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76.行军散 详解研讨

 学中医书馆 2022-07-03 发布于山东


176.行军散 详解研讨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 行军散 药方的详解和研讨,供有缘人对症选药方

[功用] 清热开窍,辟秽解毒。
[主治] 1.暑秽。吐泻腹痛,烦闷欲绝,头目昏晕,不省人事。 2.外治口疮咽痛;点目去风热障翳;搐鼻可辟时疫之气。.
(《霍乱论》卷下)
[异名] 武侯行军散(《感证辑要》卷4)、诸葛行军散(《方剂学》)。
[组成] 西牛黄 当门子 真珠 梅冰 硼砂各一钱(各3g) 明雄黄飞净八钱
(24g) 火硝三分(O.9g) 飞金二十页
[用法] 上八味,各研极细如粉,再合研匀,瓷瓶密收,以蜡封之,每服三五分
(o.9—1.5g),凉开水调下(现代用法:口服,每次O.3一O.9g,一日2—3次)。
[功用] 清热开窍,辟秽解毒。 .
[主治]
1.暑秽。吐泻腹痛,烦闷欲绝,头目昏晕,不省人事。
2.外治口疮咽痛;点目去风热障翳;搐鼻可辟时疫之气。
[病机分析] 本方所治暑秽,是因感受暑热秽浊之气所致。暑热秽浊之气侵犯中
则脾胃被伤,升降失常,清浊相干,气机逆乱,故吐泻腹痛,甚则烦闷欲绝;暑热
浊之气蒙蔽清窍,则头目昏晕,不省人事。口疮咽痛、障翳、时疫之气多属热毒、 之类。
[配伍意义] 本方所治为暑热秽浊逆乱气机,蒙蔽清窍之证。根据《素问。至真要
》“热者寒之”与“开之发之”的原则,治宜清热开窍,辟秽解毒。方中麝香、冰
香走窜,透窍开闭,辟秽化浊,并善止痛,专为窍闭神昏、吐利腹痛而设,共为君
牛黄清热解毒,豁痰开窍,为臣药。雄黄用量独重,辟秽解毒;硝石通腑泻热,使
秽浊从下而去;硼砂清热化痰;珍珠镇心安神,清热坠痰;飞金重镇安神,均为佐
诸药配伍,共成清热开窍、辟秽解毒之剂。且方中药物多有解毒消翳之功,如冰片
明目,消肿止痛;珍珠去翳明目,治喉痹口疳;硼砂解毒防腐,治目赤翳障,喉肿
麝香疗疮痈、目翳;牛黄治喉肿口疮,故本方外用又可治疗口疮咽痛、风热障翳
本方配伍特点有二:其一,以芳香开窍、辟秽解毒、重镇安神药相配伍,而以前两
主,兼顾窍闭神昏与暑热秽毒,标本两治;其二,全方皆为细药,多善清热解毒,
消翳,故可内服外用。
由于本方可防治暑秽、山岚瘴疠、水土不服等证,为古代军队长途行军的常用药,
行军散。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 本方用于暑热秽浊逆乱气机,蒙蔽清窍之证,以吐泻腹痛,烦闷欲
头目昏晕,不省人事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 临床使用本方,常汤药并进,如邪气过盛,欲吐不能,可先用盐汤探
可使上下俱通;如腹胀较甚,欲泻不得出,可用厚朴三物汤送服,以行气通便;如
泻不得,心腹大痛,可煎檀香、乌药送服,以行气止痛。
3.本方现代常用于夏季中暑、食物中毒、急性胃肠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型
等,属于暑热秽浊逆乱气机、蒙蔽清窍者,以及外用于口腔粘膜溃疡、急性扁桃体
急性咽炎等属热毒为病者。
[使用注意]
1.方中雄黄有毒:用量约占药物总量的一半以上,故本方不宜过服、久服。
2.本方芳香走窜,孕妇慎用。
[源流发展] 本方出自清.王士雄《霍乱论》卷下,该书载:“行军散治霍乱痧胀,
瘴疠.及暑热秽恶诸邪直干包络,头目昏晕,不省人事,危急等症,并治口疮喉
点目去风热障翳,搐鼻辟时疫之邪。”相传本方为诸葛武侯方,故又名诸葛行军散
侯行军散。1963年版和1977年版'《中国药典》之本方减去飞金,加用姜粉,并减
雄黄在方中所占的比例,使降逆和中作用有所增强,而毒性减轻。
[疑难阐释]
1.关于暑秽 暑秽俗名“发痧”,属痧证。痧即痧胀、痧气,常因感受暑热、秽
不正之气或饮食壅滞于中而触发。痧证因感受病邪及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多种,有
的还将霍乱赅括于内。本方所治暑秽,是指感受暑热秽浊之气,气机逆乱,清窍被蒙,
出现吐泻腹痛,烦闷欲绝,头目昏晕,不省人事者。
2.关于本方的君药 本方中以何药为君药,诸家有不同认识。有以牛黄为君药,
因本方属凉开剂,用治暑秽之吐泻、神昏,牛黄能清心开窍,豁痰辟秽,为治疗热人心
包,神昏窍闭之要药;有以麝香、冰片二药为君药,因本方所治之暑秽病情危重,以致
于烦闷欲绝,不省人事,当以芳香开窍为急,本方诸药中麝香、冰片芳香开窍之力最
强,并能行气止痛;有以雄黄为君药,因本方所治之吐泻、神昏,属时疫秽毒蒙闭心包
所致,当以治秽毒时疫为先,雄黄能“杀百毒,辟百邪”,为解毒辟秽之良药,且方中
雄黄用量独重。查《霍乱论》卷下,本方原治以“诸邪直干包络,头目昏晕,不省人
事,危急等症”为主。属急则治标之剂,故首当芳香开窍,以麝香、冰片为君药更妥。
[方论选录]
l。胡庆余堂:“昔武乡侯之行军也,登高跋涉,艰苦备尝。李白诗:山从人面起,
云傍马头生,此蜀道也。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此征蛮也。是时山岚水毒,蒸气难闻,
万马千军,秽邪易受。武侯恐军中受湿热之伤,用佩应仓卒之疾。凡一切昏眩闷胀之
邪,涣然冰解,即吊脚绞肠之症,倏尔雪消,眼肿点眼角,喉痛吹喉中,无论口疳口
疮,或吹或涂,无乎不可,其响应可立待也。珍之宝之。”(《胡庆余堂丸散膏丹全集》)
2.南京中医学院方剂教研组:“本方以雄黄为主药。甄权说:'雄黄能杀百毒,辟百
邪。’李时珍说它'能治暑疟泄痢,。《本草纲目》引邓笔峰方:'雄黄、青黛等分,治中
饮食毒。’根据这些文献,说明雄黄功能解毒辟秽,可治疟痢及饮食中毒等。火硝泻热
破结,西牛黄清热解毒,硼砂内服能解毒辟秽,麝香,冰片芳香走窜,开窍辟秽,飞
金、真珠重镇安神,故能治疗霍乱痧胀,及暑热秽恶诸邪所导致的昏厥等症。”(《中医
方剂学讲义》)
3.陈潮祖:“外邪相侵引起三焦津气逆乱,辟秽解毒是其当务之急。牛黄清心化热,
安神凉惊,化痰开窍,作用较为全面;雄黄用量特重,能'杀百毒,辟百邪’(甄全),
既可解毒,也可化痰,二药功专解毒、豁痰、开窍。麝香、冰片芳香走窜,无所不达,
二药能呈利气开窍功效。二黄化痰,脑、麝利气,恰合津气逆乱机制。故浊阴上蒙以致
清阳不升而呈眩仆者,有此升清降浊之品而机窍可开;清浊相干而呈霍乱、痧胀者,有
此亦可解其秽毒,调其升降。硼砂清热解毒,善化热痰,可以增强解毒化痰力量;硝石
善于破滞疗胀,可使秽浊从下而泄,二药允为主药良助。珍珠、飞金,不过清心安神而
已。此方突出解毒、化浊、利气三种作用,解毒旨在消除病因,化痰利气旨在调理津气
逆乱,利气不用其它药物而用脑、麝,是因二味擅长开窍醒神,可以双关。方中虽有安
神之品,似乎无关大局,可有可无。”(《中医治法与方剂》)
4。冉先德:“夏月时感山岚瘴气,暑热秽浊,直犯心脾,心胞蒙闭,则神志昏昧,
中宫乖常,则吐泻并作,治宜辟秽解毒,清心开窍。方中牛黄、雄黄、硼砂清热、辟
秽、解毒,火硝泻热通腑,珍珠、黄金重镇安神,麝香、冰片芳香开窍,合奏清热解
毒,辟秽开窍之效。”(《历代名医良方注释》)
5.魏康伯:“本方所治证属感受时疫秽毒,或暑热瘴气,逆乱气机,甚则直蒙心窍
所致。故治以芳香开窍,辟秽解毒立法。方中麝香、冰片芳香透窍,行气辟秽;牛黄、
雄黄、硼砂、硝石清心解毒;更以珍珠镇心宁神,金箔重镇心神。诸药合用,共奏清心
开窍,和调气机,祛痧除疫之功。本方多用于治暑月痧气,临床常以胸闷气粗,头胀昏
蒙,或吐或泻,腹痛阵作,苔腻浊,脉沉数或沉伏为辨证要点。孕妇忌服。”(《中国医
学百科全书.方剂学》) '
6.宗全和,等:“本方所治之证,乃因感受秽浊之气所致,治宜开窍行气,辟秽解
毒。方中当门子、梅冰芳香开窍,行气辟秽,止痛,俱为主药;牛黄清心解毒,豁痰开
窍,是为辅药;硝石泻热破结,硼砂清热解毒,雄黄辟秽解毒,珍珠、飞金镇心安
神,共为佐药。诸药合用,具有芳香开窍,辟秽解毒的作用。”(《中医方剂通释》 4) '
[评议] 本方始用于军旅之中,防治山岚水毒、秽浊、湿热所伤,一切昏眩闷胀之
邪,吊脚绞肠等证。对于其病机,陈氏认为属“外邪相侵引起三焦津气逆乱”,而冉氏、
魏氏看法近似,认为“属感受时疫秽毒,或暑热瘴气,逆乱气机,甚则直蒙心窍所致”,
应以后者更切中关键所在。对本方的开窍、辟秽、解毒作用,注家看法相近,冉氏还认
为本方有清热作用。查方中性寒的牛黄、珍珠、硼砂、火硝总量不过lOg,性温的雄黄
却有24g,但雄黄长于解毒,也可用于热毒证,且本方用治“暑热秽恶”为病,故本方
应有一定的清热作用。
[验案举例] 顽固性口腔溃疡 《浙江中医杂志》(1983,7:327):某,患复发陆口
腔溃疡已4年余,舌光剥,边尖红,夹有碎点,口腔粘膜溃疡点多并广泛浸润,部分溃
疡盖有白色假膜,脉象弦细、右关独盛。证属阴虚火旺,治以滋阴降火,内服清胃散加
减,局部用行军散,一日2次外搽,经治12天痊愈,随访2年未见复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