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环境与彩陶文化

 萨满巫师 2016-01-01


环境与彩陶文化

黄河中下游是我国新石器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系夏、商、周直至唐宋时期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绵延数千年,在孕育华夏文明的过程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何以如此,涉及原因频多,其中与环境关系尤为密切。

据资料记载,大约距今23000年至11500年,末次冰期的最盛期,气候干冷,植被为荒漠草原,动物稀少,前期冷湿环境下生活的猛犸象与披毛犀几乎绝迹。文化有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和北京人等旧石器晚期文化。

大约距今11500年至10000年,底层侵蚀不整合黄土块、角砾、砂砾沉积。气候冷、暖变化频繁剧烈,一度降水丰沛,新水文网出现。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过渡。

大约距今10000年至8000年,全新世老成壌差的黄土沉积,漫滩沉积形成,气温上升,但中间一度有变化,尤其距今约8400年时气温下降。植被是落叶阔叶林的桦树与椴树增加,松树增多。文化属新石器早期文化,其特点是细石器与磨光石器、夹砂陶器共存。由于该气候、土壤等还不具备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故农业还只是处在萌芽中。

大约距今8000年至2800年,属棕褐土的褐红色顶层埋藏土形成,湖沼沉淀发育,气候温和适宜,喜湖沼温润环境的四不象鹿为代表动物,南部有扬子鳄、家畜狗等出现。这样为磁山、裴李岗等诸文化出现和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我们可以从黄河中下游环境与文化的历史关系中得知:环境剧变引起文化的跃进,全新世前期地层侵蚀不整合表明的末次冰期后的环境剧变,带来了旧石器文化被新石器文化的更替。距今约8000年,在气候升温约3000年积累基础上,土壤层发育,促成磁山、裴李岗农业文明兴起。距今约7000年时由于气温突降,磁山,裴李岗文化蜕变为辉煌的仰韶文化。距今约5000年,气候适宜期从顶峰下降,迎来了龙山、马家窑文化,父系氏社会得以确立,孕育国家出现。距今约4000年至3000年时的降温,引出了齐家、寺洼、辛店、四坝、沙井诸文化。凡此说明,当自然环境发生剧变,首先表现为对文化的某种暂时破坏,随之出现文化的跃进,而且这种跃进随时间的进程表现得愈来愈强烈。这充分表现出人类驾驭自然能力的增强。

夏商周三代是我国文明奠基的时代,而这有赖于前期黄河下游新石器中、晚期文化的铺垫,而它们是在黄金时代——全新世中气候适宜环境下进行的,是适宜环境与适宜地点结合的硕果。这里丰沛的降水促使适于时期耕种的松散黄土沃土作用发挥,从而使这里以粟为代表的农作物为人们创造辉煌文化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另外,这里山脉连绵,河川纵横,盆地罗列,得水土与山林之惠,沿河成为先辈创造黄河文明的摇篮,肥沃盆地成为孕育华夏文明的明珠。

另外,世界唯一的黄土高原东南缘,南北寒暑干湿迥异,古人们各自生产和生活方式有别,这里成为农业文明与牧业文明交往和融汇的理想之地。因此文明中华民族之所以有今天,要庆幸在华夏文明诞生时有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提供了个天时地利与人和的理想舞台。

先辈之所以能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创造出古老华夏文明的不朽业绩,是由于他们因势利导创造性利用、协调人与环境关系的结果。至于北宋以来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心向东南转移,是黄河中下游自2800年前干旱化的结果。现在黄河中下游持续发展战略不能不注意这里气候环境无情花落去的历史。但从新世气候变化每2000多年至3000年发生一次周期性变化来看,现在正是进入一个气候向暖转变期,加上温室效应的叠加,或许将进入一个新的温润期,那末,这里受传统文化熏陶的聪慧勤劳人民,以史为鉴,因势利导,定会创造出新的辉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