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民健康才能共建小康

 刘坚韧 2015-12-31

 国民健康才能共建小康

  • 2015年12月29日 求是网 郭冰娜
  • T中

    打开电视,几乎每个频道都有健康养生节目,微信朋友圈里,喜欢转发健康知识的人不在少数,亲朋好友聚会时,关于健康的话题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甚至一部《甄嬛传》都能掀起网民对中医养生知识的讨论。姑且不论这些健康知识正确与否,这种热度彰显的是社会整体文明水平提高的背景下国民对健康的重视和追求。

    健康是美好生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国家和政府努力的方向。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把全民健身事业从体育工作的一个环节上升为国家战略,进而从更高的层面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除此之外,政府以更多的举措承担起了保障国民健康的责任,如医保制度的不断完善和群体的全覆盖,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对食品安全监管的进一步加强,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越来越成熟等等。把国民健康视作国家责任,政府义不容辞,但任重而道远。同时,健康中国是由每一个健康的中国人组成的,更需要每位国民把健康当成一个不可推卸的责任去认识、去实践、去享受其中无尽的乐趣。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调查状况,2014年我国城乡居民中有33.9%(含在校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比2007年增加了5.7个百分点,在20岁及以上人群中,93.8%的人都认为体育锻炼重要。看看我们周围,“夜跑族”悄然兴起,健身达人成为被追捧的称号,手机中多了各种健身软件,广场舞大妈中加入了各年龄段的人,马拉松也不再是运动员的专利,“半马”(半程马拉松)、“北马”(北京马拉松)成为普通人的盛宴。我们欣喜地看到,“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句毛泽东同志在63年前的题词已成为现实,全民健身主体在逐渐平行化,参与健身的人群、年龄更丰富,运动收获健康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尽管“东亚病夫”的称号已被我们甩得很远,但还要看到今天国民的健康水平还有令人担忧之处:慢性疾病和亚健康人群数量呈上升趋势,高血压等一些疾病出现低龄化趋势,寿命得到延长但生命质量没有随之提高等等。而且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有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我们对心理健康和精神健康的重视还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物质文明进步的同时,精神文明没有及时跟上,国民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理念有待进一步改变。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健康中国的建设需要政府和国民一起努力。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写入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从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制度层面给予保障,并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服务。那我们每一个个体该怎么做呢?还记得曾经风靡一时的电视剧《恰同学少年》里,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上学的时候就非常注重锻炼身体,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还自创了体操,以“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为目标,带领同学一起锻炼。伟人如此,敬佩之余更应学习之。特别是青少年群体,要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积极参加各类体育活动,发展运动的兴趣爱好。成年人更应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把健康当做一项事业去经营,以强健的体魄去应对各种压力和负面情绪,从而保持健康的心理和精神。

    笔者是一位跑步爱好者,工作之余坚持跑步,数年下来感觉到不仅身体素质有所增强,精神更是容易保持昂扬向上之状态。希望越来越多的国民认识到健康是责任,锻炼是义务,用健康的思维引领人生,用积极的生活态度创造幸福,享受生活。

    强大的国家需要强健的国民。“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需要全体人民携手并肩,一起奋斗。而伟大时代的造就注定是艰难坎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也当充满曲折,所以更需要全体人民有健康的身躯迎接挑战,用健康的体魄在小康社会中追求幸福生活。2016年近在眼前,如果问我新年有什么愿望,我想让所有国民都知道:有你的健康,才有我们共同的小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