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中草药治疗糖尿病(消渴病)康复的优势

 负鹏载舟 2016-01-02

中医中草药治疗糖尿病(消渴病)康复的优势

  
  我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医治疗糖尿病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治疗糖尿病的有效中草药数以百计。在公元前二世纪的《黄帝内s经》中即指出“五藏柔弱者,善病消瘅”即糖尿病的发生与体质因素有关,又云“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指明此病因与嗜食肥甘有关。后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云:“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亦一斗,肾气丸主之”。可见在公元前200年前已有治疗之方。经隋、唐、两宋,《病源》、《千金》、《外台》、《总录》、《圣惠》,至明代《普济方》中医对消证的研究曾几度辉煌,从实践到理论,已形成理、法、方、药完整体系。
  
   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消渴之症,古有上、中、下之分,曰消渴、曰消中,曰消肾,金元时期,刘完素(1120—1200年)著《三消论》述:“……若饮水多而小便多者,名曰消渴;若饮食多而不甚渴,小便数而消瘦者,名曰消中;若渴而饮水不绝,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者,名曰肾消。……有言心肺气厥而渴者,有言肝瘅而渴者,有言肺热而渴者,有言肾热而渴者,有言胃与大肠结热而渴者……虽五脏之部分不同,而病之所遇各异,其为燥热亡液一也。”历代医书除记载消渴的症状,发病原因及并发症外对治疗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即强调精神、饮食、体育及中药、针灸等。其方药之繁多,经验之丰富,及待整理及发扬光大。
  
   中西医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西方医学自发明胰岛素以来,可以快速而准确地降低血糖,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明显减少,糖尿病人的存活率明显提高,但其慢性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病,肾病、神经系统并发症随着病人病程的延长有所增加,所引起的致盲、致残、致死的危害日益突出,对此尚无有效的药物及措施。西医认为,本病需终生服药,化学合成药物长期服用,势必损伤肝肾,中医治疗糖尿病,立足于宏观辨证,以调理病人的整个脏腑功能及整体健康水平为准则,不可认为就是单纯降血糖,纵观历代消渴名方,均分别针对不同病症或滋阴助阳,或补中益气,或清心扶脾,或润肺生津…………以达固本清源之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