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费雯丽的艺术人生

 曰出东海落西山 2016-01-03



费雯·丽最爱的动物是暹罗猫,事实上她本人就常被冠以“猫一样的女子”:狡黠、灵动、神秘、乖觉,无不贴切。她曾被认为是她所处时代最美丽的女演员之一,丘吉尔拜倒在其裙下,赞美她是“上帝的艺术品”。但美貌甚至阻碍过她的事业,她最希望听到的莫过于:“你是一个成功的女演员”。

那么,费雯·丽是如何机缘巧合的走进《乱世佳人》剧组的?好莱坞选择她出演女主角郝思嘉为何会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乱世佳人》拍摄期间经历了哪些不可想象的曲折和混乱?各自已婚的费雯.丽与奥利弗是如何走到一起的?费雯丽又是怎样得上了躁郁症?戏剧和生命哪一个对她更重要?本期档案揭秘,李涵为您讲述:女神还是女神经?费雯丽的艺术人生。


  

1938年,一艘开往美国的远洋客轮上,坐着心潮澎湃的费雯·丽。之所以如此兴奋,一是很快就要见到小别的心上人奥利弗,而更重要的是,此番行程她另有使命——郝思嘉在召唤着她。费雯·丽已为这一角色准备多时,第一次读到《飘》时她就十分钟爱,甚至买了好多本,送给当时拍戏的剧组人手一册。但在不少朋友看来,她的梦想近乎痴心妄想。

改编自超级畅销书《飘》、投资几百万的巨片《乱世佳人》,已在全美公开选角了两年,制片人大卫·塞尔兹尼克用“饥饿营销”的方式将它炒成了公众热点。不管身在美国哪个城市,报纸头条都是关于《乱世佳人》剧组的最新动态。男主角已敲定红透了的米高梅台柱子克拉克·盖博,谁会成为和盖博般配的郝思嘉呢?贝蒂·戴维斯、琼·克劳馥、凯瑟琳·赫本、宝莲·高黛等当红女星一一试过镜。费雯·丽虽然在英国小有名气,但在美国名不见经传,她能演好一个地道的美国南方姑娘吗?

但费雯·丽无所畏惧,野心勃勃,她坚信自己是最佳人选。就像她从小对未来的誓言:7岁时,她就对日后也成为知名女星的同学莫琳·奥沙利文宣称:长大了,我要成为“一名伟大的演员”!

客轮上,费雯·丽反复地读着原著小说,对着镜子一遍遍练习郝思嘉特有的“猫一样的微笑”。

那么,远在英国的费雯·丽是如何接到美国剧组的试镜邀约的呢?

 

费雯·丽的心上人奥利弗当时在美国主演电影《呼啸山庄》,他的美国经纪人迈伦·塞尔兹尼克正是《乱世佳人》制片人大卫的弟弟,迈伦很欣赏费雯·丽,答应替她引荐。尽管女主角迟迟未定,但《乱世佳人》已经开机,就在拍亚特兰大城大火的那天,迈伦将费雯·丽带到了哥哥大卫面前:“来,见一见你的郝思嘉。”

流行的说法是,大卫当场就拍板费雯·丽任女主角。电影后来的巨大成功让大卫乐于将自己塑造成英明决断的伯乐,但实情远非如此。当时,大卫的确眼前一亮,被这位绿眼睛姑娘的美貌所惊艳,漫天火光中费雯·丽毫不所动,坚毅的神色也让他马上联想到郝思嘉。但实际上大卫做出这个决定却是万般纠结的。他将自己关进私人放映室,将费雯·丽和最终名单上很被看好的其他三名女演员的试镜片段看了无数遍,单独放,剪到一起连播……而每一次放映都使他确信,只能选择费雯·丽。

选择公布后,大卫顶住了巨大的压力:电影公司收到无数信件与电报表示抗议,一致要求把郝思嘉交给一个“真正的南方姑娘”;知名女记者海达·霍珀发表了一篇措词尖锐引起轩然大波的文章,声称这一选择侮辱了所有的美国女演员;更别提那些感到委屈的竞争者们了。对费雯·丽的攻击,最后让大洋彼岸的英国记者都出来打抱不平:“这件事引起了电影史上最大的一次职业嫉妒症的爆发……”

  

《乱世佳人》拍摄期间也经历了不可想象的曲折和混乱。塞尔兹尼克抱着破釜沉舟青史留名的追求来拍这部片,先后有五位导演参与拍摄,解雇了不下十位编剧,剧情不断被修改,常拍到一半新本子又拿过来了,让演员们叫苦不迭。

剧组成员对费雯·丽的表演天赋印象深刻:她像之前承诺的那样,两周内很快掌握了南方口音。演媚兰的德·哈维兰进入角色前需要在镜子前准备至少十分钟,而费雯·丽的表演就像开关电灯——“开拍!”声一响起,瞬间就“完全进入角色”。其他人做不到这一点,她反而觉得很可笑。她还是极少数好不惧怕大卫的权威,敢与他当面争辩的人。费雯·丽熟读原著,极有主见,不时指出剧本中那些不忠于原著且不高明的处理,大卫与她吵翻了天,回过头却越来越尊敬这位个性坚强的女演员。大卫不得不承认“在拍摄过程中,费雯·丽起了远远不只一位女演员的作用。”


电影《乱世佳人》的成功已无需赘言,它创造了美国票房的影史纪录,又席卷多项奥斯卡大奖。1940年,27岁的费雯·丽因此赢得了第一尊奥斯卡小金人。《纽约时报》写道:“她有如此美貌,就不必如此演技;她有如此演技,就不必如此美貌”。

这部戏大大消耗了费雯·丽的精力。她每天工作长达十六七个小时。德·哈维兰离开剧组四周后归来,费雯·丽消瘦得走过身边她竟没认出来。最要命的是,佐治亚州的“红色尘土”还使费雯·丽染上了肺结核。

《乱世佳人》杀青当天,大卫惊异地发现费雯·丽在哭。她解释道:“你恐怕不会相信,我一直都想早点把这部该死的影片拍完,现在我却又想为郝思嘉而哭。她已经死了,而我们一直是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卫说到:“她没有死,你们将永远在一起。”


费雯·丽与劳伦斯·奥利弗的名字,无法分割。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他们是人人称羡的“奥利弗夫妇”,事业辉煌才貌出众的一对璧人。

1934年,费雯·丽第一次连看了三部奥利弗参演的戏剧,她指着台上的奥利弗脱口而出:“这就是我要嫁的人。”女友提醒她,你们都是已经结了婚的人了,而她答道,“不要紧,反正总有一天我要嫁给他。”

那时奥利弗已是人们眼中伦敦西区最有前途的男演员,而费雯·丽正为自己的早婚感到后悔。19岁时,她考入英国皇家戏剧艺术学院。入学前夕她在舞会上结识了31岁的律师,相识不到半年就结婚了。婚后无所事事的主妇生活与费雯·丽自由蓬勃的天性极不相符。学业不久中断,1933年,刚满20岁的费雯·丽生下了女儿苏珊娜,她毫无思想准备,甚至对友人无意识地说出:“我再也不想生了,这玩意太可怕。”

费雯·丽对相夫教子毫无兴趣,不惜与丈夫对抗,抛下所有的家庭事务,投身演艺圈。按照经纪人的建议,她改名为费雯·丽,姓氏来自丈夫的名字。1935年出演第二部戏剧《道德的面具》时,费雯·丽终于崭露头角,大放光芒,伦敦的报纸上到处登着“新星征服了伦敦”、“青年女演员的胜利”……奥利弗也因这部剧与她相识。

  

费雯·丽对奥利弗“志在必得”,她发自内心欣赏他的表演。奥利弗在莎翁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表演上搞一些创新,招致评论家与观众的非议,而费雯·丽却旗帜鲜明地支持他。1936年费雯·丽终于把握住一个机会,与奥利弗合拍电影《英伦战火》。两人在剧组见面时,留下一个经典桥段:费雯·丽热情无比:“真让人高兴,我们又在一块儿工作了”,奥利弗则答道:“最后我们很可能要打起架来。拍片子时,人们往往容易对彼此厌烦。”

事实恰恰相反。到《英伦战火》拍完之际,片场里几乎人人都可看出,他俩“彼此深深的被对方所陶醉”。就在这年8月,奥利弗的妻子吉尔·埃蒙斯生下一名男婴。尽管背负着罪恶感,1937年两人从丹麦演完《哈姆雷特》回国后,向双方的伴侣摊牌,但对方都不愿离婚。两人似乎顾不了那么多了,随后购置了一处新房“诺特利”别墅同居。直到1940年8月31日,两人才获得了合法的名分,低调的私人婚礼上,好友凯瑟琳·赫本担任了他们的伴娘。

费雯·丽不仅找到了一个志趣相投的同伴,还收获了一个深为崇拜的导师。她认为奥利弗无懈可击,为了揣摩演技,甚至将奥利弗的《哈姆雷特》看了整整14遍!奥利弗最初只看重戏剧,认为评论演员天才的唯一标准,就是其在舞台上的成就。这种观念深深影响了费雯·丽。她曾说过,“永远别叫我电影明星。我是舞台演员!”

费雯·丽也带给奥利弗从未有过的生活氛围。奥利弗出身贫寒,没受过好的教育,费雯·丽对音乐与绘画都有相当的鉴赏力,她引领奥利弗去了解音乐、建筑这些他不曾涉足的艺术领域,还让他养成了阅读剧本和电影脚本的习惯。费雯·丽“喜欢被人群包围的感觉”,她是懂得法、德、意三门外语的沙龙女主人,经常呼朋引伴,大宴宾客。她在来往的作家、记者、音乐家、演员等名流中自如穿梭,游刃有余地与他们高谈阔论。


英国从1939年开始卷入二战,费雯·丽和奥利弗都无心好莱坞的事业,极力推掉了片约,回到英国。以他们当时的知名度,在好莱坞获得声誉和金钱完全唾手可得。但奥利弗却选择加入英国空军,费雯·丽则忙着参加各种劳军演出。1943年费雯·丽在北非巡演,为官兵表演直到持续咳嗽和发热而病倒。1944年,她的左肺确诊为结核。

休养了几周后,费雯·丽又接下改编自萧伯纳名剧的同名电影《恺撒与克里奥帕特拉》。萧伯纳第一次见到她,就目光炯炯地盯着她,说了一句:“你就是克里奥帕特拉!”不久费雯·丽发现自己怀孕了,异常欣喜。但拍戏时,她跑过一段比较滑的地面不慎跌倒,不幸流产。此后长达六年里,她不愿再回看这部电影,而这场事故直接引发了她精神中潜伏着的躁郁症。

此前费雯·丽就表现出一种过头的精神亢奋。这位社交女王常常是午夜一两点睡下,早上不到五六点钟就起床了,兴致勃勃安排新一天的日程。奥利弗跟不上她的节奏,觉得不胜负荷。失去孩子后,费雯·丽开始出现十分不稳定的情绪。她会毫无征兆地大发雷霆,甚至大打出手;有时还会无缘无故地对朋友横加指责。歇斯底里结束后,自己却全然不记得发生过的一切。她曾无奈悲号:“我为什么就不能得一种体面一点的病?”凯瑟琳·赫本回忆,费雯·丽每次清醒过来后都会询问身边的人,她有没有伤害过什么人,如果有,就马上坐下来给对方写信道歉。


她和丈夫的关系也有着微妙的起伏。奥利弗曾低估过她的演技,看完《乱世佳人》后他曾十分震动,对塞尔兹尼克的助手感叹:“我真没想到她有这样的才华!”直到1948年奥利弗因《哈姆雷特》荣登奥斯卡影帝,费雯·丽才敢将自己的小金人也摆到卧室的桌上。

尽管费雯·丽热爱戏剧舞台,却难得评论家们的褒扬。早在成名之初,就有人将她的成功仅仅归于其绝色的美貌。戏剧评论界没完没了提及她的一些缺陷,比如说她声音太小,在剧场里不够洪亮;批评她的脖子太长,像郁金香的花茎;说她喜欢借助一些细微的面部表情塑造人物,纯属“雕虫小技”;甚至当奥利弗表现失误时,还有评论家指责是费雯·丽拖累拉低了他的水平……

奥利弗在40年代如日中天,由偶像小生成功转型为导演兼制片人,成为英国莎翁戏剧演员中的佼佼者,戏剧界的领军人物,1947年还被封为男爵。德·哈维兰曾说过:“费雯·丽必须成功,因为她太看重奥利弗了。她要做一个够格的艺术家,要配得上奥利弗。”这种压力造成了她长期的精神紧张。


1951年,费雯·丽遭遇第二个让她欲罢不能的角色——出演电影《欲望号街车》中的女主角布兰奇。此前她已在伦敦西区剧院连演了326场《欲望号街车》话剧,在每场结尾都会随女主角“崩溃”一次,以一种高强度的频率透支着自己的神经。以她当时极不稳定的精神状况,接演这个角色实在是太危险了,但她不惜代价。

电影中,费雯·丽演活了这个芳华已逝遭到抛弃,又竭力用谎言保有对生活最后一丝幻想的女人。导演卡赞认为费雯·丽天分并不高,但他肯定她表演的投入,他说:“费雯·丽是我认识的最有恒心的女演员,如果她认为对表演有帮助,她会爬过碎玻璃。”这个伟大的角色,使她第二次荣膺奥斯卡最佳女主角。费雯·丽演完后心力交瘁,病情再次爆发,时好时坏……有人说,她再也没有从扮演布兰奇的情绪中恢复过来。

1953年,费雯·丽启程前往斯里兰卡拍摄《象宫鸳劫》,她和男主角彼得·芬奇当时已发展为公开的情人关系。奥利弗某天突然接到剧组的电话,请他迅速赶往斯里兰卡,因为“费雯·丽疯了”。在丑闻中奥利弗将神志涣散的妻子带回了家。在那个年代,对躁郁症的认识和治疗方法的研究都不发达,使用最多的就是粗暴的电击休克疗法,费雯·丽的太阳穴留下了电击深深的灼痕。

 

奥利弗再也不堪忍受这种混乱,他是极为看重事业的人。1957年,奥利弗与比他小22岁的女演员琼·普洛莱特坠入爱河。费雯·丽45岁生日当天,奥利弗提出了离婚的要求。他背着费雯·丽卖掉了老宅诺特利,以示其无可挽回的决心。1960年两人离婚。两周后,奥利弗与普洛莱特举行了婚礼。

晚年费雯·丽一边与躁郁症的病魔抗争,一边继续在银幕和舞台上挥洒才情。费雯·丽乐于尝试新鲜事物,年近五十还首次出演歌舞剧《同志》,并因此获得1963年度代表美国戏剧界最高荣誉的托尼奖。

1967年接下新一部舞台剧后,困扰费雯·丽超过20年的肺结核复发,医生建议她好好休息,但她一如既往频频接待朋友来访抽烟抽得很凶猛。7月7日晚,梅里韦尔发现费雯·丽栽到地板上,停止了呼吸,看起来她曾试图去卫生间,但由于肺中充满了液体而摔倒。

她去世的第二天,伦敦戏剧界给予了她最高规格的哀礼:伦敦西区剧院区的路灯熄灭一小时,为这颗巨星的陨落默哀。

对于自己最著名的角色,费雯·丽曾回应记者,“我从来没有发现过自己身上有什么与郝思嘉相同的东西”。但实际上那种不顾一切达到目的的劲头,近乎粗野的生命力,意志坚定的独立个性,让人一次次联想到郝思嘉。


 (原文作者 黄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