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梦中的文学缪斯女神

 林康养诗文书画 2016-01-03

 

林康养(广东雷州)

 

我刚踏入初中的门槛,琼瑶、三毛、金庸、古龙、汪国真等著名作家诗人便成为我的“好朋友”,他们的文学作品深深地陶醉了我。这方面的书读多了,我满脑子亦有了所谓的“创作灵感”,一两个星期功夫便创作了几大本“朦胧诗”。我用正楷字工工整整认认真真地将这些诗稿抄写在规范的方格稿纸上,然后天女散花般地投向全国各地的报刊,可是我这些“苦心经营”的诗稿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正当我有点心灰意冷时,我意外收到一家杂志社给我寄过来的文学“邀请函”,说是要邀请我到北京参加诗歌讨论会,只是活动的一切经费都是自理。而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虽然当时我家里经济十分拮据,但是家人还是大力支持我。此时,还有啥比他们的理解更让我激动和惊喜?

那一年正值大年初二,人们还窝在家中,一家人享受着传统节日团圆的温暖,而年仅十余岁的我便独自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一个偏僻的村落里先乘车到镇上,接着乘车到县城,再坐汽车到湛江,然后从湛江搭上火车开往武汉,还要转乘由武汉至北京西的列车。苦经三天三夜火车硬座的煎熬,我终于在凌晨五点多钟抵达了北京西站。此时,北京的天空正大雪纷飞,我刚下车便踩着厚厚的积雪,从家里穿出来单薄的布鞋很快被雪水浸透了,我的双脚的趾头仿佛裂开般疼痛,上下唇亦冻得直发抖。我赶紧四处寻找鞋店,但于这数九寒天的凌晨,谁还开着店?我好不容易才在街头找到一位排地摊卖鞋的老伯,来不及跟他讨价还价便买来一双棉鞋,但还是无法完全御寒。而令我更担心的是,由于我初来乍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虽然我手中攥着与会路线,但一向书呆子的我却不懂得如何去乘车。正当我犹豫不决时,一辆骑三轮车的车夫“关心”地问我,我宛如遇见救星一般喜出望外地告诉他。谁知这车夫拉着我兜了半天才说,我要找的地方人家已搬走了。他向我要了30块钱,我这才知道自己上了他的圈套,很无奈与无助,只好忍气吞声地任他“宰”了。最后,我才在一个好心的老伯伯的指引找到了目的地。接下来是作家诗人的讲座、即席作诗,现场评奖、晚会等。最后一天,我们还参观了天安门、故宫、人民大会堂等名胜。

当我像凯旋归来的战士从北京回到家里才知道,家人为了我早已急作一团。二哥责备我,说我到北京那么多天也不往家中捎点音信,家人都急坏了。特别是母亲,她到亲戚家或是我平日要好的同学的家里都四处打听了,可是还是没有我的消息。看着年逾花甲的母亲为了我又瘦了一大圈,我的心里如刀剐般难受,眼泪都快掉下来。二哥又接着对我说,若是我迟几天再回家,还不知母亲会发生啥事哩。我真为自己的幼稚无知而捏一把冷汗。我去北京几天花了将近一千元,这本是母亲素日节衣缩食积攒下来供我下学期上学的学杂费。眼看着新学期就要开始了,年迈的父母双亲又不得不东挪西借……

蓦然回首,二十余载过去了,我始终如一,不离不弃地追求着我梦中的女神——文学缪斯。她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了。既然当初义无反顾地抉择了她,我就无怨无悔,只顾风雨兼程,一往无前——

 

▲上文发表于201613《湛江日报》“人文/百姓”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