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杨家有关的人和事

 伯乐书香小屋 2016-01-04

杨守敬族玄孙杨世灿和谢承仁、陈上岷、刘莹三位教授的合影

陈上岷,又名海山,字辛野,号山翁。生于191841日,湖南醴陵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杨守敬研究会会长,现为湖北省博物馆研究员、湖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钱币学会会员等。

唐醉石 。书学欧、褚,印追秦汉 。晚年致力于研究晚清著名学者杨守敬的书学遗著,经整理校订并手缮影印出版有《学书迩言》、《杨守敬评碑、评帖记》及自著《玉笋集》等,与谷有荃合编《唐醉石治印选集》。

虞逸夫,别署天遗,江苏武进人。湖南省文史研究馆官员,受聘为湖南省书法家协会、诗词协会顾问。三十年代即以诗文书法著闻于时,为大学者、诗人、书法家钱振锽马一浮所称赏,著有《鹿野堂诗稿》。近年有书学论文多篇刊于香港《书谱》,台湾刊物亦曾连载《虞逸夫诗选》。《二十世纪名家诗词钞》收入诗作五首。

虞逸夫先生不论是作诗还是书法,常常有灵光一现的奇绝。他的书法'喜作分行,于《石门颂》、《杨淮表记》、《张迁》、《衡方》等碑最为用意。所临汉碑,每着意于其精神、意态,而不斤斤于点画。特别是他大胆地将极灵动、极随意的简帛书的笔意融于分书,使所作笔姿生动而气势雄健。其大字书更如黄钟大吕,声势夺人,风神焕发,最富艺术震撼力,其行草书先受钱名山先生影响,后又汇入马一浮先生之意趣及简帛书韵致,'行笔虽疾,但点画沉着,笔姿润清动、老练而洒脱。

谢承仁,19249月生,湖北松滋人。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讲授有《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渊源》、《李自成新传》等课程。主要著作有:1645年江阴人民守城的故事》,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年出版;《戚继光》,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四次印刷;《庚辛奉天书简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李自成新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主要论文有:《论清初社会的主要矛盾》,《南开学报》1980年第6;《戚继光在蓟州》,《天津史志》1986年第3;《戚继光的爱国主义思想》.收入1990知识出版社出版之《戚继光研究论集》;《杨守敬生年辨正》,《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自1984年起,主编《杨守敬集》,于19884月由湖北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19976月,全集13册由湖北人民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突出贡献特殊津贴'证书。今后将致力于中国古代、近代思想文化之研究。

杨守敬逝世后归葬宜都龙窝,著名学者陈三立撰《宜都杨先生墓志铭》称:“其学擅舆地金石目录,著书数百卷,而于晚岁成《水经注疏》一书,尤勤毕生之力。”1987年杨墓得以重修,陈上岷、虞逸夫两位学者特撰书此墓碑记。文章开篇概述杨守敬在近代学术史上的巨大影响:“巍然为东南大师,系海内人望数十年。”对于杨守敬的丰功伟业,重点介绍了《水经注疏》、日本访书和碑版书法等方面的成就。第二段简述生平事迹,“毕志于著书传后之业”。第三段交代重修杨墓的缘由和目的:“昭示政府尊贤崇文革新治化之至意”,“用励后学而慰众望”。这篇墓碑记文言典雅,辞句精炼,行文骈偶,读来朗朗上口,令人回肠荡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