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SA上岗证模拟试题

 panyunbo 2016-01-02

201. 选用对比剂注射参数的根据,正确的是
A. 被照体的厚度 B. 曝光时间的长短C. 被照体至探测器距离
D. 体位E. 不同的造影方法和部位、导管先端的位置

正确答案:E

202. 四肢动脉DSA最佳的对比剂浓度是
A. 60%
B. 70%
C. 40%
D. 20%
E. 50%

正确答案:C

203. 关于DSA注射加速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它是速度的时间变化率
B. 加速度越大,单位时间速度变化越快
C. 加速度越大,对比剂在注射中速度愈来愈快
D. 加速度与之产生的压力呈负相关
E. 加速度过大有血管破裂的危险

正确答案:D

204. DSA运动性伪影产生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精神抑制
B. 病人躁动
C. 小儿易动
D. 动脉壁粥样斑块随血管搏动而运动
E. 胃肠蠕动

正确答案:A

205. 饱和状态伪影产生的原因是
A. 成像视野内密度差别过小
B. 成像视野内密度差别过大
C. 成像视野内密度无差别
D. 成像视野内对比过大
E. 成像视野内对比过小

正确答案:B

206. 关于DSA影像增强器量器噪声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检测成像的有用信息
B. 自身产生少量噪声
C. 检测了干扰有用信息的因子
D. 接收X线透过人体的信息
E. 量子噪声比屏一胶体系小

正确答案:E

207. 关于DSA图像噪声现象,不包括
A. 斑点状
B. 细粒状
C. 网纹状

D. 饱和性伪影
E. 雪花状

正确答案:D

208. 消除DSA成像中噪声的方法,不包括
A. 图像积分
B. 图像平滑
C. 图像加权
D. 提高形成图像的管电压数值
E. 图像合成

正确答案:D

209. 关于DSA时间分辨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指系统对运动部位血管的瞬间成像能力
B. 对于DSA是反映单位时间可采集影像的帧数
C. 时间分辨率越高,运动器官成像愈清晰
D. 评价DSA成像能力的一个指标
E. DSA时间分辨率很低

正确答案:E

210. 关于-DSA矩阵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矩阵被分割的最小单元称为像素
B. 图像的数据是测量每个像素的衰减值
C. 数字图像空间坐标上离散化的图像
D. 数字图橡是在亮度上离散化的图像
E. 每个像素必需产生二个二进制的数字

正确答案:E

211. DSA体位设计的意义在于
A. 显示心脏的三维结构
B. 高像质地发现和显示病变部位和形态
C. 显示血管的三维结构
D. 显示血管的平面影像
E. 显示心脏的平面影像
正确答案:B

212. 关于DSA成像的叙述,错误的是
A. DSA成像不存在几何变形
B. 被照体影像与实际物体尺寸的改变称几何放大
C. 人体—检测器的间距影响几何放大
D. 人体—X线量的间距影响几何放大
E. X线量—检测器的间距影响几何放大

正确答案:A

213. 关于DSA放大摄影特殊效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有较高的检测率
B. 放大能使物体的影像弥散在背景上 C. 物体小于焦点1/2时,影像全为虚影
D. 物体大于焦点时,影像不能在放大影像中显示出来
E. 厚部位产生散射线多,可降低影像清晰度

正确答案:D

214. 改善DSA图像质量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合理使用X线准直器
B. 术前训练病人屏气
C. 影像增强器与成像部位保持一定间距

D. 术中告知病人制动
E. 设计合理的体位

正确答案:C

215. 几何放大的相关因素是
A. 影像增强器、人体
B. 影像增强器、球管
C. 球管、人体
D. 影像增强器、人体、球管
E. 准直器、人体、球管

正确答案:D

216. 电子放大常用于调节的因素是
A. mA
B. mAs
C. kV
D. 时间
E. 距离
正确答案:C
217. 通过调节kV改变图像大小的技术是
A. 几何放大
B. 电子放大
C. 数字放大
D. 采集放大
E. 回放放大

正确答案:B

218. 为避免造影时盲目寻找目标血管,常采用的技术是
A. 电子放大技术
B. 回放技术
C. 定位技术
D. 缩光技术
E. 屏气技术
正确答案:C
219. 冠状动脉造影采集时间应持续至
A. 左冠状动脉充盈满意
B. 右冠状动脉充盈满意
C. 主动脉充盈满意
D. 侧支循环充盈满意
E. 冠状静脉充盈满意

正确答案:E

220. DSA检查技术中的基本体位是
A. 左前斜加头位
B. 右前斜加头位
C. 正位加足位
D. 正侧位
E. 左前斜加足位
正确答案:D
221. 半坐位角度为
A. 足头位10°-15°
B. 足头位20°-25°
C. 头足位20°-25°
D. 头足位30°-45°
E. 足头位30°-45°

正确答案:E


222. DSA术前工作准备,不包括
A. 血常规
B. 导丝、导管
C. 穿刺部位备皮
D. 病人的心理准备
E. 对比剂过敏试验

正确答案:D

223. 下列哪种情况下禁止DSA检查
A. 消化道急性出血
B. 低热
C. 肝肾疾病
D. 碘过敏
E. 动脉瘤破裂

正确答案:D

224. 造影完毕压迫止血至少
A. 5分钟
B. 10分钟
C. 15分钟
D. 20分钟
E. 30分钟

正确答案:C

225. 流率过大且导管顶住管壁可能引起
A. 血栓
B. 气栓
C. 动脉痉挛
D. 班块脱落
E. 血管破裂

正确答案:E

226. 椎动脉分为颅内、外两段的界限是
A. C6横突孔
B. 破裂孔
C. 枕骨大孔
D. 颈静脉孔
E. 卵圆孔

正确答案:C

227. 发自于头臂动脉(或无名动脉)的血管是
A. 左颈总动脉
B. 左锁骨下动脉
C. 右颈总动脉
D. 右锁骨下动脉
E. 左颈外动脉

正确答案:C

228. 支气管动脉的数目一般为
A. 1-2支
B. 1-3支
C. 1-4支
D. 1-5支
E. 1-6支

正确答案:C

229. 目前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金标准仍然是
A. CTA
B. MRA
C. DSA
D. 心超 E. 心电图

正确答案:C

230. 主要显示左冠状动脉近端的位置是
A. 左肩位B. 右肩位C. 肝位D. 正位E. 蛛蜘位

正确答案:E

231. 左冠状动脉造影时, RAO30°-50°并CRA15°-25°位称为
A. 蜘蛛位B. 左肩位C. 长轴位D. 右肩位E. 肝位

正确答案:D

232. 肝脏内不包括的血管是
A. 胃十二指肠动脉B. 肝动脉C. 肝静脉D. 门静脉E. 副肝动脉

正确答案:A

233. 肝总动脉一般起源于
A. 腹主动脉
B. 腹腔动脉
C. 肠系膜上动脉
D. 肠系膜下动脉
E. 胃左动脉

正确答案:B

234. 腹腔动脉的组成是
A. 胃左动脉、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
B. 胃左动脉、脾动脉、肾动脉
C. 胃左动脉、脾动脉、肝总动脉
D. 肝总动脉、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
E. 肾动脉、脾动脉、肝总动脉

正确答案:C

235. 各段动脉供应肾脏的论述,错误的是
A. 尖段动脉供应肾上极前后部
B. 上段动脉供应肾前半中上部
C. 中段动脉供应肾前半中下部
D. 下段动脉供应肾下极前下部
E. 后段动脉供应肾后半中部

正确答案:D

236. 除常见肾动脉分支外,偶尔可见
A. 副肾动脉
B. 肾包膜动脉
C. 肾上腺上动脉
D. 肾上腺下动脉
E. 肾盂输尿管动脉

正确答案:A

237. 有关肾上腺动脉的论述,错误的是
A. 肾上腺上动脉,起自同侧膈下动脉
B. 肾上腺中动脉,起自腹主动脉侧壁
C. 肾上腺下动脉,起自同侧肾动脉的上部
D. 每支动脉穿过包膜后分成20~30个分支
E. 在肾上腺皮质内分叉吻合,终末支进入髓质

正确答案:D

238. 关于肾动脉造影,手术操作的描述,错误的是:
A. 采用Seldinger技术B. 行股静脉穿刺插管
C. 行肱动脉穿刺插管 D.于第一腰椎水平先行腹主动脉造影,再行肾动脉造影

E. 先行腹主动脉造影,然后行膈动脉造影,再行肾上腺动脉造影

正确答案:B

239. DSA查找上消化道大出血部位因时,重点检查的动脉是
A. 膈下动脉B. 腰动脉C. 肾动脉D. 肠系膜上动脉E. 肠系膜下动脉

正确答案:D

240. 下腔静脉造影技术的论述,错误的是:
A. 股动脉穿刺造影
B. 相应浓度的非离子型对比剂
C. 对比剂浓度为 50%~60%离子型对比剂
D. 对比剂用量18~20ml/次,流率4~5ml/s

E. 常规造影体位取正位,必要时可加摄左、右斜位和侧位

正确答案:A

241. 关于髂外动脉的论述,正确的是:
A. 自髂总动脉分出后,斜向上、内行走
B. 自髂总动脉分出后,斜向内、上行走
C. 自髂总动脉分出后,斜向外、下行走
D. 自髂总动脉分出后,斜向下、外行走
E. 自髂总动脉分出后,斜向上、外行走

正确答案:D

242. 髂内动脉的壁支动脉主要供应
A. 膀胱血液
B. 直肠血液
C. 子宫血液
D. 臀部肌肉血液
E. 盆腔内各脏器血液

正确答案:D

243. 血管介入技术,不包括
A. 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
B. 管道狭窄扩张成形术
C. 经插入血管内的导管进行栓塞
D. 经插入血管内的导管灌注药物治疗
E. 经导管控制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性出血

正确答案:B

244. 介入放射学是以
A. 临床医学诊断技术为基础
B. 医学影像诊断技术为基础
C. 核医学检查技术为基础
D. 实验室特殊检查为基础
E. 实验室常规检查为基础

正确答案:B

245. 非血管介入技术,不包括
A. 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
B. 经皮肝穿刺胆管内引流
C. 胃肠道术后狭窄扩张术
D. 胆管恶性狭窄支撑器治疗
E. 囊肿、脓肿血肿经皮抽吸引流

正确答案:A

246. Seldinger法技术出现的年代是:
A. 1928年
B. 1938年

C. 1953年
D. 1956年
E. 1964年

正确答案:C
247. 介入放射学可分为两部分,正确的是
A. 血管介入和管腔介入
B. 血管介入和非血管介入
C. 非血管介入和管腔介入
D. 血管介入和软组织介入
E. 非血管介入和软组织介入

正确答案:B

248. 介入医学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A. 用途广泛
B. 操作简单
C. 准确安全
D. 高效
E. 无创

正确答案:E

249. 介入放射学中.经皮肝穿胆道造影引流术称
A. TAE
B. PTC
C. PTA
D. PTCD
E. TAI

正确答案:D

250. 高压注射时压力过高可以到导致
A. 血栓形成B. 动脉夹层C. 动脉痉挛D. 气栓形成E. 血管破裂

正确答案:E

251. 关于DSA造影导管顶端位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最好置于血管中间
B. 导管长轴与血管垂直
C. 导管端距血管壁愈近,注药流速愈慢
D. 导管端紧帖血管壁,注药流速为零
E. 导管端置血管中轴,注药流速最快

正确答案:B

252. 关于DSA造影导管顶端位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与采像时机相关
B. 对成像质量有影响
C. 影响对比剂的用量选择
D. 影响对比剂的浓度选择
E. 与减影方式有关

正确答案:E

253. DSA造影方法对图像质量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直接上腔静脉造影的图像质量差
B. 外周法静脉造影的图像质量差
C. 一般动脉法比静脉法造影的图像质量好
D. 中心法比外周法静脉法造影的图像质量好
E. 一般超选择性比选择性造影的图像质量好

正确答案:A

254. 关于DSA运动性伪影产生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病人生理性运动
B. 病人病理性运动
C. 病人血管运动
D. 离子对比剂可引起咽部灼热感而产生运动
E. 40%以上对比剂浓度作四肢动脉造影可引起肢体抖动

正确答案:C

255. 下列关于-DSA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摄像机的动态范围大于人体密度范围就产生图像饱和
B. DSA图像出现饱和后,会导致有用的信息丢失
C. 人体密度范围超过模数转换器的活动范围,即产生图像饱和
D. 用铝板遮盖人体薄的部位,可限制图像饱和产生
E. DSA图像产生的饱和伪影称为饱和状伪影

正确答案:A

256. 消除DSA成像中噪声的方法,不包括
A. 图像积分
B. 图像平滑
C. 图像加权
D. 提高形成图像的管电压数值
E. 图像合成

正确答案:D

257. 关于噪声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散射线不引起噪声
B. 辐射剂量小,噪声增大
C. 数据处理过程的误差可引起噪声
D. 数据转换过程的误差可引起噪声
E. 荧光屏存在着固有噪声

正确答案:A

258. 关于噪声对DSA图像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使影像不清晰
B. 掩盖了图像的可见度
C. 降低了图像的可见度
D. 使图像出现饱和状伪影
E. 图像呈雪花斑点状

正确答案:D

259. DSA的空间分辨率一般为
A. 1-3 lp/cm
B. 4-6 lp/cm
C. 7-9 lp/cm
D. 10-12 lp/cm
E. 13-15lp/cm

正确答案:A

260. DSA成像中分辨率最高的是
A. 空间分辨率
B. 时间分辨率
C. 密度分辨率

D. 动态分辨率
E. 对比分辨率

正确答案:C

261. 关于DSA体位设计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首先选用标准体位
B. 辅以特殊体位
C. 转动C型壁找出合适的体位
D. 四腔位能使心脏各房室呈平面展开显示
E. 左前斜70°位能使右冠状动脉展开显示

正确答案:E

262. 不属于放大摄影特殊效应的是
A. 背景弥散效应B. 半影滤过效应
C. 散射线滤过效应D. 去饱和效应E. 叠加效应

正确答案:D

263. 关于DSA电子放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增强器输入野大小的改变可引起荧屏上影像大小的改变
B. 增强器输入野由33cm改为23cm时,影像放大
C. 增强器输入野由23cm改为17cm时,影像放大
D. 电子放大是由施加在增强管上不同电压实现的
E. 阴极电压的改变起决定作用

正确答案:E

264. 关于DSA成像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病人体位很重要
B. IV—DSA显影血管相互重叠
C. 中心法比外周法IV—DSA血管重叠明显
D. IA—DSA也有兴趣区血管最佳显示问题
E. 选择恰当的投射角度至关重要

正确答案:C

265. 因相互间距离变化而使影像放大的技术是
A. 电子放大B. 几何放大C. 数字放大D. 采集放大E. 回放放大

正确答案:B

266. 输入野越大,则电子放大倍数.
A. 不变B. 随机改变C. 越小D. 偶尔增大E. 越大

正确答案:C

267. 屏气技术主要是避免
A. 图像放大失真B. 机械性伪影
C. 运动性伪影D. 量子斑点E. 金属伪影

正确答案:C

268. 为避免呼吸运动造成图像模糊,常采用的技术是.
A. 电子放大技术B. 定位技术
C. 回放技术D. 缩光技术E. 屏气技术

正确答案:E

269. 深吸气后屏气方式常用于
A. 头部DSA B. 颈部DSA C. 胸部DSA D. 腹部DSA E. 四肢DSA

正确答案:C

270. DSA摄影方位依据的参照物是
A. 影像增强器B. X线球管C. X线焦点D. 检查床E. 显示器

正确答案:A

271. 长轴斜位是指
A. LAO70°+CRA25°
B. LAO80°+CAU40°
C. LAO60°+CAU20°
D. LAO45°+CRA45°
E. RAO35°+CRA25°

正确答案:A

272. 患者DSA术前准备,主要包括
A. 过敏试验及胸部摄片
B. 过敏试验及检查出凝血时间
C. 检查心肝肾功能及B超
D. 过敏试验及CT检查
E. 检查出凝血时间及CT检查

正确答案:B

273. 查找急性消化道出血点,可进行
A. CTA检查B. MRA检查C. DSA检查D. B超检查E. 同位素检查

正确答案:C

274. 下列哪种情况下禁止DSA检查
A. 消化道急性出血B. 低热C. 肝肾疾病D. 碘过敏E. 动脉瘤破裂

正确答案:D

275. 下列哪项不属于DSA并发症
A. 暂时性动脉痉挛B. 假性动脉瘤C. 局部血肿D. 血管瘤E. 动静脉瘘

正确答案:D

276. 基底动脉的主要分支为
A. 小脑前下动脉、大脑前动脉B. 小脑前下动脉、大脑中动脉
C. 小脑前下动脉、大脑后动脉D. 小脑后下动脉、大脑前动脉
E. 小脑后下动脉、大脑中动脉

正确答案:C

277. 显示前交通动脉较好的摄影体位是
A. 侧位B. 标准正位下向对侧倾斜15-30
C. 标准正位下向同侧倾斜15-30 D. 瓦氏位E. 汤氏位

正确答案:C

278. 肺动脉造影常规穿刺点是
A. 股动脉B. 股静脉C. 桡动脉D. 肘动脉E. 肱动脉

正确答案:B

279. 目前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金标准仍然是
A. CTA B. MRAC. DSAD. 心超E. 心电图

正确答案:C

280. 心血管造影采集帧数(f/s)为
A. 1f/s B. 3f/s C. 6f/s D. 10f/sE. 25f/s

正确答案:E

281. 心血管造影中,“猪尾型”导管最常用于显示
A. 左冠状动脉B. 右冠状动脉C. 左心室D. 冠状静脉E. 支气管动脉

正确答案:C

282. 肝动脉造影对比剂流率一般为
A. 1-2ml/s B. 3-4ml/s C. 5-6ml/s D. 7-8ml/s E.9-10ml/s

正确答案:C

283. 肝动脉造影常规选用的帧数(f/s)是
A. 1f/s B. 2f/s C. 3-6f/sD. 10-15f/s E. 25f/s

正确答案:C

284. 腹腔动脉的组成是
A. 胃左动脉、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
B. 胃左动脉、脾动脉、肾动脉
C. 胃左动脉、脾动脉、肝总动脉
D. 肝总动脉、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
E. 肾动脉、脾动脉、肝总动脉

正确答案:C

285. 在腹腔动脉造影的摄影程序设置中,终止显影的血管是
A. 肝动脉B. 脾动脉C. 十二指肠动脉D. 门静脉E. 胆囊动脉

正确答案:D

286. 除常见肾动脉分支外,偶尔可见
A. 副肾动脉B. 肾包膜动脉C. 肾上腺上动脉
D. 肾上腺下动脉 E. 肾盂输尿管动脉
正确答案:A
287. 肾上腺下动脉常来源于
A. 腹腔动脉干B. 肠系膜上动脉C. 肠系膜下动脉D. 肾动脉E. 腰动脉

正确答案:D

288. 肾动脉狭窄常见的临床表现是
A. 心动过速B. 高血压C. 尿急D. 尿频E. 血尿

正确答案:B

289. 下列哪一种对比剂不适合下腔静脉造影
A. 泛影葡胺B. 优维显C. 碘必乐D. 胆泛葡胺E. 欧乃派克

正确答案:D

290. 下腔静脉造影技术的论述,错误的是:
A. 股动脉穿刺造影
B. 相应浓度的非离子型对比剂 C. 对比剂浓度为 50%~60%离子型对比剂
D. 对比剂用量18~20ml/次,流率4~5ml/s
E. 常规造影体位取正位,必要时可加摄左、右斜位和侧位

正确答案:A

291. 关于髂外动脉的论述,正确的是:、
A. 自髂总动脉分出后,斜向上、内行走
B. 自髂总动脉分出后,斜向内、上行走
C. 自髂总动脉分出后,斜向外、下行走

D. 自髂总动脉分出后,斜向下、外行走
E. 自髂总动脉分出后,斜向上、外行走

正确答案:D

292. 关于髂外动脉的走行,错误的是:
A. 在骶髂关节前方自髂总动脉分出
B. 髂外动脉向斜下、内方向行走
C. 髂外动脉沿腰大肌内侧缘下降
D. 经腹股沟韧带的深面至股前部
E. 移行为股动脉

正确答案:B

293. 上肢动脉血管DSA的适应证,不包括
A. 动脉瘤B. 动静脉瘘C. 浅静脉曲张
D.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E. 动脉多发性狭窄或闭塞

正确答案:C

294. 卫生部是哪一年将介入放射科确定为临床科室
A. 1979年B. 1984年C. 1985年D. 1986年E. 1990年

正确答案:E

295. 介入医学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A. 用途广泛B. 操作简单C. 准确安全D. 高效E. 无创

正确答案:E

296. 关于介入放射学的应用范围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介入放射学是采用选择或超选择性血管造影
B. 介入放射学分血管和非血管技术 C. 血管技术是在血管内进行的治疗和诊断性操作
D. 非血管技术是在血管以外进行的治疗和诊断性操作
E. 介入放射学不属于临床医学范畴

正确答案:E


297. 非血管介入技术,不包括
A. 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
B. 经皮肝穿刺胆管内引流
C. 胃肠道术后狭窄扩张术
D. 胆管恶性狭窄支撑器治疗
E. 囊肿、脓肿血肿经皮抽吸引流

正确答案:A

298. 国际介入放射学发展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第一例经皮直接穿刺主动脉造影是由Santos等完成
B. 最早穿刺腹主动脉造影由Dos Stantos作了尝试
C. Dotter创用同轴技术做血管成形术
D. Oedman、Morino与Tillander等倡导的选择性插管技术
E. Sven-Ivar Seldinger首创肾动脉狭窄球囊扩张术(PTRA)

正确答案:E

299. 关于球囊导管研制成功的年份是
A. 1970年B. 1972年C. 1974年D. 1976年E. 1978年

正确答案:C

300. 防止血栓形成,可应用
A. 硝酸甘油B. 利多卡因 C. 苯海拉明D. 地塞米松E. 肝素钠

正确答案: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