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云神韵”伴终身

 识途斋 2016-01-04

文图/本报记者 张三林

生于书香门第之家,长于白云道观之中,5岁因病许身入道,11岁拜师潜心学道,从此与道教音乐结下不解之缘。多年来,不单通习白云山道教的吹、打、写、念、做各项技艺,熟记白云山道教所用的全部经卷,同时,还将白云山道教音乐不断加以传承和发展,使其传播四方、经久不衰。他,就是白云山道士张明贵,佳县佳芦镇人,如今85岁,从艺已有74年时间。2008年,被誉为“白云神韵”的白云山道教音乐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张明贵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白云山道教音乐”代表性传承人。

因患病结缘道教音乐

在张明贵5岁时,有一天突然患病,气息微弱,连续昏迷7天。母亲四处寻医都于事无补,而父亲又远在外教书,无奈之下,就将他许到白云山当道士。说来奇怪,之后他的病一天天好起来了。而在张明贵11岁那年,母亲想按照当地的习俗,用钱把他赎回来,没想到当年5月,他又得了一场大病,医药无效,一直持续到9月,站不能立,母亲只好打消了赎回他的念头,下定决心送他去当道士。

张明贵天资聪慧,勤学善记,在拜张圆桐为师后,开始系统地学习道教音乐、舞蹈、焰火等各种技能,并苦练吹笙。为了早日学成道教的所有技艺,生活上能自食其力,他给自己制订了一个详细的学习和活动安排表。每天日出前到庙里念一卷经,之后便坐在布架上织布。早饭后固定抄写经书、练习毛笔字,而后继续坐在布架上织布。午饭后到藏经阁,在地砖上用泥浆练大字,练习完毕,再坐到布架上织布。晚饭前还到庙里念一卷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虽然生活过得枯燥乏味,但是他却坚持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难。两年后,他已然能熟练背诵白云山道教所用的全部经卷,用笙准确吹奏当时流行的所有笙管曲牌,道教的吹、打、写、念、做各项技艺可谓样样精通。

堪称白云山的“活辞典”

“白云山道教音乐由经韵曲调、笙管音乐、打击乐三部分组成,仅经韵曲调的内容就包含赞美道教教义、祈福保安、消灾免难、劝人行善、孝顺父母、忠君爱国等100多种,学习道教音乐是一件相当辛苦的事。”张明贵介绍说,因为自己天生喜爱道教音乐,加上从小接受道教文化的熏陶,学起来自然快。

如今,张明贵虽年事已高,然而,凡是白云山道教发展史上的大小事件没有他不清楚的,白云山近代道士没有他不了解的,白云山道教音乐技艺没有他不精通的,堪称白云山的一部“活辞典”。

在白云山道教音乐的整理中,他先后演唱了多首经韵曲调及申派、马派演奏的不同风格的笙管曲牌,特别是详细介绍了白云山道教音乐在白云山道教科仪、庙会活动、民间祭祀活动和民俗丧事中的运用情况,为记录、保存和发展道教音乐这一珍贵的民族文化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凭借精湛的技艺,早在1955年,张明贵率白云观笙管乐队参加我省第二届民间调演大会,荣获集体一等奖。在1996年,应英国道教协会邀请,他赴英国访问,开展国际道教文化交流,曾先后到伦敦、苏格兰、爱丁堡等地讲学月余,其间分别受到伦敦市长、爱丁堡市长的友好接见,极大增进了中英两国道教文化交流,当时英国《独立人报》称他为“东方神仙”。而自2001年以来,白云山道教音乐更是多次参加在香港、台湾、新加坡、北京、广州、成都、南昌、武汉等海内外举办的道教音乐汇演,每到一处反响甚为热烈。

誓将道教音乐传承下去

据张明贵介绍,白云山道教音乐伴随着白云山道教活动的兴起应运而生,既继承了全真道音乐虚空玄形的艺术风格,又吸收了宫廷音乐和古典音乐中的典雅、庄重、肃穆的特点。清康熙年间,白云山道士苗太稔云游各地,广集名山仙乐,使白云山道教音乐更具婉转优美、清新秀丽的江南风格。加之,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兼收了佛教、晋剧、秦腔、道情、眉户、陕北名歌等曲调和技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音乐。

“白云山道教音乐中的大部分几乎是原生态地被传承下来,它是古老而又少见的民间音乐遗存。它自古流传于宫观道院,影响着历代人们的信仰和行为,对民族传统音乐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它是佳县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标志性内容,可以极大地丰富白云山旅游的文化内涵。”在张明贵看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道乐人才越来越匮乏,白云山道教音乐已到濒临失传的边缘,尽快挖掘、抢救、保护白云山道教音乐势在必行。

为此,佳县白云山道教民主管理委员会于2007年成立专门的白云山道教经乐团,负责道教音乐和道教舞蹈的搜集、整理、编排、演出。同时,还开办道教音乐学习班,培训专业演唱、演奏人员。张明贵除了积极组织参加各种汇演、展演外,每天还坚持讲课,先后培养了一批以任志霄、张志鹏为代表的技艺传人。其间,他创作、演唱了数十首经韵曲调,并不断派送弟子到全国各地道观和道学院学习深造,为发展和传承白云山道教音乐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