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叨趣话|芈字的秘密

 青梅煮茶 2015-12-30


羊年岁末,古装大剧《芈月传》隆重开播,这使“芈”这个汉字和姓氏历经千年风雨,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芈”字音“米”,它有何秘密呢?
第一个秘密,芈字跟羊有关。仔细看字形,就会发现芈和羊十分相像,事实也的确如此。《康熙字典》就把它归入了羊字部。还有个例证,芈原来发音、意思都是“咩”,古书上说芈为羊鸣,牟为牛鸣。芈作为姓氏,才变音为米,大概是古人觉得姓“咩”不够理直气壮,索性就变了音。
第二个秘密,芈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有多古老呢?《史记》有这样一段记载:“高阳生……陆终生子六人,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最后的这个季连应该就是芈姓的始祖。还有,高阳指的就是五帝中的颛顼,而颛顼是黄帝的孙子。
第三个秘密,芈是楚国的国姓。楚国是先秦一个十分重要的国家,曾经出现了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这样的牛人,到战国时更是七雄之一,版图最大。可熟悉历史的朋友大都知道,楚之国姓乃熊,刚刚提到的楚庄王就叫熊旅,怎么芈又是其国姓呢?准确地说,芈才是楚的国姓,熊则是楚王的氏。先秦姓、氏是分开的,姓大于氏,一般不会改变,而氏可能随着封邑、官职的更改而更改。楚之先祖叫芈鬻熊,是周文王的老师,其子孙以其名为氏。后来周成王封鬻熊的曾孙熊绎为楚君。
第四个秘密,芈姓是当之无愧的大姓。如果算现代芈姓人数,大陆排名在两千位外,台湾排名1384位,这只能算小姓,大姓之说从何而来呢?原来,芈姓演化出很多姓氏,最著名的是伍、屈、项、麻、上官等荆楚十八姓,从这十八姓又繁衍出143个单姓、112个复姓,其中不乏王、白、刘、柳、叶、楚、熊等大姓。

人生还是有些拒绝的好
张火丁,程派名家,唱到哪火到哪,在京剧界独领风骚。她有许多拒绝,领导提出推荐她候选全国政协委员,她拒绝了;学校请她当招生评委,她也拒绝了;让她当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她又拒绝了。问她喜欢穿什么衣服,她说,“不要太张扬,走在大街上没人会回头看的衣服。”人格独特,魅力独特。
拒绝是专一,是真正意义上的抱负,是更深层次上的进取。“程门冷艳”醉心京剧,“此情无计可消除”,只识板眼,不谙世故,“功夫在戏中”,别无他求,所以,人淡如菊,艺如行云流水,成为一枝独秀奇葩。
季羡林曾拒“三顶桂冠”,还来自由身;孙犁曾拒出国和“罢序”,赢得恬淡高雅。杨绛所著《走到人生边上》有一段叙述: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某高官曾许钱钟书一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职位。钟书一口拒绝不要。有人问他为什么,钱钟书解释:“那是胡萝卜。”他不受“胡萝卜”的引诱,也不受“大棒”的驱使。
“质本洁来还洁去”,“重利不足以变其心”。生活中,利益多多,关系多多,诱惑多多,许多“胡萝卜”招人艳羡,熟人朋友的不吃,“君子之交淡若水”,自有一种神交之韵;下属的不吃,工作情谊清如水,自有一种志同道合;上司的也不吃,清清爽爽不报私恩,自有一种底蕴底气。
大道至简,人到无求品自高。不懂、不去拒绝,有人颓唐,有人堕落,有人累垮……“放下即实地”,人生还是有些拒绝的好。

“孔方兄”的趣事
钱,人们普遍称之为“孔方兄”。这个别名来源于东晋鲁褒的《钱神论》中“亲爱如兄,字曰孔方”一语。“孔方”代称当时通行的方孔圆钱,用语贴切,又回避了文人所不齿的“钱”字,故而流行开来。除此之外,钱还有“阿堵物”、“邓通”、“上清童子”、“白水真人”等别名,每一个别名的后面也都有一个典故出处。
“阿堵物”是人们熟悉的另一种钱的别名。它出自《世说新语》,说是西晋的王衍,喜好老庄,清心寡欲,从不言钱。他的妻子郭氏却聚敛无厌,有一天,王妻突发奇想,令仆人在王衍床边铺了一圈钱币,试探他的反应。早晨王衍睁开眼,见钱币妨碍自己下床,就喊道“举却阿堵物!”—意思是“把这些东西拿走!”王衍的此言此行虽然透着几丝迂腐可笑,却也有几分志趣,引得后人的欣赏,因此常见于各种文字中。
在钱这方面,南宋的大将张俊也是一个志趣较高的人。张俊的买卖很大,做“进出口贸易”,派兵到海外经商。据记载,这样的买卖往往获银利几十倍。银子太多了,打着滚儿来,连张俊都犯了难,难就难在防偷防盗。张俊就想了一绝招,每一千两银子铸成一个银球,并给这“球”起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没奈何”。透过这三个字,就是千年后的我们也仿佛能看到张俊那得意的坏笑。
一个相当于一百斤沉的圆溜溜的大家伙,搬起来都得累个半死,圆溜溜又不好装载运输,的确是够难为小偷的。不过,张大将军花银子的时候怎么办呢?不知他怎么“奈何”这些银子,也挺难为人的。


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点击关注



最新出刊《新周报》,更多精彩等着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