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溶剂对钙钛矿薄膜形貌和结晶性的影响研究

 肯于攀登 2016-01-01

王栋1)2) 朱慧敏2) 周忠敏2) 王在伟1)2) 吕思刘2) 逄淑平2) 崔光磊2)

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2)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青岛266000)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溶剂, 配位作用

DOI: 10.7498/aps.64.038403

物理学报, 2015, 64(3): 038403


溶剂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基于目前常用的N, N-二甲基甲酰胺(DMF) 和丁内酯(GBL) 溶剂, 一步溶液旋涂技术和介孔电池结构, 制备的钙钛矿薄膜的形貌、结晶性, 以及最终的器件光电转化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异, 利用DMF 作为溶剂, 效率仅为2.8%, 而基于GBL 的电池效率可以达到10.1%.结合SEM, HRTEM, XRD 和UV 等表征手段, 分析了钙钛矿从DMF 溶液和GBL 溶液中结晶析出的不同机理, 明确了溶剂跟PbI2 的配位作用对钙钛矿的溶解、析出过程的制约作用, 揭示了造成器件效率差异的本质原因.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