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阳论

 李永俊abcd 2016-01-04
阴阳为中医基础理论之一。原出古代的哲学思想,认为宇宙间的一切均包含着阴阳两个方面,两者既相互对立、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中医理论运用阴阳,藉以说明人的生理、病理。中医认为,阴阳平衡气血调和,人体内外环境才能稳定统一。反之,阴阳失衡,一方偏盛或偏衰则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阴盛则寒,阳盛则热。在诊断上,中医察色按脉,当先别阴阳;在辨证中以里、虚、寒属阴,表、实、热属阳;在治疗上,不论穴位药物,均有阴阳属性,可以用来纠正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补不足,泻有余,调整阴阳,使之平衡协调。中医还以阴阳来归纳人体部位和脏器属性,上部、外侧、体表、背部、六腑为阳,而与之相对的下部、内侧、体内、腹部、五脏为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