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器材和器材观 那些年我们一起度过的青春(上)】

 自由自在新闻 2016-01-03

开篇语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玩相机的第七个年头了,在无忌潜水的时间更是超过7年。

一直都想写一些东西,写点什么关于大学呀摄影呀相机啊镜头啊尼康啊佳能啊胶卷啊数码啊……等等,话题有时如乱枪打入脑,然后又消失得无影无踪,梦醒时分遍寻不见,莫名失落一番后,也只能继续面对千篇一律的日子。

但更重要的理由还另外有仨:

一、是拖延症,怕给自己挖一个填不上的坑;

二、是表达能力,很久没写东西,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好好把人话落到笔头上;

三、是题材和文风,究竟写什么话题从哪里开始会不会很无趣很无聊。

(再多打叠词估计我真的要恐慌了……)于是,这件事情就一直拖下来了。

当然,后来我还是成功的在2013年内,在人人上写完了第一稿。第一稿结尾我表示要改,要弄插图版等等,这果然继续拖下来了。

到2014年初,有朋友表达了希望我改改的意愿,作为人生第一次被约稿,本人还是很激动的。于是决定每天空闲时尽量坐下来,听听音乐整理整理心情和文字。

作为一个新当爹没多几个月的年轻人,伴随着娃娃慢慢长大,我也在慢慢习惯我的新角色,所以写文章的时间可能拖延得比较长,还请各位看官见谅。

这篇文章,主要是想写一写:我的器材和器材观,拍照路上的朋友和故事,我们曾经共同享有的那段闪亮的青春的尾巴。希望写出来,可以作为:器材选购的参考,过去时光的记录,未来回望时的传送门。也希望愿意费时费眼阅读本文的您,能够最终会心一笑。

那么,就这样开始吧。

点击无忌论坛原文《写一写相机镜头,以及那些年我们一起度过的青春》进行跟帖。

第一机&第一镜

第一次总是痛苦的,这是无数有识之士的经验之谈。之于我,当最终靠着家人的支援和半年打工攒够了钱,并且最终在无忌、蜂鸟无止境的查讯息看评测逛论坛后,最终纠结好究竟买什么相机镜头的时候,我的大学生涯已经接近过半。当时的我很高兴、兴奋,但冥冥中我并没有觉得这会对我的生活产生什么改变,大学生活的后半,也许将和前半一样,瞎忙瞎晃、惶惶而不知终日,找不到人生的目标、价值、未来。

我错了。当时我并没有能够预料到,花出这些钞票,宝贝般地捧回这套当时觉得高端大气上档次、现在完全入不了眼的东西,对于我大学生活的后半段意味着什么,而我又因为相机镜头和摄影,结实了怎样的一群朋友,拥有了怎样的一段闪亮的日子。

捏着10K沉甸甸(第一次自己挣来的血汗钱)的RMB纸币(刻意取的现金,为的是感受到底多少是1W),2008年3月一个明媚的周末,最终我抱回了Nikon D80和AF-S DX 18-70mm f/3.5~4.5 G。为什么选择这个组合,是经过大量阅读查询对比等纸上谈兵活动后得出的结论。

机身方面:D80。当年我的选择范围大致如下:

尼康:

D40x/D60:价格便宜,小巧便携;但、太小导致手感差,无肩屏,无机身对焦马达;

D80:入门级里的准专业,肩屏、机身马达均有;

D200/D300:准专业级,机身做工等均足够牢靠;但、D200机身显示屏小,D200/300价格远远超出预算;

佳能:

400D/450D:(基本同D40x/D60)太小,无肩屏,背后显示屏效果差,价格略高于D40x/D60;

40D:准专业级里的入门,机身扎实,手感饱满,高感略好于D80/D200;但、价格超出预算;

富士:

S5 Pro:基于D200机身打造,独特的感光元件极具吸引力 ;但反应速度慢,假千万像素,价格远超预算;

宾得:

K20D/K200D:宾得机身的外观和技术,从来没有引起我的兴趣,三公主还有点意思;

奥林巴斯

E410/E510:机身轻薄,但、2倍转换倍率……

索尼:

a350:继承了美能达卡口,索尼初步发力之作,隐隐有了市场搅局者的意思;但、机身设计不和我的心意,价格也是一个因素。

先排除了采用2倍镜头转换系数的奥巴;

然后排除了技术无优势一个劲儿玩油漆和防水的宾得;

第三个排除了索尼。索尼啊索尼,你能把mp3啊笔记本啊什么的工业设计做得那么好看,为啥从美能达手上拿来的单反做得那么难看呢;

到尼康(包括富士)和佳能的时候,确实有那么一些纠结:

1. 从档次来说,双方当时的产品线正好以“半个档位”的差别紧紧咬合起来,无论价格还是功能,均没有特别直接的面对面竞争;

2. 以新旧来说,低档次有半年内的新机器,中高档的都是一年及以上的成熟(或者说“旧”)机器。电子产品理论上应该买新不买旧,但不同档的机器确实是能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和领悟。

综合考虑镜头的性价比后,尼康的准专业机(D200/S5 Pro/D300)由于机身价格过高的原因而出局;佳能的准专业入门机(40D)由于没有合适的原厂镜头匹配而出局;而两家的低端入门级也由于手感机身设计等原因被踢出去,最终剩下的是D80。

镜头方面:AF-S DX 18-70mm f/3.5~4.5 G。当年的选择范围大致如下:

AF-S DX 18-55/3.5-5.6 G ED II:价格便宜;但、最低端的狗头,做工和光学都不能让人放心;

AF-S DX 18-70/3.5-4.5 G IF-ED:D70套头,合适的变焦比,浮动光圈小只到4.5而不是5.6,金属屁股,对焦窗;

AF-S DX 18-135/3.5-5.6 G IF-ED:D80套头,无对焦窗,塑料屁股,变焦比大,光学令人担忧,且长焦段但无防抖;

AF-S DX 18-200/3.5-5.6 G IF-ED VR:VR非常实用,大变焦旅游头使用方便;但、价格过高;

镜头相对的选择过程不用那么纠结:

1. 18-55太狗(即便后来有了VR、VR2);

2. 18-135都135mm了还没防抖(后来有了18-105 VR和18-140 VR);

3. 18-200 VR太贵(现在还有18-300这样的大奇葩);

4. 当时也没有16-85 VR这样广角端扩到16的实用DX镜头;

于是最具有性价比的自然就剩下18-70这个选择了。

至于为什么没有选择佳能,也是因为佳能只有18-55,此外的其他选择都会让我整体超出预算。

尼康在中低端确实比佳能要“厚道”,提供了一些物美价廉的东西给用户选择,而佳能恨不得所有用户都上“L”,或者把所有头都弄成“L”头。结合当时作为一个穷学生没有多少预算,尼康这样的“厚道”还是很容易的就让我对它产生了好感。

算来算去,尼康组合因为最优秀的性价比而胜出,于是乎,就它吧。(插一句题外话,2014年初(也就是本人写文章的现在)这个票子都可以买D610了……生活在全幅后时代的孩纸们真幸福……)

当然,为什么选择了尼康?除了上面的“预算-性价比平衡”之外,这里面还有另一个故事。在这里出场的第一位朋友,就称呼他为“J君”吧。

J君也是我所在大学早几年毕业的学长,后来回到学校的宣传部门工作,虽然当时还不能算教工只能算职工,但学生们见面还是得毕恭毕敬喊一声“J老师好”。

我大学前两年中的前面大部分时间都还没有认识他,但不论哪里有点啥活动,J君都是一马当先当仁不让的担当摄影,每次都扛着大小长短甚至品牌各异的相机镜头闪光灯,出现在所有人视野里的各个方向。

自打我关注了单反后,条件反射一般的看到个拿单反的就肯定会多瞅两眼然后判断机身镜头是个啥。正好那段时间,J君用得最多的是校电视台那台原来级的D100和口水神器一代小竹炮,瞅得多了估计潜意识里也就埋下了“嗯尼康不错哎,学校老师都在用”的祸根。

但我是千万个没想到,当我最终买了尼康,找了个机会拿着我心爱的相机,找到在校园里拍照干活儿的J君时,我装作偶遇试图勾搭一下,“J老师您好,我刚买了D80”,然后发现J君拿着佳能40D(部门当时新买进的)和小小白IS(来自另一位大拿学长),那手中秀气的长筒白得耀眼……

呸呸呸跑题了,拉回来:J君风轻云淡的看了一眼我的器材,道“嗯好。哎我觉得佳能不错,blablablabla……”

刚听完第一句,当时我心里就“咯噔”了一下凉了,“嘛撒卡……”

为人师表啊!!用最近的流行语来说,这完全就是狗血而坑爹的剧情反转呃……

后来成了好友,聊得多了,不禁感叹造物弄人:

J君是从尼康胶片单反起步,尼康数码单反入门,但最终义无反顾的扎进了佳能的大洋,先打L镜,再捞蔡司,一发而不可收拾;

而我,从海鸥胶片开始接触,第一台数码相机是佳能的大变焦家用机,但进入单反我却毫无悔意的扑进尼康的怀抱,走上收D镜型头,同时兼容手动胶片机和自动数码机的不归路。

在自己的相机的选择问题上,我们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和原先不一样的轨迹。而这样的相同点,不禁让人觉得......怎么说涅……也许这就是缘分吧!

虽然J君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慢慢爆发了对佳能浓浓的爱,但他并不排斥别的品牌的设备,以及摄影&器材同好者。

J君善意的把令人眼馋的小竹炮借给我把玩,代价是完成一道面试题,定点定题拍照。于是我拍了、爽了,J君验收了一下,然后我就算是入伙了——加入了学校电视台做摄影记者。

在那样一个火热的夏天开始之前入伙,我并没有多想。但生活结结实实给了我很多惊喜。

这个故事,后面将慢慢继续讲下去。

说回器材。D80和18-70这个组合,2008年三月购入,用到2013年5月,我换上全幅为止。在我手上的5年多中,拍下了大约19K张照片(不包括拍完在机器上立刻删除的数量),其中约11.5K是配合18-70一起拍下的。这俩跟着我风吹日晒雨淋雪泼,并且被摔过、被修过,但它俩任劳任怨,毫无怨言。虽然D80没有除尘、没有高感,虽然18-70广角端变形稍大、进灰严重,但我仍然留恋它俩,以及我和它俩一同度过的那段美好的时光。

感悟:

如果买单反,不仅仅是想要家用,而且是有琢磨琢磨拍照、学习学习摄影的打算的话,那么机身尽量要买到“顶级的入门级”或者“入门的准专业级”,比如尼康的D80/90/7000/7100,佳能的40/50/60/70D。

如果预算充裕,也可以再高级别,虽然不是很必要,因为相机迟早会过时,不如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更加保值的镜头上;但如果低于这个级别,可能有些功能会被阉割掉,诚然那些功能如果仅仅家用是无妨的。

由于相机是小像场(尼康的DX,佳能的EF-S等)的,因此镜头方面,小像场的旅游头,可以有一只。因为这类相对大变焦比的狗头,优势在于:价格一般比较合理、可以体验更多的焦段、方便寻找自己的兴趣点和培养习惯、兼顾旅游的需求、减少更换镜头的次数和风险、了解暗光拍摄的痛苦、了解脚架的作用等等;而劣势就不再多言了。

一句话,狗头是摄影开始的道路上的良师益友。但不推荐买太贵的,也不推荐买多只,因为用多了就会明白,其实狗头都是一个样儿。有钱的同志可以考虑全幅的旅游头、小三元等等,通用性更强,将来换上全幅也一样有用;当然大广角您就先甭想了。

F1.2之魅&惑

一机一镜之后,很快就有了第二支镜头,也是唯一的一支没花钱蹭来且不用归还的镜头。当时陪我去买单反的亲戚慷慨表示他那边还有“Nikon胶片+Tamron变焦+一个定焦”,我也就毫不客气的表示“我要那一个定焦”,于是很快,这个沉甸甸的小号大眼睛就来到了我的手中。令我惊喜的是它居然是1.2的,AI-S 50mm f/1.2,手动时代的3个1.2标头里,虽然50mm和55mm都没有58mm NOCT那么出彩,但也是不可多得的1.2,这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是非常大的诱惑。

这只50 1.2,拧上D80,可以M档释放快门,手动对焦有合焦提示,光圈需要手动调节,测光需要估算(不过数码时代按快门没成本,试就是了),视角有打折(约等于75mm)。用着是有那么些的不方便,比如手动对焦对于我这种戴眼镜的近视眼、再去看那小小的取景器、还没裂像屏,实在是费劲儿,那个时候还没有驴取景(Live View)功能这一说……又比如f/1.2下的景深之浅,再加上一点最大光圈的画质下降,有时会让你觉得这焦怎么都对不上。尽管如此,我还是被深深的吸引住了,不仅是被老镜头的冰凉的金属质感和扎实的对焦手感以及其背后所代表的那个年代对品质的追求,而且确实f/1.2和f/3.5-4.5的差距确实不止一星半点,拍人时那背景的美妙虚化效果完爆旅游头甚至大三元,在高ISO还不行的年岁大进光量能够帮助在暗光中拍下东西等,都是能够很容易给初学者带来惊喜、满足和成就感的。

这只在市场上现在已经很不起眼的50 1.2,成功的把我变成了一个浅薄的大光圈追求者、一个定焦镜头的忠实用户。我甚至在09年专门买了一个Nikon FA手动胶片机,把50 1.2装上以便体验全画幅带来的感动。

这里就顺便说一说我选择了Nikon并且越发忠于保持为Nikon用户的其中一个理由,就是卡口的传承性与包容性。说白了不是什么神奇的事情,由于尼康单反没有变过卡口,因此从AI、AI-S、AF-I/D/S型的镜头,大部分不论年龄大小,均无需改造即可拧到现在的新款D-SLR上,镜头的全功能都可以使用(Non-AI的镜头现在Df也支持了,无需改口);同样,即便是新型的镜头,也可以放到几十年前的老F-SLR上,并且也可以拍摄(但功能受限制,比如G镜头无法调光圈)。个人认为,目前来说,AF-D(带光圈环、支持自动对焦、3D矩阵测光)型镜头仍然是Nikon新老兼容最好的镜头,放在手动胶片机上,手动对焦和调节光圈;放在自动数码机上,自动对焦和机身控制,虽然很多D型头没有超声波马达,但这仍不妨碍我对D型镜头的热爱。

尼康的这个卡口的传承,其实也对其自身发展有利有弊。利在于念旧,对于从老胶片时代过来的用户来说,这种包容的态度,使得老镜头这样一种资源不会被闲置和浪费,老用户可以最大化利用,这样很容易赢得好感;弊在于限制,背上了这样的包袱,尼康没有像佳能那样次次换卡口,最后从FD到EOS是非常成功的变革,直接和过去say goodbye,搞出一个大口径纯电子化卡口。而尼康只能在这个大几十年前定下的直径内部,尽可能优化设计。无法否认的是,90年代后期到2008年之前,可以说尼康都是被佳能死死压住,有些镜头的设计和更新确实落后。当然现在Nikon从D3/D700开始翻身,加之镜头全面G型化,放弃光圈环设计以降低机械复杂程度,可以看出尼康也在稳步放弃固有思路,改变产品布局,现在NB的镜头的数量、级别和质量已经不输佳能了。虽然我不愿意认同Nikon的镜头G型化,因为那就像一个阳刚的男子被切掉了小JJ……但作为一个用户,我还是更希望Nikon的市场和业绩更好,Nikon和Canon竞争更激烈,这样才能给一般用户带来更好的产品。

感悟:

50mm标头,由于已经非常成熟,在各家基本都是物美价廉的选择,也是各位初学者体验大光圈的第一步。也只有体验了大光圈之后,才能真正明白什么叫(大)光圈、什么叫(浅)景深。

另外,变焦镜头会很容易培养“站在原地随便拧”的恶习,而拍摄时,原地不动只靠手拧变焦,会导致你变懒的同时,也会让你失去镜头感;定焦镜头则反之,虽然“变焦基本靠双腿”用着比较麻烦,但当你习惯了某个视角后,拿起相机时,曝光构图对焦到按快门就是一气呵成的事情了。

拍照(不敢说摄影),其实也是取舍的过程,放弃一些显而易见的便捷,你才能得到从另一个角度看世界的慧眼。放弃变焦,至少让我能更专心的去体验视角、体味构图、体验快门和光圈的和声在感光元件上谱写的舞蹈。

什么?您说我的18-70?我一般会刻意用“18-24-35-50-70”……如果焦距不合适呢?……不拍呗,看看蓝天白云星空羊群啥的,有多少美丽的风景是在镜头之外……

上点儿图。

买相机后的首批相片之一,夫人(当时还是女友咧)的手。

D80 + 18-70

朋友送的一对情侣娃娃。

后来给情侣拍照的时候发现确实是很好的道具。

08年的天,那叫一个蓝。现在的北京呵呵呵......

D80 + 18-70

校园内好像总是有那么多悠闲的流浪猫。

抓一只拍拍~

D80 + 50 1.2

夫人一张。

拿到50 1.2以后拿她试手来着。

6年后再从图库中拣出来再看......

D80 + 50 1.2

出游,慕田峪长城。

很喜欢这样的窗边背影,再加上模特是宿舍老大的身份,一缕缕看尽世间沧海桑田的说。

D80 + 18-70

话说我一直以为这张图大部分是死黑,这次仔仔细细后期时才发现并不是,真是惊到了......

天坛。

那天的天气好得想让人舞蹈。

D80 + 18-70

光之路。

一直很喜欢这张,虽然拍得远没有当时肉眼看到的美丽。

金色的夕阳洒在树林间,在花瓣上舞蹈。

其实美好的风景都在镜头外......

D80 + 18-70

暗光之魅。

这时候1.2就有用了,虽然对焦靠运气,可是对上了就很OK。

D80 + 50 1.2

尴尬的首字母

这时候,请容我回到故事线上来。上文说到,买进一机一镜、蹭入一镜,勾搭上J君、进入了神秘的TV Station组织。那时候刚刚和J君开始慢慢变得熟悉起来,但基本上还是正经的普通师生关系,不象现在已经完全无节操基友称兄道弟;那时候虽然刚刚入伙,但还是比较外围的成员,不知道“One O Two工作室”的存在,也还不认识MG君,MX君,ZhJ君等一众小伙伴们。

但08年的那个夏天,是一个多么特殊的夏天,尤其是对于当时还在校的我们,能够亲历这一场火热的奥运盛事。虽然一个暑假我们都没有回家,虽然奥运志愿者是个辛苦而劳累的活儿,但我们这些蓝衣经历者们,都毫不犹豫的将这段历程视为最珍贵的经历。

另外,这整整一个暑假的时间,和这样一群小伙伴们厮混在一起,朝夕相处,聊天拍照,干活吐槽,同甘共苦,这也迅速拉近了距离、加速了熟悉。有一句话,虽然写在这里我的小伙伴们应该看不见,但我还是愿意再写一遍:“只有在认识了你们以后,从08年那个夏天,我的大学生活才算真正开始”。

那几个月有很多很有意思的回忆的片段,比如5月底我第一次摸到神器XZP,第一次体验了防抖得神奇和牛头的重量;6月底J君作为J老师,给所有志愿者做简单的摄影培训(学校的意图是让自己学生相关的新闻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结果第一个问题“谁有相机”,只有我和另外两个面带YIN笑的男人举手,最终换来J君无奈的一句“你、你、你…去死!!”由此也让我认识了MG君和MX君,也来到了“One O Two”这个在宿舍楼里唯一装了防盗门的神秘的房间;7月上旬,和MX君约好夜拍校园,临近午夜出的门,豪情万丈的说要一直拍到天明,结果3点MX君的电池都没电了......7月中旬,和J君夜逛王府井、西单、国家大剧院,那时我是D80+50/1.2,J君是40D+24-105L,现在回头看看是多么的简陋;7月下旬,在培训中遇到来出任务的J君,闲着无聊我半推半就和J君五子棋,结果也许是靠着beginner’s luck,我全胜而J君自信全无。

种种回忆,在回忆中闪烁着明媚的光芒。而那个7月底,我在MX君的陪同下,横跨京城往西,购入外闪SB-800。到这儿,也该回到器材线上来了。

如这段的小标题,虽然我很喜欢800,但这俩首字母,确实很尴尬……SpeedLight不是很好嘛,为啥一缩写就成了国骂,哎我只能表示呵呵了。

是的,下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买了外闪呢,为什么做了这样一个选择呢。是的,对于初学者来说,一个闪灯并不会像一个大光圈镜头一样,带来什么明显的不一样,甚至使用不当还很容易毁掉一张照片。我买了之后确实也有一段时间是经常看着SB-800叹气,但再后来随着慢慢的玩慢慢体验,不断发现800所带来的惊喜,我越来越坚信闪灯是一个的选择。

简单说,奥运前,又攒起了2K多的软妹币,就琢磨着添点啥吧(我想大家都懂而且都是这样),结合预算,可选的项目有仨:

1) D80的竖拍手柄电池匣MB-D80;

2) 外闪SB-600或SB-800;

3) 定焦AF 50mm f/1.4D;

选择1,可以提升竖拍时的操作手感和续航,但不是必须,不买竖拍也可以忍;选择2,可以增加一个补光源,某种程度上填补D80的高感不足,提升弱光时的;选择3,则完全是因为50 1.2的手焦比较郁闷,50 1.4D可以自动对焦和测光,可以很实用的提升设备弱光下记录的能力。在2和3里我真的犹豫了很久,因为外闪之前确实从来没有用过,而如果是50定的话,焦段又重复。

这时候,尊敬的J君又一次起到了关键性的灯塔作用。当时我带着这个问题跑去请教J老师,J老师很快就做出了重要批示,一番话语之下,大意就是“深层次的摄影是把玩光线,而闪光灯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云云,于是最后我选择了当时正好有商家在打折的SB-800。尽管……名字很尴尬,但还是入了。

不过后来我也拿这事和J君开玩笑,指责他那时候让我买闪灯是别有用心。因为当时组织里的设备也不过就是:尼康D100带手柄+18-70+XZP,佳能40D+24-105L+580EX。尼康确实缺一盏灯,跑个新闻都不方便,我入了800后,如果征用不到我,至少还能征用到灯......MieHiaHia坏人,我懂了......

显然,上面是个玩笑话。平心而论,外闪绝对是一个正确的选择。SB-800,作为当时的顶级,虽然没有佳能的580或者尼康后来的900/910体积大,虽然看着不那么像顶级灯,虽然操作没后来的900/910以及佳能的580等方便,但800绝对是物超所值的好东西。

首先,对于当时的跑跑新闻这样的活儿,以及后来帮朋友拍婚礼、给单位拍晚会神马,确实是变焦+外闪方便;

其次,在你需要玩创意的时候,厚道的尼康给你准备了:灯头手动变焦、频闪、高速同步、离机+内闪(D80以及以上)控制和引闪(尤其是这个功能)等等功能,都能给你足够的支持;

第三,奇葩的“第五节电池匣”的设计,虽然确实让人买电池和充电时很蛋疼,但这个设计确实能够大幅提高回电速度;

第四,虽然灯头变焦范围被后来的SB-900/910比下去了,但GN指数最高似乎还是SB-800;

第五,对焦辅助功能,在暗处和低对比(白墙都行,但千万别是一片纯红,谁也救不了你)的情况下,极其有用;

第六,如同所有的尼康设备一样,虽然不会真的砸核桃,任摔任打基本不出大问题。

玩光的问题在于需要持续的学习和练习,后来忙着忙着就毕业了工作了,也就没有沉下心来去研究如何布光。SB-800在我手中很好的完成了许多正常的任务-补光,毕竟婚礼晚会啥的有时候那个灯光变幻看着漂亮、但实在让拍的人咬牙切齿,补一下多少能起点作用;而当偶尔想要玩一下光影的时候,按照书上学来晚上看来的办法照葫芦画瓢时,也常能得到一些看似高大上的惊喜。

我还给SB-800配过一个永诺的外接电池盒,但自从有一次闪灯和电池盒内外共装了12节南孚,闪了一阵后发觉电池盒有点烫.....变形后,再用时发现接上电池盒一段时间后,灯就自动假死,于是弃之。硬着头皮翻出奇葩的第五节电池匣,缺发现原厂设计其实出乎意料的好用。也许是我第一批在08年买的充电电池太垃圾了吧......于是这回咬牙换了12节三洋,看看这批能撑多久。

感悟:

如果想要学习用光,并尝试把光线掌握在手里,那么一只外闪起步是必要的;如果想要进一步学习布光和创意闪光,很可能就需要若干组了。尼康用户还是推荐至少来一只SB-910之类的顶级灯,这是一笔不会被浪费的投资:一来各个机身都能用,二来中低端往上的机身都可以内闪控制和引闪,相比其他品牌这是巨大的福利,毕竟外闪最后(或者说最差)的位置才是在机顶上,三者如果以后要控制多盏或多组灯,顶级灯还可以做主控灯。

另外,Joe McNally的书,例如:《热靴日记》、《瞬间的背后》、《雕刻光线》等等,都是非常轻松易读而又知识丰富的书,非常值得推荐。这不,我这文章写到一半,发现缺了第三本,就赶紧去当当了......

BTW:

无忌上关于SB-800值得参考的贴子:

@柯纳 的《开吹尼康新闪光灯:SB-800》

@低感光度 的《老灯新传──图解SB800闪光灯的基本用法》

在此收藏一下,以表敬意。

快速解毒XZP

接着说故事。2008年7月说完了,然后就是火热的8月。作为蓝衣志愿者的我们,都开始逐渐投入到工作岗位。工作之余,我跟着J君以及一众小伙伴们,在学校里拍拍各种活动。我的岗位比较休闲,就待在一个饭店的大堂里坐着,上一天班休息一天;而MG君和MX君就比较忙了,天天早晨出门半夜归来,村里村外各个场馆跑个遍,和各类人打交道,解决各种奇怪的问题。

那时的我说实话是很羡慕他们的,由于志愿者报名的时候稍微胆怯了一下,没有选择和他们一样的职位,我的工作不如他们的那般,能够非常长的见识;但后来想想这也是另一种幸运,因为我没有那么忙,还可以在休息的时候在学校里瞎转悠,可以在“One O Two”等到很晚,直到他们下班归来扯淡。现在想来,那时、那样的日子,和之前2年的大学生活相比,真是无比的明媚。第一次暑期留在校园,闲逛时看见毕业了的前辈们留下的一地狼藉,隐含着一缕一缕无尽的回忆;第一次和非常志同道合、相见恨晚的好友混迹在一起,下了班大家回到校园,洗过澡拎着澡框、提溜着晚饭、溜达到“One O Two”去吹空调、聊天侃山,扯自己的见闻、扯自己的感慨、扯相机镜头拍摄技巧、扯游戏游戏游戏游戏……还碰到第一次民意得到迅速满足的经历:大半夜的陪刚下夜班的MX君去食堂吃夜宵,老板还专门出来问“同学还想吃点什么”,MX君不抱希望的随口说“要是有西红柿打卤面就好了”,结果第二天深夜去,真的有了!蓝衣服出门还有免费地铁公交的福利......总之,那段时间,真的是万众一心办一件事,而我们作为亲身经历的一分子,感到无比的荣幸。后来我们愿意固执的把那段日子称为“闪亮的日子”。

那段时间,也是我很幸运可以集中使用XZP的日子。原因很简单,组织里的D100老了,还不如D80好用;J君则弃尼从佳,对40D爱不释手(40D的快门声音确实舒服,“崩崩”的);MX君等诸君都是佳能,于是突然间,我发现木有人和我抢XZP用,太棒了。直到现在,我坚持尼康的另一个优势也在于,周围的朋友大部分都是佳能……一半没人找我借镜头,嘿嘿。

另外,由于当时的安检非常严格,哪哪儿都有X光机,尤其是进村、进场馆什么的,对一般爱好者手中的相机和镜头的数量还有限制,于是玩就干脆D80+XZP跑了几趟。话说买不起用不到的时候,曾经也是对XZP这样的神器是无比的口水和稀罕的,但当好生体验了一把之后,也就慢慢的解了毒。

XZP,优势不用多说:

外形:…大黑粗,看着就NB,可以很好的满足咱们装13的心理需求;

光学:标准的牛头,恒定2.8的效果自然不用多说,135-200成像稍软什么的基本上可以不关注;

防抖:异常好用,内牛满面;

总之用上了牛头后,信心确实也会大涨。

而XZP劣势也不言自明:

重量:大。不过又有哪个牛头不重呢?

体积:大。不过又有哪个牛头不占地方呢?

总之就是:又有哪个牛头是便携的呢?

XZP我前后一共拍了几千张,主要的题材大概是:会议人像、晚会人像、马拉松比赛、颐和园风光。这些照片中,后来看着最好的,反而是颐和园风光,因为那个时候在上摄影课,拍照片确实也是用心琢磨了才按下的快门。

拍着拍着,对于所谓的牛头有了自己的感性认识,也就渐渐的解了毒。XZP当然是一颗好头,但还是偏向于“干活儿”的感觉,24-70和70-200都是这样的感觉。毕竟变焦镜头再牛,“方便”二字仍然是融入其设计理念的,而再加上需要和成本做平衡,所以注定无法做到非常极致(比如更大光圈)。

其实如果是拍点风光,恒定2.8这样的大光圈并不是十分必要,上脚架+快门线+好风景,便宜的70-300甚至其他旅游头就已经很好了;如果拍人像,我倾向于大光圈定焦,更大一档光圈带来的虚化能够干掉一切干扰,价格也比较合理;如果是跑新闻的做影楼的,那没辙了,方便和效率第一吧。

总之,用过XZP之后,倒让我更加坚定了对中焦大光圈人像镜的追求。后来上了85/1.4D之后,XZP就很少再碰了,一般还是把体验神器的机会留给年轻人,至少还能锻炼锻炼臂力。

XZP之于我,唯一的比较遗憾的事儿是:当年没有找个机会扛出去给老婆来一组写真。

感悟:

对于长焦镜头,如果不是工作需要,如果没有打鸟的爱好,个人觉得70-200/2.8这样规格的镜头就可以不考虑了。替代选择很多:

如果拍孩子什么的,70-200/4(尼康XXZ,佳能XXB IS等)更加物美价廉;

如果去西藏、草原、撒哈拉什么的,可以考虑80-400/100-400这个级别的长焦+脚架,虽然价格几近相同,但毕竟比“70-200/2.8+2倍增距镜”的解决方案还是要来得方便;

如果拍人像、扫街什么的,那就上个定焦吧,各家的85mm和135mm都是光学素质不弱价格不高的好东西;

如果......你不缺钱,那好吧!现在XZP已经升级为2代DZP了。各位看荷包的厚度行事即可。

如上的话只是个人的看法。此外的体会是:好东西,不一定是适合你的;适合你的东西,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无忌上有句话叫做“要买你能买得起的、最好的镜头”,但我建议在照做之前还是先“想清楚你想玩的到底是啥”。毕竟牛头都很贵,动辄就是“1W+/支”这个数量级,多来几个也是不小的压力,和谐社会嘛,毕竟大部分影友还是要和家中领导申请预算的,能节约一点是一点吧~

最后,千万别为了凑齐焦段,而去买齐大三元/小三元/穷三元,因为99%的实际情况,在使用中你都肯定到达不了你曾经臆想的那个频率。试过在APS-C机器上的200端拍全身人像嘛......就是通讯基本靠吼啊!

什么什么?您是在批判我:严谨的风光摄影中,70-300/80-400这样的大小狗头怎么能满足我们对伟大的分辨率等光学素质的要求?呃我想说您错了,严谨的风光摄影,您还是直奔大画幅去吧亲......

标准的力量

先容我短暂的抛开故事线,再回来说说标头。如前文所述,我有一只50/1.2手动头,由于本人肉眼的精确度很一般,自然就限制了手动对焦镜头的发挥。你说总不能拍个人像张张都先憋气对焦对个三十秒吧?还不一定能对准。这样肯定揽不到活儿。而最有趣的是,在买了SB-800以后,我居然有五年半就是攒不起一只自动挡50/1.4的银子……呵呵,当然不是说真凑不齐这两三千,而是有时候凑多了就瞄着更贵的东西去了......我想这一点也是大家都懂的。一个标头,看着不贵,抱着“反正买得起”、“反正一直产”等类似的想法,反而弄着弄着时间过去很久了你会发现,哦,原来还缺这么一个啊,居然还缺这么一个啊……

我运气还算不错,后来认识了一位LJ酱,这姑娘的配置是D40+AF 50mm f/1.4 D,但D40的机身没有AF-D型镜头所需要的机身对焦马达,所以她一直都是手动对焦。于是我灵机一动,提议用我的50和她的50换着玩,因为“反正你也没有自动对焦”和“你可以体验1.2”,姑娘想了想就爽快的同意了。这只50/1.4D被我霸占了大半年,期间甚至和我一起去了一趟韩国。最后归还的时候我送了姑娘一片Kenko Pro-1D UV和一个HR-2遮光罩以表谢意。

这只50/1.4D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小巧且轻便、普通而扎实。虽然7片光圈导致焦外不是很圆,虽然自动对焦时对焦环随马达转动、偶尔不注意会打手,但这些细小的使用上的不爽,都会在看到成品后,被由1.4的虚化带来的满足感而冲淡。

碰巧后来又认识了一位LZL君,他那时购买了当时新出的AF-S 50mm f/1.4 G,于是我也就厚着脸皮蹭过来试用。和50/1.4D相比,50/1.4G外形和口径上大出了一圈,由于有了SWM对焦也安静了许多,光圈叶片升级为9片,理论上焦外更圆了但实际上不仔细对比也没有明显的感觉。装被了超声波马达的G型镜头,和采用急神马大的D型镜头相比,对焦时给人的感觉,说得好听点叫做:多了一份从容不迫大雍容......说得直白点就是:感觉对焦速度慢了......

价格上,50/1.4G比50/1.4D贵大概1K多软妹币,换算成比例大概要超过50%。可是光学上的那些优化和改进,并不能非常明显的反映到画质上(毕竟50/1.4D本身就不差),所以可能很容易给人一种50/1.4G不值那个价格的感觉。当然这也算是符合80/20法则,即有时候你需要用比别人多80%的钞票去换那多出来的20%的性能提升。

50/1.4,还能够选择的,一个是Sigma的50/1.4,现在已经推出最新的Art版本了;另外就是Zeiss的ZF.2 50/1.4。

Sigma的50/1.4,虽然价位是高一些,但确实还是吸引了我很长一段时间。有两个顾虑,一是当时那个版本的外表涂层有点让人不放心(Sigma镜头历来掉皮的黑历史),另一个是跑焦的可能性还是客观存在(Sigma镜头历来的对焦不稳的黑历史)。外观问题,其实当时那个版本就已经改进了,现在的Art系列完全不会有问题了;至于跑焦,其实也不能完全怪镜头,原厂的都会跑,也有机身的原因,更何况副厂只能硬着头皮硬去匹配,所以小跑也算情有可原。现在Sigma还提供USB Dock,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调整镜头,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创举。而且S 50/1.4居然有77mm的口径,外观霸气十足。虽然可以说Sigma可能还是光学设计偏弱,无法以更小的口径制作出同样的水准,但也得佩服它这种霸王硬上弓的气势和气魄,有一种“我就整个77口径了怎么地吧”的硬气,有一种霸气的魅力。

关注器材的这几年来,慢慢觉得在这些普通的副厂(除了Zeiss这种坚持严谨的手动的光学大牛以外)中,Sigma是一个有意思的厂家,其本身的X3传感器虽然现在处境一般,但它却是最像胶片的感光元件,万一哪天解决了技术问题突然全幅一下,估计也能冲击一下即有的市场布局;其低端狗头确实被各种诟病,但它也着实作出了一些不差、甚至比原厂还NB的东西,如S 85/1.4、S 35/1.4、S 200-500/2.8、S 18-35/恒定1.8小像场等等。Sigma可以说还是一个有追求而且有坚守的厂商。

而Zeiss,我是被“手动对焦=不方便”的即有观念挡住了,并且一般来说Zeiss的50/1.4也是其所有ZE/ZF.2镜头中最一般的一只,所以之前我也一直没有购买的欲望。而J君是一个坚定的Zeiss支持者,托他的福,短暂的我也体验过ZE 50/1.4,虽然这一支没有留下特别的印象,但后来在J君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中,我对Zeiss的态度也在慢慢改变。Zeiss认为还是手动对焦最可靠,因此把对焦行程长,非常适合手动精确调整,而现在的所有自动对焦镜头都为了照顾马达和对焦速度,把行程缩短,这归根结底这是设计理念的不同。而且慢慢的,我也体验到了自动对焦的局限,某些特定场景下确实还不如手动靠谱。ZF.2还有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都保留了光圈环,可以完美兼容手动胶片机,还能拿它拍反转。当然尽管如此种种,由于预算/眼睛等原因,短期内我暂时还是不会考虑Zeiss。

另外,可以说说为啥不选1.8。虽然1.8光圈的标头,历来都是物美价廉的性价比之王,但我没有考虑过50/1.8D和50/1.8G,因为1.8D做工廉价,1.8G换汤不换药,1.8G配合Df出的特别版……算了吧尼康,那个银环再也不是手动时代或者2个DC头上的真正银环的感觉了。当然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过不了自己这一关,一来感觉1.8还是弱一点,虽然听上去只差了半档,但机械结构、光学设计、进光量、使用者的装13的心情……等等,都差了不少。于是我还是偏向于能1.4尽量1.4。另外就是强迫症,我喜欢要么1.4,要么就干脆2,像1.8这种属于不是整档位的镜头,对于我这种调快门光圈ISO都尽量按整档来调的人来说,1.8嗯?呃......是很难受的。

此外,也没有考虑过Zeiss的ZF.2 50/2,因为首先我是大光圈的忠实拥护者,喜欢现场光喜欢大光圈虚化,因此有1.4我还是爱好1.4;其次50/2是一只微距,我对微距暂时是没有需求。不过我在J君那儿的体验过ZE 50/2:1m以内对焦行程巨长,方便仔细微距;1m以上对焦行程很短,适合速拍抓拍,总之,也确实是一只出色的镜头,只是ZF.2 50/1.4我都没选,何况50/2呢,总之就是感觉不太适合我。

最后,作为题外话,我也曾试过Canon EF 50mm f/1.2L,绝对是装13之利器、实用的1.2,当然,作为Nikon用户这就不奢望了。至于尼康新出的58/1.4G,我觉得那个焦距已经不是标头了,虽然50/55/58mm都可以被叫做标头吧;而且58G的价格也不菲,对于我来说木有必要。还有一个大神Zeiss Otus 55/1.4,各种评测总结一下就是一句话,叫做“这个镜头的光学素质已经超出目前所有135单反的极限分辨率”,呵呵确实是神器,对于我,还是那句话,没必要。

回到朴实的50/1.4上来。总之,50/1.4D和50/1.4G,我都算拿在手上好好体验过。前后拍过千把张片子,主要题材是:老婆、姑娘、情侣。拍老婆就不说了,50用不好,你还想领导以后能批85么…..拍姑娘几次,其中有一次的一位SSN酱,是J君和我的同组织“同事”,结果拍完出完图后,J君盯着我的屏幕看着看着还说“这姑娘拍得不错......什么这是SSN?”恨不得一口鲜血喷在显示器上,因为姑娘平时还是比较大大咧咧的,结果拍完的照片那叫一个妩媚,认识的都惊了;拍情侣就比较尴尬了,这个头,拍几对,分几对......呃我想50/1.4D它不是故意的把……

50/1.4D归还之后,虽然不至于牵肠挂肚的挂念,但也不会完全遗忘脑后。偶尔回顾图库的时候,还是会对它有一点若有若无的恋。换了全画幅后,50mm真的能够是50mm了,再入50mm便提上了日程。

综上,除了Zeiss、Sigma、原厂的1.8D/G,剩下的选择无非1.4D/G。1.4G给人的感觉是“蛮好、但还不够好”,并且“木有小JJ”,而1.4D的优势在于:自动对焦速度、体积小不起眼、重量轻不压手、价格低性价比高,也就可以忽略:对焦的噪音、对焦环打手等劣势,再加上我对光圈环兼容胶片机的偏好,AF 50mm f/1.4 D就成了最佳的选择。终于在2014年初,在牵挂了五年半之后,我终于又入回了一只自己的50/1.4D。重新启用50/1.4D的时间还不长,拍了宝宝、拍了同事,目前还在继续体会中,但确实觉得:好用,这确实是我想要的50/1.4。

感悟:

50/1.4,就像其身份“标准镜头”一样,是一个平凡的镜头,标头的发展时间非常长了,现在也基本上是所有大光圈定焦镜头中最物美价廉的选择了。50/1.4的镜头中,虽然特别出彩的镜头不多,拍出的照片特点也不像24/35/85/135之类的鲜明,但就像“标准”二字所蕴含的意思,它平凡但不平庸,淡泊中隐含着一丝淡然。

50mm的味道之于我,是一个老时代的味道,是翻看老照片、摸着老海鸥DF和50/2时,所涌上心头的熟悉的陌生。这种独特的韵味,是一种源于朴实的惊喜,是发自记忆深处的熟悉的温暖。虽然我的胶片全幅远早于数码全幅,但毕竟胶片的拍摄量还是远远小于数码的,因此直到入了D600,装上50来体验真正的50mm是多么的“广阔”(相对截幅而言),狠狠按下快门扫出一梭子,放下看完回放,这才算长舒一口气,嗯,这才是50mm呀,这才是50mm嘛,嗯......

BTW:

无忌上关于AF 50mm f/1.4 D值得参考的帖子:

@bobzj 的《NIKON AF50/1.4D —— 用平凡实力拓取你的心》

@ene 的《信赖标准!NIKON AF 50/1.4D》

此外,还有关于50/1.8D的:

@zhongxu 的《标准的力量-Nikkor AF 50mm F1.8D[3]》,还有2期1期(@听蓝)

顶级机身&标变镜皇

奥运会之后,组织里更新设备,进了D3+24-70/2.8G。这类的顶级设备自然是不会立刻沦落到我等小虾米的手上被糟蹋的,自然是J君等一众老师们优先体验了,于是我们这些小虾米只有眼含着一把一把的……口水,等待着、等待着。大概大半年后,第一批用户的新鲜劲儿基本都下去了,于是顶级器材的使用权限自然下放,我等虾兵蟹将也就可以趁着出新闻跑公干的时候大开杀戒。

第一次拿到D3的时候,各种惊讶,被一体手柄机器的重量所惊讶,被圆形取景器的敞亮而惊讶,被“24mm真的是24mm啊不用乘以1.5了吗”而惊讶……总之,是各种感动常在…我是说影像从心啊!哇哈哈...

拿着它,我拍过不少不同的题材:拿着它给老婆以及那年毕业的一众朋友们拍各类硕士服、学士服、留念、毕业典礼,每秒9张的连拍的快感、51对焦点的强大覆盖、绝对冲击性、革命性的高感光度让暗光和室内不再艰难;拿着它配合85/1.4D,给新入学并加入组织的小孩们拍人像照,体验到真正的85/1.4的魅力,后来还有小童鞋专门把那次的照片洗出来贴在宿舍墙上一直到毕业,这也让我颇具成就感;帮专业课老师拍过婚礼,用D3+24-70/G+SB-800以及D80+85/1.4D,虽然交片迟了一年但长短搭配干活不累,效果确实非常OK,也因为对老师婚礼的印象很好,后来我和老婆也选择了当年我老师办婚礼的地方办自己的喜事儿;还拍过校园、拍过下雪、拍过出游、拍过新闻,拍这拍那的,就这么拍到了自己毕业。

而第一次拿到24-70呢,最深的印象是它变焦的设计:一般变焦头都是广角端镜身最短(镜头能伸缩的部分都缩在里面)而长焦端镜身最长;佳能的24-70/2.8L一代呢,正好相反,70mm镜身最短而24端是凸出去的;尼康的设计则是在50mm最短,24mm和70mm都是凸出去的;似乎还有一只18-55这类的低端头也是这种设计。个人觉得这种设计很好,因为一般相机镜头不使用的时候,大多数人肯定都把镜头缩进最短存放,如果有突发事件,尼康24-70拿起来就是50mm,应该至少比佳能的70mm更能够应付场面,这样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此外,尼康24-70造型略修长,比较秀气的外观也是讨人喜爱的。

对于24-70,我的使用体验基本上符合主流对此类镜头的评价,即:干活儿很方便,或者可以说:什么都能拍,当然,所以也就又什么都不能拍。这也正好是这类标准变焦镜头的尴尬之处。对于日常使用来说,这支头有广角有中焦,所以什么都能拍;但这年头谁不追求个视觉冲击力呢,于是最后就会发现,24mm确实不够广啊,70mm远远不够长啊,花了1W多大洋,其实啥也拍不到啊,还得上牛广角大竹炮啊……我虽然不完全赞同这句话,因为照片的水平更多还是镜头后面这颗头的水平,以及你所在的地点、天气、题材等等来决定的;但这句话也确实说明了24-70的事实情况,人家确实不是给视觉冲击力用的。

在我看来,24-70这类标准变焦,可以说就是新闻头、干活头、记录头。新闻记者、婚礼摄影师等这类的职业,确实需要有一只,在标准范围内,好用且实用,毕竟活儿紧任务重,或者决定性瞬间不知道何时出现,人家不能总24/35/50/85的来回换呀,24-70是一个很方便很适用的好头。

而对于我,一个大光圈定焦的爱好者来说,你让我买24-70,我肯定至少不愿意自己掏钱。虽然13年5月MX君婚礼的时候,由于我没有广角可用,我还是求了J君借出了组织的24-70,这一场婚礼下来确实靠它干了很多事情,但还是以“撑场面+壮门面”以及“记录各类瞬间+帮所有人合影”为主,使用上还是偏向“拍下来”而不是“创造出”;而6月J君婚礼的时候,我已经有了广角定焦,而且那一次没有“记录”的压力,可以随心所欲的玩和拍。这一场婚礼下来的结果就是:我一点也不想念24-70。

而且24-70的“掉屁股门”似乎也一直有一点阴魂不散,包括组织里的那一只,即便确实是被造得狠了点吧,按正常来说也不应该有什么松松垮垮的地方出现,但24-70的屁股确实是略松,最后一圈自由转体......也许是设计缺陷,也许是材料缺陷,anyway反正我不会买,所以暂时也就与我无关了。

至于D3,后来我开始慢慢的抗拒使用它了。不是因为组织里的那台是个换过CMOS的脑残,也不是因为顶级机器大而且沉,更不是因为D3有啥不好,而恰恰是因为D3,太好了。有时候用完了D3再回到D80,就会觉得自己的机器是多么的简陋啊,甚至有点不堪用了都,然后满心都是换机器的幻想,“至少来个D700”神马的想法很难再根除了。

当然,期待更好和选择更好,这本身并不是错误;但用过了顶级器材之后,确实能够很容易地把人关注的重心从拍下照片转移到器材上。虽然我也爱好器材,但我更喜欢地是拍照片,是按下快门后查看回放地满足,是完成后期后出片前地惊喜,仅仅从这一点来说,D80对于当时地我,已然足够。D3是能够提供更好的基础,但那时的我还没有足够的上层建筑。想通这一点之后,我还是主动更多的用回了D80,虽然有时候可能需要一些操作和技巧,但正式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进步并体验发现的乐趣。

因此,和XZP一样,D3也还是留给更年轻的小朋友们去学习和体验吧!

感悟: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现在的我,在J君的顶级佳能器材的熏陶之下,已然百毒不侵了,这不,今年春节前不幸摔了相机,只能从J君那里蹭设备过节,现在我桌上在一堆杂物中放着一台Canon 1D4,镜头只借了轻便的EF 85/1.8和EF 35/2 IS,因为蔡司要手动,L头高大沉......现在的我,已经从设备的无极限追求中逃离。选择合适的,才是最重要。

虽然我淡定了,但我还是奉劝各位,顶级设备,如无必要,建议还是少体验,否则很容易万劫不复。请容许我强调一下前面那10个字: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切记啊切记......

另外有三个略微题外感悟:

1. 帮朋友拍婚礼,一台相机确实很难应付,最好是2机2镜,长短定焦搭配......啧啧啧……(老婆画外音“哎哎口水擦一擦,这个月我的信用卡该还了”)

2. 体验过D3后,觉得有个竖拍手柄是真的方便,尤其是拿85拍竖画幅全身的时候;

3. 虽然更喜欢尼康D3/D700/D300上的那种双层转盘(肩膀上的上层放ISO/BTK/WB什么的按钮)显得专业;对于我购买的D600上这种双层转盘(上层是模式转盘,有P/S/A/M,也能找到各类场景模式)的设计,我也觉得非常中意,因为这样的转盘兼顾劳专业和家用,更加实用,也更加贴近一般消费者。

起点—终点—也是起点(上)

我想无忌尼康版的朋友们应该能猜到我这一篇的话题是什么了,是的,AF 85mm f/1.4 D。而对那些不熟悉的朋友们,这儿做个小解释,这显然不是这帖子要结束了的意思,而是盗用@听蓝 和@大大蘑菇 的那篇非常著名的85/1.4D交流帖的标题《起点,也是终点》。

这个85/1.4D的系列帖,我是从第几期开始看的,现在已然记不清了,但是肯定跟了不少于4期,前后延续了6年多;而这个帖子在论坛上连续开出6期,截止关闭,前后绵延了8年2个月,再加上@木头自行车 的续集《夏日未央》(目前延续中,已经第二期),其影响的持续时间已经超过了小学九年义务教育的长度。正巧,对于我来说,开始看这帖子的时候,也像一个摄影路上刚入学的小学生,饥渴的过滤并汲取着论坛这片汪洋下的各类知识,而这个帖子就是其中非常闪亮的一粒珍珠,文字中肯客观、文风夹叙夹议、照片大多都俊俏秀美,总体的欣赏度非常高。而随着这个帖子的慢慢更新,我也在慢慢成长,到现在,虽然不敢说拍得咋地了,但至少这个小学,随着@听蓝 关闭最后一期,也基本算是能够毕业了。

其实如果只是写自己的相机和镜头,就像孤军深入不顾一切的突击的话,第三篇就能写到85/1.4D,但我全面扩大战线步步为营、加入了其他玩过的尼康,也算是半是刻意的拖延了85/1.4D的出场时间(但和我第一次在人人上写的版本比,还是提前了,把佳能以及其他内容的部分整体向后调整了)。说实话,确实是有那么一点不敢写,因为每次拿起这只头,仍然能够像当年那样,感觉到如第一天购买之后的那般心潮澎湃,而我真是怕写得不够好,表达不出那样的心境。并且无忌上并不缺乏85的帖子,也不缺乏关于85的文字,我怕写着写着就也落入一般的套路,那便不如不写......

回到故事线和时间线上来。上文说到,08年3月我买了单反,很快搞到了50 1.2,奥运会前买了SB-800,年末年初的我交换来了50/1.4D,靠着它我度过了09年的暑假(中间去韩国一趟),然后秋天我和J君一同上了一个摄影课(容我以后单独立章节再述)。这时候,09年10月末,就到了我迎娶我的85/1.4D的时候了。

事情其实很简单,那时候自己攒的票子和家人的赞助加在一起,刚好有大几K,由于又一次直接跨越了50/1.4D的价位段,于是不由得就干脆继续往上瞧了。那时候借来的50/1.4D也已经归还了,也像体验些不一样的,买啥呢?基本没犹豫,肯定就是上85了。

选哪个呢?那时候85/1.4G和85/1.8G都还没出来,85的选择就只需要在85/1.4D和85/1.8D中做就行。而这俩一个3k多,一个7~8k,其间的差价之大,确实让我好好犹豫了一段时间。不过最后还是按照《起点,也是终点》的观点,即:上就上顶级,否则先上一个1.8,你肯定还惦记着1.4,最终也一定会再买一个1.4。即使是从投资的角度上来说,顶级镜头的保值也相对较好,虽然我肯定不打算卖。后来,确实这个标准也基本上成为了我买镜头的准则之一。

于是,09年10月末,运气很好,蜂鸟上遇到一只几乎全新的二手85/1.4D,卖家声称基本没用过几次,而且价格比一手要便宜一些,正好能在我的预算范围内。前往看货,确实基本就是全新,于是果断拿下。

85/1.4D入手之后,立刻被其外观所打动:正面看,一个77mm口径的水汪汪的大眼睛对着你;老式的旋入式遮光罩是金属的,轻轻敲打叮咚作响;外观是扎实、低调、华丽的皱纹漆工艺,最合适的形容词真的是闷骚;摘掉遮光罩不显大,装上遮光罩绝不显小;还有那一圈机械味十足的光圈环......外在的一切,都蕴含着尼康在那个再也无法追回的胶片时代的顶级工艺和追求的印记。而随手试拍后,立马更加爱不释手:取景器明亮;大光圈的虚化效果无需多言;胶片一般清冷的味道;迎光时更接近人眼实际感觉的轻微炫光......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中意的感觉。

入手后的第一次试拍,是买镜头第二天,正好是校艺术团(管弦乐团)成立后的第一场户外演出,也是个明媚的好天气。自然,半公半私的,我祭出85/1.4D拍了一圈,拍完回宿舍仔细看图,又一次被那种色泽和画面整体质感所惊艳到。再往后,拿着85/1.4D拍这活动那出游,拍老婆的写真、写真、写真,最有趣的是拎着85和小伙伴们在校园里游荡的时候,发现85拍点小品也是很有味道的。总之,无论拍的是什么,85/1.4D都是一只非常令人放心的好头,它给我这个浅薄的大光圈爱好者带来了无穷的欢乐和满足。

当然,85/1.4D并不是一只完美的镜头,因为设计相对较老,自然存在一些弱点,比如:D型镜头靠机身马达支持对焦,噪音确实不算小;光学设计还是为胶片服务的,紫边什么的确实难避免;虽然自动对焦时对焦环不跟着转不会打手,但不能全时手动在特殊情况下会比较麻烦;没有更大的光圈(比如1.2)等......啊sorry最后一点不算……但是,瑕不掩瑜,而且看看它的价格,不知道你是否满足,反正我是已经很满足了。

而现在,尼康已经推出了两只85的G型新款,自然我也关注过评测。客观上说新85G相对老85D的改进确实不小。但对于我这个85/1.4D的老用户来说,我不眼馋85/1.4G,原因如下:

1. G型镜头木有光圈环;

2. 85G的某些改进很好,比如针对紫边的改善;有些对于我来说还是不该的好,比如炫光;

3. 85 1.4G的价格确实有点高,咱没有1.2的光圈,快要卖到1.2的价格了......

4. 虽然没用过85G,但我对其对焦速度持保留态度;

综合看来,如果让我现在再选,我还是愿意选85/1.4D。

至于另外的选择,Zeiss 85/1.4……呃手焦啊是硬伤……Sigma 85/1.4,现在也出Art版本了,第一支听说就不错,但价格也挺不错,算了作为入的第一支自动定焦镜头,应该还是原厂保险些……

先放上无忌上关于AF 85mm f/1.4 D值得参考的帖子:

@听蓝 和@大大蘑菇 的《起点,也是终点——Nikkor AF 85mm f1.4D [第六季] 》

@木头自行车 的《《夏日未央》—AF 85/1.4D IF 交流讨论贴(II)》

起点—终点—也是起点(下)

而说到这儿,就不得不说一说咱85/1.4D(包括G)的一大竞争对手,即Canon EF 85mm f/1.2 L二代。放在这里一起说,而不是以后放在专门的《佳能篇-85L二代》里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从我购入85/1.4D的前后,一直到去年(2013年)年中,一直都有朋友半真半假的撺掇我换门,其中主要当然是以J君这个活(huo)宝(hai)为主,J君、J君和J君为辅......好吧其实主要就是J君。

而85同样是和J君非常有缘的一个焦段。08年秋冬我俩去上摄影课的时候,他其实还没有自己的设备(因为单位的可以随便用),而他的目标是当时很快就要上市的Canon EOS 5D mark2。而EF 85/1.2L二代,是他购买的第一支自己的镜头,先于机身购买,先配40D把玩,只待5D2机身发售。另外,J君现在不光有85L二代,还有Zeiss ZE 85/1.4,还有EF 85/1.8。

J君赴购入他的85L的时候,我陪同他一起赴大望路锐意。后来,也多次借出85L,配合佳能的各级别机身来把玩和体验。85L作为佳能的顶级且极致的镜头之一,也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首先,体积那叫一个大,重量那叫一个惊人,尤其是1kg多的重量,低级别的机身很容易头重脚轻,没有一个1D系列的机身,真是拿不太住;

其次,对焦速度那叫一个慢,由于光学设计的原因而导致重量体积巨大,再加上佳能的低级别机身供电似乎不是很强,85L二代的对焦那叫一个雍容华贵,没有一个1D系列的机身,真是不太迅速得了;

第三,1.2的景深那叫一个小,低级别的机身对焦精度不足的话,很容易跑焦,没有一个1D系列的机身,真是不太容易对准;

第四,红圈耀眼,大眼睛水灵,镜身的质感非常扎实,设计非常顶级,唯一一个比较特殊的设计,就是对焦环在不通电的情况下,是无法带动对焦的。这是纯正的全时手动吗?……

可以看出,4个深刻的印象,除了对镜头本身的做工、功能和成像之外,有3个感受也隐隐地指向了1D。这不得不说是佳能非常成功的市场营销策略,比如J君,发展到现在,已经拥有了2个1系机身……而我一直没有换门的欲望,恰恰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即85L二代对机身的要求也很高。

而相对而言,尼康85/1.4D比85L二代更加亲民,更加的实用,更加的“厚道”:

1. 85D比85L轻便,不考验体力;

2. 85D+机身马达的速度,大于85L的超声波马达(拉一次完整的风箱耗时超过2s);

3. 85D虽然只有1.4,但这个1.4的实用度很高,而85L的1.2很美,但......

4. 85D不挑机身,无论D80,还是D3,或者D700、D600,都差不离;85L配合1系列机身的表现和配合其他机身有很大的不一样;

5. 佳能用户没有1.4的选择,要么选2k多的1.8,要么直接上万大洋的1.2L,价格差异过大;

6. 85D的价格只有85L的一半左右;

相比之下,85D是一个综合起来更加均衡的选择。

至于EF 85/1.8,我也是最近才体验,目前的感觉就一个:小巧……没了。

说到“亲民”二字,这也正是我认同和喜爱尼康这个品牌的一个原因。众所周知,佳能的特点:机身等级分明森严、好镜头都得是L;而我眼中的尼康:技术下放导致机身经常以下犯上、D型老镜头提供物美价廉的另一选择。正好它可以提供我等非土豪小P民所追求的:经济实惠+性能不俗+具有特点+复古范儿装13......哈请大家自动忽略最后一点......

我的85跟着我,只出国一次事故,13年5月,由于骑自行车在通勤路上做了一个漂亮的前滚翻,恰巧背在包中的85/1.4D也跟着重重一跤。打开包看到镜头时心中一凉,因为金属的遮光罩变形了,UV镜碎了;而后来仔细检查后发现运气非常不错,因为整个损失仅仅是遮光罩变形和UV破碎,重击之下镜头本身居然毫发无伤。一方面庆幸自己的运气好,另一方面也对老尼康靠谱的品质更增添一份信任。

85/1.4D入手之后,就是各类人像题材的专业户,用它主要是拍大小领导,毕竟伺候好家中的领导,才能申请下一步的预算您说不是么......

而85/1.4D的成像,从来没有一次让我失望。

谢谢你,老朋友,我的85/1.4D。

感悟:

其实对于我这样的不严谨的摄影爱好者来说,镜头成像质量的那些技术参数,什么镜头的分辨率、暗角失光、枕/筒形畸变、最佳光圈等等的神马,都是浮云一半的存在。300 dpi打印到A3画幅,我都不太能看得出来J君的蔡司或红圈和我的老D头的成像差异,更何况一般的照片都不会印得那么大。而且后期在LR等好软件的帮助下现在难度越来越低,很多东西如果实在看不下去,还可以调调看,基本都能整回来。最多有时候Zeiss似乎看着有那么一丝一缕若有若无的的味道,但有多少是客观的,也说不好。不换D800,不纠结于放大100%后的画面细节,85/1.4D等一众十多年前定型的顶级镜头,对我来说已经足够。

对于大光圈,我的看法也《起点,也是终点》的看法一致,即:买f/1.4,就是为了用这个f/1.4;如果不用,那为何要花这个f/1.4的钱呢?如果你说,买f/1.4,是为了换来更好的f/2或f/2.8的画质,我还能同意;如果你说是为了更好的f/8的画质,我就不赞同了,毕竟有无数的评测都告诉我们,无论多狗的旅游头,缩到f/8之后,成像都不错。因此如果不是影棚和用闪光的需求,f/1.4我大多只缩1档到f/2,需要时开f/1.4也毫不犹豫,尽量充分利用现场光,尽量开大光圈。虽然把一切都虚化掉可能显得比较浅薄,但我还是喜欢这样的简约而干净的氛围。

另外,令我非常喜爱的这种85/1.4D,在赵嘉的《兵书十二卷》等书中,居然还不能进入顶级镜头的行列,而“要找到顶级镜头的感觉,可以从以下镜头开始体验:尼康 AF 28/1.4D,AF 135/2 DC”。这也就种下了我对尼康“顶级镜头”的好奇的种子以及美好的憧憬。

题外的感悟:

无忌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不缺乏这样的、甚至更加牛的传奇,更不缺乏水滴石穿的坚持。也许后面我会专门写一篇《为什么,舍不下你-无忌》。

复古的诱惑

说说胶片。的确,在如今135胶卷已经基本死亡的时候还说胶片,也许是一件意义不大的事情。但我的确还有胶片机,也还在断断续续的拍着胶卷。没办法,小时候看着爸妈拿着海鸥而留下了胶片摄影情节,长大了发现“花...擦!”胶卷已经要消亡了,甚至CCD的市场都已经被CMOS取代得大差不离了。再不抓紧最后的时机玩一玩反转,还要更待何时呢?

2008年到现在,使用过的数码相机和单反至少也有十来种了,但胶片机却结结实实的只用过3台,一台是J君的Nikon F-301,一台是MX君的Nikon F80,一台是自购的Nikon FA。

非常有意思的一个事实是,J君和MX君都是佳能用户,但家里却都有老的尼康胶片相机。不得不小小的感叹一下,一、在老一辈人里,尼康的普及率的还是蛮高的;二、尼康最近二十几年丢了多少市场啊......

先说F-301。如前文,我有了手动50/1.2后,也一直想找个合适的全幅胶片机玩一玩。结果最后吃惊地发现,这个哪儿都躲不开的J君,居然是尼康出身,都入了佳能还是哪儿都躲不开他……于是果断蹭过来。他的301上还带了一个Vivita 28-105变焦,果断拆下并从来没用过,直接上50/1.2。虽然手动对焦还是不容易,但大光圈定焦在全幅的感觉比在DX数码上更好,明亮的取景器还是略微有点帮助。拿着F-301,我拍过几个富士彩色负片,几个乐凯黑白负片,然后就归还了。F-301已经是尼康准备进入自动时代的产物了,外观上跨出了从纯机械过渡向数字化的第一步,因此它的塑料感比较强;另外301虽然仍然是手动对焦相机,但却有自动过片马达;而301之后的501等等相机就开始是自动对焦相机了。我玩301的感觉是:过片不用自己拨拉那一下了,反而好像缺了点什么;毕竟胶片相机在我心中还是如老海鸥那般:身子金属、过片手动、外观古旧,或者浓缩为一句话:装13。

而F80,MX君拿过来时还带着一个AF-S 24-120mm f/3.5-5.6 G,就拍过一个彩色卷,留下的印象是:反光板声音软动作慢,镜头方便但光圈小。另外,我还试着把18-70装到F80上,试拍过……之后瞬间就明白什么叫“小像场”了。而F80的使用,让我解了尼康中低端数字化自动单反的毒。

再加上购入85/1.4D之后,体验一下“什么是真正的85”也成为了目标之一。由于全幅数码单反,一直到5D2/D700开始才算步入寻常百姓家,而到D600/6D开始才真正具有了性价比,那个时候,还是个穷学生的我还只能抚摸着J君的5D2,梦想者我的D700,流流口水罢了。对于当时的我,一台二手的胶片相机应该是更现实合理且更有性价比的选择。

综合上面的胶片机使用后的感觉,目标逐渐清晰了:如果上胶片机,还是上一个机械纯手动的吧。

开始新一轮的查资料和海选。尼康胶片相机前后6代,好在脉络还比较清晰:

1) 大F和F2时代:

优点:顶级机器就是全金属、全机械;再加上同时代的Nikonmate、Nikonrex等等,还有真正用兔耳朵的机器,快门速度也在光圈环那边调整,具有收藏价值;

缺点:机器太老,可靠性不佳,功能老旧跟不上时代;操作上和后来的机器不一样。

结论:虽然我喜欢老相机,但毕竟是要拿来用的。Pass。

2) F3和F4时代:

优点:顶级机从纯机械开始步入机械+电子混合,此外选择范围内颇有一些名机,如FM2、FE2等;

缺点:这些名机拥有各种普通版本和特殊版本,需要分辨,另外在二手市场上这些机器的价格都比较高;

结论:可以从这个范围内仔细找找……

3) F5和F6时代:

优点:机身全面迈入电子化,操作上和数码单反的差异不大了;

缺点:顶级机和特例FM3a的二手价格高;除此之外的其他产品中有很多在现在看来都有点不伦不类;

结论:F6是我的梦,以后一定要收一套;FM3a和45/2.8饼干同F6。暂时Pass。

在第二个时代内仔细找寻时,发现了@乐水山 的《遗漏的经典,Nikon FA》,介绍了FA。等我买入、把玩,以及通过《尼康相机故事》、《经典尼康》等书慢慢加深对尼康历史的了解,越发觉得这个选择是正确的,FA确实是一个被忽视的经典。

FA的设计上牛X的地方,有如下:

1) 测光测光:第一台具有AMP分区测光的相机,这个测光模式即尼康现在所有相机“3D矩阵测光”的鼻祖,可以理解为“场景智能测光”;

2) 曝光模式:有P/S/A/M四种模式,是真正的四种模式,如同现在最先进的数码单反;但请注意,尼康是在一台纯手动机械单反上,实现4个模式;而一般的次顶级手动胶片单反,仅有M和A模式;

3) 光圈控制:如同现在在数码单反上使用D镜头一样,将镜头的光圈环拧到最小,在P和S模式,相机可以接管并控制镜头的光圈;但请注意,尼康是在一台纯手动机械单反上,实现AI/AI-S镜头可以用P和S模式!其他的次顶级手动胶片单反,跟没就没有这两个模式,更别提接管和控制光圈了;

4) 取景器:如现在现在的顶级机器,圆形窗且取景器有内置的遮光片,可以在长曝光/自拍等情况下关闭取景器避免杂光的进入和干扰;这绝对是这款机器身份和定位的暗示和象征;

5) 手柄:正面有一个小手柄,手感比一般的胶片机略好。虽然仅仅是一点改善,但也是进步;

6) 过片手柄:同时也是相机的开关,有一个明显的折角,个人觉得比弧形的好看;

当然,也有很多人不喜欢FA,因为外壳不是金属的,因为外壳不是金属的,因为外壳不是金属的......对于我来说这倒是无所谓了。

后来学习了一下尼康的历史,应该说尼康FA在研发的时候,曾经是被作为“下一代FE2”来开发的,但做出来之后发现:功能牛13大发了,设计超前了,成本也高了......于是乎不得不跳出FE系列,成为FA这个单独的系列,而后来的FE2就仅仅是FM2加测光。

现在,矩阵测光和4种曝光模式,都已经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了,但当时在一台手动机械胶片机上实现这些,绝对是前无古人(当然也后无来者了)的。FA得过一个设计大奖,也因此有了(且仅有)一个土豪得特别版套机(FA+50/1.4):镀金+鳄鱼皮,现在成套得都是几万得报价,只适合多金爱好者收藏,这是真舍不得用。

FA本身是十分超前的手动胶片机,只可惜生不逢时,八十年代开始,各家都迅速专向自动对焦,机身也逐步数码化,很快手动胶片的市场就开始凋零了。包括尼康最后推出F6和FM3a,也许只是不愿当年的心血被埋没,也许只是想好好的说一个再见。FM3a有一个特殊的机械电子混合快门,也是十分具有竞争力的,但眼见着胶片单反被淘汰,这个快门也就被雪藏了十几年,只是最后出场谢了个幕。可以说,如果手动胶片单反的时代再延长十年,尼康绝对基本上能把几个对手打得差不多了。可惜,胶片相机整体都迅速的被抛入了历史的长河,何况手动胶片相机呢。

至于为什么要买老式的、手动的、胶片相机,可以说,有这么几种理由吧:

1) 圆梦:之前和朋友聊天时也说道,其实每个人都是在有意无意的追逐自己童年时代的、未完成的梦想,比如:跑车、摩托......之于我,就是手动胶片机。小时候拍胶卷还是一种很高级的技能,且在父母的海鸥留下的影像中得到了无比的快乐,长大了就想自己来学习、把玩和体会,并以此来回味;

2) 缅怀:如文章开头所说,胶片时代已经过去,很多经典的胶卷和厂家都在逐步停产,如果现在再不玩,很有可能以后就再也玩不到了吧......

3) 全幅:毕竟这是一个廉价的全画幅解决方案,可以体会全画幅的视角本该是多么的广阔,也可以体验手中镜头的真正实力和魅力......

4) 摄影:数码相机只敢说是拍照,胶片相机就可以腆着脸说是摄影了。不是说胶片机可以装13,而是由于胶片的每一张片,每一次快门,都将非常直接的发生成本——否则你看不到照片呀。数码时代,快门无限,但我们很少思考;而胶片可以逼着你平静下来,慎重取景,冷静曝光;

5) 惊喜:因为胶卷本身的特性,时间的长短,以及冲洗工艺和操作人员的水平等,都是未知的因素,而且必须要憋完一卷三十六七八张,前后可能长达数年之后才能看到结果,前期不知道拍得咋样,后期又不能控制在自己手中,最终能够在这个小黑盒子里,最终发现什么样的东西呢?看到结果的时候往往十分惊喜。

我想,正因为如此,胶片摄影才会如此具有魅力。

从09年购入FA开始,我专门买了一个小本子,记录拍摄的数据。它告诉我,目前我的FA搞定了4个卷,1个正在拍,还有7个等待中,计划配合不同的镜头拍点不一样的日常生活柴米油盐。

这中间最有意思的是已经拍完的第四卷,也是我的第一卷反转片,Fujifilm Velvia 100 Chrome,这还是MG君远赴美利坚读书前送给我的,于2010年08月15日上卷,一直到2013年02月16日退卷,那时我都快要离开第一份工作了。这卷延续了2年半的反转,跟着我国内国外地铁公交走过无数个X光安检设备,最后啥事儿没有。从没想到拍完一卷胶卷会需要这么长时间,当我拿到照片的时候,一方面是第一次看到正像的底片时的惊讶,一方面是看到不经意间记录下的过去的点点滴滴时的惊喜,总而言之,胶片带给我的这种跨越时光的快乐,是其他任何器材设备无法带来的独特的味道。

虽然J君曾经也有过进一台EOS 1VHs的冲动,但最终还是放弃了。MX君曾经带着美能达X-700和我出游,但现在很少摸相机了。几个朋友中,在胶片上走得最远的还是MG君,除了日常配置5D2+Sigma 35/1.4外,还有一个宾得Super A,配了Zeiss 50/1.4。虽然我羡慕他还是学生还能自由拍照,但也佩服他的恒心和毅力能够坚持大量拍连续拍。

感悟

似乎这节没有必要多写什么感悟了,因为都写在上面了。

对于胶片、对于摄影,每个人也许都有自己独特的感悟。

坚持着,走下去,玩得开心,就好。

BTW:

无忌上关于FA值得参考的帖子:

聚散虚实是DC

回到时间线上。飞逝的时光转眼就走到了10年,美好的大学生活就这样结束了,即便心有依恋或不甘,仍须面对不确定的未来。第一份工作,从实习开始算,干了2年10个月,从一脚踏入职场一直到离职,几乎就是忙得无法喘气,累计的加班时间几乎能相当于多干1年半。当然,拼命换来的,确实是大面积的锻炼了待人处事和干活的能力,毕竟有些东西如果不趁年轻体验,以后就是想拿钱也换不来。

这两年多的时间,摄影也暂时的远离了我。但在这荒废的两年多里,我还是购入了尼康的另一个经(qi)典(pa):AF DC-Nikkor 135mm f/2 D。

购买的动机其实也很简单。赵嘉的《兵书十二卷》里表示,如果要体验顶级镜头,可以选择的范围是……其中,尼康:28/1.4D、135/2 DC。28/1.4D属于“你懂的”,死贵而且可遇不可求,而相比之下135/2 DC还是有价有市。为了体验“顶级镜头”的意义,比起买不起也碰不到28/1.4D,肯定也只能优先选择135/2 DC了。另外,拍人像这项业务一定是未来摄影中的主要内容,再加上如果上了全画幅135mm就不会很长了,和在D80上用85mm差不多一般合适。综合看来,理由充分。

至于这种长焦人像头,到底买哪一只,我倒没有过很纠结:

105/2 DC和135/2 DC:两者设计、做工差不多,焦段很接近;时间上105DC在前,135DC在后;镜片来说135DC的镜片组多一点。不知是否科学,但我觉得可以默认为135DC的光学要比105DC好那么一点点。而且尼康的百微都是105微距,这让我觉得105更加偏向微距焦段而不是人像焦段。

105/2.8 VR微距:这是一只牛头,但G型、微距都不是我所需要的,虽然我眼馋VR,但我更喜欢大光圈。

180/2.8D:有一个貌似传奇的光学设计故事,轻便小长焦,风评非常好,也是D型头;但这个焦段手持没有防抖的话,估计是拿不住的,而且光圈2.8的,除非是特殊用途的定焦,否则我还是更倾向于在需要的情况下,用牛变代替。当然说到底了,还是180太长,暂时不需要。

这又一只二手购入的几乎全新的头,果断买入后,满足得不能自已,不由再次为尼康顶级D型镜头所感动:大眼睛自然不用多说,135DC比85/1.4更长,其实更恰当的形容词应该是通光管;内置金属遮光罩虽然不长,可着实有植绒;口径虽然是72mm,可重量比77mm的85/1.4更重;皱纹漆就更不用说;除了光圈环、还有专门的DC环,另外还有如50/1.2手动镜头一般的银环,我想这个装饰也是对手动时代的怀念和致敬吧。

DC=De-focusing Control,意思如字面,即散焦控制。这是个神奇的功能,即便尼康的说明书上也没有说明原理,而对使用方法的介绍也多少有点语焉不详。而每个人都可能对怎么用DC有着自己的理解,换句话说这也是一只“你懂的”的镜头。

我的看法是,DC功能可以控制焦点的焦内前/后段的长度变化,从而达到控制前景/后景虚化程度的功能。但实际使用起来,发现比较不容易,因为连带着焦点处的成像也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如果一味的使用大光圈,搭配一个大的DC值,很容易产生柔焦的效果,直观感受是对焦不实。也许DC需要搭配小一些的光圈才能更好发挥。

因此,在大部分的情况下,135/DC暂且被我当作135/2来进行使用,而135/2 DC在不使用DC时,也是一只非常优秀的人像头。它给我的感觉是颜色较85/1.4更加清丽。而比较惭愧的是,因为工作太忙的原因,拍照的时间太少,而且在用截幅机的时候,135mm显得太长,也没有1.4的大光圈,所以在过去的几年中,它出场的机会显得不是很多;而在换装全画幅之后,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相信135/2 DC是会有它的用武之地的。

话说回来,各家在135mm这个焦段,都有各有特性的产品。佳能的135/2 L轻便、淡雅、低调而有性价比;尼康的135/2 DC有DC;索尼-蔡司有135/1.8,比一般的F2还大1/3档光圈;老美能达还有135/2.8(4.5) STF这样的大奇葩;蔡司的135/2自然不用再说......

感悟

虽然我说不出135/2 DC多么牛、说不出DC环的正确用法、说不出太多的拍摄心得体会,但135/2 DC就是这样一只神奇的镜头,拿在手上,就感到满足,有它压箱底,需要的时候取用,就觉得安心。

还是抓紧一切机会多拍多照吧,慢慢进一步培养默契。

无忌上关于135/2 DC值得参考的帖子:

@vbear 的《抛砖引玉 , 为传说中神奇的DC,寻找失落的秘籍 :尼康AF 135mm/F2 DC初探(阶段性总结)》

@KingSex 的《【尼康AF105F2DC+DC135/F2交流俱乐部】 第三期》

@kemmi 的《AF105f/2 DC 和 AF135f/2 DC(第2部分)》

未完待续……

(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一点资讯的观点和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