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推拿中最常用的穴汇汇总,妈妈们快收藏了!

 福幼堂2 2016-01-03



小编按:常有妈妈们说要学习小儿推拿,但不知道方法,如下总结了一些常用穴位。想学的家长们可以参考一下,手法力求轻而渗透。以下次数是指每分钟操作的次数。想学的往下看哦。


 经

【位置】拇指桡侧缘从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

【次数】100~300次。

【功用】补脾经:健脾和胃,补益气血;清脾经:清热利湿,消食导滞;调脾经:调和脾胃。

【主治】腹泻,疳积,厌食,便秘,呕吐,黄疸,痢疾等

【临床应用】补脾经为小儿保健四大手法之一,故常与其他三法(摩腹,捏脊,按揉足三里)合用,用于小儿基础保健。本穴为治疗小儿脾胃功能失调最常用手法之一,常与摩腹,揉中脘,运内八卦,揉板门等合用。

 经

【位置】食指末节罗纹面。

【次数】100~300次。

【功用】平肝息风,泻火除烦。

【主治】烦躁不安,惊风,夜啼,癫痫,发热,口苦,咽干,目赤等。

【临床应用】在临床上本穴宜清不宜补,若需补时,以补肾经代之,本穴主要用于治疗热性病及神志异常方面的病,常与清心经,揉百会,捣小天心,清天河水等合用

 经

【位置】中指末节罗纹面

【次数】100~300次。

【功用】清心退热,镇惊除烦。

【主治】高热神昏,五心烦热,口舌生疮,小便短赤,惊惕不安,夜啼,失眠等。

【临床应用】在临床上本穴宜清不宜补,需补时,以补脾经代之,本穴主要用于治疗热性及神志异常病,常与清肝经,清小肠,捣小天心,清天河水等合用。

 经

【位置】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次数】100~300次。

【功用】宣肺解表,益气固表。

【主治】感冒发热,咳嗽,气喘,胸闷,虚汗等。

【临床应用】本法主要用于治疗呼吸系统诸病,常与揉膻中,揉肺俞等合用。

 经

【位置】小指末节罗纹面

【次数】100~300次。

【功用】补肾益脑,温补下元。

【主治】先天不足,久病体虚,肾虚腹泻,遗尿,尿多,尿频,虚咳,虚喘等。

【临床应用】本穴宜补不宜泻,需泻时,以清小肠代之。本法主要用于治疗大病,久病及先天不足诸症,常与补脾经,捏脊,揉二人上马合用。

 肠

【位置】食指桡侧缘,从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操作方法】用拇指桡侧缘,或指面在穴位上直推,向心方向推称补大肠;离心方向推称清大肠

【次数】100~500次。

【功用】补发:温中固脱,涩肠止泻;清法:清热利湿,泻里导滞。

【主治】腹泻,痢疾,脱肛,便秘

【临床应用】本穴主要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治疗虚证时,用补法,多与补脾经,揉脐,捏脊等合用。治疗实证时,用清法,常与清脾经,摩腹,推下七节骨等合用。

 肠

【位置】小指尺侧缘,从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

【操作方法】推法:用拇指桡侧缘或指面,或用食、中二指面在穴位上直推,向心方向直推称补小肠,离心方向直推称清小肠

【次数】100~300次。

【功用】清热利尿。

【主治】小便短赤,口舌生疮,尿闭,水泻,发热,烦躁等。

【临床应用】本穴宜清不宜补,需补时,用补肾经代之。用本法清热时,多与清心经,清肝经,清天河水合用。用本法利尿时,多与揉丹田,推箕门合用。

 顶

【位置】小指顶端

【操作方法】揉法:用拇指或中指端按揉本穴,称揉肾顶。

【次数】100~300次。

【功用】收敛元气,固表止汗.

【主治】自汗,盗汗,多汗等一切汗证。

【临床应用】本穴为治疗汗症效穴,常与补肺经、补肾经,补脾经合用。

 纹

【位置】手掌面,小指第二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方法】揉法:用中指或拇指端按揉本穴,称揉肾纹。

【次数】100~300次

【功用】清热明目,解瘀散结。

【主治】目赤肿痛,鹅口疮,热毒内陷,瘀结不散。

【临床应用】本穴为治目疾要穴,常与清肝经,清天河水,推六腑等合用。

四横

【位置】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方法】

1.掐揉法:用拇指甲逐个掐揉本穴(可掐一次揉三次),称掐揉四横纹

2.推法:用拇指面逐个纵向上下来回直推本穴,或使患儿四指并拢,在穴位上横向来回直推,称推四横纹。

【次数】掐揉法:3~5次(掐一次揉三次为掐揉1次)。推法:纵推为30~50次,横推为100~300次。

【功用】理中行气,化积消胀,退热除烦。

【主治】疳积,腹胀,厌食,咳喘,慢惊风,口唇破裂,发热,烦躁等。

【临床应用】本穴是治疗疳积的要穴,可以单穴使用,亦可以与推脾经,捏脊,摩腹配合使用,可用三棱针点刺本穴后用力挤出粘液或血水,称刺积法。亦可用刀割破本穴位皮肤后挤血水,称割积法。无论针刺,或刀割都应严格消毒。

小横

【位置】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

【操作方法】

1.掐揉法:用拇指甲逐个掐揉本穴(可掐1次,揉3次),称掐揉小横纹。

2.推法:用拇指面逐个纵向上下来回推本穴,或使患儿四指并拢,横向来回推本穴,称推小横纹。

【次数】掐揉3~5次。纵推3050次。横推100300次。

【功用】退热,消胀,散结。

【主治】口疮,唇裂,烦躁,腹胀,发热

【临床应用】本穴主要用于治疗脾胃热结诸症,常配以退六腑,推脊柱等。

掌小横

【位置】手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

【操作方法】用中指或拇指端按揉本穴,,称按揉掌小横纹。

【次数】100300次。

【功用】清热散结,宽胸宣肺,化痰止咳。

【主治】痰热咳喘,胸闷气促,口舌生疮,顿咳流涎。

【临床应用】本穴为治疗肺热咳喘之主穴,治疗百日咳效果较好,常与清肺经,揉膻中,分推肩胛骨,揉肺俞等法配合运用。

 门

【位置】手掌大鱼际平面。

【操作方法】

1.揉法:用拇指或中指端揉本穴,称揉板门。

2.运法:用拇指或中指端运本穴,称运板门。

3.推法:用中指或拇指面推本穴,自指根推向腕横纹,称板门推向横纹,反之称横纹推向板门,来回推,称清板门。

【次数】揉法:100~300次。

【功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滞,调理气机。

【主治】食欲不振,食积不化,腹胀,腹泻,胃痛,呕吐,嗳气,咳嗽,气喘,咽痛,发热等。

【临床应用】本穴为助消化的效穴,常与捏脊,按弦走搓摩,摩腹,揉中脘等配合运用。板门推向横纹主升,主治腹泻;横纹推向板门主降,主治呕吐。

内劳宫

【位置】掌心,屈指时,中指、无名指端之间。

【操作方法】

1.揉法:用中指端揉本穴,称揉内劳宫。

2.运法:用中指或拇指端自小指根掐运起,经掌小横纹沿手掌尺侧缘,过小天心至本穴,称运内劳宫,也称水底捞明月,操作时可滴上几滴凉水,并用口吹气,以加强手法作用。
【次数】揉法:100~300次。运法10~30次。

【功用】清热除烦。

【主治】发热,烦渴,口疮,齿龈糜烂,虚热,多梦,不寐,盗汗等。

【临床应用】揉内劳宫善清心经实热,常配以清心经,清天河水,推脊柱等。水底捞明月善清阴虚内热常配以清天河水,揉二人上马等。

内八卦(内八方)

【位置】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根2/3长为半径,所作的圆周即为本穴,(在此圆周上从小鱼际开始分布成八个卦位,依次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操作方法】运法:用拇指或中指面自乾位开始运起→坎→艮→震→巽→离→坤→兑,运时医者左手大拇指应压在离卦位上面,而右手拇指运至离位时,需从该穴位上的拇指上运过。

【次数】100~300次。

【功用】调理气机,消食化痰。

【主治】咳嗽痰喘,胸闷纳呆,腹胀呕吐等。

【临床应用】该穴善长调理中上焦气机,虚实证均可选用本穴。该穴常作为配穴使用,在作为配穴用于手法处方中时,其穴除发挥调理气机的作用之外,还能起到调和及加强其他手法的作用。

鱼际交(小天心)

【位置】大小鱼际交接凹陷中。

【操作方法】

1.揉法:用中指或拇指端揉本穴,称揉鱼际交。

2.掐法:用拇指甲掐本穴,称掐鱼际交。

3.捣法:用中指或屈曲的食指指间关节捣本穴,称捣鱼际交。

【次数】揉法:100~300次。掐法:3~5次。捣法:100~300次。

【功用】镇静安神,醒脑开窍,清热除烦

【主治】惊风,抽搐,烦躁不安,夜啼,嗜睡,精神萎靡,小便短赤,斜视,目肿痛,发热等。
【临床应用】捣小天心有双向调节作用,用快而重的捣法有兴奋作用,用慢而轻的捣法有抑制作用,常与清心经,清肝经,摩百会,掐老龙等配合使用

脾 肾

【位置】手掌面,拇指根至小指根,沿手掌边缘成一弧形曲线。【操作方法】运法:用拇指或中指端自拇指根沿手掌边缘,经板门,鱼际交运至小指根,称称运土入水反向运称运水入土  

【功用】运土入水:清热化湿,利尿止泻。运水入土:健脾助运,

润燥通便。

【主治】纳呆,呕吐,腹胀,腹泻,便秘痢疾,小便赤涩等。

【临床应用】运土入水属清泻法,可治疗新病,实证。运水入土属调补法,可治疗久病,虚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