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人智源《鉴人智源》是后人改的,原书名为《人物志》。 《人物志》,三国时魏国人刘邵的代表作,论述人才选拔问题。 《人物志》纵论古人得失成败识人之术,可谓“识人宝鉴”“用人宝典”。 《人物志》被历代成功者推崇备至,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红顶商人胡雪岩的枕边秘笈。 本书于1937年译成英文,被作为心理学,人力资源方面的教科书,风靡西方。 台湾南怀瑾评价本书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纵横中外的人才学的教科书。” 刘劭自序:“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知人诚智,则众材得其序而庶绩之业兴矣。”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智者乎明者乎?读此书各取所需: 反躬自省者读之,可以知运势; 心系天下者读之,可以成大局; 淡然自处者读之,可以明清浊; 游戏人间者读之,可以正进退。 刘劭,字孔才,广平邯郸即今河北邯郸人。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第5次北伐,孙权进攻魏国时,刘劭守卫江夏,受曹叡之命破了陆逊之计,击退了孙权。 《人物志》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刘劭先后任尚书郎、散骑侍郎,陈留太守,后征拜骑都尉,赐爵关内侯,逝后追赠为光禄勋。著有《魏国爵制》《魏律》《法论》《乐论》《许都赋》《洛都赋》《赵都赋》《上都官考课疏》等。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此书“该览学籍,文质周洽”。刘劭用道家的无名解释儒家的中庸,表现出儒道合流的倾向。他的思想是汉学向魏晋玄学过渡的中间环节。 历史学家冯友兰称刘劭为“玄学的先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