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原创)家既是散文诗,又是杂文

 耘禾 2016-01-04

    家既是散文诗,又是杂文

    从走入婚姻殿堂的那天起,我们便正式缔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庭。我总是将温馨的家比喻成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有时是抒情波折的散文诗,有时是有感而发的随笔式的杂文。这样的比喻,也许是与我喜欢这两种文章的体裁有一定的关系。

随着时间的延伸,在普通的家庭生活中,我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一篇成功的散文诗,总是与抒情、温馨、波折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而一篇成功的随笔杂文,总是与现实、矛盾、解决矛盾的方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对一个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家庭而言,不可能总是一首抒情的《绿岛小夜曲》,也会有波折过后的强烈与有力的《命运交响曲》给人带来的震撼。在抒情与震撼过后,又要面对现实,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两个生长于不同环境、以前素不相识、有着不同性格和爱好的人,在经过短时期的相处后,便会结合在世间一隅,并要长期共存,一世为伴,想不产生一些合理的矛盾,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世间的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在人生旅途的生活中,这些合理的矛盾,在相对的时间和空间内发生的时候,便会由新婚时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多彩浪漫,慢慢演化成锅碗瓢盆交响曲的不和谐的演奏。接着,便会制造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故事来。故事出来了,就要面对现实来解决。从浪漫到不和谐的演奏,再到一波三折的故事的出现,这正是家庭这种散文诗和随笔式杂文走笔的必然规律。

   当你细读亲手缔造的有散文诗的意境体现和随笔式杂文的有感而发的“家”的这篇文章时,你会发现在婚初岁月的章节里,按说正应该是与温馨和浪漫相拥的时候,可那时的生活却不总是风调雨顺,总有一些不能适应对方习惯的事情发生。经过几十年的磨练,你才明白,那一章节是一篇文章的开始,还没有按照正常的轨道前行,正在循序渐进地一点点向文章更深的层次中行进。这时,两个人必须经历一个鞋和脚的磨合期。

永远的甜蜜和温馨所包围的家庭是不存在的,永远的暴风骤雨所笼罩的家庭也是不存在的。夫妻要共同经历多年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磨合,共同经历彼此心灵的相互适应,共同经历温馨浪漫与暴风骤雨的交替进行,才使自己的家,稳健地向前行驶。这些坎坷与波折,都是现实生活中所必须经历的内容,也正是家这篇散文诗或者随笔式杂文所必须拥有的珍贵的素材。

 散文诗的鲜明旗帜是“形散而神聚”,这也是散文诗成败的要害所在。如果生活中的家庭里,缺少了一种使家凝聚在一起的“神”,这个家便是真的要散了。

杂文最鲜明的旗帜是“议论时旁征博引,抒情时指点江山”,这是杂文成败的要害所在。家里没有了一个可以“旁征博引,指点江山”的人,那这个家也就只是一座“空房子”了。

   现实生活中的“家”,即是一篇立体散文诗,也是一篇形象多异的随笔式杂文,不管它是属于哪一个载体,都需要我们认真地读一辈子,它的潜台词永远只有一个字: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