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值得一游的杭帮菜博物馆

 鸽子飞吧 2016-01-01

值得一游的杭帮菜博物馆

 

 

值得一游的杭帮菜博物馆

 

 

值得一游的杭帮菜博物馆

 

值得一游的杭帮菜博物馆

 

清明将至,在一场细密的春雨之后,与朋友一起去杭州探访龙井村。对于平民茶客而言,今年的形势比较有利,三公消费得到遏止,明前狮峰茶的价格据说降了三成,那么找到可靠的茶商,也许可以买到价格适中、质量保证的狮峰龙井了。

在龙井村品了刚刚炒好的新茶,水是从虎跑挑来的,构成了所谓的“西湖双绝”,味道果然超凡脱尘。茶后每人买了半斤茶,再去钱塘江边的江洋畈原生态公园参观。这是一个高台湿地,是江海退去后形成的滩涂,江洋畈的得名也有1500年之久,而作为新开发的旅游胜地,主事者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始生态。蒹葭苍苍,杂花生树,许多不知名的鸟儿在水面上觅食,是值得游客到访并大口吸氧的。顺便说一声:不收门票。

从江洋畈出来,顿觉神清气爽,稍一拐弯就到了杭帮菜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在2008年建成,青砖墙,黛瓦顶,桃红柳绿,井栏苔青,体现了江南建筑的秀雅神韵,与周边的生态环境相切相融。展馆建筑面积超过12000平方米,上下两层,馆内设十个展区,以二十个历史事件串成展览线索,梳理了上溯至良诸文化,下至明清两朝等不同历史阶段,杭帮菜传承和发展的肌理脉络,当然还有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杭帮菜令人瞩目的新格局。

 

值得一游的杭帮菜博物馆

 

说起杭帮菜,上海食客是相当亲切的,近年来在日新月异的餐饮市场上,价廉物美的杭帮菜受到群众的欢迎,对上海本帮菜也形成了强有力的挑战,为市场繁荣及饮食文化的提升作出了很大贡献,那么这个博物馆将向观众呈现何种风采呢?

 

值得一游的杭帮菜博物馆

 

走马看花的匆匆脚步,打破了馆内的宁静,以有限的饮食文化知识与经验为依托,我欣喜地看到了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的炊具与餐具,还有超出我们想象的各时期的食物模型。丰富的图片与文字、惟妙惟肖的食物模型与人物蜡像都在努力复原历史现场,它们有力地说明了长江流域河姆渡的先民,已经掌握了相当发达的烹饪技术——而这也是杭帮菜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基础吧,然后通过秦汉及隋唐的逐级发展获得多次转型。比如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使杭州在隋唐时期形成南北交流而繁华的第一个高峰。而到了南宋,杭州作为一个注重享乐型消费的都城,接受了南渡贵族及文人阶层的生活风尚,顺应了南料北烹的历史趋势,促使当地餐饮业以开放的姿态兼融各个流派的理念与技术,形成了今天杭帮菜的底本。及至明清两朝,经过文人与厨师的整理与推动,使杭帮菜获得极大的滋润与刺激,最终独树一帜。这一时期的菜点面貌缤纷多姿,无论在选材、调味还是烹饪及食俗方面,都形成了对内为民间与官府相互呼应、比对、借鉴,对外则广泛吸纳外省风味为我所用的和谐状态。而在诸如西湖醋鱼、东坡肉、炸响铃、龙井虾仁、宋嫂鱼羹、叫花童鸡、八宝豆腐、清汤鱼圆、砂锅鱼头豆腐、糟烩鞭笋、板栗烧肉、油焖春笋、杭三鲜、盐件儿、葱包桧儿、油墩儿、定胜糕等名菜名点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历史事件的影响和文化名人的醉吟。

 

值得一游的杭帮菜博物馆

 

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展馆,在互动性上应有足够空间。设计者在室内辟有观众体验区——老百姓大厨房,用于烹饪表演与名师示范,市民游客也可以参与菜点制作,并摆开擂台与对手PK。展馆外还设有观众体验区,逢年过节可以参与打年糕、做馒头、磨豆浆等活动。莺飞草长时分,去杭州踏青时不妨顺便去杭帮菜博物馆看一眼。

 

值得一游的杭帮菜博物馆

 

值得一游的杭帮菜博物馆

 

值得一游的杭帮菜博物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