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到华阳湖畔尝龙船饭

 昵称2530266 2016-01-02


我经常到世界各地探寻美食

但若说到与生活相伴的主食

身为广东人的我

还是爱吃米饭

而在饭的各种广东做法里

我又相对喜欢龙船饭



这一天,与东莞日报的美食名记冯静一起,来到麻涌华阳湖畔,感受了一次品尝龙船饭美味并欣赏传统龙舟文化的麻涌美食之旅。




说到麻涌华阳湖,不得不堪称是一个极具魄力的环境优化创举。之前是一片荒乱的沼地与河涌,现今竟然变身一片独具水乡特色的美丽河中花海、湖畔公园。

湖中种植的各种珠三角特有的湿地植物,乘船在湖中漫游时,夏日赏荷,冬季亦可观赏连绵不断的美人蕉等南方花卉。不仅使生态环境得到扭转性的提升,也为东莞人民提供了一方可泛舟湖上赏水乡景致的后花园。


今天

我们就在这湖畔试试麻涌的龙船饭




龙船饭起源于每年五月龙舟比赛前后,用于慰劳划龙舟的健儿的一种饭菜合一的传统食物。



麻涌队是东莞龙舟界赫赫有名的冠军队,今天,我们与龙舟健儿们一起,在送到岸边的大瓦缸中装龙船饭露天食之。



身为一道在水乡盛事中出现的美食主角,就如盆菜一样,龙船饭中会出现水乡人家中各种常用的食材,这也象征对着龙舟赛的祝愿,象征着对丰收与美好生活的期待。




为了让米饭有嚼劲之余又有柔软度,龙船饭用七成粘米、三成糯米混合来煮成米饭,然后加入炒熟的鱿鱼丝、瑶柱丝与虾米、腊肉腊肠丁、冬菇粒、肉丁,最后加拌入葱花。



这样一来,一碗饭中便有俱足了海河鲜干货的馥郁之香,有着来自腊肉的咸香酒香,还有着冬菇的菌鲜与肉丁的新鲜弹性。也有地方会先把饭放凉后,用上述食材加上蚝豉、豆角共炒,也是一种极棒的组合。



这样的一碗饭,吃起来已经有着非常丰富的味觉与嚼起来的各种食材带来的质感,无需其他菜肴,就已经吃得开心满足。


满满一大碗龙船饭与白菜龙骨汤下肚后,龙舟健儿们登上龙舟,在鼓声中整齐划桨,龙舟如箭般在水面上飞驶。




除了龙船饭以外

湖畔长亭中还集中展现了多种传统美食



松糕

这几乎每一个东莞人都不可缺或的童年食物记忆之一。




在物质并不丰富的年代,以本地产的稻米,那缓缓推动的石磨、细筛后雪白雪白的粉和母亲手上粘满的粉面。

做出的松糕,咬下去是沙沙的质感,吃起来有着来自大米的米香。而最重要的,莫过于记忆中的味蕾总是情感的闸门,能牵起那儿时温馨的记忆。



竹蒌中的红白相间,有种平实的快乐。柔软糯米粉内里,或许是同样柔软的眉豆蓉,或许是把花生碎与糖细细炒出的甜香。

用本地盛产的芭焦叶做间隔,也许并没有华丽的外表,也没有当下国际化甜品的各种香浓的辅料。这水乡中的传统味道,吃的就家中长辈在制作时慢慢、细细注入的一份心情。它是记忆的载体,是各家各户“妈妈的味道“。


糖环



这是很久很久以前,春节时最重要的角色之一。软软的面糊,炸出来冷却后却坚硬无比,咬起来咔喳咔喳地响。米本身的香味与轻盈的甜味在嘴里飘荡。


这种简单的味道通常自本地最本真的食材,是一种虽然简单,却又是我们味蕾最熟悉最能感应的节日的味道。

水乡粽

疍家糕




∷ ∷ ∷


对我来说,米其林餐厅也好,五钻级酒楼也好,都是经过国际化创新融合的美味。


我喜欢创新,但同时也难忘这些传统美食那些朴素的馨香,它们曾在我的成长中带给我那个时期对美食的体会。


在重遇时,它会带着我的思维回到岁月的深处,并沉淀成一种味觉上永远的欢愉记忆。


本文发表于东莞日报


本文为嫣然亲身消费体验

没有任何利益关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