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侠义当前 我不方便爱你

 益寿堂999 2016-01-02

唐传奇《柳毅传书》讲了一个秀才救美的故事:落榜回家的路上,柳秀才遇到被夫家虐待欺负、又无法自己回娘家的洞庭龙女,帮她给娘家捎了一封信;洞庭龙王之弟钱塘龙王知信大怒,吞杀了侄女婿泾水小龙,接回龙女。最后,柳毅与龙女结婚,变成长寿的大富翁。

如果故事就这么简单,于我们不过是多了个“好人有好报”的作文素材而已。然而唐人传奇不像六朝志怪那么鸡零狗碎,人家写文章是有中心思想的!本文的中心思想,就是表扬柳毅的侠义与操守。所以,人家为故事设计了一个波折:钱塘君替柳毅和龙女撮合时,柳秀才“一开始是拒绝的”;直到后来龙女化作凡人嫁他生子,俩人才正式厮认、接续前情。

那么问题来了:柳毅的拒亲,有没有作伪、矫情的成分呢?

依我看,本故事中的柳毅还是比较真挚的。不要忘了,柳秀才是湖南人啊,湖南人自古霸蛮,只讲义气不讲理,合眼缘可以跟你一起杀人,看不顺眼可以拿刀杀你。柳毅虽是个落第书生,大致也不例外。所以在泾水边一看到龙女的惨状,他立马“气血俱动”,拍胸脯表示“吾义夫也”,“敬闻命矣”,的确肯管闲事、勇于担当。

同时也不要忘了,唐代还是一个出产侠客的时代,风尘三侠、聂隐娘、红线女……胸襟激荡,逞气使强,“路见不平就出手”的风气也算是坊间流转的正能量,常人多少能沾染一些。

所以钱塘老龙的提亲,让柳毅立马感到自己崇高的心志被亵渎了:我送信是出于仗义,难道是图杀了老公娶他老婆吗?你把人家看成什么人了!

更可气的是,这条臭脾气老龙的提亲说辞还那么嚣张:你要答应呢,咱俩就像一起上了天那么开心,你要不答应,咱俩就像一块儿滚屎球那么恶心!强买强卖到这个份儿上,湖南人柳毅就毛了:我是有操守的,您以威势逼亲,我不干!

侠义之气的具体呈现方式,因时因地而异。比如战国时的燕赵猛士荆轲,粗鲁激烈,太子丹生砍一双美人手送他,他就回报自己一条命。到了唐代的书生柳毅,思想力强但行动力差,就不搞那么血腥的侠义秀,送个鸡毛信照样算曲线行侠嘛。而且人家也不是一味斯文,听他反驳钱塘君的话,“敢以不伏之心,胜王不道之气”,大有唐雎威胁秦王“伏尸二人、流血五步”的架势,气场还是强的。

然而柳毅就一点也不喜欢龙女吗?当然不是。我以为李朝威对柳毅心理过程的把握是到位的,有张有弛。泾水边初见时,虽然龙女“蛾脸不舒”、形容憔悴,但柳毅对她的印象是“乃殊色也”,这就算留了意了。答应替龙女送信后,他开了句玩笑:你以后回了洞庭,可别回避我呀。这个细节真是神来之笔,表明柳秀才不仅有着使命必达的自信,而且已经开始想象将来见面的情形,而且,他还想得很具体!他怕自己完成了任务后,她却只是隔着男女大防的帘子拜谢如仪,所以先拿话垫在这里:我一定要再见你,你必须出来哟。后来龙女归宫,柳秀才忙“迫而视之”,又紧张又矜功的心情溢于言表。更不用说拒亲次日,他见到盛装华服的龙女出来拜谢恩人,忍不住“殊有叹恨之色”。地球人都能理解,此刻他的心理是崩溃的。

一个二十出头的未婚青年,对一个自己解救过的离异美女有点想法,简直太正常、太应该了。何况,龙女也是有意的。

然而他不能去实现这个想法,他是侠义书生嘛。钱塘君虽然嘴臭,却是一番美意,捅出了他心底的梦想,他更得生气了——不生气就等于承认了自己的秘密。他迁怒于钱塘君,嫌人家误读了他的侠义,冒犯了他的操守,他为自己在爱情上的不作为找到了冠冕堂皇的理由。煮熟的鸭子,最要紧的是嘴硬。

所以亲,我不是不爱你,我只是不方便爱你。侠义青年的光环没有缺口可以容纳你我的爱情。

为了自坚其志,他接连娶了两任妻子,终究“鳏旷多感”。如果不是龙女道行深,舍得改头换面来迁就他,来“报恩”,他们的事还成不了。甚至,他的决绝一开始把龙女都唬住了。龙女直到生下儿子才敢暴露身份,而且口口声声说:我嫁你就是为了“报恩”。唉,看吧,在那个语境下,恩情都比爱情上得了台面。

柳毅传书的故事在后世宋金元都有改编版本,尤以元代尚仲贤的《洞庭湖柳毅传书》有名。然而元人偏爱走小市民路线,胸襟不够开阔,对任何事情都宁可采信形而下的动机,一味躲避崇高。在尚剧中,柳毅拒亲的原因变成:他嫌龙女丑(牧羊时憔悴不堪)。然而口头上,柳毅又推说“只为一点义气”、“家母无人侍奉”云云,显得猥琐虚伪。大概元人认为这才是真正的人性。

可怜慷慨悲歌的壮士们,从战国走了一千五百年走到元代,终于被揭掉了侠义超脱的画皮,露出“只为财色”的龌龊本性。鄙视某些元人的器局。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