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去盐场看白鹭

 林康养诗文书画 2015-12-30

 

  林康养(广东雷州)

 

    很早以前,我老家村前有一个广阔的国营盐场,而今它用来晒盐的盐地很少,很多盐地闲置着,还聚集着清澈的浅碱水,有的还长着一些水草。

今年暑假回老家,我骑车带着儿女到盐场兜风。到了靠大海边的盐地时,儿子忽然惊叫起来:“爸爸,你看,你看,有腿和嘴都很长的白色的鸟。”平日更是喜欢小动物的女儿同时几乎也叫了起来:“爸爸,它们洁白的羽毛像一位高贵的白雪公主一般,真漂亮!”

孩子一直跟着我在县城里生活求学,很少出远门,见少识浅,他们认识的各种鸟只是从各种媒体视频或是图片上了解,真正的野外之鸟则是从未看见过,怪不得他们此刻会欣喜若此。

只是,这些鸟一听到孩子的惊叫声和看到我们后,就如“惊弓之鸟”,猛地展翅飞远了。

“爸爸,它们是什么鸟?”女儿问。

“它们是一种珍贵的候鸟,名叫白鹭,它们大多数都有白色的羽毛,喜欢在沼泽地、湖泊、潮湿等较温暖的浅水地方捕食,属于两栖动物。据说白鹭羽在东方的礼服上可用作贵重的饰物,以前亦用于西方的女帽业。白鹭的羽毛价值高。而白鹭成大群营巢,又无防御能力,结果因人类的滥捕而濒于绝灭。后来因服饰的改变,加之人们严格的保护措施,白鹭的数量又有所增加了……”我耐心地对他俩说着,抬起头再看盐场——眼前宛如一幅中国画,远处的那几只白鹭正是“点睛”之笔,让整幅画一下子愈加“鲜活”了起来。

这让我不禁联想起前几年发生的一件事:

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个年轻人,他每天趁夜幕降临时,就在我村前的盐场里撒了十几张大网,还肆无忌惮地打开捕鸟音乐进行大声地诱惑鸟类。于静谧的乡村夜间,这捕鸟的各种鸟叫的音乐让距离不远的村前的住户的村民听得一清二楚,异常刺耳,扰得许多村民经常通宵达旦不能入眠,次日起来精神疲惫不堪。有人好言相劝他,并教导他:如此捕鸟不仅扰民,更严重的是捕鸟是一种违法行为!那年轻人不但不听劝告,还破口大骂人家,甚至仗着自己牛高马大的蛮力动手打人,还扬言说,捕鸟是他的一技之长,是他维持生计的饭碗,谁若拦截他,就对谁不客气!村民实在没法子,马上去镇上的派出所报了案,让这个“野蛮”的年轻人接受刑法的惩罚。

从盐场出来,回到县城的家里,女儿却常常惦记着那一片盐场,眼看新年的脚步愈来愈近了,她常对我说:“爸爸,今年回家过年时,我们再去咱们村前的盐场看白鹭,好不好?”

我当即答应了女儿的请求,但愿我们再去盐场时,能看到更多更多的白鹭。

 

本文发表于20151220日《湛江日报》“百花/征文”版,并荣获湛江林业局和湛江日报主办的“保护野生动物,共建蓝色湛江”征文大赛三等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