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傅海棠:放钱一定能解决问题!

 cntagu 2016-01-03


值得深度阅读的原创财经


傅海棠和沈良在2015年12月26日晚上至27日凌晨充分沟通,在聊天过程中傅海棠有以下观点:


货币不是财富,只是财富的符号,财富可以分为物质财富、服务财富、技术财富、文化财富。(对人类来说,有使用价值的物质、服务、技术、文化都可以定义为财富)


对于市场经济来说,应该是政府在前,市场在后,政府和市场同等重要。而政府宏观调控更重要,政府是舵主,船跑偏了,舵主要把船调到正确的航道上去。货币垄断在国家,不在市场,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在全球也不存在。货币是市场的血液,血液的比例出了问题,市场自然不健康。


纸币是伟大的发明,以往5000年发展慢,就是因为没有纸币或者纸币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如果按照白银、黄金或铜的量来生产和消费,这是很受限制的。应该按照需求来生产,用纸币来结算。只要产能有了,商品有了,发行较多纸币也就会不产生恶性通胀。


最科学的经济学应该是这样的:用充分的钱(纸币)去鼓励生产,用充分的钱(纸币)去鼓励消费。并且生产和消费互相促进,以此良性循环,社会财富越来越丰富,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


社会财富的生产和消费才是关键,货币只是工具而已。


如果一个城市经常堵车,那就建很多高架和地铁;如果高铁技术可以实现每小时800公里,那就全国推广,原来每小时300公里的可以用来运货,新的每小时800公里的则用来坐人;如果大家都有房有车了,那还可以更新换代,小房子换成大房子,燃油车换成新能源车。其他的物质财富和非物质财富也可以更新换代。以此实现永不衰竭的经济发展动力。(理论上可以消除经济危机和经济不景气)


只要合法合规的、产品质量好的、愿意好好生产的企业,政府应该想办法给它钱(贷款、股票上市、借款等),让它充分生产、扩大生产,还要让它在适当时把生产线和产品更新换代。


只要好好劳动、遵纪守法的人,政府也要想办法给他钱(提高各类收入,提供贷款、借款等),让他充分消费、扩大消费,并且引导他使用新一代的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理论上,人人可以开豪车,家家可以住豪宅。因为大家有这个需求。


只要在生产,财富就在增长。


如果整个社会能够加足马力生产,哪里来的经济泡沫?有产能不生产,那才是泡沫,才是浪费。


生产,本质上就是“变废为宝”,把石英砂变成玻璃,把石头变成水泥,把铝土变成铝锭,然后盖房子,形成财富。


有时候所谓的产能过剩是伪命题,因为需求是充足的,甚至还有很多需求没有被满足,只不过需求者没有足够的钱。哪个农民不想在城市里买房?哪个家庭不想买个车?关键是如何引导这些需求,如何满足这些需求,如果提供钱给那些努力的需求者。


对造假、违法、欺骗、懒惰等要严厉打击,对环保、道德、良知、社会秩序等要充分引导和规范。


不要怕农民工进城,不要怕农民成为市民,他们进城后自然会有工作,自然会创造财富。只要人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要消费,农民工可以服务城里人,城里人可以服务农民工,农民工之间还可以互相服务,一方面社会分工可以自然而然产生,另一方面政府再有一些引导,就能让进城的农民工充分就业、充分创造财富。


有人说“过度开发”是不好的,“产能过剩”是不好的,那么开发多少是不过度,产能多少事不过度呢?开发很多是发展快的表现,产能很多是财富创造力。


现在中国几乎没有落后产能,像铝、玻璃等产业,重点企业的环保标准都是世界一流的。


宗庆后生产的水,全国人民大家喝,王健林盖的商场,便利大家去购物,李书福造的汽车,大家可以开。财富生产出来了,就是大家的,不是你的我的,都是中国的。


产权清晰有利于鼓励创造、形成责任感和使命感。但本质上,中国土地上的所有财富,不是你的我的,都是中国的。所有人是一个有机整体,每个人只是分工不同而已。


政府应该向富人收费,车、房、高端消费等在购买、持有、使用的过程中都可以收比较高的费用,以此让富人对自己获得的高品质服务买单(实际上高品质服务对社会的消耗更大,本来就应该交更多费用弥补社会);政府应该向穷人减税,以此鼓励穷人更多消费,让穷人享受更多社会服务,并且让穷人改善生活、提高劳动积极性。


在调节经济的过程中,纸币的放和收是关键。经济好的时候,信用货币可能大量产生,比如A向B买100万货物,A还没有给钱,B就安排生产了,因为B知道货物很好卖,即使A不要也会有别人要;而在经济不好的时候信用货币可能大量减少,比如C向D买100万货物,C没有给钱,D就不安排生产,因为D怕风险。所以,政府要引导甚至主动参与货币和信用货币的收和放,以此调节经济景气度。


当然,当下需要多少货币是很难量化的,只能有一个动态平衡的概念。就像司机开车,偏左了方向盘就往右打一点,偏右了方向盘就往左打一点,哪怕是同一条路每开一次,过程都是不同的。但水平好的司机,总能随机应变、安全到达。(调节供应和需求也是同样道理)


假设X需要房子,能够生产汽车;Y需要车子,能够盖房子。如果X和Y都没有钱或钱不够,那就无法生产,也无法互相满足对方的需求。这时,如果政府能够有效组织或引导相关力量为X和Y提供钱,只要足够的钱流动起来了,X和Y就能生产了,社会财富就能增加了。


如果处在通缩环境中,没有问题也会出现问题;如果处在温和通胀中,有问题也容易解决问题。


温和通胀最有利于社会的发展。通缩对后代是不公平的,温和通胀对未来、对后代才是公平的。因为温和通胀可以让原来的钱慢慢变得不值钱,时间久了,富人、穷人的差距才会变小,如果通缩,就是钱越来越值钱,那穷人就更难翻身了。


当然,社会也不能过度平均化,一定的贫富差距有利于社会发展,有贫富才会有竞争意识,想赚钱想过好日子,就要更加努力劳动或者进行更多的创新。


如果银行发了钱,流到社会上之后不是搞生产,不是生产财富,那才会形成恶性通胀,只要在让钱流通的过程中生产更多的财富,那么更多的货币对应的就是更多的财富,由此就不会产生恶性通胀。


通胀,每年在1-5%是可以接受的,也是正常的,在非正常时期,比如农产品歉收的年份,通胀稍微高一点也不要紧,因为一般来说第二年丰收了通胀水平就能自动回落。


有人说“放钱不能解决问题”,我认为放钱一定能解决问题,关键是放的钱够不够,钱用的地方对不对。如果需要1000亿,只放了100亿,当然没用;如果实体经济需要钱,但钱却放到金融市场了,当然没用。


如果民间的货币财富太多了,政府与其引导货币的流向,不如稀释货币的价值。引导了,钱是否流过去,政府说了不算,因为钱不在政府手中;但政府完全有办法有能力适度稀释财富,这样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比如某个产业需要200亿的钱完成更新换代、扩大生产,但是社会只有100亿的钱愿意流过去,与其效率很低地去引导另外的100亿,还不如政府直接新发100亿投入到该行业。


货币在生产和消费环节之间流通,以及在银行和存款者、贷款者手中流通,理论上来说流通速度越快,社会能够生产的财富就越多。比如购房者用30万付首付,向银行贷款70万,到开发商那里买房,开发商拿到100万后存到银行,银行再贷款给购房者买房、给开放商建房,由此良性循环,社会财富就会越来越多。


大量的钱存在银行吃利息,这对社会是有害的,钱存在银行,如果银行不贷款出来给生产部门,那么钱一来没有用于生产、二来没有用于消费,也就没有对应的财富产生。所以,要让存款的价值缓慢稀释,这样有利于让钱流出来进入生产和消费环节。


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主要原因应该是社会的生产动力小了、人民和政府变得安逸了,如果让社会适度通胀,并且把钱流向生产和消费环节,进一步实现生产和消费的更新换代,就能走出陷阱。


工业品价格由供需决定,而供需则由政策决定。供需决定价格,价格反过来也影响供需。


企业盈利时,需求引导供应;企业亏损时,供应引导需求。


人类世界任何事情都有对应的因果,因果的前提是规律,规律的基础是程序,程序是由更高级的生物(或者神)编写的。


穷的原因是物质财富匮乏,物质匮乏的原因是没有生产能力,只要让社会具备充分的生产能力,大部分人都能从贫穷走向富裕。


财富的本源不是货币,而是生产和创造。其中生产让财富量变累加,创造则让财富产生质变。


对相关大宗商品建立一定的国家储备,集中管理,可以减少消耗和浪费,对农产品的储备还可以减少腐败变质,这对社会是有利的。


互联网的发展,变相节约了社会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如果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工人变多了、农民变多了,政府可以引导他们去做服务员、理发师、厨师、司机、老师等岗位,社会上还是有很多岗位是缺人的。


一项商品供应地或供应方很集中,则它容易产生大牛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