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昌生:假如生命可以重来!

 甲子666 2015-12-31


  

生命不能重来,在时间面前人人平等,这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为颠扑不破的真理,然而,明知时光老人根本没有一丝通融,明知世上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后悔药,仍然有着无数的生命都会发出类似感叹!

  何故?感叹的背后其实包含着后悔。这种感叹的潜台词是,假如一切可以重来,我一定会把握好生命中的每一个机会,一定会珍惜生命中每一个朋友,一定会吸取教训痛改前非,一定会好好学习努力进取,创造出比已经流逝了的生命更加辉煌的生命奇迹。

  然而,我却不这么看,我的看法有些悲观。我认为,假如时间老人真的法外开恩,临时让我们这些芸芸众生的生命倒转,很多人仍然会踟蹰徘徊踏步不前,很多人仍然将浑浑噩噩一事无成。

  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说是有个人死后,他的灵魂飘升到了天堂,他情绪激动地质问上帝:上帝,您太偏爱牛顿了,您为什么要让那颗苹果掉在牛顿的头上?如果您让苹果砸在我的脑门之上,那万有引力定律不就是我发现的吗?我不就是是一代宗师世代楷模,何以像现在这样默默无闻碌碌无为?

  上帝一听他的倾诉,对这个无辜却又上进的灵魂立即充满了爱意,他决定再给这个人一次机会。于是,他大手一挥,时光倒转,世界又回到了万有引力定律还没有被发现的年代,其时,这个人也正处在风华正茂激情燃烧的年代里。

  有一次,这位青年人正好在一个苹果园里的一颗苹果树下闭目养神晒太阳,上帝心想,机会来了,于是,他使用法力让一个苹果不偏不倚地正好砸在这个青年的脑门上,上帝期待着奇迹的发生。然而,接下来发生的现象让他目瞪口呆,这位青年毫不犹豫地将这个砸在脑门上的苹果擦了擦,就生吞活剥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

  上帝叹了口气,心想,可能是饿坏了,还是再给一次机会吧!于是,他又让一颗苹果掉在了他的头上,这一次青年犹豫了片刻,可能是刚才已经吃了一个苹果,这个苹果的吸引力显然没有刚才那个大,但他看看四周无人,还是把这个苹果再次吃了下去,然后,安然睡着了。

  上帝有点恼怒,他决意要在这个不知上进的青年身上创造奇迹,于是,他再次让一个青涩的大苹果砸在了这位青年的脑门之上,心想,这次掉下的苹果不能吃,你该想想万有引力定律吧?没想到,青涩的大苹果砸下去之后,这位青年比上帝更加恼怒,他觉得树上接二连三地掉下来的苹果侵扰了他的美梦,这个大苹果更是砸痛了他的脑门,于是,他把这个青涩的大苹果奋力一掷扔到了苹果园的墙外,没想到,这一扔,奇迹真的发生了:此时,牛顿正在倚墙读书,一颗苹果从天而降,他不禁心灵一颤:“为什么苹果会掉在地上,而不是飞向天空呢?”经过一番思索,牛顿很快就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仍然是这个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科学巨匠,而那个不屈的灵魂所依附的生命仍然是茫茫世界中的一粒沙尘,世界又回到了固有的轨道,世间万物一切依然如故。

  我想,假如生命可以重来,很多人将会陷入与这位有志青年同样的尴尬境地!何以见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很多人虽然渴望生命重来,但从来也没有对生命历程进行过深刻地反思与系统地总结,即便是天大的机会降临,如果我们没有准备,机会注定会与我们擦肩而过。

  假如生命从头再来,每一个人都渴望重塑人生再创辉煌,问题是,我们做好了准备吗?或者说,我们最要改变的是什么?再直白地说,是什么导致了我们过去的失败,是什么妨碍了我们此生的成功?改变性格,既不冲动,也不粗疏,理智地看待社会,妥善地处理问题,这应当生命重来后许多人的内心选择。问题是,如果我们没有弄清性格的秘密,或者我们没有掌握转变性格的方法,或者说我们永远信奉江山易改秉性难移的教条,即使是生命重来,性格又何以能够改变?性格不改变,生命重来又何以保证我们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破译性格密码》就是一本教你如何锻造成功性格的书,它借助了经济学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法。从传统心理学的角度看,性格是不可更改的,至少是很难更改的,但是,经济学不这样看问题,否则,我们很难合理地解释如下现象:有的人在单位对待同事温文尔雅,在家里对待亲人却暴跳如雷;有的人对领导的吩咐积极主动,对同事的嘱托却置若罔闻;有的人对朋友锱铢必较,对孩子却一掷千金……。既然是性格天生不可更改,那么对任何人都应当表现出同样的语言、行为和态度,但事实并非如此,人的性格在不同的场合,会有不同的性格表现,有时甚至呈现出冰火二重天巨大反差。

  这说明,性格其实是可以选择的。经济学认为,人的性格都是当事人理性选择的结果,是他们内心认为这样做值得,这样做是坏中选好次中选优,他们才会这样做的,尽管这样的理性选择在旁人眼里是非常地缺乏理性。为什么自己理性的选择,在旁人眼里却成了非理性呢?为什么自己认为应当这样表现,而旁人却认为应当那样表现呢?这就是思维角度思维方式的不同。《破译性格密码》就是借助经济学这个工具来改造我们的思维,进而使我们的思维变得更加全面更加科学,甚至更加尖锐更加独到,从而也就使我们的性格变得更加丰满更加周全。

  我当年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楞头青,用大家的话说,就是一个具有明显性格缺陷的人,但我现在的性格早已今非昔比,与当年一点即着的急躁、斤斤计较的吝啬、不会拐弯的耿直相距不止千里,我的这本《破译性格密码》,本质上就是我自己性格转变的心路历程。我和芸芸众生一样,也深深地渴望着生命可以重来,但我深知,生命永远不会重来,我们能做的,就是要不断地思考过去总结教训,这样才能在未来面对问题的猝然降临而从容不迫,才不会因为莽撞无知而不知所措,这样,我们才能在余生中少犯错误少走弯路,进而事半功倍再创佳绩。

  这本书的问世,在我心里有双重意义,于个人而言,我在剩下的生命历程中,还会遇到新的问题,只有平时有所思考,临事才能处变不惊,我愿意按照书中对性格的系统思考,把自己的余生走得更加稳妥;于社会而言,我深知还有许多人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正在摸索着前进的方向,正在经历着缺陷性格的磨难煎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愿意把我的性格改变的经验教训公诸于众,让晚辈后生站在我的肩上看得更高更远,以避免他们重蹈覆辙后悔莫及。

  当然,我心中还珍藏着我的一些幻想,我期望着本书能够经得起时光的大浪淘沙,其思想的光芒在未来漫长的岁月里,能够照亮更多人的生命历程!

  愿将此书献给那些正在渴望改变思想进而改变人生的人!是为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