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荣云:一位民盟成员的赤子心慈善情

 城堡游魄 2016-01-04

  艾荣云作为一位民盟成员,多年来,一直坚持和利用在区文广新局工作的优势和条件积极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自觉参加社会文化公益活动,因为他心系大众文化,胸怀一颗赤子之心和浓浓的慈善情。

  早在2005年,艾荣云就积极参加由“唐山市文明办、燕赵都市报”组织的“构建和谐社会,创建文明社区”的社区义务巡演,把“构建和谐社会,创建文明社区”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他利用业余时间参与编演《人狗同名》《楼上楼下》《老妈进城》等社区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品、相声十余个,既当作者又当演员。他参与创编和排演的节目短由于小精悍、适合大众心理和口味,又是传递正能量、原生态的文化大餐,深受城乡居民的欢迎和喜爱。一次在演出结束后,一位80多岁的老大娘紧紧拉住他的手说:“孩子,看了你的演出连我这个土没半截子的人都打心眼里觉得年轻。”

  2005年6月1日,艾荣云又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拿出300元钱,捐给了迁西县新庄子乡牵马岭村“春蕾女童”董灵云。使她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与关怀。

  作为从事文化工作多年的艾荣云,他总是默默无闻的甘做文化志愿者。始终坚持不应景、不间断、不取分文。2005年12月,艾荣云参与由唐山老百姓自编、自导、自演的纪念唐山抗震三十周年为题材的电视剧《姐姐》的演出并在剧中扮演主人公姐姐的弟弟震生担任男主角。由于创意新颖,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又是唐山人演唐山事的第一部电视剧,一时间在社会引起极大反响。该剧在河北电视台、唐山电视台播出后,主要编演人员做客河北电视台的《真情旋律》节目,对弘扬唐山人的抗震精神奉献出光和热。

  其实,艾荣云不是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演员,也不是从事专业创作的人员。但他对“送文化下基层,送欢乐下基层”确有独到的认识和解读,多年的历练使他感受到人民离不开文化和艺术,文化和艺术也离不开人民。当下,老百姓缺少的不是温饱和金钱,缺少的是精神上的追求和心情上的愉悦与快乐。

  艾荣云心系文艺,对文化工作情有独钟,因为他曾经历过文化潜动力的体验和记忆。早在中学时,他就对文学艺术产生浓厚兴趣,并在班上牵头组建了“乐群读书会”,在此基础上创建了“觅绿”文学社。该文学社一直延续到大学,并油印出版《觅绿》诗集,会员发展到40多人,为广大文学爱好者开辟出耕耘园地。他在中学时的处女作“夜读”(灯/慈祥的目光/伴着那双探索的眼睛/在茂密的墨色森林中/寻找人生的路)至今依然在鼓舞和激励着他。正是因为有了这样雄厚的基础在他走向工作岗位,特别是加入民盟后,他把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奉献社会当做一种社会责任和义务。

  2010年他通过深入社会调查了解,从节能环保角度出发把水泥管创新设计成挡风遮雨的小屋,并获得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全国30余家媒体进行了报道或转载。

  近年来,艾荣云先后在市级以上报刊等媒体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100多(首)篇,还被《河北日报》《河北科技报》《河北农民报》《燕赵都市报》等媒体聘为特约通讯员;被《中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聘为记者。现为河北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丰润区政协委员、作家协会秘书长。2011年9月艾荣云编著的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故事集《王二戏官与浭酒的故事》一书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

  他认为,为社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值得、应该。 (劲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