科学养蚕、商贸活动、蚕花姑娘评选、背蚕娘、摇蚕龙、裹粽子比赛、文艺演出等具有传统文化底蕴而又有现代气息的活动内容。自1996年第一届蚕花节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了6届,蚕桑民俗文化活动得到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扬,其吸引力扩大到整个杭嘉湖地区,1998年含山“蚕花节”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华夏城乡游”重大节庆活动之一。依托“湖州含山蚕花节”和“笔祖庙会”二大传统旅游品牌项目,提高旅游知名度。挖掘旅游资源,建设旅游景点。“湖笔一条街”、湖笔文化园主体工程“蒙溪公园”基本建成,与湖笔有渊源关系的“永欣寺”开始重建。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近40万人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