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山与月尾:寿山石中的“粗汉子”与“贵公子”

 三姑书斋 2016-01-03

大山石产量大,石质粗,含少量多,说他是寿山石中的粗汉子一点都不为过.而颜色多为紫、绿的'贵公子'——月尾石石质细腻、富有光泽则也是实至名归。

大山石

大山与月尾:寿山石中的“粗汉子”与“贵公子”

大山石出产于旗降山附近的大山坑,为寿山石的一种,是露天开采的矿藏。产量大,石质粗,含砂量多,多作为耐火材料。大山石有红、紫、兰、黄、白、绿等色,以黄绿和浅绿者常见。其黄绿部分是结晶性的冻石,石性稍坚,而白色部分多为网状的绵砂,石性稍脆。有的大山石带有黄绿色的砂岩,或有深色的铁锈格石皮。绿色与黄色的大山石有许多酷似豹斑的结晶体。其中质纯而洁净通灵者,称为“大山通”石;晶冻者称为“大山晶”石,只是较为少见。少量黄色冻石的质地纯洁通灵,相当名贵。

大山与月尾:寿山石中的“粗汉子”与“贵公子”

大山通

大山通产于老岭山旁,石质通灵,石表面时有白色色层,以纯黄、纯青者为佳。

大山晶

是指质地晶莹透澈的大山石结晶体。大山晶质地通灵含脉络状色纹及乳白不透明色层,通常夹杂于粗质大山石矿块之中,砂多块度小,难求纯净。

大山与月尾:寿山石中的“粗汉子”与“贵公子”

大山花坑冻

大山花坑冻,是指大山石中,质地通灵,肌理含明显筋络状色纹的矿块。其中以纹理清晰美丽者为佳品,浑浊杂乱者次之。

大山与月尾:寿山石中的“粗汉子”与“贵公子”

花坑石(又名狮头石)

产于栲栳山右。色彩丰富,常有红、黄、白、灰、绿诸色交错于石中。肌理有条痕和层纹。性坚,质粗,雕刀落处,碎片散落。亦有少量色佳质灵者,称为坑晶石、花坑冻石。台湾石界人士称花坑冻石为虎皮冻石。

月尾石

大山与月尾:寿山石中的“粗汉子”与“贵公子”

月尾石,又名牛尾石,出产于与善伯山相连的月尾山的山麓之中,洞在杜陵坑北部的月尾溪旁。月尾峰树木茂盛,青翠葱茏,犹如一位盛装的倩女,与“和尚头”一般的高山峰迥然有别。这里还有一条小溪流入寿山溪,两溪交汇处称之双溪,山青水碧,景色诱人。

大山与月尾:寿山石中的“粗汉子”与“贵公子”

月尾晶

月尾晶指质地纯净而晶莹的月尾石矿块。月尾晶罕见难得,且块度多细小,常有绵砂杂质侵入,难于成材。

大山与月尾:寿山石中的“粗汉子”与“贵公子”

月尾冻

月尾冻是指质地温润、凝腻的月尾石矿块。月尾冻产于月尾山矿脉,色泽柔美,多数色青绿带紫红,另有白、黄、淡紫、紫黑或美人红,质细隐白色针芒(晶)点及水流层纹,无萝卜丝纹,半透而富光泽,因靠近善伯矿洞,故常含细碎花生糕。此类石材新开采时,细嫩明洁,青翠可爱,但历久易变黝暗,渐失风韵,故不宜油浸。

大山与月尾:寿山石中的“粗汉子”与“贵公子”

尾紫石

月尾紫石是指纯紫色的月尾石,呈不透明的紫黑、紫红或芋红,质精粗差别颇大,常含红色斑絮或白色流纹,且含金砂地难得纯洁。月尾紫石以色青紫,质光润者为难得。最常见的是一种色浓紫稍带深红,犹如新鲜的猪肝,称作猪肝紫,次则色黯暗中含白色筋络及不纯色斑。《寿山石考》曰:如莘夷花,微涩微润。

大山与月尾:寿山石中的“粗汉子”与“贵公子”

房栊岩石(又称饭桶石)

因出产的山形酷似饭桶,故得名.产地与金狮公山相近,石质坚实微脆,间杂砂丁,红、黄、白、灰各色俱备。色黄者,似都成坑石;红紫者,似月尾紫石。

大山与月尾:寿山石中的“粗汉子”与“贵公子”

月尾绿石

月尾绿石指纯绿色的月尾石,质地细嫩而较松,时有格纹,以色泽青翠通灵者为上品。月尾绿石色明翠如玉,正像卞二济《寿山石记》所形容那样,给人以“蕉叶方肥,幡幡日下”的美感。有些月尾绿石刚开采出来时,往往明洁动人,久之则发现有裂纹,如果长期上油保养石色则会变暗。

大山与月尾:寿山石中的“粗汉子”与“贵公子”

月尾艾叶绿

月尾艾叶绿简称“艾绿”,指月尾石中色花翠似老艾之叶的矿块。月尾艾叶绿产量甚微,以奇特稀有而见珍。“艾绿”一名早在南宋已见文献记载,不过古时所指乃寿山五花石坑所产的石种。在明代以前极负盛名,鉴藏家均评寿山石以“艾绿”为第一。自清以来,该石少人问津,其地位渐被“田石”所替代。近代月尾山所产,皆借用古名。在标名时,应冠以产地“月尾艾叶绿”为妥。在月尾艾叶绿中,有色淡拖白者,别其名曰“艾叶背绿”;有质地温润凝腻者,别其名曰“艾叶冻”;有质地晶莹通灵者,别其名曰“艾叶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