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理解“贱人”的心理结构|从那篇刷屏文《致贱人》说起

 莺歌老师 2015-12-31



图/Eleonora Arosio


最近有篇文章特别火爆,题目叫做致贱人:我凭什么要帮你?!(阅读这篇文章请点击 阅读原文。文章共分八段,段段酣畅淋漓,针针见血。读者拍手叫好,只恨不能打赏。有人说,只看题目就不能同意更多!可见多么走心

坦率讲,我读完,也感到心情愉悦了很多,有种“尽吾辈所欲言,而非吾辈所能表”的窃喜。


生活中总有那么些人,做法令人感到仿佛来自外星:对别人的种种要求,似乎天经地义,理由是别人具有帮助他们的能力、日子过得好、是他们的什么人之类。比如之前有报道:老人觉得年轻人就必须给他们让座,有人甚至因为年轻人没让座,坐在人家的腿上耍赖。这类人就是这篇火爆文章中定义的“贱人”。之前还有“远离垃圾人”的说法,即不可理喻的恶人不要试着去跟他们讲道理,能躲多远就躲多远。

贱人与垃圾人,相似处都是“不可理喻”。

  • 贱人”使用的心理手段是“道德绑架”。

  • 垃圾人”使用的手段则是“理性绑架”。给人一种非理性、“本我”的强加。

  • 其极致,就是各种极端主义者的做法:“不接受我对你的期待,你就得死!”

  • 有时候,这种期待甚至可以是“”——由爱生恨乃至戕害,“我如此爱你,你竟然不领情,那么你去死吧!”

究其根本,他们的内心,会把“别人”视为自己所认同的逻辑的被动执行者,不允许任何的选择和解释。

  • 如果别人满足期待,就会得到他们的夸赞,却并不会因此感恩。

  • 如果别人不能满足期待,就会被他们毫不留情地指责甚至攻击。

这样的行为,是心智化(mentalization)能力发展滞后的结果,大体是由小时候稳定的依恋关系匮乏所致,很难真正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别人的内心世界。他们既理想化别人,又容易对别人产生非黑即白的评价,心理结构很不稳定,安全感很差。

不过,希望别人满足自己期待的心态,人人都有。所以,人与人的交往,本质上只是一种误会。只是有的误会不影响沟通。按照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的说法,我们无法直接对别人说话,所有的言说都是对着想象中的他者(Authre)说话。依据这个理论,从根本上说,人不可能“理解”别人,也不可能被“理解”。如果以“懂我”作为择偶的标准,那么此生注定独身。但这也有理论洁癖之嫌。

人和人之间一定程度的“理解”,多是基于“常识”,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默会——不需解释的直解。问题在于:交流双方所参照的“常识”是否一致?如果不同,一方就会成为另一方眼中的“贱人”或者“垃圾人”。当交流双方以全然利己的方式利用“常识”时,就会出现这种导致冲突——甚至流血冲突——的误会。

说个不恰当的比喻:

  • 如果一方一味索取(施虐),一方一味付出(受虐),则关系可以延续。

  • 如果付出方意识到了自己被“道德”或者“理性”绑架,而拒绝就范,就会出现冲突。

所以,冲突是“觉悟”的标志,是主体凸显的标志:凭什么?!没有这个觉悟之前,“好人”甚至还会为没有满足“贱人”的期待而内疚!换句话说,无论“好人”还是“贱人”,都是受了社会话语的控制。

冲突是有破坏性的。法律的功用就是把这种破坏性限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它基于一种尽可能不会产生歧解的约定,去行使一个集体公认的话语权力。伦理学和精神病学也具有类似的功用。而语言哲学和后现代心理学则总会看到这种约定的局限性,看到人性在冲突发生时候的光辉。

人可以选择去当好人,这同时意味着选择自己的感受被忽视。当然,也可以选择去当贱人,这也意味着可能被唾弃乃至拘禁。所以,子曰:“为善勿近名,为恶勿近刑”。

于是可以洒脱地去做好人,或者——贱人。



李明

东方心理学博士,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咨询中心主任,中国叙事疗法奠基人。主要研究领域为叙事治疗、佛教心理学等。在心理治疗领域关注理论整合和方法探索。



如需转载此文,请联系我们并取得授权

家庭与个人成长的支持平台

左侧二维码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