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原创首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创业最前线” 在刘老木看来,创业就是和有趣的人,做有趣的事。老木的队伍里,都藏着哪些段子手呢? 段子手1:刘老木,原名刘伟俊,趣学车创始人兼CEO,自称学霸中的学渣,学渣中的学霸。本科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学习金融,后来又攻下了帝国理工学院金融学硕士学位和多伦多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还有一位学霸媳妇儿,当年以本专业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北大研究生,读完北大后又拿了个全额奖学金去剑桥大学读书,现在在多伦多大学,一边带着他们的两个孩子,一边攻读博士学位。 段子手2:黄箭,趣学车的技术大伽,出生在江西农村,是老木的高中同学。当年,黄箭作为村里唯一一个考上高中的放牛娃,被村里人寄予厚望。典型的技术宅,看似寡言少语,但一开口就是妙语连珠,出口成“段”。 段子手3:刘建波,老木多年的合伙人,草根BD,通吃驾校校长。 段子手4:罗嘉俊,90后帅小伙儿,趣学车的品牌负责人。年轻而自信,“孕妇之友”。 早在老木于帝国理工求学的第一学期起,他就开始创业。虽然每天和大家一样学习到12点多,但他更多时间是在钻研自己的第一个创业项目和第一家公司—泊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为公共交通信息化相关领域提供解决方案,已成为了江西省数一数二的公共交通信息一体化以及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服务提供商,运营了江西赣州市驾驶员培训 IC 卡计时管理系统,管理了 114 所驾校,3000 名教练和3500 台教练车,累计服务驾校学员 50 万人。泊远也是赣州市城市一卡通发起单位,并作为控股方获得赣州一卡通的运营权。 2012年,老木回国创业,酝酿3年,2015年6月他只身一人来到北京,趣学车项目正式启动。7月,公司在北京注册成功,8月趣学车APP上线并开始内测,9月在江西赣州试点推广,10月进驻成都、武汉和深圳并相继开通了趣学车互联网驾校服务。 图:刘老木(正中)和他的趣学车团队 简单说来,老木的趣学车,是在互联网的风口下,对传统驾校陈规的互联网升级改造。因为传统的驾考模式中,驾校拥有驾考名额,在这个产业链中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因此,驾校的服务质量一直被社会诟病: 学员等待时间长、费用高、服务差、还要给教练送礼;教练工作枯燥辛苦、收入低。 直至去年5月,交通部、公安部开放驾考指标后,学员驾考可以自主约考。考试指标不再成为稀缺资源,传统驾校被迫提高服务质量以增加驾校间的竞争力。而过去几十年的沉重体制和处事方式,让驾校的互联网转型举步维艰。老木说,这就是趣学车的机会。 据统计,2015年全国驾驶人数量突破3亿大关,驾校数量从2006年的7276所增长至14000多所,学员人数从2008年的1678万人增长至2014年的3000万人,按照汽车驾驶培训人均价格近三年的平均数计算,市场规模已超1000亿人民币。 “一个驾校做一个APP来管理教练、车辆,全国有14000所驾校就要做14000个APP吗?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发展逻辑。” 趣学车平台包括“预约+评价系统+轻社交”等功能。学员可以预约学车,并能对教练服务做出评价。而教练可通过APP接单,规划教学时间。有了这套监管体系,教练的服务质量提高了,学员的抱怨少了,学习效率提高了,驾校资源都得了充分的优化配置。通过学员报名提成、自有教练等运营模式,趣学车可顺利实现盈利。目前,趣学车四个试点城市共计拥有1000多个学员。 下一步,老木计划在2016年初完成A轮融资,希望把趣学车挺进长沙、石家庄、哈尔滨、南昌、西安、济南等二、三线城市,改善尚有提升空间的二、三线城市的驾校服务质量。“我们好几个入驻城市从一开始就是盈利的,”老木告诉我,“项目7月启动时融资500万,花了几个月,现在账面上又回到了500万。” “互联网驾校行业目前还没有一个巨头,我希望未来是我们的”,老木说。不知站在巨风口上的刘老木和他的逗比团队,能否在这个千亿级的市场一如既往地笑看风云、谈笑风生?《创业最前线》将持续关注。 “趣学车”系“无界空间”入驻项目。 无界空间是一个联合办公空间,将“创业+生活”紧密结合。通过空间设计和功能性、舒适性的规划,让大家在高效工作的同时,可以享受生活方式。无界空间是共享经济最好的体现,来到这里可以和其他创业者共同分享所有创业、工作所需要的服务和资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