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23.胶艾汤详解研讨

 学中医书馆 2022-06-30 发布于山东

223.胶艾汤详解研讨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 胶艾汤药方的详解和研讨,供有缘人对症选药方 
     
组成;川芎6克  阿胶6克(包)  甘草6克  当归9克  白芍12克  干地黄18克  艾叶9
加减;
1.兼气虚者加党参、黄芪益气摄血;
2.胎漏腰痛,去川芎,加杜仲、桑寄生等以安胎止漏。
主治; 先兆流产、产后子宫复旧不全的出血不止、功能性子宫出 血属于冲任虚损,血虚有寒者。1.滑胎   2.便血   3.血尿  4.咯血   1.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  2.功能性子宫出血   3.宫外孕 4。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5。慢性前列腺炎   6。跌伤   冲任虚损,血虚偏寒证。崩漏下血,月经过多,淋漓不止;产后或流产后 损伤冲任,下血不绝;或妊娠下血,腹中疼痛,血色淡红质清,腰酸乏力,面色无华, 舌淡,苔白,脉细弱。
胶艾汤(芎归胶艾汤)   (《金匮要略》)
    [异名]  当归散(《普济方》卷342)、胶艾四物汤(《医学入门》卷8)、阿胶蕲艾汤
(《明医指掌》卷9)、艾叶地黄汤(《产孕集》卷上)。
    [组成]  芎劳  阿胶  甘草各二两(各6g)  艾叶  当归各三两(各9g)  芍药四两(12g)  干地黄四两(12g)
    [用法]  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滓,纳胶令消尽,温服一升,一日三服,不愈,更作。
  [功用]  养血止血,调经安胎。
  [主治]  冲任虚损,血虚偏寒证。崩漏下血,月经过多,淋漓不止;产后或流产后
损伤冲任,下血不绝;或妊娠下血,腹中疼痛,血色淡红质清,腰酸乏力,面色无华,
舌淡,苔白,脉细弱。
    [病机分析]  妇人下血的病机变化,不外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虚损,但
三者是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的。肝藏血而主疏泄,肾藏精而主生殖。冲、任二脉起于胞
宫,冲为血海,任主胞胎。若肝肾不足,冲任虚损,统摄封藏失职,阴血不能内守则崩
漏下血、月经过多、产后或流产后下血不绝,正如尤怡所谓:“妇人经水淋漓及胎产前
后下血不止者,皆冲任脉虚,而阴气不能守也”(《金匮要略心典》卷下)。冲任虚损,
系胞无力,胎孕不固,则妊娠下血(胎漏)、胎动不安。冲任之气虚寒,寒凝则血滞,
血滞胞脉,故妊娠腹痛。肝肾不足,精血亏虚,血虚偏寒,故见腰酸乏力、面色无华、
血色淡红质清、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等症。综上所述,本方证之出血及胎漏的病机为肝
肾不足,冲任虚损,血虚偏寒所致。    ,
    [配伍意义]  本方为治崩漏及安胎的要方。方证既以出血为主,自当以止血为当务
之急。证属冲任虚损,血虚偏寒,治宜养血止血,调经安胎,达到以“养”为“塞”的
目的。方以阿胶、艾叶为君。阿胶甘平,既能滋补阴血,又能止血安胎;艾叶苦辛性
温,既有暖胞宫、止崩漏,又具理气血、逐寒湿、止痛安胎的作用,二药为治崩漏、胎
漏的要药,合用则调经安胎止血之功益著。正如《本草述钩元》卷9曰:“古方调经多用
艾,与疗崩漏及妊娠下血,皆合阿胶投之,以阿胶人手太阴为气中之阴,艾叶人肝、
脾、肾三经为血中之阳,有升有降,合和以调气血,而即以固脱也”。当归辛苦而温,
能“养血滋肝”(《长沙药解》卷2),“逐瘀生新”(《万病回春》卷1);白芍苦酸微寒,
能“去恶血,生新血”(《温病条辨》卷2),“安胎止痛”(《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干地
黄甘苦性寒,“生血补血”(《景岳全书》卷48);川芎辛温能“行气开郁”(《本草纲目》
卷14);“行血散血”(《成方切用》卷工),四药即后世之四物汤,本方既以之助君
药补肝肾,益精血,俾精血充盈,则冲任不虚;又用之调气机,行血滞,使营血流
行,则疼痛可愈,均为臣药。清酒甘辛性温,通血脉,散寒气,宣行药力;甘草和
中缓急,调和诸药,共为佐使。且阿胶配甘草善于止血;白芍配甘草尤能缓急止
痛;艾叶、酒、归、芎之温性,有暖宫祛寒之效,而和血之功尚有“止塞”不留瘀
滞之意。综合成方,共奏补血调经,安胎止漏之功。观本方既可和血止血,亦可暖
宫调经,又可安胎止痛,对于妇女冲任虚损,崩漏不止,月经过多,半产或流产出
血不止,腰酸腹痛者,洵为要剂。
    本方配伍特点有二,一是标本兼顾,以“养”为“塞”,用阿胶、艾叶止血以治标,
四物调肝养血以治本,全方以养血固冲为主要手段,而达止血固崩的目的;二是补中寓
温,寓活于养,全方于养血止血之中配性温暖宫的艾叶,使补中寓温,归、芎行血活
血,寓活于养。
    [类方比较]  胶艾汤与温经汤均用于治疗冲任虚损的崩漏、月经不调。胶艾汤补血
调经,安胎止漏,以补为主,以养为塞,补中寓活,宜于血虚偏寒之崩漏、胎漏证;温
经汤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以温经化瘀为主,温中寓补,温中寓清,宜于血瘀偏寒之月经不调、痛经、崩漏证。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  本方止血安胎,为治妇女崩漏及胎漏的要方。凡月经过多、漏下不
止、胎动不安等属血虚偏寒者,皆可运用。临床以腰酸乏力,面色无华,血色淡红质
清,舌淡脉细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  兼气虚加党参、黄芪益气摄血;胎漏腰痛,去川芎,加杜仲、桑寄生
等以安胎止漏。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先兆流产、产后子宫复旧不全的出血不止、功能性子宫出
血属于冲任虚损,血虚有寒者。
    [使用注意]  本方所治属血虚偏寒之证,如月经过多、崩中漏下因血热妄行及瘀阻
胞宫所致者忌用。正如《古今名方发微》曰:“本方虽为治疗崩中漏下、妊娠下血之效
方,然其究为冲任虚损证而设,倘血分有热,或症瘕碍胎,以至胎动下血者,则禁用本
方。《经》曰: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虚实之证,判若水火,辨
析不明,生死反掌,临证之时,能不慎哉?”
    [源流发展]  本方源于《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是仲景为治疗妇
人冲任虚损,阴血不能内守所致多种出血证而设。因本方具有补血、行血、止血之功,
为历代医家推为治失血证之圣药。后世许多治出血的方剂,均是从此方衍化而成。如
《外台秘要》卷32引《小品方》之胶艾汤,仅阿胶与艾叶二味,治妊娠伤胎,下血腹
痛。《千金翼方》卷20之胶艾汤,即本方加干姜,治从高坠下,内伤五脏,微者唾血,
甚者吐血,及金疮出血者。《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17之胶艾汤,即本方熟地易生地,
加黄芪,主治妊娠顿仆,胎动不安,腰腹痛,或有所下,或胎奔上刺心,短气。《校注
妇人良方》卷1所载奇效四物汤,即本方去甘草,加黄芩,治肝经虚热,血沸腾而崩久
不止之证。《郑氏家传妇科万金方》卷1所载胶艾汤,即本方加赤石脂、地榆、菖蒲、
小蓟组成,治妇人冲任虚损,崩伤淋沥,赤白带下。现代常用本方加减治疗人工流产后
阴道出血不止、输卵管结扎后阴道出血不止、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恶露不绝等疾患。
观胶艾汤应用衍变规律,大致有四:或加温里药增其暖宫之效,或加止血药助其塞流之
功;或加补气药以益气摄血;或加清热药以防阴虚血热之患。唐代蔺道人减去其中暖宫
调经、养血止血之阿胶、艾叶和甘草,将生地易为熟地,芍药定为白芍,保留原方之当
归、川芎,并名之以“四物汤”,载于所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从而使养血止血,调
经安胎之方变为治疗伤科血虚血滞证候之剂。
    [疑难阐释]  关于本方用酒的意义  本方用酒,意在宣行药力,散寒行滞。如
清.邹润安说:“不可谓其不行血去瘀也。……《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凡水酒合
煮之汤三:炙甘草汤用酒七升,水八升;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酒水各六升;芎归
胶艾汤,酒三升,水五升。即此可见补阴剂中,以此通药性之迟滞,散寒剂中,以此破
伏寒之凝结,而用之复有轻重之差矣”(《本经疏证》卷9)。
    [方论选录]
    1.吴昆:“孕妇胎漏不安者,此方主之。漏胎者,怀胎而点滴下血也。此是阴虚不
足以济火,气虚不足以固血,故有此证。是方也,阿胶、熟地、当归、川芎,益血药
也;黄芪、甘草、艾叶,固气药也。血以养之,气以固之,止漏安胎之道毕矣。”(《医
方考》卷6)
    2.汪昂:“此足太阴、厥阴药也。四物以养其血,阿胶以益其阴,艾叶以补其阳,
和以甘草,行以酒势,使血能循经养胎,则无漏下之患矣。”(《医方集解.经产之剂》)
  3.魏念庭:“妊娠而下血腹中痛,此胞气阻滞之故也。胞气何以阻?以气虚寒也。
气虚寒则血必不足而凝,凝则气愈阻而作痛,气阻血凝则又内生虚热,血之凝者尚凝,
而余血遂漏不止。甚则伤胎而动,动而竟堕,此胞中气血因虚而寒,因寒而阻,因阻而
凝,因阻凝而热,因热而下血,因下血而伤胎坠孕,递及之道也。师主之以胶艾汤。用
芎劳引血中之凝,阿胶、甘草、当归、地黄、芍药五味全补胞血之虚,艾叶温子脏之
血。寒证见加干姜,热证见者干姜烧灰存性,温经散寒,开凝通阻,而血反止矣。”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卷20)
  4.尤怡:“妇人经水淋沥及胎产前后下血不止者,皆冲任脉虚,而阴气不能守也。
是惟胶艾汤为能补而固之。中有芎、归,能于血中行气,艾叶利阴气,止痛安胎,故亦
治妊娠胞阻。胞阻者,胞脉阻滞,血少而气不行也。”(《金匮要略心典》卷下)
  5.陈元犀:“芎劳、芍、地,补血之药也;然血不自生,生于阳明水谷,故以甘草
补之;阿胶滋血海,为胎产百病之要药;艾叶暖子宫,为调经安胎之专品。合之为厥
阴、少阴、阳明及冲任兼治之神剂也。后人去甘草、阿胶、艾叶,名为四物汤,则板实
而不灵矣。”(《金匮方歌括》卷6)
  6.张秉成:“冲为血海,为血脉冲聚之区;任主胞胎,有胎元任载之意,合之督脉,
皆起下极,同源而异流,与夫带脉之横围于腰者,皆属奇经,而无配偶也。然妇人之
病,隶于八脉者为多、故古人有通补奇经之法,为治妇人范围。阿胶补血液以达于肺
肝,使左右升降之道路,润泽自如;艾叶暖命门而通于冲任.使奇经上下之循环,赖其
温养;甘草协和诸药,通补咸宜,合之四物调理血分之药,亦可为妇人通补奇经之一法
欤。”(《成方便读》卷1)
    [评议]  胶艾汤止血安胎,为治妇女崩漏及胎漏的要方,配伍精当,法度严谨,临
床疗效好,为历代医家所重视,故对本方的配伍意义、功用及其临床运用的论述较多,
注家各有心得。如尤氏认为:“妇人经水淋沥及胎产前后下血不止者,皆冲任脉虚,而阴
气不能守也,是惟胶艾汤为能补而固之”;张氏认为胶艾汤“通补咸宜”,为妇人通补奇
经之法;陈元犀称本方“为厥阴、少阴、阳明及冲任兼治之神剂”,这些论述对后世运用本方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验案举例]
    1.滑胎  《钱伯煊医案》:龚某,28岁。初诊:1959年4月10日,习惯性流产3
次,现又妊娠6个月,近2月来,阴道有不规则陈旧性出血,色暗紫,量中等,腰酸,
腹痛下坠。纳食、睡眠、二便均正常,舌淡苔黄腻,中光,脉左细软微滑,右弦滑数。
病因由于肝肾阴虚,肠胃蕴热所致。治以养阴清热。方用胶艾四物汤加味。处方:干地
黄12g,当归9g,白芍9g,川芎3g,艾叶3g,生阿胶12g,生甘草3g,黄芩6g,知母
9g,藕节12g。4剂。二诊:4月17日,服药后,阴道出血已止3天,腰酸,舌苔薄
黄,尖微红,脉细滑数,尺弱,拟再养肝补肾,以固胎元。处方3剂。三诊:4月20
日,近Et来未见出血,腰酸亦减,夜来少寐,舌苔薄白,脉弦滑,左尺弱,治以补益肝
肾,以固胎元。处方:干地黄12g,当归9g,白芍9g,阿胶珠12g,生龟甲15g,川断
15g,杜仲9g,山药9g,桑寄生12g,远志6g,4剂。
    按语:此例为滑胎、胎漏。已经流产3次,属肝肾不足,胎元不固无疑。第四次妊
娠又见出血,血色暗紫,脉象右弦滑数,舌苔淡黄腻,是有虚热内蕴之象。故宜滋阴清
热,补。肾安胎,方用胶艾汤养血安胎止漏,加黄芩清胃热,加知母清下焦相火,藕节凉
血止血。4剂血止,再以寿胎丸、胶艾汤合方补养肝肾,养血固胎,遂能使足月顺产。
    2.便血  《新中医》(1990,9:44):某男,37.岁,1984年7月10日就诊。患者有
大便反复下血病史四年,每次均服消炎止痛、止血西药而得以缓解。此次大便下血已3
日,再用上药不效。证见面色萎黄,眼睑淡红,头晕乏力,劳累后心悸,夜寐多梦,口
微苦,大便秘,有时如羊粪,排便时肛门阵发性灼痛或刀割样疼痛,数分钟即减轻,排
便后剧烈疼痛持续数小时,十分痛苦,严重时咳嗽、喷嚏都可引起疼痛,大便时出血鲜
红量不多,轻时染红便纸,或附着于粪便表面,重时滴血,舌质稍红、苔薄黄,脉稍
数。肛门视诊:见肛门前面有一约0.2cm×0.9cm纵形裂口。病属便血(肛裂出血),
由阴血亏虚,肠道热壅所致。治宜补血止血,兼清热通便之法。用胶艾汤加味:阿胶
(烊化)、白芍、麦冬各15g,艾叶炭、甘草各6g,熟地20g,川I芎3g,当归身12g,生
地炭30g,玄参25g,大黄、黄连各lOg,1日1剂,水煎服。每晚用沸开水熏洗,红霉
素软膏挤入肛门。7月12日二诊:大便转溏,大便时不出血,肛门疼痛减轻。仍予前
方去大黄、黄连,加黄芪25g。7月15日三诊:诸证渐平,口不苦,肛门不痛。肛门视
诊:肛门裂口愈合,以当归片调理善后。1985年2月追访,肛裂未发。
    3.血尿  《汉方治疗实际》:42岁男子,自3个月前出现血尿,尿色如葡萄酒,或
如桃色,人大学医院检查结果,出血来自肾脏,诊为特发性肾出血,因始终不愈而出
院。顷诊,仅脐部动悸亢进,颜色偏黑,略有贫血之兆,脉沉小。与芎归胶艾汤,五日
后已无肉眼血尿。此后,疲乏后虽出现血尿,但渐渐消失,2个月后体重增加3公斤,身体健康。
    4.咯血  《新中医》(1990,9:45):某女,47岁,农民,1986年11月23日初诊。
患咯血证已10年,每因劳累或情绪过激而诱发,西医诊为“支气管扩张”,经治疗后可
缓解。此次复发,咯血不止,初为痰中带血,继则血多于痰,混有小血块,每天发作
5—6次,经某医院用多种抗菌止血的西药与中药龙胆泻肝汤、十灰散治疗10日,效果
欠佳。证见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稍有咳嗽,胸胁胀满疼痛,烦躁,善太息,口干微
苦,舌质淡有瘀点、苔薄,脉弦细数。病属血证之咯血,为久病血虚,加肝郁气结,木
火刑金所致。治宜补血止血,兼疏肝解郁。方用胶艾汤加味:阿胶(烊化)、当归、柴
胡各lOg,熟地20g,白芍25g,艾叶炭、川芎、甘草各6g,三七粉9g,香附12g。服
药1剂而血止,2剂诸证若失,后以逍遥丸合当归片调理善后,随访至今无复发。
    按语:案2、案3、案4皆属内科血证范畴。案2之便血系阴血亏虚,肠道蕴热所
致,故以本方加麦冬、玄参、大黄、黄连等养阴清热之品;艾叶、生地煅炭,则止血之
力加强。案3为日本医家所治,汉方医学的用方指征虽与我国中医有异,但据尿血三月
不愈,颜色偏黑,贫血,脉沉小,投方见效,表明证属血虚偏寒。案4之尿血乃血虚肝
郁证,故加柴胡、香附以疏肝解郁;加三七以化瘀止血。胶艾汤为妇科经、产常用之
剂,而此三案例皆为内科病证,表明中医治病,不以性别为据,唯求证治相符。
    [临床报道]
    1.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  以本方加白术、桑寄生等治疗15例先兆性流产,4例
习惯性流产,轻症服1—2剂,重症服3—4剂,全部治愈。本方对腰酸、腹痛、出血等
症,子宫颈口未开,出血量不太多,或已大量出血,子宫口有轻微扩张者,都可以收
效。对习惯性流产早期服用,能起预防流产的作用川。另据报道,以本方加减(处方
为:阿胶9g,艾叶炭4.5g,当归9g,川芎4.5g,白芍9g,生地9g,地榆炭9g,侧柏
炭9g,桑寄生9g,炙甘草3g),治疗先期流产64例,其中3—4个月者占多数(53%),
症状以阴道流血、腹痛、腰酸、头晕居多,舌苔脉象则以薄白苔,脉微弱占多数。治疗
结果:痊愈51例(79.7%);有效4例(6.3%);无效9例(14%)。服药时间多数为
2—4天;少数8—10天,仅2例为11—15天12j。刘氏用本方加减治疗流产40例,除工
例习惯性流产无效外,其余病例均在服药2—4剂后治愈,疗效颇佳。处方为:当归
9g,熟地12g,白芍9g,川芎6g,阿胶15g,炒艾叶6g,杜仲9g。用本方加减治疗
先兆流产42例中,29例曾有1—3次流产史。辨证属肾虚型者用本方加桑寄生、续断、
菟丝子、杜仲,去川芎;属气虚型者以本方加黄芪、白术、党参;属血热型者予阿胶、
生地、熟地、白芍、制首乌、黄芩、黄柏、苎麻根、甘草;外伤型者,予阿胶珠、艾叶
炭、白芍、生地、党参、黄芪、白术、续断、地榆炭、甘草。结果:足月分娩者36例,
中断者3例,早孕保胎成功又早产者3例,治愈率88%L4j。
  2.功能性子宫出血  用胶艾汤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25例。结果良好者占60%(服
药4剂而血止,下次月经基本正常者),进步者占28%(服药4剂以上,或血止后下次
月经距离不足3周,或下次月经量仍较多者),无效者12%,总有效率为88%。通过观
察,认为本方对于不规则子宫出血获得的疗效最佳,单纯月经过多收效最差,因器质性
疾病而引起的子宫出血,均未见效。由此推想本方并非单纯具有止血作用,可能通过调
节功能,影响子宫内膜和内膜血管而取得疗效。在较长时间的追踪观察中,经治疗后仍
然很少排卵过程的表现。在子宫内膜呈分泌不足的患者,往往一次治疗后即恢复正常。
作者认为本方未必能直接促进排卵,只能改善卵巢功能轻度减弱者L5j。熊氏以本方加
味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20例。其中,年龄16—49岁14例;阴道持续流血15—20天7
例;病程最长5年,最短2个月;l例合并子宫肌瘤。血热型:症见流血量多而色赤,
或挟有血块,口渴心烦,舌红苔黄,脉细数。治以胶艾汤加桑叶20g、黄芩15g、秦皮
炭15g旱莲草15g、桑寄生20g。气虚型:症见流血时间长而色淡,无血块,神疲,舌
淡苔薄白,脉弱。治以胶艾汤加芥穗炭15g、党参20g、白术15g、川断20g、故纸15g、
甘草lOg。血瘀型:症见流血量多而色暗,有血块,小腹痛甚,舌黯或有瘀点,脉沉弦
或沉涩。治用胶艾汤加泽兰15g、丹参20g、香附15g、柴胡]Og。结果:治愈15例,
好转4例,无效1例,其无效者合并子宫肌瘤。以胶艾汤合归脾汤加减治疗功能性子
宫出血9例,其中出血多者先止血,再以本方去川芎,酌加大剂棕榈炭、地榆炭、生地
炭、贯仲炭、仙鹤草,凡热伤阴络,脾失统摄者用黄芩炭、黑山栀、白术、龙眼肉、大
枣,冲任虚损不能固摄者选用鹿角胶、龟甲胶、龙骨、牡蛎等,阳虚不固加黄芪、党
参,阴虚不守加龟胶并重用生地、白芍,结果9例痊愈。
    3.宫外孕  对于宫外孕前期,以本方加党参、黄芪、白术、仙鹤草、三七、贯众
炭,乌梅等,一般2—3剂后止血,3—4剂后移动性浊音消失,下腹部出现包块,后期
以本方加丹参、鳖甲、乳香,三棱、莪术等,一般15—20天后包块消失。共治55例。治愈率92.7%。
    4。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本方加玄参、麦冬、丹参、人参治疗原发性血小板
减少性紫癜17例,结果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1例,有效率94%,平均住院时间
23.6天c91。用本方加减(当归、白芍、艾叶、丹皮、玄参、麦冬各9g,川芎3g、生
地、仙鹤草各25g,阿胶12g)治疗2例原发性出血性紫癜,均在服6剂后症状减退。
第1例服药20剂,紫癜全部消退,束臂试验随之转阴。第2例仅服药8剂,紫癜已大
部消退,患者要求出院。2月后复发,续用本方14剂症状全消。2次血小板复查在100 120×109/Y+之间。
    5。慢性前列腺炎  用本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86例。其中显效46例,好转28例,
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6%。
    6。跌伤  用本方加炮姜治疗跌伤2例,2例均从高跌下,胸腹部受伤,疼痛,咯
血,脉涩,诊为瘀血阻滞所致。用胶艾汤加炮姜,半水半酒炖服,一连进2剂,伤痛均
愈,未见后遗症。作者认为:本方妙在寓补于攻,寓养于破,既不碍滞,又不伤正。加
炮姜者,取其辛温守中止血,能使妄行之血,循经归络,佐以治伤,有相得益彰之效[1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