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京生|论腧穴的基本作用:近治作用

 刘金宸 2015-12-31


作者简介:赵京生,知名针灸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

腧穴治疗作用有远近,远治作用为部分腧穴所有,属特殊性;近治作用则每穴皆备,具普遍性,为腧穴的基本作用。但长久以来对腧穴近治作用方面的研究和阐发过于忽视,一些针灸理论的困惑与此不无关系。本文从腧穴作用的远近之别、近治作用的界域、近治作用理论、近治作用的关联问题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深入分析和思考腧穴近治作用,对认识腧穴和经脉,乃至针灸疗法,都有启发意义。


腧穴作用,是认识腧穴的极重要方面,对其治疗作用,一般分为远治作用、近治作用和特殊作用。其中,远治作用和特殊作用都有大量研究,而近治作用则长久失于关注。认识腧穴的本质,对这三类作用的全面分析和认识,是必要的基础。本文主要从近治作用的角度展开探讨。


腧穴作用的远近之别

腧穴治疗作用有远近之分。远治作用只见于部分腧穴,具有特殊性,是腧穴的(相对)特异作用。近治作用则每个腧穴都具备,为腧穴的基本作用,具有普遍性,乃腧穴的普遍作用。相较于远治作用的研究,对近治作用过于忽视,对腧穴概念内涵等一些针灸理论与方法的困惑与此不无关系。临床上广泛采用的在病痛局部取穴的方法,就是基于腧穴近治作用。实际上,大量实践经验表明,只要是在病痛的体表部位施以一定刺激,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笔者认为,深入分析和思考其作用的产生,对认识腧穴,以及经脉,乃至针灸疗法,都有启发意义。
明确提出腧穴主治作用有远近之异,是南北朝的《小品方》,载于唐代《医心方》卷二第四,谓之“孔穴去病,有近远也”,内容则是“病其处即灸其穴……此为近道法也”,而“远道针灸法,头病皆灸手臂穴,心腹病皆灸胫足穴,左病乃灸右,右病皆灸左,非其处病而灸其穴”。这个角度,《内经》即已提出,《灵枢·终始》曰:“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足者取之腘。病生于头者头重,生于手者臂重,生于足者足重,治病者先刺其病所从生者也。”
不难看出,这些内容都是从选穴(原则、方法)角度论述,以“病——取穴”为出发点,总属治疗范围,非直接从腧穴作用而论。其中“先刺其病所从生者”以及“以痛为输”(《灵枢·经筋》),是在病痛局部施治。强调“先刺”反映了这种方法的普遍适用性。这种普适方法也是易于掌握的,《医心方》云:“野间无图不解文者,但逐病所在便灸之”。这也应是广泛针灸实践的基本方法,从腧穴作用角度来说,即是基于腧穴的近治(局部)作用。
因此,腧穴的治疗作用和意义,首先体现在腧穴普遍具有的近治作用方面。
腧穴近治作用的界域
1
腧穴部位与主治作用
身体各处的腧穴虽然都具有近治作用,但不同部位的腧穴,作用范围大小会有所差异。大致可分为两类情况:一是施治处及周围体表组织,多为四肢腧穴;一是邻近内脏及器官,多在躯干和头项腧穴,其近治作用所及,除体表组织外,还有靠近的脏腑器官。

四肢腧穴对内脏病的主治作用属于远治作用,与之相比,躯干部腧穴主治内脏病则在近治作用的范畴,但因为中医内脏(脏腑)概念外延很大而作用广泛,对内脏的作用就有形脏(形质之脏)和神脏(功能概念之脏)的不同,其中体现为神脏范围病变的治疗作用(通过穴位邻近的形脏产生的作用)有一部分实为远治作用,比如五脏背俞,取肝俞治目疾等。


2
相邻腧穴主治的共性
无论四肢穴还是头身穴,位置相邻则主治近似,而有一定共性。如足太阳经背部诸穴,第二侧线与第一侧线的横向对应腧穴的作用一致,其范围呈横向条带状的较大区域。《难经》以荥代井方法,即是基于邻近穴的主治共性。张介宾在《类经图翼·十二原解》卷四曾有相关论述:“盖输在原之前,经在原之后,穴邻脉近,故其气数皆相应也”。虽然是针对阴阳经脉五输穴中的“输、原、经”诸穴而言,却道出相邻腧穴关系的一般规律——穴邻脉近则特性相近。这些是五输穴的远治作用。而近治作用因为普遍存在,作用区域的界限就更为模糊,邻穴之间在作用上有部分交叉重叠,在一定范围内的腧穴,其治疗作用具有共性。在此范围内的腧穴,相互之间的(近治)作用区别不显著或意义不大,简单来说即无所谓腧穴。
那么,这个区域或者作用强弱的范围有多大?如何界定?近治作用之“近”的边界,以作用强弱程度而论仍有范围大小的差异。如《针灸资生经·足杂病》卷五:“膝以上病,宜灸环跳、风市;膝及膝下病,宜灸犊鼻、膝关、三里、阳陵泉。足踝以上病,宜灸三阴交、绝骨、昆仑;足踝以下病,宜灸照海、申脉。然须按其穴,酸疼处灸之,方效。”其中,具有显著近治作用的是按压而痛剧或痛缓的部位,此实同“阿是穴”。“阿是之法”可以准确确定(近治)作用显著的部位。
通过归纳总结腧穴主治病症,可以大致确定近治作用的范围。一般而言,在四肢部较明显,多为关节之间的节段;躯干部,较模糊,尤其在胸腹部,一般为内脏的相应体表位置及附近,而在背腰部一般为内脏相应的脊椎上下左右;头颈部,区域狭小,一般即在器官邻近部位[1]。
而如果是跨节段的更大范围选穴方法,就从腧穴而及经脉了,《灵枢·终始》已经提出:“从腰以上者,手太阴阳明皆主之;从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皆主之。”所以,对(治疗)经脉的选取,主要是腧穴远治作用规律的运用方法,但这个范围仍可看做是近治作用的放大。这一点,实际上已有人论及,“俞穴的远道主治性能是在局部基础上范围的扩大”[2]。典型的远取,乃是“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
腧穴近治作用的理论
奠定针灸理论和方法基础的《内经》,对腧穴近治作用的论述,虽然不多,却也非个别,但多被忽略。一般都过于强调腧穴与经脉的关系,或者说强调以经脉统腧穴。殊不知,传统针灸理论中,也并非都以经脉说明腧穴作用规律,如四街理论,即是有关腧穴近治作用的理论形式[3]。四气街位于头、胸、腹、胫,四处都有两个及以上的腧穴,“街”即是这些腧穴所在之处内外通达联系的途径,所谓“四街者,气之径路也”《灵枢·动输》),旨在说明头、胸、腹范围腧穴的近部作用原理。四气街的构成是头、胸、腹之腔体(内外),外之腧穴与内之脏器不是以经脉络脉连接沟通,而是气行之“街”,这里的气,指卫气。针灸这四个横向部位的相应腧穴,通过气街而作用于相应脏器,产生治疗效应。
腧穴近治作用的关联问题
腧穴近治作用既然为腧穴普遍的基本的作用,其研究的关联方面与意义,也就因而是广泛的。涉及经脉、腧穴的理论概念,以及刺灸、配穴、辨证等几乎所有重要方面。限于篇幅,这里先就腧穴作用与经脉关系方面略作分析。
有关腧穴近治作用的内容,最为人所知的是“以痛为腧”和阿是穴。“以痛为腧”原本是对针刺治疗经筋病提出的选穴原则,阿是穴的取穴方法是在病痛处按压探寻反应点,二者都不论经脉。所以,简单说,腧穴近治作用与经络理论无关,与腧穴理论的大部分内容也没什么关系。尽管有学者仍以经络解释腧穴近治作用的机制,并考虑从体表与体内(垂直层次)的“经络的横行”联系来说明之[4]。
假如“腧穴”只有近治作用,显然也就没有“经脉”存在的必要。对腧穴作用、经脉意义及经脉与腧穴的关系,1957年出版的江苏省中医学校针灸学科教研组编《针灸学》对此早有洞见:“古人对‘经络’体系的发现与‘经络’学说的形成,其基础与四肢腧穴的主治作用是分不开的。假定四肢腧穴也只能治局部病,那么针灸治病很可能只停留在‘以痛为输’的阶段,而不去探索‘经络’的体系了。”“四肢部的穴位能治头面躯干部疾患,而头面躯干部的腧穴绝少能治四肢的特发病症,由此可以证明‘经络’的发现与形成,与四肢腧穴主治作用是分不开的”,可谓真知灼见。“输穴在四肢,以经脉循行通路作为主治的指导原则。”输穴在头身,以输穴所在部位及其邻近组织作为主治的指导原则。”对此,李鼎[5]指出:“这就是四肢部穴以分经主治为主,头身部穴以分部主治为主”“各经穴在四肢者特具有循经远道的主治作用,在头身者则具有对邻近组织器官(脏腑)的主治作用。”
这一规律,在《针灸甲乙经》中反映为腧穴记述形式的特点,即头身分部,四肢分经。而经脉系统的主体,就是四肢经脉,一般被称为手足十二经脉[6]。腧穴远治作用的特点,即为腧穴类别划分的主要根据。这与《内经》类穴理论集中于四肢穴,内脏病(脏腑病)——藏病取输、府病取合,而体表痛证——以痛为输,是一致的。针灸理论中,出现于早期文献的内容主要与经脉相关,虽然还未见明确提及“腧穴”,但从经脉循行与病候的关系可以推论,作为施治处的“腧穴”是落实其临床意义的基础。此时的腧穴,应该主要是后来的四肢类穴范围部分。也就是说,早期的经脉和腧穴,主要是对远治作用方面的认识和理论形式,后来的理论发展仍以此为主,而近治作用方面的理论建设很少。
对此缺乏了解,不深入分析,加之多偏重于远治作用规律及其理论,就往往以之涵盖或理解所有腧穴(如《千金翼方》卷二十八第九:“凡孔穴者,是经络所行往来处,引气远入抽病也。”),甚至解释近治作用的内容,导致自相矛盾或疑惑。这是后人乃至现今的常见问题。
元代《针经指南》的“八脉交会穴”,借助奇经说明十二经脉的腧穴主治共性,其临床因素是腧穴主治范围的扩大。从腧穴主治作用的角度来看,亦即特异性愈来愈不明显。例如,列缺、照海的主治病证已经超出其所在经脉的循行分布及主病范围,二穴相同主治超过一半。八穴通八脉之说,提示了十二经脉理论的意义有自身限域,不应无限放大其理论统摄性。以既有经脉理论涵盖和解释所有针灸治疗不断发现的新规律,将会自陷理论矛盾。
结语

腧穴近治作用普遍存在,为腧穴的基本作用,因而有颇为重要的理论和临床价值。其所涉问题的广泛性,使探讨的意义不仅为全面认识腧穴内涵所不可或缺,而且对深刻认识针灸疗法的性质与原理也有启迪作用。


参考文献
[1]赵京生.阳经五官病候及治疗用穴分析—兼论经脉病候与腧穴主治关系[J].针刺研究,2007,32(6):411-418.
[2]黄成惠.略论俞穴的主治作用[J]. 辽宁中医杂志,1980,11(11):12-13.
[3]赵京生.气街理论研究[J].针刺研究,2013,38(6):502-505.
[4]李志道.腧穴局部作用的规律是“腧穴所在,主治所在”[J].针灸临床杂志,1995,11(21):67-69.
本文原载于《中国针灸》2015年11月期中国中医科学院60周年学术专栏,由作者授权本平台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