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底大气雁山来,

 传闻汇总书馆 2016-01-02


为期半个月的“古意新仪”——古仪绘画作品展,不久前在乐清周昌谷艺术馆落幕。
    浙派人物画大家周昌谷先生的纪念馆自前年建成后,已经举办了多场有影响力的书画展。
    随着周昌谷先生的生平和成就不断地被人们提起、追忆,一个在上世纪曾经十分活跃的从雁荡山走出来的书画家群体,也由此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他们就是周昌谷、徐伯清、周沧米、冯炎等乐清籍知名艺术家。
    今年91岁的老画家冯炎先生认为,民国末期,雁荡山脚下有这些青年闯进书画界,是得了雁荡山水之恩。因有雁荡山,才有黄宾虹与张大千等大师的雁荡之行,当地少年因此有亲近大师的机会。日前,冯炎先生与我聊起了他那些已经作古的雁荡书画家伙伴。
    黄宾虹与雁荡山
    冯炎原名冯声炎。他说,雁荡山麓书画家群体的出现,与雁荡山本身有关,也与中国近代旅行家、乐清大荆人蒋叔南有关。蒋叔南与黄宾虹是朋友。1931年5月,黄宾虹来雁荡山,是蒋叔南接待的,住在蒋叔南建在雁荡山天柱峰附近仰天窝旁的别墅里。黄宾虹著有《游雁荡日记》,留下了一批关于雁荡山的画作,并为蒋叔南作了《雁宕山轴》,可见他们交情很深。
    蒋叔南曾让自己的大儿子蒋德耀拜师黄宾虹。后来,大荆水涨的盛永弢也师从黄宾虹。盛永弢的父亲是当地大地主,家庭条件较好。盛永弢有天赋,画学得很好。冯炎少时在雁荡中学上初中一年级时,就是受了盛永弢的影响,喜欢上了黄宾虹的画。当时,盛永弢家里有一张黄宾虹赠送的雁荡山水画,盛永弢知道同学冯炎很想临摹黄宾虹的这张山水画,就用蜡纸仿制刻印了一幅,送给冯炎用于临摹。冯炎对着这张蜡纸画,整整临摹了八年黄宾虹的画,直到后来考上杭州国立艺专。
    在雁荡中学读书时,冯炎、徐伯清、盛永弢,还有一位叫江美楠的同学,都学美术,并且情同手足。徐伯清当时跟雁荡中学的美术老师画鹰,冯炎一直画山水,他们还曾在灵岩寺的一个房间里办过画展,徐展出鹰画,冯展出雁荡山水画。
    徐伯清与张大千
    徐伯清,1925年出生于雁荡镇环山村。徐伯清曾深情地说:“我所取得的一切,根在大千先生。”他与张大千的结缘,也是因为雁荡山水。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国画大师张大千曾数次来雁荡山,每次他总登门拜访至交徐鼎西。徐鼎西是徐伯清的父亲,当地的名中医。张大千因此也特别关爱徐伯清,觉得这孩子聪慧过人。在张大千的关心下,徐伯清6岁就学写“大字”,少年时在雁荡中学读书,热爱书画艺术。
    张大千来雁荡山作了一幅《大龙湫图》和一个《西石粱瀑布图》的底稿,回到上海后,同年9月完成此画,为两笔小青绿山水,画面清幽奇颖,气象博大高远,是画家中年时期一幅巨作。题词《点绎唇》一首及跋文近二百字,记叙游雁荡情况。后来张大千旅居海外,到1979年他81岁时于箧中翻到题在《大龙湫图》上的词时,勾起游雁荡的回忆,于是又用词重作《大龙湫图》。他以晚年泼墨重彩之笔重作此画,布局以大龙湫为主体,瀑布从悬崖飞流而下,构图简练,画面水墨淋漓,色彩鲜明,除此词外,亦题记游文字近二百字。这是后话。
    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冯炎从瓯海中学毕业。1946年春,冯炎与徐伯清一起到上海求学,两人住在上海惠民路224号。那年,徐伯清19岁,选择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因为这所学校不需要考数理化就能进,是宽进严出的学校,而徐伯清不喜欢数理化,这所学校的招生宗旨正契合徐伯清的需求。
    在上海,张大千对徐伯清的教诲很多,影响深远。后来,谢稚柳看到徐伯清的字不错,就说:你还是学写字好!一句话改变了徐伯清的艺术方向,徐再拜谢稚柳为师,学习书法,直到徐伯清成为“中国小楷第一人”。徐伯清生前对冯炎说过,他这辈子有三位大师级老师,吴湖帆、张大千、谢稚柳。
    张大千50岁时,在上海举办画展,并广邀亲朋好友、学生以及社会各界名流参加他的生日寿宴,徐伯清也在邀请之列,让徐备受鼓励。
    不过,同学少年,有几位获得大成就,也有命运坎坷终生不得志者。曾经少时一起习画的盛永涛,解放后因家庭成分不好,一生落魄,生活多艰,晚年在雁荡北斗洞以卖画为生。冯炎认为,盛永涛是被时代作弄的绘画天才,生不逢时,生活压垮了他的才华,非常遗憾。
    还有,蒋叔南的大儿子蒋德耀没学好,染上吸毒。蒋叔南也因此郁郁寡欢,直至逝去。
    冯炎与周昌谷
    好兄弟徐伯清进了上海美专,冯炎经雁荡中学老师肖仲劼介绍,认识了著名画家郑午昌。1946年,冯炎考取了杭州国立艺专,成为郑午昌的入室弟子。冯炎还先后师从潘天寿、诸乐三等大师习山水画。“声炎作品厚重,笔墨色彩兼长”,这是老师潘天寿对他的评价;陆俨少艺术研究院院长郑孝同评价冯炎作品为“非常传统,非常现代,非常老辣,自具面孔”;“砚池潮长磨松墨,笔底雁山大气来”,这是我国著名美术史论家王伯敏生前题赠给冯老的诗句。
    因工作需要,冯炎离休前一直在浙江省政法机关工作。由于对山水画深入骨髓的钟爱,他一直未曾丢下画笔。离休后,冯老担任了浙江省老年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他对于中国山水画的复兴有着自己的思考,晚年仍致力于技法创新,独创了“石纹皴”技法。今年3月,冯炎向乐清市政府捐赠了百幅精品画作。
    冯炎在中学时期就是进步学生,在温岭中学读高中时,曾经因为主导过学生游行而被学校开除,后来转到瓯海中学读至高中毕业。
    进入杭州国立艺专后,冯炎在这里找到了组织。1948年,杭州国立艺专招生。冯炎作为入校较早的学生,受组织指示,办起了考试培训班。那年,周昌谷与周沧米都报考该校。但因为周昌谷是师范毕业生,未能获得毕业证书(按当时规定,师范生需要实习两年后才能获得毕业证书),按学校要求,他不符合报名条件。这可急坏了挚爱绘画的周昌谷。怎么办?冯炎帮他想了办法,让周昌谷拿他姐姐的高中毕业证书来报名。其实那时,招生基本掌握在地下党员手中,冯炎就帮助周昌谷用姐姐的名字报了名。考试结果出来,在40多名上榜考生中,周昌谷是第18名,周沧米是第28名。虽然成绩不是很靠前,但兄弟俩经过这所学校的打造,都成为名家。尤其是周昌谷,艺术成就斐然,成为浙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当时因为周昌谷是用女名读书,也不敢与同学过多交往,独来独往居多。到后来才改回自己的名字。
    少年往事,一生记忆。一甲子过去了,徐伯清、周昌谷、周沧米这些老友们都已辞别人世。冯炎老人马上要迎来他的92岁了,而他,仍然画笔不辍,勤奋创作。现在画界对冯炎老人的评价是:91岁了画风还在变,一直朝着年轻化的方向变。冯老认为,这可能与他的状态有关,他说自己现在比较自由,不像文革时期,搞艺术创作那么受束缚,现在心灵和身体都很自由。将101件作品捐给乐清市政府,他说这是他对“以美利天下”的理解,美好的东西,要舍得与大家分享。翰墨丹青,能给父老乡亲带来愉悦,也是种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