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摄影心得:摄影进阶的层次

 悟痴 2016-01-04
 我的摄影心得:摄影进阶的层次

摄影是用工具(相机)记录瞬间的艺术,个人认为摄影的进阶大致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1)技术层面:摄影这门艺术是需要工具的,这个工具就是相机,那么掌握相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工作参数等技术性内容,就成为是否入门的标志。具体来说要明白以下问题:  
1.旁轴相机和单反相机的工作原理?

1、旁轴和单反相比没有反光镜,这样一是减少了相机的厚度,二是减轻了机震,三是可以使用镜间快门实现闪光全同步。

2、旁轴相机由于对焦基线的原因和没有反光镜的限制,一般广角镜头可以做得非常贴近底片,结构和成像也比单反的要好。所以短、标焦距是它的强项,长焦几乎是虚设。而单反的优势是焦段覆盖广,在长焦和微距有旁轴无可比拟的优势。

3、拍摄态度的不同。旁轴属于其貌不扬,通过取景器能看到画面外的场景,审时度势随时按下,让你有导演的感觉。而单反是招摇过市,而且一按快门就两眼一黑啥也看不到了,但让你有摄影工作者的成就感。

4、旁轴有视差,而单反是所见必所得。旁轴是想好了拍,单反是看准了拍。

旁轴相机介绍:
也称为旁轴取景式相机,由于取景光轴位于摄影镜头光轴旁边,而且彼此平行,因而取名“旁轴”相机。在整个照相机技术发展过程中,这种相机的品类是最为繁多的一种,结构上亦大相径庭,因此也最具文化特色。从出类拔萃的徕卡产品,到著名的禄莱双反,再到世界第一台旁轴数码相机爱普生R-D1等,都是旁轴相机的成员,所以,旁轴相机无疑是相机发展的重要组成。

旁轴相机是在单反取景系统出来之前使用比较广泛的相机,其取景器也是由早期平视取景器(或则叫光学取景器,也就是傻瓜机上用的取景器)改进来的。旁轴相机的取景方式和单反相机不一样,不是通过镜头取景,而是通过独立取景器取景,所以近距离时取景会存在一定视差(高级旁轴有视察补偿机构)。 旁轴相机可以更换镜头,高级的带有联动测距机构,这与傻瓜机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但由于旁轴相机自身结构的限制,没法安装超广角或者超长焦镜头,所以后来被单反相机取代。但是旁轴相机也有其优点,主要就是机身设计小巧,而且没有单反相机反光镜工作时噪音和机振,所以最广泛适用于纪实摄影、人文摄影等题材。

2.数码相机与胶片相机的区别?
       胶卷相机和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是一模一样的,同样原光学系统,部分中画幅胶片相机,直接把后背换成数码的,就要以共用成像部分了。
  但是两者的成像,还是有差异的。数码拍不出胶片的感觉。胶片是银盐感光,当快门按下叶片打开的瞬间,进行的是光学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过程可以记录无数信息,而且色彩无级过度,更加有数码不曾有的“空气感”,可能理解为厚重感和层次感,只要扫描仪够给力,胶片什么都可以给。数码做不到,其感光芯片毕竟是人工制造,规律性排列,即使色阶再多层,它还是无法接近无数,在越好的显示器上展示就越是苍白,而且数码无色彩变化,追求还原,给后期留出足够的自由调整的空间,一切创作都要后期处理,这必然又成为另外一种累赘。 
  所以胶片依然未消亡有它的不可替代性,至少在现代数码工艺上还无法做到于光学化学变化相媲美。

3.什么是快门?
        快门就是用控制时间长短来调节光线进入相机感光元件的装置,与光圈相反,快门与镜头无关,只和相机本身有关,所以也称相机快门。由于一般的日常拍摄速度均为1/125秒,所以称为高速快门,相比之下,对于需要时间长的1/30秒以上时长的快门,简称为慢门。  最最常见的作用:控制进光量。 用速度控制进光量,以达到正确曝光。通常快门与光圈相配合,光圈加大一档(即光圈数值变小),则快门相应变快一档(即快门数值变大)。 2、最有力的作用:凝固速

4.什么是快门速度?
   快门速度通过秒或几分之一秒来表示时间的长短。不同的相机生产厂家的机身会有不同的快门速度起始范围,这个范围也是很重要的。所有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至少都有以下的快门速度(也许会更多):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和1/1000秒。有些相机的速度会使用简略方式,如把1/30秒标记为“30”。为了区分秒和分之一秒,一般会在机身上使用不同的颜色或其特殊的标记标示这些数字。

5.什么是光圈?
    光圈是数码相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物理部件,通常位于镜头的中央,它是一个环形,可以控制圆孔的开口大小,控制曝光时光线的亮度。当需要大量的光线来进行曝光时,就将光圈的圆孔开大;若只需要少量光线曝光时,就将圆孔缩小、让少量的光线进入。
     光圈主要的三个作用:控制进光量、控制景深、控制成像质量。

  光圈由装设在镜头内的叶片控制,而叶片是可动的。光圈越大,镜头里 的叶片开放越大。所谓「最大光圈」,就是叶片毫无动作,让可通过镜 头的光源全部跑进来的全开光圈。反之光圈越小,叶片就收缩的越厉 害,最后可缩小到只剩小小的一个圆点。

  光圈的功能就如同我们人类眼睛的虹蟆,是用来控制拍摄时,单位时间的进光量,一般以f/5、F5或1:5来标示。以实际而言,较小的f值表示较大的光圈。

  光圈的计算单位我们称为光圈值(f-number)或者是级数(f-stop)。首先我们来谈谈光圈值。

  标准的光圈值(f-number)的编号如下:

  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5、f/64

  其中,f/1是进光量最大的光圈号数,光圈值的分母越大,进光量就越小。通常一般镜头会用到的光圈号数为f/2.8~f/22,光圈值越大的镜头,镜片的口径就越大,相对提高其制作成本跟难度。

  级数是指相邻的两个光圈值的曝光量差距,例如f/8跟f/11之间相差一级,f/2跟f/2.8之间也相差了一级。依此类推,f/8跟f/16之间相差了两级,f/1.4跟f/4之间就差了三级。

  在职业摄影圈里,有时称级数为「档」或是「格」,例如f/8跟f/11之间相差了一档、或是f/8跟f/16之间就相差了两格。

  在每一级(光圈号数)之间,后面号数的进光量都是前面号数的一半。例如说 f/5.6的进光量只有 f/4的一半,f/16的进光量也只有f/11的一半,号数越后面,进光量越小,并且是以等比级数的方式来递减。

  光圈号数与进光量的关系

  除了考虑进光量之外,光圈的大小还跟景深有关。景深是物体成像后,在相片(图档)中清晰的程度。光圈越大景深会越浅(清晰的范围较小)、光圈越小景深就会越长(清晰的范围较大)。

  大光圈的镜头非常适合低光量的环境,因为它可以在微亮光的环境下,撷取更多的现场光,让我们可以用较快速的快门来拍照,以便保持拍摄时相机的稳定度。但是前面有提到大光圈的镜头不易制作,必须要花较多的花费才可以获得。

  好的数码相机会根据测光的结果等情况自动计算出光圈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快门速度越快光圈就越大,以保证有足够的光线通过,所以也比较适合拍高速运动的物体,比如行动中的汽车、落下的水滴等。光圈大比较容易使用较快的快门外。


6.什么是感光度?
       感光度指的是指数码相机处理器对光线的敏感程度,感光度越高,对光线的敏感度越强,感光度越低,对光线的敏感度越低。在胶片相机中是指胶片对光线的敏感程度。感光度的英文标识是ISO,一般相机的感光度从ISO100、ISO200……ISO1600、ISO25600等。数字越大,感光度越高。但感光度越高,图像的燥点越多。

7.什么是焦点?
      光学上指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或凹面镜反射,形成会聚点叫焦点,这一光学现象叫聚焦。

8.什么是景深?
       使被摄物体产生较为清晰影像的最近点至最远点的距离就是景深。也是被摄物体能清晰成像的空间深度。在景深范围内景物影像的清晰度并不完全一致,其中焦点上的清晰度是最高的,其余的影像清晰度随着它与焦点的距离成正比例下降。因此可以得出(或者简单来说):景深的深浅取决于焦点的位置。

    如何控制景深

调节焦点的位置,景深也就自然而然得到相应的调整。相信大家都知道影响焦点位置的因素:光圈,焦距,摄距(物距)。

这三者与景深的关系如下:

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

焦距长,景深小;焦距短,景深大。

物距近,景深小;物距远,景深大。

9.什么是焦距?
       焦距就是镜头中心点到感光器平面的距离。

10.如何获得准确的焦点,即自动/手动对焦的原理?
1.将镜头对焦模式开关设为mf(手动对焦)
2.显示放大框:在相机的背面,按下放大按钮,可以在相机屏幕上看到,局部放大图像:
3.移动放大框,把放大框移动到想要精确对焦的位子,如果想让放大框返回中央,可以按下设置键或者删除键按钮:
4.放大图像:每次按下放按钮框,放大倍率为,一倍、五倍、十倍和取消放大中循环:
在注视放大图像的同时转动镜头对焦环,对放大器中的图像进行对焦,在合焦后,按放大按钮5. 5.取消放大显示,回到通常显示界面:
6.得到合适的对焦和曝光后,按下快门按钮,拍摄照片

        每张照片上哪个地方最应该是焦点,这是由拍摄照片的人在拍摄的时候控制的。
对焦在摄影中非常重要,一张好照片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正确对焦,确保对焦点清晰。那么,如何对焦才能拍出清晰的照片呢?
1.拍摄人像:一定或尽量对准人眼聚焦。
2.拍摄大场面的风景:对准无限远处聚焦,或把相机的对焦点对准画面前1/3的位置处,这样可获得景深最大、最清晰的照片。
3 . 拍摄近距离的特写(如微距摄影):对聚焦的要求更高,因为通常拍摄这样的主体时,镜头离得很近,光圈也较大,如果焦点不实,照片会非常模糊。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很仔细地进行对焦,或者选择手动对焦以保证清晰
4.弱光环境:自动对焦是利用反差来实现的。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反差小,有时自动对焦会“失灵”,你可以对准主体附近的线状物体或有较明显分界的位置进行对焦。如果拍人像,可以让对象竖起一根手指,放在眼睛旁边,以供你对焦。

11.如何控制正确的曝光,即快门、感光度与曝光值之间的关系?
    相机自动选择适合的曝光组合,一般都是合适的曝光。
特殊情况下参考:
纯白色或高亮度区域选择增加1-3档曝光补偿,纯黑色或低亮度区域选择渐少1-3档曝光补偿。
夜景请使用相机的夜景模式,并使用三脚架固定相机。

单反的快门、光圈和ISO(感光度)是摄影的三大参数,这三个参数共同控制曝光量Ev的多少。
1、快门是进光时间的长短;
2、光圈是指镜头开孔面积的大小;
3、ISO是设置对感光敏感度的等级。
三大参数影响成像的特点:
1、快门——表现动感。
2、光圈——控制景深。
3、ISO——感光度,即对光线的敏感度。


12.光圈、焦距与景深的关系?
 
 

           景深与光圈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我们开大照相机光圈时,实际上就是在缩小拍摄的景深范围,反之就是加大拍摄的景深范围——这是一条不可违背的“铁律”:即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景深与照相机镜头的焦距的长短同样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一支50mm的定焦镜头与一支100mm的定焦镜头相比,50mm的定焦镜头所拍摄的景深范围肯定要比100mm的定焦镜头的景深范围要大——这也是一条不可违背的“铁律”:即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景深与拍摄距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在合适的拍摄距离范围内上述两条“铁律”方可成立,一旦超越拍摄距离——指近距离拍摄时,其景深几乎不存在所谓的“范围”的概念——只是一个面(点)了,微距拍摄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即距离越远,景深越大;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13.什么是闪光同步?
         是指“闪光灯正好在快门完全开启的瞬间闪亮,使整幅画面均感受到闪光。(就是快门的机械速度!)超过这个速度,后帘就会在前帘全部打开之前开始关闭,同时由于闪光的点亮时间非常的短,所以超过这个速度使用闪光灯,只能使前后帘开口的位置得到闪光!有些顶级闪光灯可以实现高速同步,是闪光灯在降低功率后高速频闪实现的!
14.什么是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2-3EV左右,如果环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调整为+1EV、+2EV)以突显画面的清晰度。反之,如果光源偏亮,则减少曝光值。曝光补偿就是有意识地变更相机自动演算出的“合适”曝光参数,让照片更明亮或者更昏暗的拍摄手法。拍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调节照片的明暗程度,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等。在拍摄模式为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模式(Av)时,改变的是快门速度,在快门优先自动曝光模式(Tv)下,改变的是光圈值。另外,在程序自动曝光模式(P)下,相机能够根据周围亮度,巧妙地变更光圈值和快门速度的组合进行曝光调节。
15.“白加黑减”是什么意思?
    白加黑减,是拍摄整体偏亮(白)的场景时要增加曝光,拍摄整体偏暗(黑)的场景时要减曝光。
   
    掌握了以上问题,基本可以算是摄影入门了,可以独立拍摄出焦点清晰,曝光准确的片子。当然随着电子技术和光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的相机一般都具有自动对焦、自对曝光的功能,使得现在的入门速度要比以前快得多,但也会有缺点,就是造成相机的使用者对相机的理解不够深刻,就如同是windows和DOS之间的关系。此层面达到后,拍摄者的特征是摄影兴趣很大,见什么都想拍。  


(2)美术层面:
    在掌握技术层面,能拍出焦点清晰,曝光准确的片子后,还是不够的,因为这些片子往往不够美观,甚至看上去会别扭。这时拍摄者需要掌握一定的美学基础和正确的审美观念

具体来说有以下方面:  
1.构图的基本原则,黄金分割。

2.画面焦点的安排。

3.透视感与镜头的选用。

4.正确景深的运用。

5.画面的均衡感和节奏感。

6.前后景与主体关系的运用。

7.光线的运用与驾驭。等等。  
    这一层面是比较重要的,达到美术层面后,就可以拍出相对成熟的片子,可以初步称之为“作品”。看待某些景物时,已经习惯用镜头取景的方式审视,拍出的片子已经比一般人看到的实景还要漂亮,因为已经经过了美术加工。  
此层面达到后,拍摄者的特征前期是自信心得到提高,自我感觉进步明显,处理画面的方式和技巧日渐成熟,但到后期会出现一个平台期,感觉拍不出新意,或是感觉没有进步,甚至拍摄兴趣大减,不想拿起相机。  


(3)艺术层面:

在掌握美术层面后,可以拍出画面优美的片子,还是不够的,因为这类片子看多了后,会觉得画面虽然美丽但是显得空洞,缺少主题,画面不能与现场取得和谐的统一。这时候拍摄者需要做的就是提高自身的综合艺术/文学修养。这时候可以不急于拿起相机,而是要看看散文诗歌、书法作品、游览河山,探寻这些艺术作品后的深层次的东西,然后再拿起相机,感受就是不一样的,能够拍摄出与画面主题相吻合的画面,就可以控制并拍出“朦胧”、“雄伟”、“婉约”、“清新”等不同的感觉,已经拥有善于观察美的眼睛,能够从平常的风景中拍出不平常,视角独立,有想法。拍出的片子就会显得比较有意境,也有一定的深度,比较耐看。此层面达到后,拍摄者会打破前一个平台期,感觉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个人具有一定系统的艺术修养。  


(4)思想层面:
    达到这一层面后,基本上可以称之为大师。这个层面的拍摄者出的片子,画面有明显的主题,并能形成有符合这种主题的明显氛围,对主题的挖掘和对氛围的把握深刻,能够拍出“欢乐”、“悲凉”、“宁静”、“坚强”等感觉。而准确最显著的特征是:这种片子有明显的情感输出。也就是说片子能准确传递给观众一种作者的思想与想要表达的东西,而具有特定经历的观众往往会对其传递的思想形成强烈的共鸣。通俗一点说:就是相片可以让观众感动,能让观众欢笑,落泪,深思,或回味。。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说是一幅(或一组)非常成功的作品了。此时作者是在用心看世界,而不是眼睛。此时的作者已经跳出了摄影技术上的条条框框,达到画腐朽于神奇的境界。要达到这一点,个人觉得首先拍摄者要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对人生和生活要一定的感悟,最重要的是,要怀着感情拍摄。要想感动观众,首先要感动自己。  
 
    以上是个人对摄影的一点看法,不一定正确呵呵。本人自评目前正在(2)阶段徘徊,难以突破。所以对后期(3)、(4)阶段的驾驭能力显得明显不够,写的不一定准确与正确,还请各位论坛前辈、大师和网友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