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城回顾】慢性心衰的一体化管理

 曹娥江 2015-12-30

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脏疾患发展至晚期的共同结局。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其他心脏疾病存活率的增加,慢性心衰的发病率日益上升,但死亡率居高不下,已成为心血管领域未被征服的'挑战'。在我国,如何加强心衰患者的管理,从而降低死亡率,是临床医师面临的难题。在2015年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北杨杰孚教授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一、中国心衰现状


1

发生率及死亡率持续升高


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公布的数据来看,中国心衰患者及高危人群(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数量庞大,估计全国心衰患者约450万,而高血压患者2.7亿,心肌梗死患者250万。更为可怕的是,慢性心衰与癌症患者的平均5年生存率相当(34% vs.30.9%),甚至低于乳腺癌(73.1%)、膀胱癌(67.3%)。因此,中国的心衰治疗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人口老龄化是导致心衰患病人数增加的重要原因,其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国外研究证实,在45~94岁人群中,年龄每增加10岁,心衰的发病率增加1倍。我国心衰的患病率呈城市高于农村、北方高于南方的趋势。


2

合并症多


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瓣膜病是心衰的主要危险因素。由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张健教授牵头的一项多中心、前瞻性中国心衰注册登记研究,共对88家医院、8516例心衰患者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54.6%的高血压患者、49.4%的冠心病患者、26.9%的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21.7%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衰(如图1所示)。



图1 各种疾病合并心衰的比例


3

药物治疗达标率低、依从性差


在上述注册登记研究中还可以发现,心衰患者出入院口服药物应用比率很低(如图2所示)。



图2 心衰患者出入院口服药物应用比率


一项覆盖中国5个地区(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的心衰患者病例回顾分析显示,心衰患者出院后1年的药物使用率较半年时明显下降(尤其是利尿剂及β受体阻滞剂,如图3所示),这是导致病情反复的重要原因。




图3 心衰患者出院后半年与1年时的药物使用率比较


此外,我国目前心衰尚缺乏有效的综合性长期疾病管理模式,医疗资源相对匮乏,也是心衰治疗面临的重要难题。


二、心衰管理对策思考


1

治疗阵线前移


我国心衰住院患者绝大多数已进展为难治性终末期(阶段D),此时,心功能已严重受损,治疗难度较大。我们提倡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瓣膜病等),严格控制其危险因素,将病情遏制在前心衰阶段(阶段A)或前临床心衰阶段(阶段B),预防心衰进展。


2

重视心衰合并疾病的处理


心衰和房颤常'如影随形',住院房颤患者1/3存在心衰,心衰患者中房颤发病率可达13%~41%。两者均存在共同的危险因素,相互促进,互为因果。


此外,心衰患者易合并室性心律失常,80%患者可出现室性早搏,50%患者可合并室性心动过速。且50%~60%心衰患者可发生猝死,而引发猝死的最重要原因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因此,控制心律失常是预防心衰猝死的重要措施。


3

加强指南的推广应用


ACEI/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心衰疗效肯定,被誉为慢性充血性心衰治疗'金三角',《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给予了积极推荐。但是,临床实践中的使用情况如何呢?


QUALIFY研究是一项36个国家547家中心参与的心衰注册登记研究,7092例心衰患者(2012年8月至2014年12月)被纳入基线数据分析,其中亚洲患者占18%,而中国患者占亚洲人群的75%,故亚洲数据在很大程度上可反映出中国的现状。从图4和图5可以看到,亚洲心衰患者心率控制欠满意,ACEI/ARB、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比例及达标率均很低。




图4 QUALIFY研究基线数据:临床特征



图5 QUALIFY研究基线数据:治疗用药


2014年中国心衰指南中推荐的慢性心衰'五步走'的治疗流程,适用于绝大多数心衰患者,给临床医师提供了很好的参考策略,应给予积极推广。



图6 慢性心衰治疗'新五步'


4

加强心衰综合管理


(1)建立心衰管理团队


心衰合并疾病多,病情复杂,预后不良,因此,国外已经逐渐形成由心内科医师、心外科医师、护士、心理科医师、康复科医师等共同组成的心衰治疗团队,从住院治疗、出院随访、心理辅导、康复治疗、临终关怀等全方位、多层面地对患者进行管理与干预。


(2)加强心理辅导


抑郁、焦虑和孤独在心衰恶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应加强心理支持,通过心理疏导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甚至必要时酌情应用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


(3)加强政府投入及医保覆盖


研究已证实,中、重度心衰(NYHA Ⅲ-Ⅳ级)患者应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可降低全因死亡率和因心衰恶化住院的风险,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经常规药物治疗无明显改善的重症心衰患者,有条件者可应用体外模式人工肺氧合器(ECMO)、心室辅助泵(如左心辅助泵、全人工心脏)。但这些治疗费用昂贵,且很多尚未纳入医保,多数患者无力承担。因此,呼吁政府加大医保投入,扩大医保覆盖面,以造福更多患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