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州乐清瑶岙之朱质庵墓

 传闻汇总书馆 2016-01-02
   位置:乐清市虹桥镇瑶岙村灵山山谷
   年代:明
   1989年列为乐清县文物保护单位


   光绪《乐清县志·塚墓》记载:赠兵部员外郎朱鴀墓,在十六都灵山。
   朱鴀,字元禽,号质庵,乐清瑶岙人。以至孝闻,潜德弗仕,生前并无官职,其长子朱谏入仕为官,因子贵,死后赠为南京兵部员外郎。朱谏(1462-1541),自君佐,号荡南,乐清瑶岙人。为朱质庵长子。明弘治丙辰年(1496年)进士。历任丰城令、武定知州,南京兵部武选郎中。正德年间任赣州、吉安府知府。为政识大体、所建立皆久远。晚年盘恒雁荡山中,脱略世事,以诗文自娱。著有《雁山志》,对雁荡山先期开发有重大影响。其他著有《李诗选注》十三卷和《李诗辨疑》二卷。朱守宣,字言臣,号灵谷,乐清瑶岙人。为朱谏之子。曾授光禄寺大官署丞,湖广郴州知州。
   朱质庵墓是朱谏及其子朱守宣于明嘉靖三年(1524)开始修建,历数年而竣。整体由墓道、拜坛、祭台、墓穴等组成,规模颇大。现存建筑依次有墓道坊、望柱、石羊、石虎、石马、武官俑、更衣亭、碑志、文官俑、供桌、护墙、封包等,全部为青石结构。此墓虽仿照朝廷官品埋葬制度建造,但总体布局和坟饰配置显得非常随意,僭越礼度。石刻雕饰风格简朴粗犷,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朱质庵的墓最大的特点是一条长而又蜿蜓的墓道,从谷口到墓地200米左右。墓道由墓道坊、望柱、石羊、石虎、石马、武官俑及更衣亭组成。

   墓道坊,单间两柱冲天式。残存两柱、定盘枋及屋面。修缮时候恢复了抱鼓石、下枋、雀替,冲天柱头设了蹲狮。
   石羊,原物缺失,现存的为修缮时候恢复。
   石虎、石马仅为半成品的轮廓造型。
   武官俑,是修缮墓时在山谷中发现的残件,一尊残留上半身,另一尊只有残留下半身,文物部门根据这两尊武官俑的式样,用同样的石质修补成现在的两尊。武官俑头戴盔甲,身披铠甲,双手握剑,表情肃穆。
   石像生整组简朴粗犷。这些石像生历经500多年的风雨沧桑,石雕虽有些风化变色,但依然憨态可掬。
   更衣亭,八柱凌空架设,中间用石梁横贯,石板屋面盖顶,是一座典型的明代石构仿木建筑,也是朱质庵墓的另一特色。
   朱质庵墓主体为扶椅式墓,由四坛组成,依坡而建,逐级而上。
   第四坛,原有享堂,现毁,唯存明南京大理寺正卿李显(李显,号台南,明正德三年进士。乐清银溪人,系乐清潭头(银溪)李氏六世祖。著有《台南集》。)所撰《质庵公灵山墓碑志》石碑,碑志记载了该墓与享堂建造之始末。志作于明嘉靖三年。碑高190cm,宽90cm,保存完好。
   第三坛,中间立有“明故诰赠南京兵部员外郎质庵朱先生之墓”的墓碑。两侧左右各有文官俑。文官俑,宽袖长袍,戴冠抱笏,面带微笑。文官俑的雕刻相比于其他石像生是比较细致的。
   第二坛,为祭坛。石墙上有浮雕的供桌形状,整体仿木结构。供桌中间刻有香炉等,图案形象。
   第一坛,为墓穴封包,中间封石浮雕“麒麟”、“双狮戏球”等图案。两侧左右上面有石构的龛,不知何用。
   朱质庵死后才追封为南京兵部员外郎,大概为五品官,如果按照朱质庵的官位级别是不允许造如此规模的墓,或许就是这个原因,墓总体布局显得非常随意,比如石像生的摆立,武官俑在墓道,文官俑在墓坛,如此摆设让人不得其解。还有就是墓道上的石虎、石马为半成品,如此做法不知何故,所能查阅到的资料中没有说明,值得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