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建筑师一起“身未动,心已远”(本期附《2016博雅好书新书书目》)

 孟溪ProbeT连山 2016-01-01
编者按

2016,你好!


时光飞逝,转眼间博雅君陪着大家又走过了匆匆一年。新年里,希望我们能与各位分享更多美好而难忘的时刻!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博雅君为大家送上一份我们连日赶制的新年大礼——《2016·博雅好书新书书目》(点击http://pan.baidu.com/s/1c0X839Q 即可下载)!朱良志老师曾说,“消受白莲花世界,风来四面卧当中”(金农题,此次书目的封面图片选的正为其册页)是一种有力量的哲学和境界,在此将其送予诸位共勉。


元旦小长假来临,你是否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开启了出游度假模式?今天,我们也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近北京、深圳、甘肃、四川四个省市的四座建筑,体验一把“身未动,心已远”的建筑之旅。(本期值班:Aviva)



与建筑师一起“身未动,心已远”


李晓东:北京篱苑书屋
北京篱苑书屋与环境融为一体

在篱苑书屋这个项目里我的野心比较大,想重点探讨技术问题。一般的技术问题跟我们没关系,但是我想,除了前面项目的一些切入点在这里也存在以外,重要的就是怎样通过技术,把设计作为一种手段跟建筑融到一起。技术不是简单的东西,它是一种知识体系。既然是知识体系,它就可以融汇到思想里,而这种思想可以在设计中好好发挥作用。我们刚才讲的可持续、节能环保等,实际上都不只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思想。

这个项目选址在水边。这个地方最开始打动我的就是当地常见的柴火棍。这司空见惯的东西为什么被我用来盖房子?它不是噱头,我想从材料和肌理上探讨建筑的各种可能性。这是一件很有启发的事。

项目所在的村子里,路上和居民的院子里都能看到柴火棍。这里的村民基本上从11 月份开始就要去山上砍柴火棍(不是砍树)。柴火棍每年都会生长,可以用来生火做饭、取暖、照明等。

我想用光线营造合适的读书氛围。如果只简单地在建筑外立面铺一层柴火棍,里面的光线不会均匀,所以我们用了三层柴火棍,岔着放的时候光线是过滤进去的,十分柔和。这是一个出发点。另外一个出发点是钢跟柴火棍的结合。这个房子99% 的材料是可以再生的,室内用的是木头。当人们不想再用这个房子时,就可以把它当柴火烧了,而钢也可以再利用。所以这个房子不会产生任何污染。另外,这个房子没有经过任何复杂的处理,是纯自然的状态。将来人们会发现,鸟会在里面做窝,时间长了,里面还会长东西出来。这就变得更好玩了,盖房子的过程当中还可以融入自然进化的事情。

整座建筑是玻璃盒子加柴火棍的组合体,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遮阳,并让光线可以过滤进去一些。好多人问我,为什么用玻璃,为什么在北方盖房子不用厚重的石头呢?这是因为,首先这个房子没有用电,也就是说没有采暖的可能性。在北方没有采暖的话,房子盖再厚实、隔热功能再好也没有用,冬天还是会很冷。但是用玻璃的话,至少白天光能进来,热量能进来。在立面上,上下的做法并不一样:下层是玻璃在内,外面是柴火棍;上层是里头一层玻璃,中间一层柴火棍,外面还有一层玻璃。这样的话,两层玻璃起到了隔热保温作用,这就是对技术的一个思考。

另外一个问题是,房子本是一个简单的长盒子,为什么要把入口放在很低的位置?这也是出于夏天防暑、冬天保温的需要。因为把入口压得很低,能使它靠近水边,而水的温度比陆地变化要小。比如夏天,外面温度28 度,陆地可能更高,而水上温度只有20 度,水上的低温空气会进入室内,人在室内就会感觉到凉风习习,这样的室内温度相当于室外树荫底下的温度。冬天的时候正好相反,水是储热的。这也是对技术的思考和巧加应用。

冬天万木凋零时,房子就会“消失掉”,变成跟山一样的颜色。中国的房子讲究建筑和环境的对话,而不是说“我是主体”,但同时也要注意空间的丰富性。中国传统空间讲的是动态体验,这个房子也是,从不同的地点和角度观察它,你会发现这个简单的房子不只是个小长盒子,而是会从中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有一个细节,我们在设计时就想到了。因为基地有高差,如果顺着基地建,房子就会有高有低,出现折线,使整个建筑变得复杂。我们把屋顶统一处理成一条直线。我之前看《叶问》这部电影时,看到叶问打很多拳才能把人打倒。而我想的是,如果一拳能把人打倒就只用一拳。盖房子也是,简单的事情千万别复杂化了。

另外,房子建好以后要怎么使用,也需要建筑师来考虑。这个房子是一个慈善项目,建设的经费花完了,但这儿是图书馆,没书不行。所以我们在网上发了一个希望大家捐书的帖子。从2011 年11 月竣工到第二年2、3 月份的时间,这里的书就摆满了,现在多得已经没地方放了。

北京篱苑书屋内部

篱苑书屋中的光线


刘珩:蛇口浮法玻璃厂改造项目之浮云主入口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改造项目,场地原来是20 世纪80 年代的玻璃厂,原有两个仓库和两个厂房,2013 年成为深港双年展的展场之一。策展团队希望不要对厂区大拆大建,但同时要唤醒厂房的活动。南沙原创有幸承担了厂区主入口砂库区的改造设计工作。

主入口位于厂区一隅,并与厂区外的道路有近6 米的高差。这里与未来的城市有较好的衔接,而且高差的优势能让人进入厂区时有开阔的视线。我一直觉得主入口这里应该有一种态度,一种非常“strong”的态度,表明我们关注过去,但更关注未来。那么如何在主入口向人们传达这种信息呢?这是需要建筑师花很多精力去思考的。入口处有一座没有什么特色的旧仓库,我觉得应该有新的东西架在这旧的房子里,让公共入口成为新和旧、过去和未来的穿越入口。主入口处的“未来”应该怎么做?因为甲方很想拆掉这座旧仓库,再建一个新的空间。但是我们觉得没有必要,因为在旧的600 平方米空间里能够做很多事情,新旧结合,既可以保留过去,也有新的东西加入进来。但是策展人对在旧建筑上建新东西有异议,怕抢了两个旧建筑的风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两个月反反复复的修改。

浮法玻璃厂主入口

对主入口处的旧建筑内部做改造

我们做了很大的模型,1∶50 的模型在办公室摆来摆去。我们很痛苦地做了几个方案,或是新建筑直接往上“长”,或让新建筑“长偏”,还将其缩小。最后的方案是直接在旧的房子里“长”出新的房子,而且它们的体量一模一样,只在细部做一些变化。我们也是在挑战,完全不知道未来四个月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工期非常紧。这个方案直接用原来旧仓库的屋顶作为一个平台,向前走可以通过烟囱上外加的旋转楼梯下到主展馆。所以这个平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共空间,它穿越在一个老房子和新房子之间,而且是一种非常自然的穿越。

所有的这些最后要转化成现实,好多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最后的效果都是我们与结构工程师多次在现场测绘、讨论的结果。结构问题是整个改造中最大的挑战。原有的旧仓库为混凝土框架结构,承载力有限。我们反复思考与比较新旧结构体系,当时的关键问题包括支撑新建筑的柱子应该多粗,需要多少根才能撑起新的体量。我们用钢结构来制作柱网与新柱子,并将新柱子做成黑色、圆形的,用以区分旧的方形混凝土柱。本来柱子的尺寸是350mm×450mm,但是我们认为钢结构的柱子必须要小于原来的混凝土柱子,才能体现钢结构的优势,所以我们和结构工程师协商,将其直径从400mm 减到280mm,才有现场纤细的效果。新建部分要在结构上避开原有混凝土柱的桩基位置,需要打开旧建筑的地面,重新灌注一个基础,并在屋顶钻孔,让新的钢柱“长”出来。这个过程要面对很多问题,如防水等。钻出旧屋顶之后,钢柱继续生长,有些直接搭接入口平台,成为入口平台结构的部分;没有跟平台搭接的那些钢柱则继续往上长,作为支撑新体量的基本结构系统。

新体量的立面采用金属帘的玻璃双层围合,使建筑轻盈而有层次,也与旧建筑形成了有趣的时代与技术的对比。我们希望平台的顶面采用镜面材质,可以把旧仓库的屋面反射上去。但后来我们放弃了镜子,因为镜子的反光过于强烈,会消解建筑本身,看不出折板空间的本来效果,把它平面化了。后来我们选择了可以半反光的塑料膜。从前我不太喜欢塑料膜这种材料,因为它没有质感。但为了不增加承重压力,也只能做此选择,我们自以为不成功的材料反而是施工单位很擅长的部分。他们铺了一块以后,我发现折板的交接非常好。我觉得这个成功在于框架搭得非常精细,折板的折角、角度做了精确计算,所以现场拉布非常精确,而且施工速度非常快。当然中间还有很多博弈,包括侧面我们说要用黑色,但是施工单位说不行,博弈了很久。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原则问题。他们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我们作为设计师在图纸上标明了黑色,但他们没有施行。这个时候设计师不能妥协,因为这样做会损害整个立体“黑色盒子”的效果,所以我直接投诉到甲方高层,所有的事情都可以不做,但是这个必须要做,我们自己出钱也要做。最后,这里终于漆黑了,当天就做完了。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折板,我们要化成53 块小平面。这53 块平面,还要使其位置跟柱子形成一种交接的关系,比想象中的复杂。我们边设计边施工,结构图一出来,就直接发送到现场开始搭。我们觉得难度很大,但实际上我发现,在现场施工时反而没遇到什么问题。双年展期间,这里是作为一个咖啡厅在使用。新的结构和旧的结构很和谐地在一个空间里,以不同质感、颜色相互承接,十分丰富。

从平台进入到烟囱螺旋楼梯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新旧很强烈的对比。这个建筑物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公共空间是通过围绕着烟囱的步道下来的。当时这个结构问题大家也考虑了非常久,最终解决方法是用了一个“套子”,这个“套子”跟旧的建筑物其实没有发生关系,它是自成一体的。旋转楼梯其实搭接在新的结构上,不与旧的建筑发生实质结构关系,只成为一种很有意思的风景。通过这个项目,我们也学到很多。

一位很优秀的照明建筑师帮我们实现了一个梦想。我们原来一直想在旧的房顶上做个水池,但由于承重问题没有实现。我试想用一种虚无缥缈的幻影般的感觉来替代真实的水池。这位照明建筑师用灯光在屋顶做出了水流的效果。在现场,特别是夜晚最能体会到那种动感,非常像浮云的场景。


崔愷:莫高窟游客中心
几年前我们为甘肃敦煌莫高窟做了一个游客中心,2014年10月基本建成。敦煌,学历史和艺术的人一定会非常熟悉,因为这儿有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壁画。沙漠环境也使这个地方变得有些神秘,每年有很多游客到此参观。但由于大量游客进入洞窟带进了很多湿气,洞窟里的壁画产生碱化反应,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慢慢失去颜色,这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于是,国家决定投资建一座游客中心,让游客在这里的电影院里了解敦煌壁画艺术,再到少量开放的洞窟里进行简单的参观体验,这样就可以避免大量游客进入有珍贵遗存的洞窟中,从而把这些丰富的文化遗产留给后人。游人中心选址在敦煌机场旁边,离火车站也不远。

这个场地处在戈壁滩边上,我们在设计中采用的是另一种自然语言——把建筑变成沙丘,用沙丘的语汇来设计建筑、广场和景观,并把它转换成空间语汇,形成流动空间。我们采用了犀牛和Revit 软件,不仅画了施工图,还把模板图也提供给施工单位,这样才能做这种比较复杂的造型。为了适应气候特点,我们采用地道风进行降温、地源热泵采暖,以及双层通风屋面来减少日照热辐射等其他节能技术。

以后大家去敦煌的时候最好坐在飞机右侧的窗口边,这样就可以看到这座建筑的全貌,因为飞机下降时都会经过那儿。从地面看,建筑跟大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建筑形态,成为当地自然景观的一部分。

这个建筑的整体形态都是用混凝土做的,但是很显然,用清水混凝土做到很好也不太可能。另外,我们特别希望它本身的材料和色彩能跟沙丘完全融合在一起,于是用当地的碎石、沙粒,结合水刷石传统工艺做了外立面,既简朴,整体效果也不错。

室内基本上用米黄色的仿砂岩涂料加以整合,以表现结构空间的力量感,并尽量少吊顶。当然局部还会有些反映敦煌艺术的主题呈现。

莫高窟游人中心远景


华黎:四川孝泉镇民族小学灾后重建

四川孝泉镇民族小学在震后,校园里仅剩几棵大树。孝泉小镇大约有四万人口,城市空间基本由两三层的房子构成,五六米宽的街道,是很亲和的小尺度的城镇空间。

我看到这个小学的一名学生画的一张画,是他对未来学校的憧憬:一个很单一的建筑,它能把所有活动都框在里面。这幅画很有意思,为什么小学生对建筑的憧憬是这个样子的!而且我自己上的小学差不多也就是这样。但学校不应该是这样的,这种形式更多是从学校管理的便利角度出发,并没有体现出学生真正的需要。小学不应该只是一个单纯上课的地方,它应该有多样性的空间让儿童用作各种各样活动的场所。这里面应该既有标准的、为了应试教育而准备的教室,更要有一些很丰富的室内活动空间和户外城镇空间,让儿童们去游戏、去释放天性,在这样的空间里去完成他的成长。所以我们把这个小学建筑理解为一个小的城镇,而不是单一的建筑。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理想的小学。

在我们的计划中,它是一个聚落,一个微缩的城镇;建筑有不同的尺度,从相对有秩序一些的到更自由的,再到操场,是一个逐渐释放的过程。从整体来看,校园主入口在东侧,对着一个相对比较肃穆的庭院;两边都是三层建筑,中间是教学楼,是联系所有功能的一个连接体,我们叫它“脊椎”;西侧有多功能教室群、操场;宿舍楼在南侧。小镇的平面像自然生长出来的一种形态,而不是一个非常人工的、规则的形状,所以我们的建筑也去适应它的肌理,会有些比较自然的转折。我们也试图在校园建筑里实现跟小镇的互动,比如主入口的庭院,“脊椎”连廊,它们都是一个多功能的空间。

多功能教室群创造出街巷式的空间,学生们可以在这儿玩滑板。这些街道式的空间跟小镇里的尺度和感觉很相似,我们希望学生们在新的学校里没有陌生感。尤其是地震以后,很多老房子被震倒了,我们希望孩子们在这里的生活跟过去在小镇的日常生活有联系,而不是断裂开来。在这里可以进行很多活动,如骑自行车、踢球、聊天等。

孝泉镇民族小学的“街道”
孝泉镇民族小学一角

孝泉镇民族小学中的“街道”

我们还设计了很多建筑和家具结合在一起的、跟儿童尺度相关的一些细节,比如有厚度的窗洞。在一些小尺度的角落,学生们可以三三两两地在那里活动。教室窗台的高度让学生坐下时视线低于窗台,使其上课时比较专心;而下课站起来的时候便能看到户外。

我们将食堂设计得很简单,方形的平面中间有一个天井,围绕着它的门窗都是可以打开的。外立面上横向的条窗正好对应学生坐在那儿吃饭的高度,他们吃饭时可以看到外面的操场。外立面的上面是很大的、可以打开的通风窗,也可以让光线更多地进入室内。

小学生们在孝泉镇民族小学校园中玩耍

这个项目是灾后重建项目,因此造价很低。我们在建造上尽量使用当地材料和建造方式,也是一个比较低技的方式。施工的罗总每次见到我都愁眉苦脸,因为我们想做清水混凝土,但他从来没做过。不过他是一个挺负责的人,对这个项目真的很用心,跟我们一起在现场做了很多的样板实验。最后混凝土做的效果还可以,虽然说也有很多没做好的地儿,包括爆模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一些打磨的痕迹,也都保留在建筑上。其实我们觉得,留着这些痕迹也挺好,因为它直接反映了当下的建造条件,感觉很真实。这些细节都在给人们讲述着生动的故事。混凝土我们用的是C40,提高了一个标号(一般是C35),其更密实,质感更细腻,颜色也更发青。

这位罗总非常善于替建筑师考虑细节。当时做竹子外墙时,他说:“我替你想了一下,竹墙上的卡件我刷成绿色的,这样从外面看不明显。”没有想到的是,这些竹子挂上去不到一个月就变成黄色了。所以我对他说:“你犯了刻舟求剑的错误,还不如就保留金属材质。”

项目在建造时和建完后,我被问过多次,为什么要在小学运用混凝土和与混凝土颜色相近的砖。因为在多数人看来,混凝土本身有一种凝重感,而小学应该是彩色的、活泼轻松的。但是反过来想,这未尝不是一种偏见——难道小学一定要是五颜六色的吗?我觉得不一定。我们设计的出发点是要用空间的丰富和多样性来体现一个不同的学校,空间本身如果够丰富,它就是一种色彩,不需要再用材料的色彩去体现。这个建筑建成三年以后回访,我看到这种材料还有一种好处——它特别耐久。由于当地的气候,那些有涂料的建筑,两三年后会显得特别破败、衰亡,而混凝土有一种历久弥新的感觉,比刚做出来的感觉还好,摸上去有种熟了的感觉,所以我觉得这个材料挺好的。在我们对它的回访中,那些小学生们也很喜欢新的校园。其实这座小学用混凝土建造更多也是出于一个比较自然的选择。我们要控制造价,要尽量选用当地能做的方式。同时,混凝土可以营造一种比较抽象和纯粹的空间,而且从安全上来看,它不会像那些贴面的材料,地震的话那些贴面会被甩下来,容易伤人。
……
孝泉镇民族小学大台阶与脊椎连廊之间的平台

……2002年,我在意大利博洛尼亚看到一个老建筑的立面,觉得特别有意思,它对我影响很大。这个建筑很明显经历了多次改造,不同时代的改造累叠在立面上,这是时间演变的结果,而不是建筑师设计出来的。它很神秘,比如它上面的圆窗、拱、开窗,我们无法解释它们是怎么形成的。但是我却可以说,它是由人的生活决定的,不同时代住在这个房子里的人,其需求外化成了这个建筑立面。建筑师往往把建筑理解为一种形式。我觉得建筑不仅仅是形式,最重要的是场所。对于这个立面来讲,每一个窗户其实都是一个场所,每一个局部后面都是一个场所,都有一个故事,都有一个人的生活和需求。

所以我觉得,做建筑还是要回到最根本的场所问题——空间和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而不是单纯地考虑形式。如果单纯地从形式出发理解建筑,有的时候你会觉得无从下手,而且往往会忽略更本质、更需要考虑的问题。这就是这个建筑立面给我的启迪。同时,我觉得时间在这个建筑立面上所呈现的状态,也体现了建筑更为完整的一面。建筑是有生命的,建筑师只是把它做出来,但它还要经历几十年、上百年的历史,有自身的生命,它的历史不是建筑师能控制的。因此,设计师在设计时要考虑它的未来,而不能漠视,只有这样,建筑才能更加有意义。

意大利博洛尼亚老建筑立面

(以上摘自庄雅典主编:《建筑的起点:著名设计师演讲录》,北大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附:
《2016·博雅好书新书书目》(点击http://pan.baidu.com/s/1c0X839Q 即可下载)!
部分内文预览:
此图书,可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微店购买!

北大博雅好书
-总第642期-
博识雅行 学知天下
北京大学出版社文史哲事业部
微信号:boyabook
投稿邮箱:wm@ pup.c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