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地理-知识库-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及作用

 许愿真 2016-01-04

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概念: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是由国家、区域及地方等各级组织,通过不同平台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分析的网络系统。

  作用: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以及提出减灾决策方案。

  世界和我国灾害监测系统的发展情况:

  ①已经形成了遍布世界各地、相互交织的灾害监测和预警网络。

  ②我国已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各种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1、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①遥感(RS)技术的特点:

  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和动态性强等。从空间尺度看,遥感具有全球观测能力,可从多波段、多时相和全天候角度获得全球自然灾害的观测数据;从时间尺度看,在遥感平台上能够对地球进行同步观测,可获得地球表层及其瞬间变化的灾害信息。

  ②应用范围:

  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军事、生活等各个方面,重点用于水灾、火灾及台风灾害等监测。

  2、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①信息集成与分析:

  主要是对各种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具有空间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功能。

  ②灾害评估与预报:

  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评估等,还可以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

  3、RS与GIS结合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

  RS是数据获取手段(搜集、获取原材料——海量信息),GIS是数据分析手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并得出结论,指导防灾减灾工作),这两个工具有机结合,可实施动态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强大功能,从而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