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熊本城御膳和福冈夜排档拉面

 鸽子飞吧 2016-01-01

熊本城御膳和福冈夜排档拉面

 

 

熊本城御膳和福冈夜排档拉面

 

熊本城御膳和福冈夜排档拉面


熊本城御膳和福冈夜排档拉面


熊本城御膳和福冈夜排档拉面

去日本游玩,口福之欲是不能忽视的内容,否则旅游的快意就要大打折扣。我们此行,因为有日本朋友的向导,果然品尝到了不少足以体现日本料理精华的美食。在佐世保我们享受了铁板烧长崎牛肉和嫁接而成的绿色花椰菜,在嬉野和多屋别庄,我们享受了锅道酒和味觉会席,吃到了在上海最好的日料店都不可能提供的温泉汤豆腐、季节馒头和佐贺牛肉,还有用黑豆为食材的自家酿豆腐以及河豚鱼天妇罗,对了,刺生中还有三片鲸肉!这是我第一次领教这种食材。后来在长崎一家百货店里还看到有鲸肉专卖店,不过日本现在对鲸肉的热情已大大降低。在花别府,我们享受了由料理长亲自采集加工的有机蔬菜和芝麻豆腐,还有鸡蛋拌饭和土豆煎饼等,感悟了料理长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这位对中国料理也颇有研究的料理长对食材相当挑剔,有时候他甚至会找到供应商,要求带他与菜农、果农见面,了解蔬果的生长过程,并提出改善口感的建议,也因此,他总能拿到最新鲜的食材。

 

熊本城御膳和福冈夜排档拉面

 

最难忘的一餐是在参观熊本古城后,进入木结构的本丸御殿,享受了需要事先预订并在接待量上有限止的御膳。本丸御膳是熊本藩时代藩主享用的料理,前几年,旅游部门以建城400周年为契机,由本丸御膳料理长根本古籍挖掘整理,制成了这个形制的御膳,可以说每一道菜都有来历,都有故事。

 

熊本城御膳和福冈夜排档拉面

 

容我粗粗地罗列一下吧,前菜中有妙解寺纳豆,原为妙解寺僧人制作的清粥小菜,一种是常见的干纳豆,另一种是黑纳豆,也就是纳豆继续霉变后晒干,贮存起来慢慢享用的那种。鲷鱼、带鱼是用酸味味噌腌过的,味道很特别。辛妇莲根就是黄芥末藉片,是九州的特色一种。鲍鱼丝与魔芋块拼作一碟,黄味噌提味。主菜中有鲷鱼昆布及松笠乌贼刺生,由前菜递进,因而味道渐浓,体现了层次感。接下来的御汁由松茸主打,松茸为日本人看重,因为它的特殊香气与滋补功能,更因为它更接近日本人的哲学观。御猪口由腌过的黄色菊花、萝卜泥丸子、熊本手工年糕等组成,味道相当清鲜。而御平碗中的豆腐也做得惟妙惟肖,说是豆腐,其实原料已经与中国传统豆腐大相径庭。日本料理中的豆腐,只是取它的形,可以用芝麻、山药、芋艿、绿豆、赤小豆、鸡蛋等食材来做,并不一定要点卤或加石膏,味道与口感也比较丰富。你要是在日本吃到豆腐冰淇淋,也不足为奇了。干吴鱼饭也让我大开眼界,一碗看似普通的白米饭,顶上加了蛋皮丝、撕碎的干鳕鱼丝和一片用豆腐、芋艿制作的仿荤鳗鱼,就有了化平淡为神奇的视觉效果。压轴的是一道素菜,由杏仁、香菇、胡萝卜、菊花、水菜等组成,不仅味道清鲜无比,而且在视觉上简直就是一幅立体的风俗画!

 

熊本城御膳和福冈夜排档拉面

最后一品甜点为御膳作了一个圆满的收场,月羹与烧柿主打,月羹在外形与味道上都与中国京津地区的羊肝羹相似,可能是从中国北方地区引进的,只是原料用的是山芋。烧柿是趁柿子刚采摘后,稍稍腌一下,再加糖和色素制作而成的,脆而清甜,使味蕾回归初始。

 

熊本城御膳和福冈夜排档拉面

 

熊本城御膳和福冈夜排档拉面

在日本旅游时恰好获得消息:日本的和食与中国的珠算、韩国的越冬泡菜等一起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通过几天来对当地美食盛宴与民间小食的分享,我觉得日本和食的确名至实归。

结束此行的最后一夜,我们来到福冈的屋台大排档品尝了猪骨汤拉面,沿河而排开的大排档挂着红纸黑字长灯笼,泛着刺目的黄光,跟中国不少城市里大排档的格局相似,推车就是餐桌,餐桌中央是具菜柜,锅台就在后面,燃料也是液化气,棚子四面用塑料布围起来挡住寒风,凳子七八张围作一圈,客人坐得满满当当,吮吸面条的声音响亮而快活。猪骨汤早就熬好了,年轻的厨师抓起一把面条塞进网兜,下到沸水锅里,须臾捞起,掷在大海碗里,浇上一大勺鲜汤,小心覆上一片极薄的猪肉,再赏一大把京葱,成了。客人要吃鸡肉串或羊肉串随叫随烤,要吃关东煮也当场捞起,价格可不便宜噢,一块卤豆腐100日元,一块水煮萝卜100日元。一碗拉面折合人民币50元的样子,若再加些串串烧关东煮,一不小心就满一百元了!吃完摸摸肚子,还有一个角落没填满嘛!

不过那种野豁豁的风情,是每位旅游客不可错过的体验。

 

熊本城御膳和福冈夜排档拉面

 

熊本城御膳和福冈夜排档拉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